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明:Libra和未來世界的全息貨幣經濟體系

買賣虛擬貨幣

轉載來自:朱嘉明  01Binary

(本文是系作者2019年6月20日在數字資產研究院所組織的“Libra:一場牽動全球智慧、技術、經濟、政治、權利的全方位博弈”會議上的發言。作者在發表之前,做了文字的修訂。)

以下為演講正文:

在過去的11天中,世界發生了很多大事,在經濟領域中發生的最大的事情,甚至和全世界民眾都休慼相關的一件大事,就是臉書Facebook釋出了一份白皮書,宣佈了發行Libra這樣一種新型數字貨幣的規劃,以及對Libra的說明。這件事情引起了全球相關領域和民眾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今天,數字資產研究院正式在這樣的背景下,召開“Libra:一場牽動全球智慧、技術、經濟、政治、權利的全方位博弈”研討會,希望與大家一同關注、思考和討論Libra。這個研討會,請了幾位演講者。我借用這個機會,講講Facebook的Libra幣在未來貨幣體系中究竟處於怎樣的一個位置?

1. 如何認知當代貨幣體系的歷史?

 當代貨幣體系的形成與發展,並沒有那麼久遠,不過七十多年的歷史,需要追溯到1944年。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前一年,也是諾曼底登陸的前一年,西方主要國家包括當時的中華民國在美國的新罕布什爾州的一個小鎮上開了一個會議,討論戰後的貨幣體系。中國政府組團參加了布林頓森林會議,代表團團長是民國時期重要人物,孔祥熙。

布林頓森林會議會場

當時,存在兩種方案:其一,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1883年—1946)方案:透過建立的“國際清算同盟”(International Clearing Union)發行統一的“世界貨幣”,多邊自由匯兌。這種“世界貨幣”排除黃金作為國際儲備的必要性,世界各國在“世界貨幣”中的份額取決於二戰前三年的進出口貿易的平均值。其二,美國代表團長懷特(Harry Dexter White,1892 —1948)方案,黃金繼續作為國際儲備,惟美元和黃金掛鉤,其他貨幣和美元掛鉤,形成一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如人們所知,懷特方案獲得了成功。似乎兩個原因很是主要:其一,“金本位”制度的強大歷史慣性;其二,美國毋庸置疑的經濟實力。最終,布林頓森林會議不僅確定黃金的國際儲備地位,規定了美元的含金量,排除了美元之外,其他貨幣與黃金的直接關係,正因此,美元又被叫做美金。美元成為了事實上的“世界貨幣”, 美元霸權由此產生。

總的來說,發源於1944年布林頓森林會議的當代世界貨幣體系,無非是世界主要國家的一些政治領域和貨幣金融領域精英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一種人為設計的結果。並非如人們以為的那麼神聖。

七十多年之後,重新比較凱恩斯和懷特的方案,凱恩斯方案更具有超前性。首先,黃金最終退出國際儲備是歷史趨勢;其次,建立世界貨幣,避免個別國家的貨幣“一家獨大”,有利於世界各國的長久利益。當然,凱恩斯方案中關於任何國家在“世界貨幣”中的份額決定於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難以實現,因為各國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是極為動態的。在布林頓森林會議上,凱恩斯無疑是最為著名的人物,其方案沒有得以採納,應該是鬱悶的。兩年之後,凱恩斯去世。但是,懷特也沒有活的太久,1948年過世。

布林頓森林會議還有兩個重要成果: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B)。IMF治理制度基於“特別提款權”機制,透過向成員國提供短期資金借貸,實現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目標。WB以實現成員國經濟復甦和發展為目標,基本手段是向成員國提供中長期信貸

