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億美金淘集集瘋狂撒幣猝死,給區塊鏈投資帶來哪些啟示?

買賣虛擬貨幣

淘集集之死

12月9日估值8億美金淘集集宣佈重大重組失敗,尋求破產清算或破產重整,估值8億美金的公司就這樣說沒就沒了。

淘集集或許不為大眾所知,因為其從成立到破產也就僅1年零4個月,但淘集集的一生卻極其精彩。

淘集集是一個社交電商平臺,對標拼多多,但矇眼狂奔的狀態比拼多多還要瘋狂,借用“搬磚小組”對淘集集的描述:

拼多多下沉,淘集集更下沉;

拼多多低價,淘集集更低價;

拼多多拼團有折扣,淘集集直接給你發現金;

淘集集是深刻貫徹“增長第一”理念的典型代表,依靠資本不計成本的開路,希望用比拼多多更好看的增長曲線,再造出一個拼多多。

淘集集於2018年8月上線,上線兩個月之後,就拿到了4200萬美金的A輪融資,估值高達2.42億美金。上線9個月時就實現了4000萬的月活使用者,比拼多多足足快了12個月。

公開資料顯示,淘集集註冊使用者超過1.3億,B輪融資估值高達8億美金,從上線到投資人瘋狂湧入開始談B輪只用了10個月。

看起來很美好,但超高速增長的背後是瘋狂的燒錢,《晚點LatePost》披露過,淘集集今年以來已經虧損近12億元:上半年淨虧6個億,淨資產負6億元,每月虧損超2億元。還有公開資料顯示,淘集集虧損總計16億。

B輪融資於6月初啟動,但淘集集還未能拿到投資款,資金鍊就已斷裂。

瘋狂的補貼並沒有能為淘集集捕獲忠實客戶,淘集集創始人張正平自己表示:“我的感覺是,大多數人可能買一單就不再來了,月留存資料一直不好,可能月GMV一半都用在了市場費用。

淘集集的路子被稱為to IPO,上線就是奔著上市去的,只關注增長,幾乎不考慮盈利。

這種模式成功的案例不少,但實際上沒有什麼成功是非常容易的,淘集集瘋狂撒幣,但供應鏈、產品體驗跟不上,只依靠金錢刺激,最終也並未能獲得多少真實使用者。

也許未來能夠透過其他方式改善這種情況,但現實並沒有給他這麼長時間。

這種燒錢方式就像竹籃打水,只見水花翻滾,卻終究留不住水。不是燒了錢就一定能獲得使用者的,燒了也可能就真的燒了。

淘集集之死不是死於資本,而是死於對商業認知不夠,把希望寄託於外部融資,但自身卻毫無造血能力,一旦出現意外,就只能等死。

一年高光時刻後只剩十幾億的負債,以及無數維權的商家,這讓區哥想到了區塊鏈行業,融了一堆錢燒完後,剩下一地雞毛以及無處維權的維權者。

沒人用的產品們

區塊鏈一直被落地難困擾著,所有人都真真切切的希冀著區塊鏈行業能夠有更多的使用價值,能夠大規模落地,能夠有殺手級產品出現,能夠深入到現實世界。

可惜並沒有。

即使是知名度最高的比特幣,因為其過於低下的效率、極高的波動性及高昂的手續費,其被大規模使用的概率越來越小了。

1024之後聯盟鏈迎來了春天,好像大規模落地成為了可能,但行業內人士傾注了極大希望的非聯盟鏈領域,依然未能見到突破的契機。

在區哥的感覺裡很多區塊鏈專案對商業本質的思考可能少的可憐。

17年之後行業出現了很多專案,但縱觀發展,很多知名專案的發展也依然舉步維艱。

打著超越以太坊旗號,想要成為區塊鏈3.0的專案不知凡幾,知名的、被大家所熟知的專案兩隻手也數不過來,然而結果呢?

以太坊2.0都要升級成功了,有的主網還沒上線,但更多的是進展緩慢,幾乎毫無生氣,要說他們能夠成為區塊鏈3.0,恐怕是沒人信的。

想要成為區塊鏈3.0的公鏈們最後發現,主網上線了,然後就沒然後了。

沒有開發者願意去開發應用,沒有志願者為公鏈開發外掛、完善基礎設施,以及官方扶持開發出了應用,也沒有使用者在上面使用。

滿屏的尷尬。

為什麼沒人用?

