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測試後,DeFi會如何自我進化?|「生機」雲峰會

買賣虛擬貨幣

DeFi 很大的優勢在於能夠提供比傳統金融更有競爭性的利率。

整理 | 昕楠 運營 | 蓋遙 編輯 | 郝方舟

出品|Odaily星球日報(ID:o-daily)

在公鏈 3.0階段,人們把目光聚焦到了 DeFi 上。2019 年近 300 個專案在為 DeFi 系統提供服務,不僅如此,DeFi 上的鎖倉額也屢創新高,在 2019 年年底達到了 8.7 億美元。

然而,一片向好之下,“312 下跌”強行讓 DeFi 產品迎來一場大的考驗。

今天,Odaily星球日報舉辦首屆線上高峰論壇(點選進入直播間),DeFi實驗室創始人代世超、Algorand基金會運營主管陳芳芳、DDEX 運營負責人Bowen Wang、LCS中國社羣佈道者沐榮、The Force Protocol& ForTube聯合創始人 David Lei、MakerDAO的中國區負責人潘超參與了題為「壓力測試下,DeFi 的調整與完善」圓桌。

圓桌中,5位大佬就DeFi專案的現存風險、人為調控對DeFi 專案的影響、如何提高DeFi產品的安全性、DeFi零利率是否可行四大方面進行了討論。

以下為經 Odaily星球日報編輯整理的對話原文,enjoy:

陳芳芳:大家好,我是 Algorand 基金會的運營主管陳芳芳。我的工作主要是負責基金會全球的運營和管理,推動 Algorand 平臺的應用和生態建設。之前我的工作經歷主要是在傳統金融行業,在保險、投資行業,過去 20 多年主要在這些行業工作。今天很高興有機會和大家一起交流。

Bowen Wang:大家好,我是 DDEX 的聯合創始人,也是營運長 Bowen,DDEX 是中國最老的一家去中心化交易所,去年年底我們推出了 DeFi 交易平臺,我們自己認為就是一個 DeFi 版的 BitMEX,大家可以看多看漲以太坊貨幣,也可以透過交易平臺去交易。

沐榮:各位小夥伴,大家上午好,我是 LCS 中國社羣的佈道者。LCS 是全球極致通縮的系統,採用了全球首創的燃燒挖礦的模式,目前已經上線了很多的應用,社羣發展的也是非常好,最大的特點是採用了去中心化的性質,目前在錢包裡也可以進行挖礦。

David Lei:大家好,我是The Force Protocol & ForTube 的聯合創始人,我本人 2011 年接觸了比特幣的挖礦,當時我用自己的膝上型電腦挖了大半年的比特幣,原因是因為對這個行業感興趣,比特幣一下擊中了我。2016 年我開始系統研究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最近也在研究貨幣和經濟系統的執行,我本人堅定看好開放金融的潛力和未來的發展。

原力協議這個月上線了全球第一個數字債券的平臺叫 ForTube,第一個版本已經開始公測了。

在這個平臺上,大家可以利用數字貨幣發行自己的債券,ForTube 現在面向的使用者群體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去中心化的專案方,也就是數字貨幣的專案方,他們可以用自己的 token 發行債券,給他們一個融資的新工具,另一類是關心 DeFi 的使用者,我們為他們提供包括投資、發債、投票的渠道。

不管是穩定幣,還是活期理財,又或者是新的加密債券,都會促進未來Defi接觸更廣大的使用者群體。我們希望債券可以作為其中一個渠道,把 DeFi 和更廣大的使用者群體以及實體經濟聯絡起來。

潘超:大家好,我是潘超,在 MakerDAO 中國區,MakerDAO 是以太坊上發行的最大一個穩定幣,也是以太坊上整合最多的應用。

代世超:市場暴跌的時候,清算、手續費高,穩定幣流動性不足等問題都被暴露了出來,各位嘉賓覺得這些問題具體反映了 DeFi 存在哪些風險?未來我們可以做出哪些改進?