懷特(左)和凱恩斯(右)在IMF成立會議上,美國喬治亞洲,薩凡納,1946年3月8日

但是,布林頓森林會議所確定的世界貨幣體系僅僅維繫到1971年夏天,也就是不足三十年。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在當天的晚間新聞中正式宣佈,美元和黃金的兌換資訊視窗關閉,美元與黃金的固定匯率時代結束。於是,世界貨幣體系進入到所謂的後布林頓森林體系。我們現在討論世界貨幣秩序,實際上應該以1971年8月15日作為歷史分水嶺。也就是說:如果從1971年算起,當代世界貨幣體系,僅僅48年曆史。

在過去半個世紀,這個所謂的後布林頓森林會議體系,繼續發生改變。其中,最大的事件是1980年代“廣場協議”的簽署,2000年之後歐元的發行和流通,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和在世界範圍內影響力的增大。

2、當代貨幣體系的問題癥結是什麼?

首先,需要承認當代貨幣體系對全球經濟的不可替代的歷史性貢獻。但是,隨著歷史的推移,這個貨幣體系的問題也在積聚,與持續不斷的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特別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有著深刻的關聯性。

為了深入討論,我們需要澄清“錢”(Money),“法幣”(Fiat money or Legal tender), 以及“通貨”(Currency)的差異。“錢”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也是相當包容性的概念,人類自文明起端就發明和使用“錢”。但是,“錢”字的前面要加上各種限制,例如,銅錢,五銖錢。“法幣”的基本定義,是建立在國家信用基礎上、以國家和政府作為背景所發行的貨幣。不管這個國家多小,都有發行Fiat money的天然權利。“法幣”自然是國家貨幣和主權貨幣,之間可以劃等號。至於“通貨”,主要是強調貨幣的流動和交易狀態。

從戰後到1971年的布林頓森林會議體系期間,世界各國的“法幣”和1971年之後的“法幣”有著根本性的不同。1971年之前,世界主要“法幣”,幾乎都有官方公佈的含金量,而且在原則上是固定的。也就是說,包括美元在內的“法幣”並不可以隨意發行,最終受到黃金儲備,也就是法幣兌現黃金的限制。在那個時代,即使前蘇聯的盧布也是有含金量的。只有中國例外,從未宣佈過人民幣的含金量。而在1971年之後,美元率先,成為不再受黃金約束的純粹紙幣,完全基於國家信用。這個先河一開,在全世界範圍內,實現了“法幣”的空前解放,貨幣徹底實現了“國家化”。在這樣的情況下,央行的地位急劇上升。

在“法幣”掙脫黃金束縛之後,美元成為最大受益者。(1)美國貨幣當局具有超乎尋常的發幣權利。(2)世界貨幣體系中形成以美元為主體的“儲備貨幣”。經過歷史演進,2008年之後的世界“儲備貨幣”除了美元之外,還有歐元、日元、英鎊、人民幣,等等。(3)美元的“信用”優勢,因為美國經濟發達,政治制度穩定,美元自然成為世界範圍內的“法幣的法幣”。(4)世界範圍對美元的“路徑依賴”,美元滲透到世界的每個行業,每個階層,每個地區,每個角落。(5)美元享有世界範圍內的“鑄幣稅”。

在世界貨幣金融體系中,世界各國的貨幣佔全球外匯儲備中的比重和GDP是失衡的。2018年,美國的GDP佔世界GDP的比重大概是24%左右,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佔比約61%以上。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佔世界GDP大概是不到16%,但是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比重不足2%,只有百分之一點幾。世界上有160多個國家及地區,佔世界GDP比重約一半,但它們的貨幣佔全球外匯儲備不到6%(注:上述資料來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 。也就是說,各國對世界實際經濟的貢獻率和貨幣的比重長期處於失衡狀態。

特別要注意到:世界上百個國家,影響著數十億民眾生存的上百種“法幣”,離開本土,“一文不值”。

總之,支撐世界的貨幣體系的各國法幣,絕非是平等的。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對於世界貨幣體系的話語權微乎其微。這是個事實,是一個歷史延伸出來的事實。

3. 當代貨幣體系怎樣造成失衡的貨幣金融資源生態?