為什麼以太坊、EOS有人用?

不是要超越以太坊的嘛,為什麼開發出來的更好的產品,就是沒人用呢?

是自己懷才不遇不被人看到?還是自己酒雖香但巷子太深不被人聞到?

不僅僅是公鏈,行業內也出現了很多應用,以太坊、EOS、波場等公鏈上面很多DAPP,很多也沒人用。

還有很多專案做版權交易的、做預言機的、做錢包的、做內容平臺的、做交易所的,很多同樣沒人用。

為什麼這些專案方要開發出來這麼多沒人用的產品呢?

終極三問

網際網路行業中,專案問世前都要過一過終極三問:“盈利模式是什麼?”、“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市場需求有多大?”。

那如果你去問一個區塊鏈專案這終極三問,得到的可能是如下回答:

盈利模式是什麼 :融資,然後顛覆行業,自然就有錢了;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我們是來顛覆的,不是來競爭的;市場需求有多大:這你也好意思問?我們是來顛覆的,懂?需求無限大好嗎?

Oh,好吧,區哥覺得絕大多數專案可能都沒想過商業這回事。

如果你融到了花不完的錢,那完全沒問題,你隨便造。但如果不是,抱歉,你必須考慮商業,考慮怎麼活下來,這是對自己負責,對投資人負責(圈錢的騙子當然不用考慮這些)。

但很明顯大多數區塊鏈的團隊沒有過多考慮這個問題,而是過多的考慮如何改變世界了,直到發現做不下去了,沒錢了,拍拍屁股去做下一個改變世界的專案去了。

回到上面的問題,為什麼開發出來的產品沒人用?

那你想清楚終極三問了嗎?盈利模式是什麼?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市場需求有多大?

公鏈要超越以太坊成為區塊鏈3.0,相比以太坊你的核心優勢是什麼?

超越以太坊,怎麼樣算超越?TPS比以太坊高?使用者量比以太坊大?DAPP數量比以太坊多?市值比以太坊高?

這些指標如何實現?有沒有實現規劃?憑什麼獲取使用者、開發者?憑什麼讓市值不斷向以太坊靠攏?

還是說其他都是虛的,只要TPS比太坊高就是超越以太坊了??

如果說超越以太坊太難了,我不超越以太坊了,就做一個普通的公鏈行不行?

投資多想想終極三問

當然行。

然後接著問盈利模式是什麼?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市場需求有多大?

沒有融到花不完的錢,如何造血讓自己活下去?如何獲取使用者、開發者,讓自己在公鏈領域佔據一席之地?如何持續投入不被淘汰?

作為投資人投資一個專案,你要看看專案有沒有活下來的資本,要麼是能融到花不完的錢,要麼是有造血能力;再看看在領域內有沒有核心競爭力,沒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沒有長期價值;同時還要看市場需求,太過小眾的市場是不是真的能夠發展起來?

有沒有造血能力這個是比較容易看的,但有沒有核心競爭力需要仔細分析,包括和傳統世界專案相比是不是有競爭力,以及和區塊鏈領域內同類專案相比是不是有競爭力?

要知道想要獲取使用者是不容易的,一個產品只比競品最佳化20%,是大概率無法讓使用者遷移的,使用者有路徑依賴、有使用習慣、有品牌忠誠度,稍微好一點點的創新是沒用的,想想錘子手機的失敗或許就能體會到一些。

如果想長期投資一個專案,就要多想想這個專案能否經得住“終極三問”,如果這一關都過不了,還是要慎重的好。

如果你問在在馬雲、V神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如何判斷阿里和以太坊是不是具有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這一點上團隊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沒有識別天才的眼界,你只會把他們當騙子。

V神當年想要去國內某知名交易所應聘,還被老闆拒絕了,後來想要去上幣,給很多以太坊作為上幣費,依然被拒絕了。雖然這位老闆依然很成功,但毫無疑問沒有發現天才的眼光。

如果沒有發現天才的眼光,就不要試圖靠發現天才投資,你只能賺到你認知範圍內的錢,眼光毒辣如李笑來也未能在以太坊上賺到錢,沒有人是無所不能的。

以上並不必然能讓你投資成功,但能避過很多坑。

如果是投機,請忽略。

參考資料

搬磚小組:說沒就沒。。。

新浪財經:“高仿版拼多多”淘集集宣告破產 自救失敗負債16億

十億消費者 :淘集集死於2019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