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急欲國際化,劍指數字資產定價權

買賣虛擬貨幣

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釋出了《關於支援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其中提到,支援深圳進行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的創新探索。在此一週前,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在第三屆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上聲稱央行數字貨幣(以下簡稱CBDC)已經研發了5年,呼之欲出。

一招大棋正在佈局。國內央行推出數字貨幣,有利於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程序,使中國CBDC有潛能成為數字資產大類的定價標準,為國際貨幣體系再平衡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一、需求並不強烈,CBDC劍指數字資產定價權

數字經濟時代,越來越多的傳統資產會轉變成為數字資產。央行推動數字貨幣的最大意義是,CBDC未來有潛能成為數字資產大類的定價標準,使得人民幣成為數字資產的定價標準,而不是美元。

最近,美國政府批准了一些穩定幣,把穩定幣跟美元1:1合法地進行錨定,打通了美元和數字貨幣之間的橋樑。

透過穩定幣,美國把全球的數字貨幣都綁在了美元的戰車上,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和影響力得到鞏固。

國內對數字貨幣一直是強監管的態勢,最近不斷髮聲,和以往低調謹慎的作風不太相符。

而且,國內貨幣發行體制比較完善,數字法幣的需求並不強烈。再加上,國內移動支付很發達,支付寶、微信支付、華為、網聯等都在做支付。

國家資訊中心中經網管理中心副主任朱幼平告訴鋅連結,央行著急發行CBDC,主要受國際局勢的影響,根本原因是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程序,中國不能失掉數字貨幣領域的發展先機。

朱幼平分析:“美國已經意識到,與其打壓比特幣,不如把美元和加密貨幣用穩定幣進行繫結,比特幣取代不了美元,反而鞏固了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

而關於數字資產定價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劉曉蕾告訴鋅連結,如果把一部分資產進行數字化放在平臺上,就完全取決於底層資產的價值。如果是區塊鏈上的Token,那應該按貨幣來估值。貨幣的價格,比如國家發行的法幣,是透過貨幣的發行量、流通速度來定價的。不同數字資產的價格差別非常大。

比如,就像石油這樣的大宗商品,目前都是用美元來定價的。尚不成熟的數字資產,現在是用比特幣或者是掛鉤美元的穩定幣來定價。未來,如果數字資產變成很大一部分資產,那麼就需要有一套定價標準。

二、CBDC、Libra、比特幣的較量

相比Libra和其他數字貨幣,CBDC在爭奪數字資產定價權上具有競爭力。

在信用上,央行數字貨幣和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最核心的區別是:虛擬貨幣是去中心化的,而央行數字貨幣是中心化的。

中心化的數字貨幣,就像人民幣一樣,是國家信用背書。而比特幣沒有任何底層基礎支撐,估值來自於使用者對於它的“信仰”。

CBDC的優勢是,央行能更好地管理貨幣的創造和供給,使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更有效;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支付和清算體系更加降本增效。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也存在不少優點。

央行溫信祥、張蓓曾撰文稱,虛擬貨幣的優點有:

第一,區塊鏈、加密等技術解決了虛擬貨幣的安全性和信任問題,交易雙方無需相互信任就可以完成交易。

第二,比特幣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現實世界的貨幣兌換限制和支付的寡頭壟斷,滿足了公眾低成本進行跨國界支付和交易的需求。

第三,比特幣不由任何單一機構發行,由“礦工挖礦”產生,其發行速度和規模由技術規則預先設定,並設有一個上限,消除了使用者對貨幣濫發的擔心。

第四,比特幣的匿名特徵,也迎合了資訊時代一些人對於個人隱私保護的需要。

但虛擬貨幣還存在不少風險,一是缺乏透明度;二是缺乏法律認可和監管,因欺詐、被盜、實體破產所遭受的損失也缺乏賠償機制;三是存在技術安全問題;四是解決問題的代價可能很高。

同樣,Libra也面臨很大的道德風險。

劉曉蕾告訴鋅連結,雖然Libra對標一攬子貨幣,保證穩定幣1:1的兌換,但它不是以國家信用來背書的,而是一傢俬人公司,沒有人能保證100%不超發。像USDT就出了很多問題,被公眾質疑超發。

在推出速度上,根據中國日報20日報道,專家們預測,如果一切順利,中國政府支援的數字貨幣可能會比Libra官方釋出時間更早。但結果會如何,還需事實來評判。

三、移動支付多了一個“央行玩家”

