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tON創始人肖風:區塊鏈治理機制中分散式架構是核心

買賣虛擬貨幣
摘要:區塊鏈治理機制的核心是分散式架構,即點對點的對等網路,實現去中介,這一特性將使得區塊鏈成為未來商業模式和社會結構的基礎設施;自治機制的第二點是共識,其中,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分別有著不同的共識建立機制,當分歧存在時,區塊鏈將透過分叉來解決分歧;第三個治理機制是加密,這使得數字貨幣具有很強匿名性;最後,穿透性和開源性是區塊鏈可以實現共享,實現資訊的互聯互通,讓區塊鏈成為信任的機器的原因。本文內容整理自:PlatON創始人、萬向區塊鏈董事長肖風博士的分享。現階段,隨著區塊鏈及其技術的迅速發展,很多人認為區塊鏈具有重要的價值和巨大前景,甚至會給世界帶來像第一代網際網路一樣非常巨大的影響——我們知道第一代網際網路改變了整個社會生活和運作的很多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我不得不提出一個疑問:區塊鏈本身的治理機制到底是怎麼樣的?今天的題目是《區塊鏈治理機制探討》,分享我在這方面的粗淺思考。分散式架構談到區塊鏈的治理機制,第一個要談到的,或者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它的分散式架構。什麼叫分散式架構?是指區塊鏈是建立在一個分散式網路的基礎之上,分散式網路最簡單直接的解釋是“點對點對等網路”,核心是“點對點”。自組織和去中介,有人說“去中心”,我不太同意這個說法,所以我用了“去中介”這個詞來代替“去中心”。分散式網路這個詞我們見得非常多。在人類社會的數字化遷徙程度越來越深的時候,原有的網路技術架構不足以承擔如此高頻率、巨大的資料傳輸、儲存和使用,於是分散式技術就開始出現了。談到區塊鏈,我們會自然談到分散式網路、分散式儲存、分散式賬本、分散式計算。尤其在物聯網時代,所謂的邊緣計算,會成為非常重要的概念。正因如此,大家在總結物聯網發展趨勢的時候,將物聯網分為了1.0、2.0、3.0。3.0時代,就是感測器或者晶片本身就具備計算的能力。我們並不是談論過去那種把感測器的資料透過閘道器,透過路由傳到中心化的資料庫裡面去計算,再把結果反饋到終端裝置的模式;而是指未來的一種方向,即計算髮生在任何地方,我們把它稱為邊緣計算,也可以稱為分散式計算。
這些技術最終導致了其他演講嘉賓剛提到的分散式商業模式雛形的出現,比如IBM,比如中國的滴滴打車,初步具備了分散式計算的特點。世界上出現了很多分散式組織,目前盛行所謂社羣的組織結構,就非常類似於分散式組織,稍後Vitalik Buterin會講到以太坊區塊鏈就是分散式組織。在這樣的技術和商業模式的推動之下,最後整個社會結構,也會趨向於分散式社會。而區塊鏈將會成為這樣的商業模式、社會結構、組織模式的基礎設施。所以如果要談到區塊鏈的治理機制,最重要的一點是它的分散式架構。共識區塊鏈治理機制的第二點,我認為是共識。區塊鏈技術普遍起源於社羣組織,最早的比特幣區塊鏈,到目前為止所有的公有鏈都是以社羣的方式在執行。在一個社羣的組織下,你要對這個系統做任何改進,或者要確認某些事情,只能是共識,而且必須是全網共識。不僅區塊鏈的記賬方式要做到全網共識,對任何規則,都必須在全網全社羣達成共識,才能做出改變。我們知道現在的區塊鏈可分為三種:公有鏈、私有鏈、聯盟鏈三種,可以從共識機制的不同來劃分。公有鏈,在共識機制上要求達到徹底的民主;私有鏈,不需要一個徹底的民主,可以是中心化的機構來做最後的裁決,但是公有鏈就不會有最終的裁決者;聯盟鏈,在共識機制上的要求比公有鏈要少一些,比私有鏈要多得多。區塊鏈的共識機制處理分歧的最根本方法,就是分叉。當公有鏈達不成共識的時候只能用分叉的方法,這是最好的方法。以太坊發展到今天,其生命的強壯,網路的健壯,就是因為它經歷過幾次分叉。現在社羣裡都在討論比特幣到底要不要做分叉,我觀察那些言論,大部分都是為既得利益所束縛。如果比特幣區塊鏈不處理掉這些分歧,兩三年之後,它的價值會比現在大打折扣。我們已經觀察到,目前為止幾乎大部分的商業應用專案,都是基於以太坊在開發,我們很少看見個人在商業應用方面,基於比特幣區塊鏈來進行開發,為什麼?很重要的一個問題,社羣的分歧太大而且問題沒有被較好地處理。所以分叉,是使網路更健壯,使應用更開闊並處理好社羣問題的關鍵途徑。