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區塊鏈分叉的那些事兒

買賣虛擬貨幣
先公佈一個過時的訊息,BCH在5月份有一次分叉,注意:這次分叉不會產生糖果。

本文以科普為主,我們說下關於區塊鏈分叉的那些事兒。


區塊鏈為甚麼要分叉?

       區塊鏈是以程式碼的形式存在的一種軟體。我們平常使用的APP為中心化軟體,伺服器由中央集團自主掌控,軟體開發者根據軟體使用需求自主更新升級。區塊鏈升級理論上是不由中央集團完全掌控的,公鏈一般都是程式碼開源,伺服器分散於全球各地。


        和我們平常使用的軟體一個道理,區塊鏈同樣在被使用的過程中要逐步最佳化,最佳化的過程也就是軟體升級的過程,不同於APP升級的是,區塊鏈升級需要分佈在全球各地的節點全力配合,至少51%以上的節點同意才能完成升級。

區塊鏈升級是放棄或改變原有的程式碼,以更新後的程式碼執行,稱為分叉。


公鏈升級會產生矛盾

       升級的基礎是有人做出了自認為比原有的程式碼更優秀的新程式碼,普通APP升級只需中心組織點頭便可執行,因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性,區塊鏈升級需全球各地的節點(礦工)認可,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人的思想最難統一,所以公鏈升級勢必會出現很多矛盾,公鏈升級面對的第一難題是難以形成共識,需至少一半以上的節點同意升級才可完成,當然這也是區塊鏈的亮點之一,去中心化。

矛盾中完成的分叉

       以ETC為利,ETC分叉出ETH的原因是,原有的ETC公鏈被駭客攻擊,為了挽回持幣者的損失,ETC社羣決定回滾分叉,簡單的理解就是,改變原有程式碼開發出一條新的公鏈ETH,將ETC被攻擊前的資料嫁接於新鏈(ETH公鏈)之上,之前ETC持有者會得到等額的ETH,然後放棄(廢棄)原有的ETC公鏈,只執行被回滾分叉後的ETH公鏈,這樣被駭客拿走的ETC就成為沒用的數字。但是這裡卻出現了矛盾,並不是所有節點都同意使用更新後的程式碼挖礦,有一部分礦工任然堅持用原有的ETC程式碼挖礦,最終出現的局面是ETC和ETH共存。雖然完成了分叉,因共識失敗,照樣便宜了駭客。

這裡的矛盾是一部分節點同意用新程式碼,一部分節點堅持用原有程式碼。


        以BCH為例,澳本聰和吳忌寒分叉BCH事件至今歷歷在目,原有的BCH社羣對BCH未來的發展方向出現了不同的意見,最終形成了以吳忌寒為代表的吳位元派和以澳本聰為代表的澳位元派,也就是說BCH公鏈升級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程式碼,所以在升級的當天BCH同樣被分叉成為條鏈,最終因為支援吳忌寒的算力大於支援澳本聰的算力,業界認為吳忌寒為BCH正統,將BCH命名到吳忌寒鏈,澳本聰鏈被命名為BCHSV。

原BCH節點都同意升級,出現的矛盾是一部分節點用吳忌寒程式碼升級,另外一部分節點用澳本聰程式碼升級。


最成功的分叉

最成功的分叉是所有節點都同意使用統一的新程式碼,這裡形成了強大的共識,在分叉時刻所有節點都以同樣的新程式碼執行(挖礦),它就不會產生新的糖果,以ETH君士坦丁堡分叉為例,所有的節點廢棄了原有的ETH程式碼,改用新的ETH程式碼挖礦,最終成功分叉。



最失敗的分叉,也就是惡意的分叉。

大家都知道比特幣子孫滿堂,唯有比特幣的分叉幣BCH還算有點出息的。

       比特幣分叉的高峰期都在牛市,因為在牛市中隨便買幣都會賺錢,相應的隨便發幣就能發財,一部分比較知名的幣圈大佬,打著要做出更好的比特幣的旗號分叉比特幣,比特幣分叉幣原理和比特幣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在原有的程式碼上修改一些資料,比如區塊大小,出塊時間,代幣總量等等,其實被他們分叉出的幣沒有一絲一毫價值,他們分叉幣完全是為了圈錢,唯一的用途只侷限於炒作,最終必然歸零。當然被分叉出的垃圾不止比特幣系,其它幣也有被分叉的情況。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