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央行執委 | 金融科技和大型科技公司以及中央銀行—利益衝突還是共同的使命?

買賣虛擬貨幣

點評

德國央行執委Burkhard Balz在發言中介紹了德國金融科技的概況,分析了大型科技公司帶來的風險和對公共政策的影響。

德國的金融科技處於市場成熟階段,這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從投資和投資方式來看:2019年上半年德國金融科技投資激增,比2018年最後一個季度增長了近80%,但投資不再多樣化而是集中於幾輪大型融資。其次,金融科技公司和現有企業之間的合作風險企業數量不斷增加,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Balz認為大型科技公司以龐大使用者基數、技術專長和財務資源,已經成為銀行的重要競爭對手。他們在努力建設大型封閉生態系統,以免費的服務交換消費者寶貴的資料資源,並且主導了與消費者的客戶關係使得銀行面臨脫媒的風險。大型科技公司也已經擴充套件到支付服務之外,甚至進入了銀行業最核心地帶—貨幣創造。作為應對,銀行之間的合作正變得越來越重要,歐洲銀行業作為一個整體能為客戶提供有吸引力的解決方案時,歐洲的銀行才有生存能力。

Balz認為大型科技公司為公共政策帶來了諸多挑戰,例如公平競爭等。但監管需要本著“業務相同、風險相當、監管相類”的原則對他們進行監管。

作為對比,筆者希望對比一下中國與德國的大型科技公司的發展和監管。

如果讓Balz來中國央行擔任周小川或易綱的工作,他可能會覺得在德國央行的工作太簡單。中國大型科技公司在金融服務領域商業模式迭代和演進速度,針對他們監管的深度和廣度,都是冠絕全球。螞蟻金服和騰訊已經成為全球大型科技企業最典型的代表。他們的發展歷程除去自身的龐大使用者基數、品牌、巨大的技術和財務優勢之外,還與中國單一市場優勢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GFC)後中國巨集觀經濟和金融的相對穩定的優勢密不可分。

德國(甚至擴大到歐洲)在網際網路時代最大的遺憾就是未能形成本土的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這與歐洲“看似單一實則割裂“的市場有關,因此目前歐洲移動網際網路的搜尋、電商、社交、內容等巨頭無一例外都是美國企業,他們因此也是歐洲在這一輪數字潮中最為忌憚的物件。在中國,支付寶(螞蟻金服集團的前身)為解決電商業務中可信第三方的問題切入了第三方支付,並且建立了與中國幾乎所有重要銀行進行直連的私有網路平臺。支付是這個網路平臺的核心,連線了平臺上所有的經濟活動,而這些經濟活動也產生了新的資料,因此支付寶網路平臺能夠壟斷透過平臺的全部資料。基於這些大資料以及支付寶的大資料處理經驗[1],支付寶網路能夠為使用者提供更定製化的產品,因此吸引更多使用者進入支付寶網路。支付寶於2013年推出了貨幣市場基金餘額寶。這並非首創,美國的Paypal早在1999年就推出了美國版的”餘額寶“,並且在2007年最高峰的時候達到10億美元的規模,但最終在2011年宣佈關閉。這裡最重要的原因是GFC之後美聯儲實施了三輪大規模的量化寬鬆政策導致超低利率政策,接近零利率的政策一直延續到2015年。貨幣市場基金本質上是集合零售儲蓄資金到銀行間市場進行套利的投資行為。當銀行間市場的利率長期接近零,這種套利機制就失效,因此貨幣市場基金獲利困難或經營虧損。GFC之後,中國的巨集觀經濟和金融一枝獨秀,銀行間市場的資金利率一直在3-4%以上,直到最近兩年才有所回落到2%附近。因此餘額寶能夠為投資者創造穩定的收益。餘額寶也因此驚人地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貨幣市場基金,超過10,000億人民幣規模。支付寶利用其大資料和大資料分析擅長的優勢,對其管理的貨幣市場基金的流動性模式進行分析和預測,因此可以有效管理流動性風險並將貨幣市場基金的餘額作為一種支付工具。他們因此發展了數字貨幣業務。在餘額寶發展貨幣市場基金和支付(實質上是人民幣數字貨幣)業務過程中,這不可避免觸碰到傳統銀行的利益。但中國監管非常有智慧地給予了餘額寶一定的”寬限期“,這讓他們有機會鞏固其優勢並發展成為以DNA商業模式為核心的大型科技巨頭。因此中國科技巨頭的形成與中國巨集觀經濟的優勢和監管智慧有密切關係。