加密區塊鏈治理機制的第三個是加密,第一代網際網路是一個透明的網際網路。在今天,我們願意犧牲掉我們的一部分隱私來獲得便利,但是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總有一天我們在座所有的人都將無法忍受。如果我們的醫療完全在網際網路上執行,你所有的病歷、就診資訊都像現在的網際網路一樣透明,可以讓任何一個人隨便偷窺到,後果難以想象。所以,第二代網際網路必須具備的機制就是加密。接下來,讓我們來回顧比特幣2008年的那個白皮書題目,叫《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數字貨幣最核心的要義是匿名性,不管是央行的數字貨幣還是其他行業機構發行的數字貨幣。
如果不需要匿名性,大家使用央行現在發行的電子現金就已經足夠,但電子現金是透明的,我們在網上的任何交易行為,也因此被透明化了。如果我們能夠使用匿名的數字貨幣,就能更好地保護我們在網際網路上的諸多行為,例如交易和支付等。數字貨幣和現金相比,除了具有匿名性之外,對央行也非常友好。我們知道央行對現在的現金是無法追蹤的,所以反洗錢的任務很重,一直缺少奏效的反洗錢方法。而數字貨幣的核心要義是,既能讓現金資訊實現高匿名度,同時又能讓監管機關便於追蹤。運用數字貨幣的匿名性,能更好地保護我們在網際網路上的很多隱私,保障資料安全。我近期剛看了一部電影,叫《速度與激情8》。在影片裡,我看到駭客操縱了一千臺自動駕駛的汽車,這是一個很可怕的場景。但去年其實已經發生過這樣的事情:駭客操縱超過100萬臺的物聯網裝置,導致美國的區域性電網斷電。所以,不能加密的數字世界,是一個極度不安全的數字世界,比現在這個社會還要不安全。因為現在我們只需要防備人,防備壞人對我們實施犯罪行為,而如果一個數字世界沒有用區塊鏈的加密機制來保障安全,我們不僅要防範壞人,還要防範壞裝置,例如壞汽車等,那樣就更加不安全了。共享區塊鏈治理機制的第四點是共享,任何不能共享的東西都不是區塊鏈。共享體現在兩個層次:一是所有的參與方,各方機構在一個賬本上共享所有的帳目資訊;二是在這個賬本上,多種資訊、多種事務同時共享。我們現有的賬本是分開的,比如銀行記的是資金賬,物流公司記的是物流的資訊賬。然而,在區塊鏈分散式賬本上,資金、資訊、物流、裝置執行的資料,通通在一個賬本上被共享。只有這兩個層次達到共享,才能真正把區塊鏈建成一個完全無需信任中介的多方高度互信、高度可信的平臺。穿透區塊鏈治理機制的第五個方面是穿透。各個特權節點,可以在區塊鏈上穿透到最底層的資訊。這個特權節點是指不同的角色,比如說監管機關、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公證處等,他們雖然不參與確認交易和記賬,但是可以根據自己的法定角色,成為這個區塊鏈上的一個特殊節點。在沒有區塊鏈的世界裡,各個特權節點都無法穿透到區塊鏈上最底層的資訊,但有了區塊鏈,你就能穿透到最底層的資訊。監管者,如銀行的監管者,只能看到一個銀行總行報給他的資料,在區塊鏈上,如果他需要,就可以直接穿透到任一銀行儲蓄所的對賬單。各個金融機構,以銀行為例,吸收完公眾存款之後,需要尋找資產,把錢變成貸款,貸給資產擁有者或者直接購買某個資產,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資產證券化。可是在沒有區塊鏈的世界裡面,這些金融機構無法穿透到資產的最底層,但在區塊鏈上這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所以穿透,是區塊鏈治理機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開源區塊鏈治理機制的第六個方面是開源,任何不能開源的區塊鏈,都不是一個完整的區塊鏈。我指的開源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底層通用協議的開源,這是去信任中介的一個基礎,我們看到有很多公司說自己建立了區塊鏈的底層協議,如果你的底層協議不開源,就不是完整的區塊鏈,我很難相信你。第二個是區塊鏈上的很多數學演算法模型必須開源,你需要讓我能夠去驗證它的可靠性和科學性。做到這兩點,才能用區塊鏈建立一個真正的信任機器,所以開源是必然的要求。我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