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如何重構實體產業

買賣虛擬貨幣

9月11日,在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產業區塊鏈專場上,深圳市龍華區政府聯合騰訊雲釋出“產業區塊鏈應用示範清單”,涵蓋城市建設、社會治理、產業發展等方面的12個落地場景。這是區塊鏈賦能實體產業的最新案例。

9月11日,在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產業區塊鏈專場上,深圳市龍華區政府聯合騰訊雲釋出“產業區塊鏈應用示範清單”,涵蓋城市建設、社會治理、產業發展等方面的12個落地場景。這是區塊鏈賦能實體產業的最新案例。

“資產上鍊正在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基石,加速推動實體經濟和金融體系的數字化轉型,隨著越來越多的資源透過‘觸鏈’實現資產化,未來三年鏈上數字資產將迎來大爆發。”火幣大學校長於佳寧表示。

傳統行業與區塊鏈緊密融合,會湧現新型的商業模式和監管服務模式。這為實體產業“換道超車”提供機遇,數字資產會成為企業重要資產。對於實體經濟而言,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1. 從上網到上鍊,從股改到鏈改

“無論是什麼時代,實體企業都必不可少。”浙江省區塊鏈技術應用協會智庫專家、33複雜美鏈改全球合夥人孟曉峰向《鏈新》表示。

孟曉峰認為,資訊網際網路時代路線是:實體企業先上網(網改),然後發展電子商務、電子貨幣(電改)。價值互鏈網時代路線是:實體企業先上鍊(鏈改),然後發展資產token化、物物交換(幣改)。

資產上鍊,即把資產的資訊、權屬和價值對映到區塊鏈上。簡單來說,就是用區塊鏈技術登記資產的資訊、產權以及流轉記錄,從而實現“資產數字化”和“數字資產化”。資產上鍊主要分為對映、確權、流轉和交易等多個步驟。資產上鍊可以有效幫助資產的流動性實現大幅躍升。

長期以來,金融機構和實體企業之間存在嚴重的資訊不對稱,結果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區塊鏈技術可提升供應鏈金融業務中各主體的信用資質,重塑信用體系。

“在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模式中,始終存在對核心企業的依賴,這是中心化的模式。而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的顯著特徵,能夠保證鏈條中各個主體之間的資訊完整和通暢,提升各個主體整體的信用資質,建立分散式的信用體系。”孟曉峰認為,透過區塊鏈技術,有望將傳統的1+N模式的供應鏈金融擴充套件到M+N模式的供應鏈金融。

與此同時,因為資訊不對稱、金融中介機構盤剝等,普通民眾面臨收益低、存款量大、投資渠道單一等問題。

孟曉峰認為,透過許可公有鏈,中小企業業務資料token化、產品token化等,可以很容易的進行票據、倉單抵押和拆分。信用透明、債務透明、去金融中介,再有網際網路法院監管,民眾就可以放心的投資,並享受較高收益。“中小企業和老百姓的的雙方資金難題解決了,就是真正的普惠金融了。”

“全世界能夠鎖定交易的優質資產非常少,好公司鳳毛麟角。實體資產上鍊形成數字資產,能夠提供更多的資產類別和數量,帶動實體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火幣大學校長於佳寧向《鏈新》表示。

“從上網到上鍊,從股改到鏈改,可以最大限度發揮資本對創新的巨大支撐功能,煥發經濟活力,再造經濟長週期繁榮。”國家資訊中心中經網管理中心副主任朱幼平向《鏈新》表示。

2. 從消費網際網路到產業網際網路

朱幼平認為,消費網際網路往產業網際網路方向行進、網際網路往區塊鏈方向行進,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兩大趨勢。

“推廣費用過高、核心資源分配不合理,長期價值分配失靈,傳統網際網路平臺的困境。”據於佳寧介紹,在網際網路平臺經濟時代,資本和使用者的矛盾是幾乎不可調和的,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在傳統的股權邏輯下,這個問題幾乎是無解的。但是基於區塊鏈,這些問題都有望得到改變,使用者對網際網路平臺貢獻了價值,也可以就得到相應的回報,整個平臺運營的邏輯變得無比順暢。

網際網路時代,巨頭們利用廣告和電子商務的使用者資料盈利,區塊鏈時代將是以使用者為中心,讓價值迴歸真正的網路貢獻者的時代,將盈利的權利交給數以千萬計的網際網路使用者。

朱幼平認為,未來網商一定會被鏈商所取代。區塊鏈電商比網際網路電商有以下超越:一是解決假貨問題。二是解決虛擬商品交易問題。三是可以做通證激勵。

傳統網際網路商城也能做激勵,但那是打折返利。區塊鏈商城除了可以打折返利,還能做通證激勵。

區塊鏈商城的消費者,已經不是單純的消費者,也是投資者。鏈商的消費者,花錢不僅能買到有品質保障的商品,還能擁有通證增值收益。這是傳統網際網路所不能做到的。

朱幼平認為,區塊鏈能有效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產能過剩其實就是“統一化的生產”遇上“個性化的需求”,數字化時代更多是個性化需求,那麼批次生產就會產生產能過剩,而區塊鏈可以透過防偽、防篡改等特性,將消費者的資料準確地傳遞給生產者,實現個性化智慧定製供應,信用優選的資金引流。

孟曉峰認為,透過許可公有鏈加持,可以重振實體經濟。央行可以透過智慧金融高效、便捷的把央行加密貨幣輸送至每個實體企業。有了許可公有鏈,“中國製造”將轉變為“中國智造”,振興傳統企業。

3.“補丁式”推動

“從技術發展邏輯來看,區塊鏈技術可能並不是顛覆性的,而是補丁式的推動各個產業發展。”區塊鏈諮詢和顧問公司PANONY分析師李喆向《鏈新》表示。

李喆認為,無論是網際網路技術還是區塊鏈技術,技術本身都是不產生直接利益,也不是必須要用的。是否要應用新的技術其實主要取決於該技術能否為企業帶來真實可見的利益。區塊鏈應用的發展現在還處於早期階段,整體規模仍然不大,還沒到能威脅傳統業務和網際網路業務的地步,並且這些企業手握真實的業務場景,是很多區塊鏈技術公司理想的合作伙伴。

“不過,從區塊鏈的潛在發展來看,區塊鏈應用對傳統產業中部分業務生態有直接影響,尤其是中介性的業務生態。”李喆表示。

目前,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已經在積極發展區塊鏈業務,兩家公司的區塊鏈產業居全國前兩位,而且已經上線了螞蟻區塊鏈和TrustSQL,並在溯源等區塊鏈應用成熟的領域提供解決方案。

“巨頭們搞區塊鏈並不佔優勢,他們搞聯盟鏈是為了進一步壟斷資料,加強自己的行業地位。我們現在需要奪回資料資產權利,自己當家做主。”孟曉峰認為,越來越多的實體企業喜歡主鏈和平行鏈架構,在這樣的區塊鏈系統裡,實體企業可以自主選擇哪些資料可以解密共享,哪些資料可以透明公開,“傳統企業的日子會越來越好過。”

朱幼平認為,雖然區塊鏈現在雖看似在各行各業廣泛使用,但是區塊鏈技術發展成熟,估計還有五到十年才能擁有廣闊的市場。

李喆認為,推動“區塊鏈+”,可以從三方面入手,一是政府加強政策引導,開放政務場景;二是區塊鏈技術和服務企業發展技術,完善產品;三是傳統企業評估新技術對業務的潛在價值,可以開展一些PoC(Proof of Capacity,容量證明)。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