根據穆長春的介紹,我國推出的CBDC主要替代M0,也就是現鈔。

朱幼平告訴鋅連結,在M0總量確定的情況下,M0要麼一部分用CBDC發行,一部分用紙幣發行;要麼全部用CBDC發行。

如果CBDC只是替代紙鈔和鑄幣,則對貨幣政策和商業銀行的影響都不大。

在傳統貨幣發行中,流通中現金其實也是央行對公眾的直接負債,只是由於技術限制和成本方面的考慮,央行透過商業銀行來發行現金。

央行溫信祥認為,央行CBDC的流轉仍然透過央行和金融機構再至企業和個人,在貨幣創造渠道、流轉環節、功能上與紙幣完全相同,沒有脫離傳統貨幣政策調控的範圍。

但CBDC將會加入支付領域,對第三方支付機構會形成不小的衝擊。

現在,消費者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寶進行電子支付,以後也可以用央行CBDC來支付,移動支付多了一個“央行玩家”,多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未來,政府部門將會出臺何種政策來規定第三方支付機構,還是個未知數。

對支付清算機構也會有很大的衝擊,詳情請檢視鋅連結此前的報道《央行數字貨幣兵臨城下,支付清算的守與“降”》。

而CBDC對實體產業的影響,是透過銀行、證券、保險、投資等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產業,節約成本、提高效率,間接實現的。

短期來看,CBDC可以促進區塊鏈交易平臺的發展,特別是跨境貿易及跨境貿易融資業。

目前在建的跨境貿易區塊鏈交易平臺,真正的資金支付都是鏈外完成的,只有支付資訊記錄在區塊鏈上。

有了CBDC之後,可以實現真正的資金流與資訊流上鍊。

劉曉蕾對鋅連結說,特別是區塊鏈上可以搭載智慧合約,就能大幅解決交易對手風險(Counterparty risk)問題。比如,作為物權憑證的海運提單和數字貨幣可以實現同時轉換,類似“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就不存在交易對手賴賬的問題,也就不需要考察對手方的信用。

其次,CBDC在跨境支付上會更安全、高效、方便。以全球旅遊為例,首旅如家區塊鏈總經理何英琪稱,中國CBDC推出後,遊客不再需要拿著旅遊護照,去銀行排隊兌換外匯現金,一部手機就能遊世界,旅遊體驗大幅提升。

而數字版權生態領域,首都版權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宣巨集量告訴鋅連結,價值流轉時,使用者並不在意它是央行數字貨幣、電子貨幣還是民間數字貨幣去支付。因為從資產交易角度來講,它只要能夠證明支付完成,就可以去做資產的過戶、授權。

供應鏈金融一度被認為影響很大,但根據鋅連結的採訪,情況並非這樣。廣電運通區塊鏈科技CEO鄒均和布比廣州區塊鏈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海峰一致認為,因為是替代M0,所以CBDC短期內對供應鏈金融不會產生影響。

四、CBDC面臨挑戰:可能被邊緣化

總體來說,CBDC對區塊鏈行業是利好。各國央行發行CBDC,代表官方認同了加密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

朱幼平告訴鋅連結,未來,如果能夠有效監管加密數字貨幣,CBDC或可與民間數字貨幣兌換。

然而,數字經濟時代,數字資產也會為CBDC帶來新的挑戰。

首都版權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宣巨集量告訴鋅連結,數字經濟時代,數字資產或許會跟數字法幣並行存在,分別在不同的應用場景流通。

在數字資產交易市場,會自然形成數字資產之間的等價交換,不一定非要用法幣來進行結算。當一種數字資產能夠被國際上的廣大使用者群體接受,央行數字貨幣面臨被邊緣化的可能性,這將是未來央行數字貨幣面臨的最大挑戰。

鑑於目前整個數字資產發展尚不成熟,爭奪人民幣或者美元,或者以美元為核心的一攬子貨幣(Libra)的定價權也顯得不那麼迫切。

然而,數字貨幣的推出、試執行及完善,都需要時間。

劉曉蕾透露,我國數字貨幣的設計計劃採取雙層運營體系,不是央行自己就能完成,商業銀行和央行的協作尤為重要。這些都需要試點和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磨合及試執行,才能不斷完善。

朱幼平預測,將來的全球貨幣體系,會形成一種多元貨幣體系,這是趨勢。法幣有法幣的功能,民間機構推出的貨幣有民間貨幣的功能,形成一種百幣爭鳴的新平衡。因此,數字資產定價權之爭雖然還沒有來到,但是我國應該未雨綢繆,儘快推出人民幣數字貨幣試點。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