自1971年開始,急於脫離黃金束縛的世界“法幣”體系,不僅具有“任性”特徵,而且形成內在的膨脹機制,逐漸形成日趨失衡的金融生態:(1)國家(政府)獲得對“法幣”製造、發行和流通的絕對壟斷地位。(2)國際關係的深層結構,逐漸移轉到國家之間的“法幣”關係,形成了以主權國家為“節點”的“法幣聯盟”。美元是“超級節點”。(3)“中央銀行”地位的上升。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聯儲。美聯儲成為事實上的世界“中央銀行”,其他國家按照國家實力組成了“中央銀行”聯盟。(4)美國在世界“法幣”體系中的主導地位,美元與世界主要法幣的匯率,美元利息,對世界經濟影響甚巨。世界形成了巨大無比的貨幣市場和外匯市場。(5)傳統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發生結構性調整。

在這樣的貨幣金融生態之下,世界性貨幣金融資源的壟斷和不公平分配成為不可避免的了:

(1)貨幣的“中性化(Money Neutrality)”特徵急劇消失,貨幣對現實經濟的實際影響力不斷擴張。傳統經濟學家所最強調的“自然利率”願望漸行漸遠。

(2)自1970年代開始,各國的貨幣供給,主要是M2的增長率,呈現加速度狀態,有的時候甚至嚴重高於世界GDP的增長率。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之後,幾乎所有發達國家,為避免1929-1933年的世界金融危機和經濟大蕭條的重演,先後實行貨幣寬鬆政策,無限制地增加貨幣供給。

(3)在世界範圍內,不僅所謂的傳統的相對獨立“貨幣政策” 幾乎不復存在,而且,難以找到不對本國貨幣匯率“操作”的國家。

(4)通貨膨脹分佈“兩極化”,在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擁有成熟市場的國家,基本實現了通貨膨脹率低於2%,失業率低於2.5%。相反,越窮的國家通貨膨脹率越高,市場經濟發展程度越低的國家,通貨膨脹率越高,金融制度越落後的國家,通貨膨脹率越高。去年全世界有差不多20多個國家實際通貨膨脹率10%以上,土耳其、埃及,特別是委內瑞拉通貨膨脹率最為嚴重,通貨膨脹率達到數千倍。在嚴重通貨膨脹的國家,其主權貨幣破產。( 柬埔寨1997年因為政治危機導致貨幣金融危機,我有幸參與了重建貨幣金融制度的討論,在如何從制度上治理其主權貨幣和美元關係,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5)全球性的IPO規模的擴大,包括主權基金在內的各類基金的興起,加劇金融資源的積聚、壟斷和寡頭化。商業銀行的獨立性大為減少,大型企業,跨國公司可以優先獲得金融分配機會。

(6)世界上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民眾得不到基本的金融服務,沒有銀行賬戶,沒有智慧手機支付的經驗。

總之,世界貨幣金融體系,是一個極端不平衡的體系。世界絕大多數民眾沒有可能具有對現代貨幣金融資源的佔有權、使用權,甚至沒有基本的話語權。如何實現人類的金融平等,包括金融資源平等、金融服務平等,如此來縮小和減少世界性的貧富差距,這是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人類現在面臨的重大問題,包括人口問題,環境問題,經濟增長不平衡問題,其實更大的一個問題是金融資源、金融服務、金融利益分享的失衡問題。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加劇全世界的貨幣金融資源的失衡。

4.  “超主權貨幣”和“非主權貨幣”的提出與試驗

不得不說:“超主權貨幣”和“非主權貨幣”是有差異的兩個概念。

所謂的 “超主權貨幣”並沒否定“主權”的存在。例如,歐元屬於以歐盟成員國原本“主權”貨幣(德國馬克、法郎、義大利里拉、奧地利先令,等等)為基礎的“超主權”貨幣。所以,“歐元”具有清楚的“法幣”基因和傳統。2009年年初,針對2018年世界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時任中國央行行長的周小川先生所提出的正式建立“超主權貨幣”方案,其實是以繼續維繫傳統“法幣”體系,包括IMF“特別提款權”制度作為前提的。在未來,還會有其他形式的“超主權貨幣”誕生,例如,“亞元”並非是“烏托邦”。