支付寶/螞蟻金服和微信能夠提供廣泛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務。大型科技公司的發展對公共政策帶來了資料隱私、公平競爭和金融穩定性等方面的挑戰。中國央行對大型科技企業的監管經驗或許對全球央行有借鑑意義。

螞蟻金服和騰訊都是獨立封閉的生態系統,他們以支付切入發展了完整的經濟活動,他們的移動支付已經佔到中國GDP的16%。與傳統以銀行為中心的金融層級不同,他們發展出以支付業務為中心並延伸出資產管理、借貸、保險等金融服務的產業組織。他們事實上已成為資訊寡頭,壟斷了透過們網路的資料價值,並且缺乏與其對等的網路平臺的互操作性,製造了跨網路交易的壁壘,形成了市場割裂。中國央行要求他們發行的數字貨幣與法幣的強制可兌換性降低了支付網路設定的交易障礙。中國央行透過切斷銀行與所有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的通道並建立網聯平臺來負責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清算,因此削弱了他們壟斷資料的權力並且為其他小的支付服務商創造了更公平的競爭環境。央行也將他們的備付金賬戶從商業銀行收歸央行、取消備付金利息並將備付金率要求從最初的10%提升至 100%,因此消除了他們佔用備份金利息的可能和挪用備份金(以為他途)帶來的金融穩定性風險。央行還為單隻貨幣基金每日提現設定了10,000人民幣的上限,有效緩解了貨幣市場基金(的餘額作為支付工具)的流動性風險。當螞蟻金服和騰訊的金融服務發展到相當規模之後,央行本著“同樣的業務,同樣的風險,同樣的監管”的原則已經要求他們持有必要的金融牌照按照與傳統金融企業對等的監管預期進行一致的監管。

相比較對大型科技企業的監管,中國對其它金融科技領域的監管,如P2P和加密資產行業等,就顯得相對簡單、直接和粗暴。要麼忽視金融風險,讓行業如脫韁野馬狂奔,造成一地雞毛後再來一刀切,把“髒水和孩子“一併全倒掉(例如針對P2P金融);要麼一竿子打死,不給予任何發展空間,在發現行業潛力之後又給予”超禮遇“。從業者如坐過山車,時而浪底時而峰頂,不清楚自己是匪徒還是先鋒。因此中國監管需要給從業者一個確定和可預測的環境,並且各個公共部門之間也應加強溝通和協作,形成一致和協調的監管框架。

龍白滔

2019年12月3日

[1]螞蟻金服已經建設了多項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資料庫平臺,其中金融級別分散式資料庫OceanBase在2019年10月重新整理了TPC-C世界記錄。

金融科技和大型科技公司以及中央銀行

——利益衝突還是共同的使命?

文/Burkhard Balz

翻譯/張瑾

校對/ 龍白滔

點評/ 龍白滔

本文2019年11月11日,德國聯邦銀行(即德國央行)執行委員會成員Burkhard Balz先生,在德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發表演講。

1.概述

女士們先生們、尊敬的大使Sante博士:

很高興今天能有機會在德國大使館和諸位交流。德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成立於1965年,然而,德新友好關係的建立卻遠早於此。

早在1856年,就曾有七個德國商人結伴而來,在橋北路建立了條頓俱樂部,從那裡步行到我們這裡,都用不了30分鐘。當年,人們匯聚在那裡,一起歡唱德國歌曲。也許,今天稍晚點兒,我們也可以嘗試一下他們當時的那種快樂。

關於支付話題的討論,從未像今天這樣令人興奮。近年來,作為銀行業穩定客戶關係的“門戶”,支付領域再次受到越來越多到重視。

我們正目睹銀行、大型科技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之間的激烈競爭,也目睹了他們之間的合作。同時,還有大量的創新和技術可以應用於支付領域。

從區塊鏈到實時支付,再到人工智慧,我們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不僅改變了我們當下的支付方式,而且還會在將來帶給我們更多的改變。

2.德國金融科技概況

這些發展變化,降低了傳統上新入局者不得不面對的較高的市場門檻,從而對整個市場結構產生了影響。例如,在後端,雲端計算有助於以較低的固定成本快速而靈活地部署計算能力,而完全不用考慮IT系統景觀隨時間演進的問題。

