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讓公益迴歸本源

買賣虛擬貨幣
公益事業深陷信任危機公益專案中善款去向不明、詐捐等黑箱事件屢見不鮮讓公眾對慈善機構失去信任。在網際網路公益還未普及的時候,“郭美美事件”就引發公眾對慈善業的信任危機,這種信任危機在今時今日並未得到妥善解決。公眾把財物捐獻出售之後,就難以得知物資的去向和用途,因此很多人會對獻愛心產生顧慮。
而傳統公益是基於手工流程、資訊有限共享等,也提高了公益審計成本,在款項管理、資訊記錄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由於透過網際網路釋出資訊幾乎沒有門檻,因此對資訊真假的確認也存在極大的難度。同時,網際網路上存在著形形色色的商家,總會有利用公益事件牟取利益的情況出現,沒有有效的措施防止使用者隨意作惡。如何建立公益單位與公民之間互信的橋樑成為關鍵。
區塊鏈+公益事業近年來興起的區塊鏈技術,被稱之為分散式賬本,透過鏈式的資料結構來確保參與資料準確性。利用區塊鏈技術,操作中所有公益記錄都可在鏈上呈現,且不可篡改並可追溯。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很容易理解區塊鏈的特點了。比如你給小明轉100塊,銀行幫忙記賬,賬本在銀行手中,其他方無法知道具體情況。理論上,銀行可以隨便修改你賬戶裡的餘額。而在區塊鏈的世界中,有兩個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① 有成百上千的人擁有同一個賬本,即使你篡改了你自己的賬本,讓你的賬上多了1億,可是51% 以上的賬本中你的賬戶還是1分錢,那就說明你的帳上餘額就是1分錢,無法抵賴。② 區塊鏈中的資料本身都附帶了透過數學計算得出的電子簽名,所以可以保證任何人不可偽裝成“小明”,確保賬本記錄過程是公開透明的。那麼區塊鏈是怎麼解決公益的問題的?資訊追溯與資訊公開
眾所周知,一個公益專案由開始到正式運營再到結束,中間需要經過很多環節,但是每個環節的資訊公開度卻不高。區塊鏈技術運用到公益領域後,所有的資訊都將公開和透明化,可以明確瞭解組織的動態。區塊鏈是一個公開的賬本,組織或者使用者在進行某些公益行為時,其資訊將在加密之後記錄公開賬本上,然後準確快速同步到全網,相關人可以透過交易序號進行查詢和追溯。就拿志願者組織來說,使用者貢獻自己的時間,區塊鏈技術會將使用者的服務時長記錄在鏈上,然後根據實際資料獲得相應的好處。參與志願服務的使用者無需擔心資源機構亂髮獎勵積積分,隨意修改使用者資料等情況,因為所有記錄均是公開透明。由此,志願者得到的激勵也更加具有珍貴的價值。資訊記錄與資訊保安很多人會擔心,是否資訊公開透明之後,就會存在洩漏隱私問題?在早期,區塊鏈尚不成熟的時代,這個問題確實存在。而現在,已經有了非常完善的解決方法,那就是將資料分為公開資料和加密資料,公開資料不涉及隱私,接受全民監督;隱私資料則進行深度加密,只有使用者本身或者有權利的機構在授權後才能解密,從數學和演算法上保證在使用者資料不會被洩露的同時保留區塊鏈的可追溯性。高效的信用系統
利用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的數字化證明,建立全新的信用認證機制,打造統一安全資料庫,可以有效提升公益領域的整體管理水平。例如,醫院、公安等各個機構可以快速驗證使用者身份及核查使用者格方面的信用記錄,任何造假或者不誠信的行為都將無所遁形,官方機構可以快速調取資料對使用者進行調查與驗證,以確保使用者情況屬實。同時,這些欺騙行為也將記錄在鏈上對個人徵信產生影響。又如無償獻血。過去紙質證書難以儲存,經常出現丟失等情況。涉及到跨省驗證等情況時,會非常難以確認證件真假。即使全國聯網,鑑於不同省的系統不同,安全性有高有低,且穩定性也參差不齊,一旦某地連線不上就會影響全國資料的正確性;而當使用者真正需要用血時,由於屬地管理的原因,外省的資料無法直接使用,需要開具很多證明,而且不一定能成功。當使用者的獻血資料上鍊之後,使用者只需要出示電子證書,政務部門可以快速與鏈上資料進行匹配,完成驗證,提高整個政務的效率。當需要連線不同地域的資料時,由於資料在全網都進行了同步,當地系統即使癱瘓也不影響系統的正常執行,系統穩定性將大大提升。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