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鏈紀元下的DeFi生態正在崛起,靜候11月IBC協議落地

買賣虛擬貨幣

今年4月正值DeFi最熱的時候,我寫了一篇深度報道,題目是《DeFi冰火兩重天:數千專案,鮮有人用,存量廝殺如何撼動傳統金融?》,文章的整體基調有潑涼水的意思。

因為我意識到,數以千計的DeFi應用都集中在以太坊網路上,它們是一個個可以相互調取的智慧合約,但是並不能跨鏈進行。哪怕是佔比70%的MakerDao想要將單幣抵押(ETH)轉換為多幣抵押,可選擇的也只有以太坊上的ERC20代幣。

而另一方面,由於以太坊自身的效能低、手續費高的缺陷,使得這些DeFi應用上多為體驗者,很少有真正的使用者。前不久獲得紅杉等眾多資本投資的明星DeFi專案Veil宣佈停運,Veil做的是預測市場,據說在這上面開一場賭局需要2000+人名幣,難怪它說存量使用者太少。

在這樣的現狀下,即使看到DeFi去中心化、無需准入的潛力和優勢,我也很難斷言DeFi究竟是不是未來的方向。橫梗著我心中的最大疑問就是,DeFi為什麼不能跨鏈?如果一條公鏈倒下了,難道所有的DeFi產品要重新造輪子嗎?

7月18日,我參加了一場DeFi主題的戰略聯盟釋出會,這個聯盟包含Axonomy、BitShares、GDEX等。但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並非是具體的某個專案,而是一種新的模式,它意味著:跨鏈新紀元下的DeFi生態正在崛起。

我們要從這張圖開始講起。對於左側的Cosmos,很多人即使不瞭解也多少聽說過。今年3月14日,這個開發了3年備受關注的專案,終於上線了主網。Cosmos SDK是一個基於go語言的軟體包,IRIShub就是基於此開發的,它甚至先於Cosmos Hub上線,是Tendermint 公司最早支援的兩個專案,如今圍繞著這兩個Hub的生態已經在快速形成中。

圍繞Cosmos Hub,比如圖上的Kava做的是穩定幣,也是基於鏈上資產的抵押,和BitShares做得很像。比如loom,是以太坊layer2的解決方案。再比如幣安鏈,是基於Cosmos SDK開發的,用來承載去中心化交易所。

圍繞IRIShub,我們可以看到Axonomy,它們計劃打造區塊鏈第一投資社羣。Axonomy創始人在釋出會上推出了“星火計劃”,是一個基於DeFi的開放金融加速和創新。GDEX實際上是BitShares上非常資深的老牌閘道器,BitShares上的bitCNY是最早的錨定人民幣的去中心化穩定幣,GDEX創始人巨蟹表示BitShares是為DeFi誕生的公鏈,正面臨著重大的市場機遇。

我們可以看到圍繞這兩個Hub,有很多小圓圈,它並不是節點的概念,它代表的是P2P的區塊網路,連線它們是透過IBC(跨鏈通訊協議),一開始可能是通證的轉移,未來將是任意資訊的跨鏈。但是IBC非常複雜,按照Cosmos的規劃,它們會在11月舊金山的駭客松之前,釋出一個B1版本。

在IBC可用之前,為了把鏈外資產接入到IRIShub上,給Axonomy使用。因為Axonomy需要引入一些主流幣,比如BTC、ETH、USDT,那麼就需要GDEX這樣一個閘道器。

IRIShub和GDEX的合作,更多體現在透過GDEX閘道器接入穩定幣,最早是USDT和Dai,從以太坊接過來,之後還有bitCNY,從BitShares上接過來。

隨著IBC協議的落地,GDEX會演變成IBC上的一箇中繼網路。如此一來,就把其他鏈上的主流幣透過IRIShub引入到Cosmos生態中。也就是說,已經證明很有價值的幣,不需要重新造輪子,再來一遍了。

IRIShub作為一個基礎公鏈,再加上GDEX提供的增值服務,就可以支撐Axonomy想做的服務,比如Axonomy SKU在IRIShub上逐步實現通證化。

Axonomy是一個數字貨幣理財平臺,上面會有量化基金、staking、借貸這樣一些產品。使用者資產質押在可信第三方,然後在Axonomy上對映,得到AXON。現在可能還是一種中心化的方式,但未來使用者透過Axonomy客戶端,實際上感覺不到IRIShub的存在,它只是在底層提供技術服務,但是如果你切換到IRIShub基礎鏈、錢包或者瀏覽器上,就會看到你錢包裡的這些理財產品,是鏈上資產,在你自己的賬戶裡。

另外對於Axonomy的鏈上業務,IRIShub會提供隨機數、Uniswap的功能。Uniswap是以太坊上的一個典型DeFi應用,通證交換協議,IRIShub也在實現過程中。因此,IRIShub會為Axonomy等一類DeFi應用,提供一個穩定、安全、可持續升級的區塊鏈網路。

那麼這一切意味著什麼呢?我想這張圖可以很好的理解,過去WEB2.0時代,是瘦協議、胖應用,最大的那桶金是被做應用的掙走了。很多人一開始認為區塊鏈引領的WEB3.0時代,將是胖協議、瘦應用。

比如以太坊,Vitalik的情懷是成為世界計算機,但後來以太坊更像是分散式的納斯達克。陶曲明認為,即使ICO能成,也會被交易所的IEO取代,因為很難在開源環境下構建護城河。那麼正確的路徑是什麼呢?他認為,協議還是瘦的,應用也是瘦的,使用者聚合依然是最重要的事情。在這個基礎上的DeFi應該是去中心化、透明、可審計,但同時具有網際網路應用級別的使用者體驗和低門檻。

跨鏈紀元下的DeFi生態,或許正在釋放出它真正的能量。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