陳芳芳:關於 312 市場暴跌,過去幾個星期行業探討的都很多。

首先,整體環境大家也知道,全球金融市場都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過去我們說加密貨幣和傳統的金融資產不相關,但是實際上不管是傳統金融資產還是加密資產,在極端長尾的情況下是非常相關的。

DeFi 現存的風險,有三大方面:

1、效能問題。

以太坊網路網路擁堵不僅僅擁堵了正在執行的交易,還加重了市場的恐慌情緒,實際上造成了一個惡性迴圈,DeFi 運營者應該著重思考將來要使用什麼平臺去搭建 DeFi 應用。

坦率說,現在 Defi 還是比較小眾,還只是在加密市場上,如果機構投資人更多地參與到 Defi 或開放金融裡面,那交易的規模和現在是不可相比的,因此我覺得這個平臺是一個長期重要的考量。

2. 手續費高漲問題。

DeFi 平臺採用的動態手續費設計是很聰明的設計,但是價格的不確定往往導致了交易執行的不確定,需要從業人員進行調整考量。

3. 抵押品的單一帶來集中化風險。

現在在以太坊發行的大部分都是很單一的抵押品,抵押品相對單一集中化是有很大的集中風險的,同時,有時候系統存在自我參照的問題也需要得到解決。以及產品設計和風險控制上如何避免長尾狀態下的突發風險,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思考。

潘超:312 整個市場大跌,不僅是加密市場,而是整個全球金融市場,DeFi 只是一個非常小的縮影。DeFi 出現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呢?一比較簡單的答案是——我們談DeFi的時候都在談以太坊,90% 的 DeFi 都在以太坊上,但是以太坊的效能不夠,一是速度慢,二是無法處理那麼多的交易。這使得極端下跌行情時交易沒有辦法執行,我們需要等到以太坊 2.0或者其他公鏈解決效能的問題。

在以太坊 2.0到來之前,或者更好的公鏈到來之前,我們需要去思考當下 DeFi 的場景應該是什麼?

DeFi 要思考的問題是,它的方向究竟是什麼,DeFi 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建立的。我覺得 DeFi 不適用高槓杆的場景,DeFi 是為了大額交易誕生的。一百萬美金或者幾百萬美金的交易,透過 DeFi 只要一筆交易就可以實現,而且在以太坊平臺上也具備相對的安全性,同時,對大額交易來說,以太坊的效能目前來看其實也是夠的。

代世超:自從 DeFi 誕生以來,我們一直崇尚自由市場的去中心化治理系統。在暴跌的行情下,很多 DeFi 運營平臺也進行了人為調控,比如說有的兩次調高了最小交易量,這些人為的調控會破壞 DeFi 去中心化金融的屬性嗎?DeFi 究竟應不應該加入更多的人為調控?

Bowen Wang:我們先定義一下去中心化和中心化運營的概念。很多的團隊製作交易產品和借貸產品是借鑑於比較成熟的紐交所、上交所這樣的體系,清算率和槓桿率是由非常多的因素決定。

就像潘超說的一樣,在一些不好的市場你的槓桿倍數很難超過 5 倍的,因為非常容易被清算、被爆倉,從而引發連環爆倉,進而出現如 USDT 減少、連環下跌的事情。如果不人為終止的話,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連環倒塌。比如 2008 年大家都會批評美聯儲為什麼不早點透過人為調控改一些引數,以防止後面陸續出現的損失事件。

我個人認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是分程度的。2017 年底我們做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時候,我們當時強調了一件事情,就是資產所有權的去中心化,包括上次大跌的時候,我看到很多人說提幣提不出來,這就是非常明顯的資產所有權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區別,大部分使用者的資產其實都是中心化交易所資料庫的資料,但其實你沒有私鑰根本控制不住你的數字資產。

我們要做百分之百的資金透明,讓使用者百分之百掌握自己的資產,所以資產去中心化我們是非常在乎的。但是運營當中你需要非常多的微調,包括提高最小交易額度,當一筆交易費在 10 美金的時候,你肯定不能讓大家做 20 美金的交易,同時還包括利率的調控、槓桿倍數和資產品類調整,大家想要交易什麼,這個選擇是非常人為的,如果完全交給去中心化決定的話,就會導致非常多的問題。

同時,因為我們還是中國團隊為主,我們會在 DeFi 裡面加很多亞洲和中國交易喜歡的元素,如 USDT 等,更像是一種中心化金融和去中心化金融的人為合併的操作理念。就是說,我們提供給使用者想要的東西,人為操作的因素是非常大的,但這樣可以保持產品效率的最高化,也可以最快去迭代和適應市場。

