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透的告訴你,pow機制的優勢是什麼

買賣虛擬貨幣

     大家好,隨著區塊鏈大熱,各種大v,自媒體,甚至教材都有文章給各種共識機制做評價,其中給pow共識機制的評價是“更安全”“更去中心化”“浪費能源”等等等等。

      但是我看了一圈,幾乎所有的文章和教材都沒有把pow機制的核心優勢說出來,因為他們的表述幾乎無一例外都是“pow,是proof of work,它的執行方式是xxxxx,所以它比其他的共識機制更安全,更去中心化巴拉巴拉”。這種“先解釋概念,然後直接告訴你評價”的表述是非常牽強的,因為他們只是先告訴你“pow是怎麼執行的”,然後再毫無邏輯遞進的情況下,就直接再和你說“這麼執行就是好”。而最核心的“為什麼這麼執行就去中心化和更安全”卻一字未提。而那些“算力之美”等表述,只是一個感性的,基於文學層面的美化而已,更是不接地氣。

       大家看到了吧,絕大部分人都只能解釋出“pow是怎麼執行的”卻不能解釋“為什麼這麼執行,就比別的更安全和更去中心化?怎麼就比其他機制強了?”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pos還有dpos等機制支持者批評pow機制的原因,因為最關鍵的部分,沒有人能解釋出來。

      所以,今天我戳破這個窗紙,通透的告訴大家,其實pow相比於pos和dpos,並沒有更安全,也沒有更去中心化,因為pow機制的核心優勢,根本不是安全和去中心化。

       想必看過我“通俗解釋挖礦”的朋友應該知道,挖礦其實就是一個“質押財富後幫助大家記賬”的行為而已。而記賬人不作惡的基礎,就是讓記賬人“質押的財富大於他做假賬的收益”,讓記賬人在做假賬上不存在經濟收益上的動機。這種基於博弈上的制衡,也是區塊鏈公鏈安全的基礎。

       而我們的pow機制,礦工透過質押現實世界財富(電費,機器費用,人工,技術研發等開銷),換取了記賬的權力,所以pow足夠安全,這沒有爭議。

       同樣的,pos和dpos機制,礦工是透過質押虛擬世界財富(代幣),換取了記賬的權力,這個機制中,記假賬獲取的代幣收益,也是小於礦工質押的代幣,所以pos機制和dpos機制,這個博弈制衡依然是存在的。我們也從現實執行中看到了,pow幣種還偶爾會有51攻擊的新聞,但是pos和dpos的幣種,幾乎沒有聽說過礦工(大戶)攻擊過這個系統。

      所以在這博弈制衡的角度來看,pow機制並不見得就比pos還有dpos幣種更安全。

     那去對比去中心化程度呢?

     其實挖礦的去中心化,比的就是“出塊單元的分佈“和”出塊單元出塊概率的分佈”。

    pow幣的出塊單元,就是礦池;它的出塊單元出塊概率,其實也就是礦池的算力佔比。

       同樣的,pos和dpos幣的出塊單元,其實就是“質押大戶”;而它的出塊單元出塊概率,其實也就是“質押大戶的財富佔比”。

      大家看到了嗎,“礦池”對比“大戶”,“礦池算力佔比”對比“質押大戶的財富佔比”,你可以說“算力進出自由,為了收益穩定,自由礦工個體算力自發組成礦池”,人家也可以說“代幣質押進出自由,為了收益穩定,自由個體持幣者自發組成聯盟大戶”,大家都是為了收益曲線變得更平滑,個體在不停的變得越來越集中,並沒有表現出誰就更“去中心”。

      所以,從“出塊單元的分佈“和”出塊單元出塊概率的分佈”來看,pow機制也並沒有比pos或者dpos更去中心化。

     看到這裡,肯定有朋友著急了,抓著我的肩膀搖起來,說到:“既然pow沒有更安全和更去中心化,那還燒錢,你還吹個雞兒啊你?pow的優勢是啥?”

      請休息一下,喝杯茶,聽我講一個故事。

        很多朋友應該看過bbc的一個知名紀錄片,叫《人生七年》,它描述的就是一群不同階層的人的50年人生,這裡面,只有一個底層出身的孩子,靠著刻苦讀書實現了階層的跨越。是的,阻礙階層流動的正是階層固化和馬太效應。我們應從現實生活中明顯的感覺到了,這幾年,辛辛苦苦做實業的人,比不上早期買房的人賺的多,在大城市的人,再優秀,收入增速能跑贏房價的人也是屈指可數。

        為什麼會有這種原因呢?簡單的說,其實就是資產的收益速度已經快過勞動的收益速度了,社會財富的持有者可以零成本的再去賺錢,而不掌握社會財富的人,他在扣除各項支出以後,他的財富幾乎沒有增量。

       而這種階層固化和馬太效應的原因是什麼,其實就是當初那些社會規則的制定者和執行者,也開始變成了掌握了大量社會資源的人,而“規則制定者”“規則執行者”和“資源掌握者”三種身份開始在一群人身上重疊的時候,這個社會的財富增量,就會按照各種明著或者暗著的規則,開始流入這群人手裡,而真正奉獻了勞動力和時間等現實成本的剩餘群體,並沒有享受到多少財富增量。