但是,“非主權貨幣”則是指與原教旨的“法幣”沒有基因傳承的,其產生與發展與國家和政府不存在關聯性。所以,“非主權貨幣”最接近哈耶克的“貨幣非國家化”的理念。如同“法幣”一樣,“非主權貨幣”也是“無中生有,只是“法幣”需要國家和政府背書,而“非主權貨幣”則是使用者和受益者背書。不僅如此,“非主權貨幣”的“無中生有”需要以一個規則、一個演算法、一種技術為基礎。

在過去不足半個世紀的歷史中,在世界範圍內,“非主權貨幣”的典型案例包括:(1)區域貨幣(Local currencies)。(2) 時間幣,例如,Time Dollors。(3)2008年比特幣誕生以來所形成的密碼數字貨幣“叢集”。(4)JP摩根和IBM發行的加密數字。(5) 具有準貨幣特徵的,分佈廣泛的通證(Token)。

需要強調的是:上述大多“非主權貨幣”基本上是合法的。其中“比特幣”比較特殊。比特幣的誕生和 Libra的可能誕生,徹底改變、顛覆或者說撕裂了原本的貨幣體系。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數字,市場價值最高的時候,達到幾萬億美金,最差的時候也是幾千億美金。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設想,如果把擁有比特幣的人口加上他們所有的財富,給他們一塊土地,他們的人均GDP在世界上是排在很前面的。他們的財富影響力絕對超過我們的想象。這是個真實的世界,千萬不要抱以輕蔑的態度。所以,至今並沒有一個國家明確宣佈比特幣是非法的。事實上,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比特幣,是沒有辦法被消滅的,它的規則也沒有辦法由少數人改變。

2019年6月,Facebook 公佈的Libra 白皮書,其思想還需要討論,其方案的落實也需要突破很多制度性和技術性的困境。但是,Libra 無疑為“非主權貨幣”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和model。僅僅根據公開的資訊,可以看到Libra 構想並非是“烏托邦”,確實存在如下的優勢:(1)基於“綜合”基礎的創造:吸納了布林頓森林會議的脊髓,包括懷特和凱恩斯思路;吸納了IMF“特別提款權”機制;吸納了比特幣等加密數字貨幣經驗。(2)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和區塊鏈技術的最新成果,包括5G的介入。(3)擁有超過20億人口,分佈於世界幾乎所有國家的使用者。(4)Facebook 主要擁有者的認同,資本市場反映積極。(5)已經有了包括Visa和Master信用卡公司在內的數十家世界級企業的承諾和參與,而這些企業正在執行。(6)超級節點的正在形成,構成更大的能量。(7)以“互惠金融”為核心的價值觀。

貨幣的本質是信任(Trust)。如果Libra 的試驗得以開始,意味著 “主權貨幣”和“超主權貨幣”、“非主權貨幣”之間的競爭開始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5.  世介面臨著怎樣一個全息貨幣體系?

在2019年,談論世界貨幣體系的改變,已經不再是一種觀念,一種理論,而是一種事實。理解正在改變之中的世界貨幣體系,需要接受三個基本維度:(1)第一個維度是直觀的世界貨幣結構,其中不僅包括這傳統的,基於主權的“法幣”體系,而且包括的“超主權貨幣”,以及“非主權貨幣”。(2)第二個維度,所有的貨幣形態都處於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今天講數字貨幣,數字貨幣可以是央行發的,也可以是由商業銀行發的,還可以是商業銀行和經濟實體共同發行,甚至是根本沒有發行主體,例如比特幣。但是,“非主權貨幣”在“數字化”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在技術創新方面處於領先地位。(3)第三個維度,進而引入“虛擬貨幣”概念。基於計算機演算法,透過計算機語言來表現出來的貨幣形態,脫離貨幣原本的物質和物理形態的“數字”貨幣,其實都是“虛擬貨幣”。因此,虛擬貨幣可以是“非主權貨幣”,也可以是以主權為基礎的“法幣”。

