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你對 IPFS 到底誤解有多深!

買賣虛擬貨幣

提到最受關注的區塊鏈專案,你腦中出現的第一個詞是什麼?

可能大多數人會回答比特幣,的確,比特幣作為幣圈最大的 IP 理應獲此殊榮。

如果讓你再想五個呢,以太坊,瑞波,EOS 也會是很多人的答案。但你可能想不到,還有一個專案也能進入這個榜單:它目前還沒有幣,可是網上四處都在售賣著它的礦機;它也從沒說自己要登陸交易所,可非常多的交易所都有他的期貨。它自身還沒有落地,卻有很多人在它的基礎上搭建了應用。

它就是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又稱星際檔案系統)。

含著「顛覆傳統網際網路的 HTTP 協議」這把金勺子的 IPFS 自從一出生就成了明星。在 EOS 被認為會超過以太坊,被譽為「區塊鏈 3.0」的時候,IPFS 的市值一度被認為會超過風投正盛的 EOS。

IPFS 是一個全球的、點對點分散式檔案儲存協議,可以將所有有相同檔案系統的計算機連線起來。傳統網際網路 HTTP 協議是搜尋域名地址,但是 IPFS 是搜尋內容地址。用 IPFS 這種顛覆 HTTP 協議的方法,理論上可以讓網路更快更安全。

行業內的人不管懂不懂,都會聽過 IPFS 這個詞,知名度過高,而卻遲遲不見代幣。極高的熱度,讓這一市場這也就成了騙子們的天堂。

IPFS 在中國的各種騙局

百度上只要搜尋關於 IPFS 的資訊,滿屏的 IPFS 礦機廣告。這樣的盛況,給人感覺 IPFS 是個新的數字加密貨幣,它就像比特幣一樣買個礦機插上電就可以挖,或者跟玩客雲一樣,買個小玩意兒回家研究一下就能開始賺錢。至少,廣告中是這麼說的。

但實際上是這樣麼?

首先我們先要弄懂 IPFS 到底是什麼。

IPFS 的官網其實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最重要的詞就是「協議」(protocol)。IPFS 是一種技術,一個協議,所以它不是一條鏈,也沒有一種叫「IPFS」的幣。

IPFS 的想法,就是讓檔案分散式儲存和讀取。現在網上的所有資訊,都是存在伺服器裡,萬一伺服器掛了呢,我們搜尋資訊就搜不到了。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IPFS 技術就把檔案打碎,分散地儲存在不同的硬碟裡,下載的時候,再從這些散落在全球各地的硬碟裡讀取。其實用過 BT 下載的人會發現,IPFS 其實就是一種 BitTorrent 協議,開發團隊對 BitTorrent 協議稍微升級了一下。

這種檔案分佈的協議作為一種技術,極其強大,但好技術不代表好產品。分佈檔案的行為,完全是自願的,沒有任何經濟模型來激勵。所以 Filecoin 出現了。

IPFS 白皮書的作者 Juan Benet,其也是 Protocol Labs 創始人,而 Filecoin 也是 Protocol Labs 這個公司旗下的一個專案。

Filecoin 是一條區塊鏈,鏈上流通的 Token 也叫 Filecoin,這條鏈是基於 IPFS 協議,也就是使用 IPFS 的技術,再加上加密貨幣這種經濟激勵的引入,讓 IPFS 協議能夠被更多人使用,讓更多的人願意拿出自己的電腦和儲存空間給其他人使用。

用 Filecoin 官網的話來總結:「簡而言之,IPFS 是按內容搜尋的技術; Filecoin 就是缺失的激勵機制。」

所以 Filecoin 確實是可以挖礦,但是 Filecoin 的挖礦到底是基於什麼機制的?礦機管用嗎?

比特幣、以太坊的共識機制是 PoW 工作量證明,用工作量來定義挖礦獎勵,你的成本就是耗電量。獎勵的多少是由你的工作效率決定的,工作效率就是你的算力,算力決定你能挖出多少礦。礦機內的晶片可以提高你的算力,也就是讓你的工作效率提高,同時耗電量也會增加。這是 PoW 的邏輯,所以在比特幣網路裡,礦機算力越高,就能讓你挖比特幣挖的更快。

然而 Filecoin 的共識機制並不是 PoW,它與算力無關。

Filecoin 的官網上明確說明,「Filecoin 的共識機制基於複製證明(Proof-of-Replication)和時空證明(Proof-of-Spacetime),裡面不包含 hash 密集型的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

揭秘 Filecoin 的真正原理

那 Filecoin 的挖礦是如何工作的。

「檢索礦工透過贏取由該檔案的市場價值決定的特定檔案的投標和採礦費來獲得 filecoin。檢索礦機的頻寬和交易的投標/對交易初始反應時間(即,延遲性和與客戶的距離)將決定其在網路上的成交檢索交易的能力。檢索礦工的最大頻寬將決定它的交易總量。」這是官網上對於 Filecoin 挖礦的原理。

