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挑戰投資銀行霸權:養老基金入局 佔IPO融資45%

買賣虛擬貨幣

不到3年時間,數字貨幣投資市場就開始挑戰傳統投資銀行籌集新資本的霸權。

因為2018年第二季度美國ICO融資額度就約等於傳統IPO(首次公開募股)的45%。現存的投資銀行仍然在新生的數字貨幣資本市場缺席,並可能因此越來越多地失去客戶。

首次代幣發行(ICO)市場被定義為透過代幣銷售在開放的區塊鏈上籌集的資金,2018年第二季度,美國ICO融資額度分別佔傳統IPO和風險投資市場的45%和31%,而第一季度分別為40%和30%。根據普華永道和CB Insights的具體資料,美國2018年第二季度ICO融資額約為72億美元,而同期IPO融資額為160億美元,風險投資市場融資額為230億美元。

ICO代替陷入困境的傳統融資


ICO市場發行人有幾個有趣的特徵,所有這些都歸結為:相較於傳統投資市場,發行人可以透過ICO市場以更低的成本籌集資金。

為什麼?因為ICO市場對於發行人沒有任何條款或優先權。

此外,ICO投資者是全球性的和分散的。換句話說,這些交易吸引了一批新的,更廣泛的投資者。

簡而言之,ICO是一種公司透過出售明天將要生產的產品的獲得權(今天打折)來籌集資金的方式。在傳統投資市場中,這種交易被稱為“擔保融資”或“證券化”,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ICO,擔保融資和證券化之間的差別實質上很小。它們都是非稀釋性融資,投資者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其現金賠償或贖回其相關資產的賠償(儘管在止贖案中,擔保融資的投資者通常只會收到相關資產)。

在傳統市場中,發行人和投資者將討論單個收益基點,或償債備付率條款,或在瀑布式中索賠的從屬程度等。在ICO市場上沒有這樣的附帶條件。沒有契約。沒有優先權。 

聽起來好得令人難以置信?

ICO市場以低成本向發行人提供無契約和優先的資本並不是偶然的,我認為其原因是摩擦成本低——沒有承銷商,受託人,轉讓代理人,交易所,託管人,結算所或中央證券託管系統參與ICO,代幣交易立即結算,沒有對手風險。這些摩擦成本差異總體上是顯著的。

此外,ICO發行人只承擔上市公司成本的一小部分,例如投資者關係成本,代理徵整合本以及與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和審計相關的重大稅務執行費用。此外,ICO發行人可以比傳統證券更有效地回購代幣或執行要約收購或交換。

到目前為止,ICO投資者已經表現出願意為低摩擦成本(投資者最終還是要支付,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的利益而在交易時缺乏保護(如契約和優先權)。


以下是使用代幣融資的重要公司的有趣案例。

ICO取代IPO:Telegram是一家擁有超過2億月活躍使用者的資訊應用程式巨頭。3月,它透過兩輪數字貨幣銷售籌集了17億美元。毫無疑問,華爾街投資銀行將Telegram作為傳統IPO的目標。

然而,為什麼 Telegram會在能夠獲得IPO融資,幾乎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非稀釋性資本以及比其他上市交易公司所面臨的麻煩要少得多的情況下,仍然為IPO而煩擾?在過去20年中,美國上市公司的數量減少了大約一半,而上市公司的高摩擦成本經常被認為是IPO下降的原因。由於ICO市場,公司現在有更多的選擇來籌集資金,同時保持私有化。

ICO代替陷入困境的融資:Eastman Kodak KODK -5.41%是上市公司透過ICO籌集無契約資本的例子。在宣佈ICO計劃之前,1月份 Kodak的股價為3.10美元。(當股票價格如此之低時,市場暗示該公司已無法進入傳統的融資市場。)當 Kodak宣佈其與WENN Digital合作的ICO計劃時,Kodak已經收到了來自WENN Digital的200萬美元的現金和股票。