這種情況越來越多地被視為一種“負擔”,而不是一種戰略資產。特別是對早入局的老牌企業來說,其更為複雜。而在前端,智慧手機使得企業在短時間內為海量使用者提供解決方案成為可能。

由於無需維護高成本的分支網路,因此也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從客戶便利性的角度來看,這些解決方案亦同步於全新的數字時代。

通常,新興公司會更多地選擇使用這些技術。在金融領域,我們把這些創新的初創企業稱為金融科技公司。目前,在德國有幾百家這樣的公司。經歷了初期的專注於前端及客戶和銀行間的介面之後,他們的服務領域變得越來越廣泛—現在已有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將注意力放在B to B模式上。

在德國,有時我們會忘記成功和失敗總是伴生的。因此,一些新創公司停止運營的現象並不奇怪。

典型的例子就是P2P(個人對個人)支付市場,比如,需要能夠便捷地使用智慧手機向對方的電子郵件地址或手機號實現支付。在德國,當銀行和信貸機構真正出手搭建自己的服務體系時,這一領域的一些金融科技供應商不得不退出市場。不過,這還是帶來了一些好處:這些公司使銀行變得更加以客戶為導向,而且現在銀行的P2P服務也正被廣泛使用。

當前的整合階段是市場成熟過程的一部分。從投資和投資方式來看,市場的這種“日趨成熟”是顯而易見的。今年上半年,德國的投資激增。僅在第一季度,金融領域的初創企業就獲得了約7億歐元的投資。與2018年最後一個季度相比,增長了近80%,也創下了新的季度投資記錄。然而,這些投資不再是廣泛多樣,而是主要集中於幾輪大型融資。

市場成熟的另一個標誌是,金融科技公司和現有企業之間的合作風險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金融科技公司和銀行之間的合作使雙方優勢互補:由於這些新公司,使銀行能以更靈活和數字化的方式展現自己。

例如,“管理科技[1]”參與者可以透過挖掘監管問題的自動化潛力,幫助信貸機構和其他金融市場代理機構提高監管報告系統的效率。此外,基於人工智慧的創新解決方案已經實施,目的是發現欺詐案件並實現整個過程的自動化。人工智慧也被寄予厚望,希望它可以幫助信貸機構更有效地利用“海量資料”,這也是保證完整資料主權一種方式。

反之,金融科技公司可以透過專業知識和銀行客戶群獲益。金融的根源是信任,因此,新的參與者很難只靠自己在市場上有所建樹。

作為監管者,我們還有一些有趣的解決方案:監管科技公司(簡稱suptech[2]公司)可以支援中央銀行和監管部門實現監督管理的數字化。巨大的潛力還有待開發,尤其是在資料收集和分析方面。

圖片來源:網路

3.大型科技公司:合作伙伴還是競爭對手?

在座諸位肯定了解,為金融服務提供商和終端客戶創造創新產品的機會很多。考慮到一段時間以來,新公司在支付業務上的不斷擴張,使得傳統企業必須在金融行業表現得足夠靈活,這一點可能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要。大型科技公司以其海量客戶群、技術專長和龐大的財務資源,已經成為銀行的重要競爭對手。

有些人仍然認為,金融科技公司將很快進入金融市場。而事實是,他們已經在那裡了。例如,我現在可以在商店裡付款,可以線上購物,有時甚至可以用大型科技公司的方案獲得貸款。PayPal已經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人們利用Paypal,線上購物之後,可以在日後支付貨款。蘋果是這類公司中第一家推出自己信用卡的公司(儘管它仍在與銀行合作)。

在這樣做的同時,這些公司還在利用他們的另一個優勢:他們的全球影響力和龐大的客戶群。我們承認,能夠在世界各地使用熟悉的程式會帶給我們一定的安全感。那些全球性的品牌,如ApplePay、GooglePay和PayPal,在這方面已領先了一步。

那麼,隨著這些大型科技公司的重要性在全球支付領域的日益凸顯,是否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風險呢?