簡單來說,這是一種「存力挖礦」,就是看你存了多少有用的檔案。使用者上傳一個檔案,檔案會分成若干碎片,然後礦工們要去搶這個檔案的碎片放進自己的硬碟裡,才可以得到 Filecoin。

所以 Filecoin 挖礦有幾個關鍵的因素:首先,得有使用者,有使用者上傳,這個礦才能挖;然後,還得考慮頻寬、硬碟大小、使用者距離等等,才能有可能挖礦成功。

那具體要多大的硬碟,多少頻寬,什麼樣的 CPU 才能挖礦呢?這些連 Filecoin 創始團隊自己的都不知道。在 Filecoin 的官網上寫著「我們尚未釋出 Filecoin 採礦的確切硬體規格要求」。因為 Filecoin 現在連主網都還沒有,談何挖礦呢?而且官網上還有一句話,「把 ASICs 設計成能支援對大量記憶體的隨機訪問可能是昂貴且可能是不切實際的。」

也就是說,在 Filecoin 上,礦機並沒有什麼用。

瞭解了這些,再看看現在這些售賣所謂 IPFS 賣礦機的商販。

在 Filecoin 創始團隊都不知道的挖礦硬體引數的情況下,這些礦機列出了引數,8T 的記憶體,支援 20M 的頻寬。大部分 Filecoin 礦機差不多都顯示這幾個引數,而且記憶體量一個比一個大。

不可否認的是,這樣配置的伺服器在讀取寫入檔案和網路連結傳輸的時候,確實比普通的家用電腦更穩定,但並非必要條件。

最關鍵的來了:你現在買的 IPFS 礦機,得不到任何區塊鏈收益的。

首先 Filecoin 現在連測試網都沒有上,更不可能有使用者。只有有使用者開始使用 IPFS 服務,上傳檔案,才能挖礦。最重要的,不是記憶體越大越能挖。你的硬碟裡要能搶到使用者上傳的檔案碎片才行,而搶的能力是根據你自己的網路頻寬、與使用者距離之類的因素限制的。

現在使用者買到手裡的只是一臺價效比極差、包裝了 IPFS 概念的電腦而已。一個 8T 的空空如也的硬碟,和一個 256G 的裡面全是使用者上傳檔案碎片的硬碟,當然是後者挖到更多的礦。

但是大部分使用者都不知道 Filecoin 的工作原理,以為和比特幣礦機一樣,買來插上電就能賺錢。等用的時候才發現根本不是一回事。

除了礦機,還有些人直接用 IPFS 超高的知名度來包裝自己。

在不少宣傳材料中,區塊律動 BlockBeats 發現相關人員喜歡給自己冠上「IPFS 中國區總裁」、「IPFS 亞太區唯一對接人」、「IPFS 大陸區官方指定聯絡人」這些看上去十分高大上的 Title,但其實都是假的。

這群人的謊言在去年年底被官方戳穿。在 2018 年 12 月 11 日,Filecoin 的官方團隊,同樣也是 IPFS 的官方團隊才在網上宣佈,開始招聘中國區的負責人。

當你看穿這一切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那些在國內賣礦機的人和公司,其實就是電腦販子罷了。他們把一臺普通的電腦包裝成 IPFS 主機,溢價賣出,而買下他們的使用者拿到手的收益也並非基於 Filecoin 的,而是來自於這部分溢價的一部分。

然而謊言的出現和流行也與 Filecoin 官方緩慢的開發進度有密切關係,Filecoin 的測試網路不斷地被推遲上線,入華時間很晚,給了騙子們行騙的空間和時間。

分散式儲存與其「兒子」們的現狀

除了使用 IPFS 協議的 Filecoin,還有不少其他用於分散式儲存的加密貨幣。其中知名度比較高的有 Sia、Storj、Swarm 和 Lambda。

其中 Sia、Storj,這兩個分散式儲存專案都已經啟動,也就是可以使用了,可惜現在使用它們的人數還不是很多。Sia 用的是 PoW 的共識機制,利用檔案合同,也就是智慧合約,來設定儲存規則和要求,檔案上傳者、節點、礦工都可以得到 Siacoin。而 Storj 的儲存交易僅在儲存需求的雙方,不需要智慧合約。

另一個在以太坊網路上的分散式儲存協議,名為 Swarm,基本上和 Filecoin 的技術差不多,但是發展要比 IPFS 慢一些。

最後一個是 Lambda,是唯一一箇中國團隊專案,之前也獲得多家投資機構站臺。作為一個分散式儲存的專案,它解決的問題是在分散式儲存中,使用者把自己的檔案交由未知的儲存端時產生的信任的問題,而 Lambda 透過驗證節點的共識完成檔案資料的持有性證明和可恢復性證明,保證了儲存在未知儲存端上檔案的完整性和可恢復性。

不論是 Lambda 還是 Sia、Storj,這些 IPFS 專案都在努力地讓這技術走進平民百姓家,讓網際網路使用者對網際網路內容保留所有權。至於誰能走的更快,區塊律動 BlockBeats 保持繼續觀察的態度。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