世界全息貨幣體系如下圖:

關於現實全息貨幣體系的的全方位比較,見下表:

這個表是我自己畫的,還沒有窮盡所有的因素。我希望大家看到我們正在經歷的真實歷史:上面這個表所反映的世界貨幣體系的新格局,已經不可逆轉,沒有任何一個政府可以有這樣的權威性,對迅速形成的世界新貨幣體系加以改變,任何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沒有可能性。唯一的出路,是各國強化對話,改善治理和監管能力。

6. 羅馬帝國的啟示錄

理解當代世界貨幣體系,要具備其演變歷史的基本知識。不僅如此,知道世界主要文明的貨幣金融歷史也是必要的。人類文明的演變與貨幣金融歷史的演變緊密聯絡在一起。不論是古羅馬帝國,還是中國主要王朝,提供了豐富的歷史經驗。

解釋羅馬帝國的衰亡,是一個永無休止的歷史課題。但是,有一點似乎爭議很少:日耳曼人主導的“野蠻人”衝擊,特別是正規“羅馬軍團”與“野蠻人”的融合,形成強大的“離心”力量,確實是羅馬帝國衰亡的重要原因。我們可以將當代世界貨幣體系理解為“羅馬帝國”,將“比特幣”等加密數字貨幣,以及各種山寨版當做“野蠻人”入侵。如今,JP摩根,IBM,特別是Facebook的Libra相當於正規“羅馬軍團”的悄然“和平演變”。以“法幣”為核心的,固若金湯的當代世界貨幣體系,正在被衝擊和解構。在比特幣早期,不過是“星星之火”,如今正在成為氣候,只要有更多的變數加入,構成“燎原之勢”,不無可能。

所以,我建議大家對Libra有六個不可低估:(1)不可低估Libra幣所代表的道德的觀念的制高點。(2)不可低估Libra的技術基礎。(3)不可低估Libra 的團隊吸納世界範圍內對其“白皮書”的各種反饋能力。(4)不可低估Facebook支援力量在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中的Lobby 能力,以及與政府監管機構的協調能力。(5)不可低估Libra 在實施和應用過程中不斷自我調整和改善的潛力。(6)不可低估Libra對未來應對經濟、社會、政治和技術風險的應對能力和資源。

人們還應該注意到,到目前為止,在這個世界上,支援“非主權貨幣”的社會群體主要是:(1) 以電腦科學與技術作為背景的專業人士,這是一個不斷膨脹的社會力量。(2)金融技術人士。(3)在網際網路下長大的80後、90後、00後。(4)部分傳統金融街人士。(5)接受“非主權貨幣”理念的人士。而且,這些群體主要集中在發達市場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特別是這些國家的主要大學和都市。

如果Libra的試驗試驗得以開始,“非主權貨幣”主要精英和年輕一代支援的生態會得以改變,社會各階層,世界落後地區,農村貧困地區,都會產生參與和使用的人群。如果這樣的話,用過去中國的一種說法:支撐“非主權貨幣“的,將不再是“陽春白雪”的少數人群體,而是“下里巴人”的群體,由此,“非主權貨幣”開始滲透到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

總之,Libra的設想和即將開始的試驗,最終都需要歷史的檢驗。無論 Libra 最終的試驗是否達到預期,是否面臨政治和商業模式方面的困難,甚至推遲時間表,但是,Libra終究向人們展現了這樣一個未來:財富的源泉,財富的模式,財富的結構,都是可以改變的。我們需要想象這樣的世界,我們需要準備這樣的世界。

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