雷宇:深耕開放式金融,助力中國自主創新區塊鏈技術發展

買賣虛擬貨幣

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推進區塊鏈技術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在數字金融、物聯網、智慧製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深化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區塊鏈技術火熱,眾多行業公司紛紛入場佈局,尋求理論到實踐的創新探索。包括金融、物流、文娛、農業、保險、版權、社會公益等行業嘗試利用區塊鏈技術改變現有傳統規則,推動產業價值的釋放。

那麼,目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落地情況到底如何?未來發展還面臨什麼挑戰?

原力協議CEO雷宇從行業剖析、技術落地和監管引導等角度出發,就如何推動區塊鏈行業健康發展,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現實問題建言獻策,以下是本報/通訊社近期對雷宇本人的採訪。

原力協議CEO 雷宇

清華大學碩士,曾於2011年參與比特幣挖礦,2016年起系統研究區塊鏈技術與加密經濟。熟悉各種分散式運算系統架構,對金融系統運作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記者:您如何理解區塊鏈的含義?

雷宇:區塊鏈有兩個層次的含義。

技術層面,區塊鏈是一種具備分散式、不可篡改特性的資料庫技術。這項技術有效的擴充套件了資料庫技術的使用場景和應用範圍,使得資料庫技術在“弱信任”的環境中也可以應用。

模式層面,區塊鏈實際上是一種新型的獨立的數字資產載體,可以實現價值的數字化和傳遞,打造價值網際網路。

記者:從技術層面理解區塊鏈,它有什麼應用場景?

雷宇: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推進區塊鏈技術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在數字金融、物聯網、智慧製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深化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透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在資訊化基礎上實現產業協同。我們觀察到,各個企業或機構內部管理的資訊化、數字化程度一般比較高,但是各個機構的資料庫系統往往難以實現互通,資料標準往往也不一致。這就導致各主體之間的協同環節和資訊交換環節難以實現資訊化,嚴重製約了產業整體效率的提升。比如企業和金融機構,他們各自都有一套很完善的財務管理系統,對賬流程較為複雜,但是使用區塊鏈技術,不僅可以將上述機構之間的資料庫系統進行統一,而且可以使整個對賬過程在幾分鐘內完成,使得整個產業系統執行的效率大大提高。此外,透過區塊鏈技術還能讓中介機構更加透明化,降低全社會的信任成本。可信資料也可以在多個主體之間實現傳遞和擴散,並促進資料自身價值的傳遞。此外,在區塊鏈技術的行業落地方面,供應鏈金融是一個已被驗證的領域。

記者:都說區塊鏈技術落地難,您認為原因是什麼?

雷宇: 目前,區塊鏈技術雖然火熱,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往往面臨技術落地困難,個人認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技術層面。目前,區塊鏈技術還在不斷髮展當中,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新的技術架構、共識機制、智慧合約、跨鏈技術等還在不斷的更新迭代。換句話說,目前區塊鏈技術尚不成熟,擴充套件性問題非常突出。算力、頻寬、安全性等問題均不容樂觀。在效能、隱私保護、資料安全、不同賬本之間資訊互動等方面還存在重大技術障礙。例如,在當前的區塊鏈共識機制當中,普遍認為非同步網路環境下存在安全的網路傳輸協議,然而實際情況當中往往會因為網路攻擊等因素,無法保證在廣播協議不可靠,網路沒有足夠連線度的條件下實現共識機制的安全。

第二,管理層面。對於不同市場主體參與方,存在利益協調,博弈平衡,上線後也涉及多方運維協同管理。

第三,標準層面。當前的區塊鏈系統,在API、網路安全、資料隱私保護、跨鏈賬本資訊互操作等方面還沒有權威的規範與標準。

需要明確的是,區塊鏈、比特幣有本質區別。區塊鏈是一種分散式記賬的技術,比特幣是加密數字資產、是區塊鏈技術的一種應用。

就目前國內的區塊鏈技術而言,多數應用是聯盟鏈,例如金融機構間對賬、大宗商品交易、供應鏈融資、區塊鏈仲裁、公益的監督、金融產品資訊披露、人民幣跨行流轉確認等。比如銀聯與中行聯合研發,依託全球速匯產品現有渠道和客戶網路,建設全球跨境支付追蹤平臺,實現資金實時追蹤。再例如貴陽銀行採用布比區塊鏈平臺,與某酒業集團合作,依託核心企業信用,實現了二、三級供應商融資業務。總質,雖然落地還比較困難,行業也還在不斷的探索,尋找更多的成功案例。

記者:您認為現在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處於一個什麼樣的階段?

雷宇:我將區塊鏈的發展總結為三個階段,1.0是比特幣,2.0是以太坊,3.0是服務實體的鏈網。到了3.0階段,區塊鏈技術才能開始逐漸運用到金融、能源、電子存證、農業、醫療等各種可能的場景中。

記者:區塊鏈安全性如何?區塊鏈與密碼學之間存在什麼關係?