沐榮:我認為極端情況下 DeFi 需要加入適量的人工干預,我個人認為去中心化的金融這個名字並不是貼切,或許開放金融更能形容現在Defi所做的事情。

現在很多的 DeFi 實際上是一種混合的模式,資產上鍊的層面是中心化,而在可程式設計性上是去中心化的,治理上是半中心化的。

dYdX 與 Synthetix 均在不同程度上對應用的執行進行了一定的干預,而 MakerDAO 也在極端行情發生時在討論是否需要關停協議。

dYdX 兩次調高最小交易量。調高最小交易量意味著網路手續費的增加,算是暫時緩解了協議的撮合延遲壓力。

由於以太坊擁堵,導致 Synthetix 出現短時宕機,其團隊釋出 SCCP-16,臨時將費用追償延長到了一小時。當網路擁堵消退之後,該臨時更改也恢復到常態。

所以極端行情下加入人工干預使平臺穩定執行,也最小化地減少了使用者的損失。

代世超:隨著 DeFi 金融的持續升溫,安全問題也日益凸現,暴跌之前駭客利用了合約特性以及 DeFi 產品之間的可組合性,成功套利了 35 萬美元,從業者應該如何提高 DeFi 產品的安全性?

陳芳芳:我從非開發者的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一個原因是產品自身設計和風險的管理,產品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完善的東西,不可能一推出就是完美的產品,從風險管理的角度,對產品不斷的除錯完善是一個過程,我覺得這是很正常的。

當然大家都說金融行業的門檻很高,尤其是創新公司進到金融行業發現大部分的門檻都在水底下看不到,一旦涉及到了別人的錢,那合規、監管、法律各方面的原因都進來了。

金融產品不像社交產品,推出之後可以不斷的完善。開放金融產品應該在產品設計上做得更好一點,因為一旦做錯了,成本很高,使用者可能就不再來了。

另外,你也提到了可組合性。很多開放金融產品都是和其他功能一起組合起來的,這就提高了複雜性。一方面要對自己的產品進行完善,需要開發者去了解所自己產品所依賴的其他產品,要做非常詳細調研,而且他們的產品也在不斷更新,這對於 DeFi 產品來說是不小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要不斷確認在組合過程中不會存在風險點。

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為最好的方案就是請外部審計做諮詢、管理。金融行業自從 2008 年金融危機之後,每年都要做壓力測試,我覺得 DeFi 也不會例外,也要做壓力測試,才能保證這個產品是安全可靠的。

David Lei:DeFi 的安全問題不僅僅是程式碼層面的安全,從產品一開始設計的時候就已經涉及到安全問題了,包括合約授權管理,合約本身的升級、治理以及合約上面的經濟模型等等這些都與 DeFi 產品安全性息息相關。

同時,還包括合約如何依賴外部的應用。DeFi 應用標榜的就是貨幣樂高,DeFi 不同產品之間可以互相呼叫對方的功能,而每個產品基本都是集中於自己的主要功能進行開發和運營的。比如這次 312 的事件,bZx 攻擊的事件就是因為依賴於深度報價,但是深度不夠就容易受到攻擊。

所以在設計 DeFi 產品的時候,很多 DeFi 產品的程式設計師還缺乏金融方面的素養,現階段大家也太過依賴於去中心化的理念,比較堅持這種去中心化,這種理念現階段是不成熟的。

進行 DeFi 產品設計的時候就需要去完善理念,不能太過於依賴不成熟的基礎設施,等到基礎設施完善以後再切換過來。

關於人為調控,也就是所謂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區別,現階段過於執著於去中心化的話,其實也不是最合理的一個選擇。

從開放角度來講,設計 DeFi 產品的時候,每設計一個新功能的時候,開發團隊內部都會進行深入討論,現在在 DeFi 這個圈子裡面,大部分 DeFi 產品還是一個團隊開發出來的,團隊開發過程當中,給大家的建議就是一定要進行深入的討論,同時立項初期參考已有的成熟經驗,就產品設計、流程以及步驟進行深入的討論。

創造產品過程當中,實際上很多時候也是在進行創新,在現有的案例沒有參考意義的時候,需要結合自己產品的特色適度進行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之間的妥協,這是現階段 DeFi 產品設計過程當中必要的。