首先,這類公司通常是努力實現大型閉環生態系統的平臺。如果看一下中國大型科技公司所提供服務的範圍,你就會發現這一點尤為明顯。你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寶,在商店裡付款的同時,可以線上購物和預訂下一次旅行。

我並不想被誤解:這樣的模式本身並不是壞事,因為從客戶的角度來看,它們既方便又實用。否則,他們也不會那麼成功了。然而,一旦客戶“被困”在其中某一個生態系統中,他們將不願意改換到另一個生態系統。

每個試圖從蘋果裝置切換到安卓系統的人都知道我在說什麼——少數平臺決定了使用者可以看到的內容和服務。因此,發展中的壟斷風險增加了。

其次,客戶通常會有這樣的印象:他們可以免費獲得這些公司提供的服務。而實際上,這些客戶支付了對大型科技公司至關重要的原材料:那就是,資料。如果你也能像大型科技公司一樣覆蓋多個領域,那麼你就能獲得大量高質量的資料。換言之,這也意味著可以向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的定製產品。乍一看,這似乎是件好事,但實際上是存在風險的:消費者可能會忽視其他選擇,這使得其他收費的商業模式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第三,由於客戶介面被主導,銀行有失去與終端客戶聯絡的風險,轉而成為後臺可替換的支付結算提供商。對此,我已經看到了金融穩定和競爭受到影響的問題,因為現在的危險是,現有市場參與者的既定商業模式將會承受很大的壓力。我想強調的是,我們的工作不是簡單地鞏固現有的體系;我們感興趣的是可以確保有效和安全支付的體系。對我來說,這當然也包括銀行。

因此,他們(銀行)需要牢記自己的優勢:他們與客戶的聯絡以及他們之間建立的信任。同時,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伙伴關係有助於應對數字化的挑戰,並針對性地滿足客戶需求。然而,合作的風險企業可能是一種更有前途的辦法。

銀行之間的這種合作正變得越來越重要,而且,在這一點上如果我可以這麼說的話,這必須透過競爭法來實現。因此,我們明確歡迎目前關於建立歐洲解決方案的提議,因為歐洲的信貸機構只有在歐洲銀行界能為客戶提供有吸引力的解決方案時,才能透過其支付服務在市場上生存。而歐洲市場作為一個整體對銀行業具有是有吸引力的:畢竟,它的居民數量是美國的1.5倍。

另一個新的問題是,大型科技公司已將服務擴充套件到純支付服務之外有一段時間了。作為央行,我們必須面對和這樣的競爭:Libra作為Facebook計劃向市場推出一款產品,它可能會讓我們的角色受到質疑。

我們有意不將Libra稱為一種貨幣,因為在德國和歐元區,唯一的法定貨幣就是歐元。相比之下,據我所知,Libra是一種“穩定幣”,它錨定一籃子貨幣,並有抵押品背書。因此,它需要穩定的國家貨幣體系支援。不過,目前Facebook代幣仍然引發了太多有待回答的問題—這項技術到底會是什麼樣?使用者和成員有哪些權利和義務?如何才能有效地打擊洗錢和對恐怖主義融資?這只是我問題列表中的一小部分。

4.對中央銀行和監管部門的影響

作為央行,我們從根本上對創新是持開放態度的。相對於稍顯保守的歐洲,亞洲在這方面尤其如此。但我們也必須確保支付的安全和效率繼續得到保障。就Libra而言,必須澄清這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並確立法律確定性。也許有必要調整現有的法律框架。有一件事我很清楚:一種支付方式想要在全球範圍內使用,而且可以被數十億人使用,並將被整合到一個複雜的整體系統中,眾多參與者必須遵守非常高的監管標準。這並不是要把這種現象扼殺在萌芽狀態,這樣做是完全有必要的。

畢竟,我們仍然遵循“業務相同、風險相當、監管相類”的原則。這確保了任何公司既不會受到優待,也不會處於不利地位,無論是金融科技公司,還是大型科技公司抑或是銀行。

同時,必須確保各方公平競爭。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還使包括金融科技公司在內的第三方能夠透過引入PSD2[3]來訪問賬戶資料。我們希望競爭因此加劇,而支付將最終更加有效。

當前面臨的挑戰是要為所有供應商制定監管,而銀行、金融科技公司以及,最重要的,客戶都將因此受益。在這種情況下,對話起著重要作用,正如今夜,我們可開始彼此交談。畢竟,與150年前我們在條頓俱樂部的前輩不同,我們不會唱著德國民歌封閉自己;相反,希望彼此學習並從中受益。我確信,在新加坡這個世界領先的金融科技熱點,這裡一定有太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去觀摩、去學習、去理解。

女士們先生們,祝大家有一個愉快的夜晚。還會有很多愉快的對話。

[1] Regtech:管理科技

[2] Suptech:監管科技

[3] PSD2:the revised payment service directive:修訂的(歐洲)支付服務指令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