它將從現在正在進行的5000萬美元的KODAKCoin代幣(無契約)發售中獲得300萬美元。最初的公告導致 Kodak的股價翻了三倍,雖然在隨後的幾個月裡股價有所回落(由於監管和其他原因推遲發售),Kodak上週五的收盤價3.70美元仍比公告發出前的價格高出約20%。

由於ICO,企業資本結構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顯著改變——因為但在控股公司現在可以透過非稀釋性代幣籌集數十億美元而不用發行傳統股票和債券,並且他們可以使用代幣而非股票期權來補償員工。對於私營公司和非投資級公司而言,ICO尤其對發行人友好,因為這些公司通常會放棄傳統市場的優先權和契約。


家族辦公室 養老金入局

對於機構投資者而言,儘管最近的價格調整,數字貨幣市場也已成熟。機構型交易正在發生,可籌集數億美元,甚至在少數情況下募集了超過10億美元。2018年上半年,主要的機構投資者購買了他們的第一批ICO——僅舉一例,Bain和Lightspeed首次參與(在1.33億美元的Basis ICO中,與受尊敬的投資者Stanley Druckenmiller一起參與)。

流通資本也開始變得有趣。coinmarketcap的資料顯示,儘管由於制度性規範數字貨幣市場規模較小,但其每日報告的流動資金通常佔約3000億美元總市場規模的8%-10%。這一直是如此的,儘管該市場在2017年末超過8000億美元的泡沫峰值之後價格調整了。然而,數字貨幣市場的真正流通資金要高得多,因為數字貨幣交易中,經常有客戶進行鏈下交易,並且只向公有區塊鏈報告淨額。

許多對沖基金和家族辦公室已經進入該市場,養老基金和共同基金也開始進入這個市場。

在傳統市場中不起作用的交易策略一直在數字貨幣市場中起作用,儘管規模很小。買賣價差正在下降,大宗交易現在正在發生(場外交易),實際波動性普遍走低,新興的衍生品市場正在慢慢獲得牽引力。

缺乏合格的託管人是養老基金和共同基金進入的一大障礙,但許多聰明的參與者正在研究這個問題,我相信,明年將成功突破。


遊戲開始!

現有企業對數字貨幣市場的崛起感到滿意,但最終不會輕易加入這一趨勢。投資銀行有很多損失,並有許多方法可以將發行人鎖在傳統的投資市場——包括雙方深層的關係,向發行人提供虧損的銀行貸款(信貸措施)的能力,以及監管機構保護破壞性的初創企業現狀的傾向。但發行人將為可找到的全部成本最便宜的投資專案提供資金——他們對股東有信託義務。

有趣的是,高盛投資公司似乎採取了“加入他們”的方式。4月,它聘請了一位經驗豐富的數字貨幣交易員。自2015年以來,它一直投資於早期的比特幣玩家Circle,該公司今年收購了最大的數字貨幣交易所之一Poloniex(目前正在註冊為美國證券交易所並尋求美國銀行業務執照)。高盛宣佈其首席新聞官Marty Chavez將於2016年12月成為其首席財務主管,從而表明金融服務正在成為軟裝置方面它是領先於同行的。

但對於包括高盛投資公司在內的投資銀行而言,美中不足的一點在於:他們中沒有一家擁有參與ICO市場的技術能力。在ICO籌集資金之前,發行人必須建立技術應用程式,而且技術是其資本籌集結構的組成部分,這兩者是不可分割的。

投資銀行根本無法協助發行人建立技術應用程式,他們的研究分析師也沒有能力分析ICO背後的技術。實際上,數字貨幣市場中出現了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來提供這些服務,以及專業交易所,專業的抵押品管理者,甚至是專業的代幣研究公司,所有這些公司都擁有必要的數字貨幣技術技能。


譯 | 範芊芊   

作者 | Caitlin Long   

來源 | 福布斯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