DeFi 現階段的產品還是不成熟的,所以在行業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也需要進行及時的反思,從開發上面去改進自己的產品。

我在這裡簡單跟大家講一下,312 事件發生以後,我們把自己的 QIAN 進行了機制上的重新設計,就是我剛才說的及時進行調整。

QIAN 從傳統加密資產質押理念中跳出來了,選擇了一種新的穩定幣的思路,而且我們要儘量避免爆倉,降低大家持有的風險,使得長期持有穩定幣成為可能,也希望 QIAN 能夠促進穩定幣出圈。我們的穩定幣也會在今年推向市場,應該在一個季度之內就會完成這個事情,到時候也歡迎大家關注。打了一個簡單的廣告,目的也是說明整個 DeFi 產品現在不成熟是肯定的,但也需要不斷進步。

Bowen Wang:我和大家的觀點有點不太一樣。

比如樂高這個概念,樂高的概念是因為所有積木都是樂高一家生產的,質量非常好。但是 DeFi 很多的部件質量參差不齊。像發生在bZx上的事情說明了一點,當你不是非常瞭解地基的時候,你越建越高反而越危險。

我們的開發邏輯都是自主創新,包括百分之百的自研自發,作為一個交易平臺很難影響交易資產的質量或者降低基本面。雖然有清算機制,也用了非常多的保證機制,比如說我們用了 MakerDAO 的報價的同時我們也會做一個區間,如果超過這個區間就會報警,報警我們就會人為干預。像 HBTC 我們採取的是六家交易所的均價。

bZx 的問題我認為有點像張三去李四家打水,李四用的是王五的水,但王五的水有毒,所以最後張三得病了。

開發團隊要非常理解自己在開發上使用的部件,有些部件如果時間比較短的話,自研是非常好的選擇。bZx因為閃電貸的事情喪失了90% 的使用者和交易量,金融行業之前有一位前輩跟我說,他說金融行業重要的不是突然的增長,而是要非常持續穩定的增長,最後會發現你的商譽價值會超過你的收入,甚至是一些短暫的使用者增長。

如果 DeFi 這個行業是一個十年的行業,如果我們認為開放金融真的可以讓每個人靈活管理自己的資產,最重要的還是以安全為主。

代世超:之前 MakerDAO 宣佈把存款利率降低為零,零利率可以增加市場的流動性,但零利率勢必又影響使用者存款的積極性,從長遠來看零利率到底是不是真的可行?

沐榮:DeFi 的存款利率降到零是在極端的市場行情下,為了維持 DeFi 流動性而提出的一個特殊的政策,但長期來看可能會影響存款的積極性,DeFi 的存款利率降為零,借款人藉助平臺助力的作用是有限的,因為超額抵押全額清算的問題一直沒有被解決,光靠利率的調整不一定能解決 DeFi 流動性的問題。

潘超:DeFi 利率降到零真的非常有趣。當時整個市場暴跌,我也參與了這個提案的討論,我們當天晚上把這個提案發出去,投票透過,把利率降到零之後美聯儲也把利率降到了零。

把利率降到零隻是一種價格手段,解決流動性問題還有更多的方案,主要的方案是擴充套件抵押品,以太坊不應該守著自己的固有資產,而是應該換一些資產。

以託管是中心化的,交易是去中心化的方式去運轉是沒有問題的,資產永遠是 DeFi 的最大瓶頸,只不過是中心機構發行的,但並不改變在鏈上的去中心化。

現在存款利率是零,但從長遠來看這只是暫時的措施,DeFi 很大的優勢在於能夠提供比傳統金融更有競爭性的利率。

我們回頭看比特幣,比特幣做了什麼事情,他其實建立了一個沒有摩擦的貿易市場,中國礦工可以挖比特幣,然後把比特幣賣給美國人,DeFi 就是讓中國的朋友挖出以太坊的資產,以非常低的價格借到美元,核心都是一樣的,建立一個沒有摩擦的跨境市場,使得從資本和利率都非常高效。

不是所有的DeFi應用安全性都是一樣的,使用者不應該持續追求背後高的利率,從而忽視協議的安全機制,問題是使用者虧錢的話這個協議能不能賠得起。

原創文章,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道請聯絡[email protected];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