       所以早期的日本平成廢宅,臺灣的小確幸,還有我們身邊的佛系青年,都是來源於此,因為我們都隱隱約約感覺到了,就算你有志氣去累死累活的做事,能跑贏房價的可能性還是小概率,反倒是靠著父母買房早的人,或者官富二代,可以輕輕鬆鬆獲取資源,再吧唧嘴說是“靠自己”。

       所以大家發現了嗎?當資源掌控者可以依照規則,沒有成本的去壟斷這個系統的新增財富收入的時候,後來者就會喪失鬥志,前期獲利者也會逃避這個系統。因為當後來者發現自己花了如此高的支出以後,收穫還不如那些躺著賺錢的人以後,他們自然不會再去做這些利潤率低的事情,要麼逃避,要麼推翻。所以,一個健康的金融系統,“資源掌握者”和“規則制定者”“規則執行者”三者身份不能重合,需要相互制約。

       可能有一些聰明的讀者已經猜到我要說什麼了,沒錯,在區塊鏈這個金融系統之中,pos和dpos的幣種生態,資源壟斷者(持幣大戶)和規則執行者(礦工)的身份是完全重合的,這就會導致資源壟斷者可以近乎零成本的壟斷這個金融系統之中的財富增量,因為他們只需要“質押”自己的代幣,就可以保證代幣的數量零成本的無限增長。   

     當然,dpos也有成本,這是沒錯的,因為dpos挖礦的現實成本消耗要大於pos,這點是比pos好很多的。但是請注意,dpos是挖礦的現實成本是來源於“伺服器執行開銷”,而不是pow的那樣的“競爭開銷”,前者是上限的,只要幣價夠高,你依然可以源源不斷的低成本賺幣

     想象一下,當你興沖沖的買入一個pos或者dpos的代幣,結果發現,你買入的這些代幣還不如那些早期進來的人錢包白給的多,他們啥都不做,就可以把這些多出來的代幣賣給你,賺你辛苦得到的法幣。你的第一個想法是不是“要麼逃避,要麼推翻”?

       但是“推翻”又何其容易呢?pos的代幣,大戶就是礦工,開發組說了不算,小持幣人說了也不算。而那些ico做出來的dpos幣就更不要說了,開發組就是持幣大戶,又是天然的礦霸,普通人更沒有優勢。某個知名的dpos代幣節點不作為,想必大家也是看到了,因為礦霸就是他們,大戶也是他們,人家的“選票”可是比你多多了,你只能是一個被動接受規則的人。

        而我們那個不環保的pow機制,卻相對完美的做到了“資源掌握者”和“規則制定者”“規則執行者”三者的分離。因為只要算力競爭越充分,那麼單個幣的產出總成本(電費,人工,機械,研發)就會無限接近於單個幣的價格,礦工必須要賣掉大部分的幣才能保證收支平衡。所以,一個pow幣種生態挖礦發展的越久,礦工就越難變成持幣大戶,這保證了“規則執行者”和“資源掌握者”的身份分割。

        而某礦霸在比特幣上之所以篡權失敗,就是因為他只掌握了優勢算力,只是一個相對強勢的“規則執行者”,並沒有成為“資源掌握者”(大戶)和“規則制定者”(開發組),所以他在拋掉比特幣買入bcash的時候,他的bcash也在被大量的持幣者拋掉,買入了比特幣,導致bcash價格越來越低,這就是pow生態內部制衡的一次例項。

    同時,由於數字貨幣的通縮屬性,讓dpos和pos機制的出塊概率天生就容易被壟斷。    

       pos和dpos的大戶,只要抱團壟斷50%以上的持幣量,就可以同時成為礦霸和超級大戶,因為大部分新增幣量已經落入了他們的口袋,你就算買完剩餘的coin,也無法透過買幣來奪取出塊權。而且他們的礦霸還有大戶的身份已經統一,開發組和小戶已經無能為力。

      pow沒有這個問題,因為算力是沒有上限的,所以沒有人可以在理論上壟斷算力。而且如果在算力方面投入越多,在coin方面的就越不可能屯的下幣,礦霸和持幣人這個身份就會越分離,開發組和持幣人這兩個群體就可以越輕鬆的制約惡意記賬者。

      這裡,我們把這個說法再精簡提煉一下:假設有兩個市值一樣的幣種,前者pow,後者pos或者dpos。忽略內部波動,如果有人想同時成為礦霸和超級大戶(過50%),前者的法幣支出成本是後者的兩倍。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初那個pos明星點點幣和dpos明星位元股,現在都被大餅越拋越遠的原因。雖然前者足夠“環保”,但是當持幣人突然醒悟“我真金白銀買入的代幣,還不如那些人啥都不做生出來的多”“原來大戶就是礦工啊,我說啥都沒用啊”的時候,也就是這個資金盤開始萎縮的時候了。

      大家這回知道了吧?pow的優勢,並不是那些沒有甚解的人所說的“挖礦更安全”,“挖礦更去中心化”,而是它“燒錢”,它的燒錢並不是缺點,它讓執行規則的礦工存不下幣,讓“規則執行者”和“資源擁有者”實現了身份分離,讓這個十年的金融系統現在依然能達到最好的“三權分立”。

     這才是pow機制的最大的核心優勢。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