雷宇:作為一個發展了十年的開源技術,無數人曾經研究對區塊鏈系統的攻擊方法,除了利用網路傳輸方面的漏洞外,尚未有從區塊鏈、加密演算法等本身獲得攻擊的成果,證明了區塊鏈系統強悍的抗攻擊能力。區塊鏈領域湧現了很多加密技術,比如雜湊運算、數字簽名、非對稱加密,零知識證明等等。巨集觀上看,區塊鏈是一種鏈式儲存結構,雜湊函式的單向性保證鏈在生長過程中不可倒回。微觀上看,公私鑰簽名技術保證了交易難以偽造。

目前,多數區塊鏈架構只支援對所有權和所有權讓渡的認定。在經濟活動中,資產所有權還存在抵押、典押等形式,除了所有權,還有經營權、收益權等衍生權利,如何在區塊鏈系統中有效的滿足各類權利的需求,需要進行不斷的突破和創新。區塊鏈是一種偉大的原創,目前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利用好密碼技術,尤其是金鑰管控與密碼演算法、協議的有效配合,對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價值的發揮,實現靈活、複雜的應用至關重要。

另外,密碼技術是解決區塊鏈隱私問題的主要方法。在大多數區塊鏈上資料是公開的,透過觀察區塊鏈相關的社會活動和大額賬戶變動,這些賬戶的真實所有人可能會被別有用心的人掌握,將這些使用者置於危險之中。密碼技術可以隱藏使用者身份和保密賬戶額度,甚至還可以對交易行為做一定程度的隱藏。從而實現對於交易參與者隱私的保護。對於監管部門的需求,則可以透過提高監管節點的許可權值,特定的全域性資訊介面等技術手段實現隱私與監管之間的平衡。

記者:供應鏈金融領域是區塊鏈技術應用較多的領域,傳統的供應鏈金融存在哪些問題?

雷宇: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推進區塊鏈技術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在數字金融、物聯網、智慧製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深化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在區塊鏈技術的行業落地方面,供應鏈金融是一個已被驗證的領域。傳統供應鏈金融存在貿易真實性難以驗證,核心企業信用難以跨級傳遞,缺乏統一資訊流,業務地域限制明顯,支付結算無法自動化處理,金融工具數量有限等固有矛盾。銀行等金融機構無法在多級供應商當中發掘優質客戶,導致供應鏈金融覆蓋範圍低,業務利潤空間有限。這些問題,也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提供了機會。

記者:區塊鏈如何推動供應鏈金融的發展?

雷宇:供應鏈上各級供應商、經銷商、物流企業、銀行、增信機構等可透過使用分散式的共享賬本,接入區塊鏈平臺,從而實現以下飛躍:第一,推動資金流轉。透過對核心企業相關交易的多級追溯,將全供應鏈的應收、預付、存貨等資產的確認、流轉、清分等操作流程上鍊,實現清晰的資產確權,同時資金可實現多級分配和流轉,有效解決末端企業融資難問題;第二,降低金融風險與操作成本。金融機構能夠清晰獲知各相關企業的風險與經營狀況的真實資訊,降低貸款不良率,減少調查成本,提升投入產出比;第三,增加全供應鏈協同性。透過分散式賬本實現供應鏈資料的實時同步與對賬,降低了各實體間的協作成本與信用風險,此外,各企業資訊流的有效整合,有利於發現協同效應,增強供應鏈黏性,提高全產業鏈整體競爭力。

對於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解決方案,阿里、騰訊、微眾銀行、平安壹賬鏈、萬向PlatON、華為BCS等巨頭企業都分別推出了自己的產品,並在不同的區域和市場進行了相關試點,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任何企業所推出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在技術架構、產品設計、定製化服務能力等方面都與市場需求存在距離。供應鏈金融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面對複雜的應用場景、業務模式等客觀現實,僅靠現有的網際網路巨頭和區塊鏈技術平臺,仍然難以滿足產業界的需要。這也為深耕供應鏈金融區塊鏈服務的各類中小型技術專案提供了廣闊的成長空間。

原力協議創立於2018年2月,團隊致力於分散式金融服務落地應用,提供開放金融服務解決方案,服務實體經濟。針對供應鏈金融存在的弊端,原力協議提出了“和鏈”供應鏈金融聯盟鏈解決方案。

與現有的供應鏈金融區塊鏈方案相比,“和鏈”供應鏈金融聯盟鏈實現了票據資訊標準化格式上傳、儲存和傳輸;結合票據影象識別,在檔案標識系統內,將票據檔案資訊的頭部、主體部分雜湊雜湊後進行分散式儲存;透過Merkle-tree root hash記錄系統,實現票據流轉狀態動態追蹤;基於Hyperledger Burrow架構進一步研發的授權網路可以實現對現有國際主流區塊鏈系統的相容。“和鏈”供應鏈金融聯盟鏈由金融機構、核心企業、物流/倉儲、各級經銷商、監管機構等參與方組成可信節點架構,透過引入原力協議金融共識協議、libp2p資訊傳輸協議、分散式身份認證協議等功能,滿足不同參與方對於融資、信任、分級、驗證、追朔等功能實現的需求。基於“和鏈”聯盟鏈架構開發的分散式系統,未來還可透過IRIS network等國產先進跨鏈技術搭建鏈網,為更大的價值流轉提供了實現的基礎。

“和鏈”供應鏈金融聯盟鏈架構的推出,可以有效解決傳統供應鏈金融的痛點,助推區塊鏈技術服務中小企業發展,探索創新鏈、應用鏈、價值鏈的融合,讓國產供應鏈金融區塊鏈解決方案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為供應鏈金融區塊鏈體系探索國際領先的技術標準。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