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如何賦能實體經濟?醫療、生鮮食品溯源已經落地

買賣虛擬貨幣

經歷過2017年的泡沫之後,區塊鏈技術正在迴歸理性,各種應用百花齊放。在11月24日舉辦的2018中國區塊鏈技術大會“區塊鏈應用”分論壇上,來自清華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國家超算長沙中心、福州市數辦、布比、京東等“產學研”的區塊鏈專家們匯聚一堂,以主題報告的形式分享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

這些研究成果既有將區塊鏈與醫療結合的,整合來自醫院、個人、企業等多方的健康醫療大資料,為每個個體提供全健康週期的安全數字健康管理,並在患者就診時提供一整套健康案例分析和解決方案,從而做到精準醫療和個性化診療。也有將區塊鏈與智慧社會結合的,區塊鏈作為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將為智慧社會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服務體系。還有將區塊鏈與食品溯源結合的,在核心供應鏈企業的推動下,對生鮮產品全方位認證,從源頭開始實時跟蹤生鮮食品流轉的每一環節。

透過這些案例,我們能夠感受到區塊鏈的應用不再侷限於數字貨幣,在賦能實體產業中依然可以找到用武之地。也許這些案例現在看起來不是那麼盡善盡美,甚至存在諸多爭議,不過事物的發展總是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的,區塊鏈的應用也不例外。

下面選取了當天講者分享的區塊鏈在醫療和食品溯源的案例,供讀者參考:

區塊鏈+醫療

國家超算長沙中心副主任彭紹亮分享的案例是“Drugledger藥品溯源系統”和“人用狂犬疫苗生產監管系統”。

案例1.Drugledger藥品溯源系統

之所以研發“Drugledger藥品溯源系統”,彭紹亮表示,“大家知道,藥品安全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最近出現了一系列的藥物造假的案例,尤其是《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把藥品安全問題提到了一個國家戰略層面。”

除了藥品安全問題,另一個問題是,傳統的集中式伺服器-客戶端解決方案在資料真實性、隱私保護、資料互操作性、系統彈性和靈活性方面不盡人意。

“Drugledger藥品溯源系統”的解決方案是:①將生產商、藥房、患者分成三個獨立元件重建整個服務架構,確保可追溯資料的真實性和隱私性;②根據藥品有效期修剪儲存資料,而不是儲存全鏈條資訊,從而實現最終穩定和可接受的區塊鏈儲存。

基於上述解決方案,藥品監管機構、藥品服務供應商、患者均可以檢視藥物流資訊。“說句難聽話,一旦出現問題,我們就知道究竟是哪個鏈條掉了鏈子,究竟是誰在耍流氓,欺騙人民”。

該平臺使用的是HyperLedger fabric網路架構,據彭紹亮介紹,採用fabric的原因是:fabric將共識機制、身份驗證等模組化,使用了容器技術,將智慧合約程式碼放在docker中執行,使得智慧合約幾乎可以用任意高階語言編寫。

平臺上參與方的角色分為管理者、藥品服務商、購藥客戶。其中,管理者負責新公司的註冊、鏈內節點公司的資訊更新以及鏈內節點公司退出時資訊的吊銷。藥品服務商負責生產、打包、發貨、收貨、拆包、發出、撤銷環節。購藥客戶可以查詢藥品溯源資訊。

據彭紹亮介紹,在系統測試環節所有功能已經透過,甚至能夠做到每一粒藥的溯源

案例2.人用狂犬疫苗生產監管的系統

基於“Drugledger藥品溯源系統”的經驗,彭紹亮的團隊研發出了“人用狂犬疫苗生產監管的系統”,系統的主要創新點在於:①利用區塊鏈技術,結合自動化生產裝置,對疫苗的生產源頭進行監控,追蹤到每一粒藥;②透過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結合生產裝置的自動上傳模組,保證生產廠家的生產流程符合GMP標準,有效防止廠家任意更改流程等行為;③保留每一流程藥品有效性檢測結果,由監管機關核准。同時保障每一件疫苗都是經過嚴格生產,從源頭上防止假冒偽劣疫苗的產生。

基本流程如下圖所示:

技術架構方面,據彭紹亮介紹,該系統採用的是比特幣架構,每一個物聯網裝置都擁有自己的身份公鑰。當疫苗開始生產,最開始的生物反應器裝置自動產生UTXO。每一個生產步驟完畢後,當前裝置發起一筆交易將所有的UTXO轉移到下一裝置,並在交易中寫入相應的監控資訊(最高最低溫度、溼度等)。這樣,疫苗生產過程完畢之時,所有相關資料均已上鍊,可供相應監管部門審查。

區塊鏈+生鮮食品溯源

清華大學副教授楊錚分享了區塊鏈在生鮮食品溯源中的應用,這是個非常接地氣的應用,因為生鮮食品行業幾乎全是小微企業,而且生鮮食品也是老百姓經常接觸的食材。

這個應用是清華大學和永輝超市合作的,技術由清華大學提供,在HyperLedgerfabric基礎上加以改造。據楊錚介紹,之所以選擇永輝超市,是因為永輝超市是一家以生鮮產品為特色的全國連鎖超市,生鮮食品的面積要佔到店面一半以上。這樣的以生鮮食品為特色的超市,每天補貨可能要超過3次,它對食品溯源的要求,會比一般的超市更高一些。

食品溯源和供應鏈協同高度相關,如果供應鏈協同水平高,食品可追溯性就強;反之,如果供應鏈協同水平低,食品的可追溯性就差。同時,供應鏈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涉及面太多,有供應商、倉儲機構、物流企業、經銷商、金融機構等等,每一個角色都要做很多事情。

食品溯源面臨的痛點有:①小微企業多。特別是在生鮮食品領域,都是一些農業或者水產養殖戶這樣的小微企業。②行業差別明顯,生鮮食品它具有不同的特徵,有些是海鮮,有些是果蔬。同樣是海鮮,有魚類、蟹類還有龍蝦類等等。③資訊化水平低。④資金投入大,做食品溯源以及食品安全認證,除了建設IT基礎設施的軟硬體的投入,還有相應的人員管理、流程改進、協作改變等。⑤無直接的效益產出。國家對商品溯源有強制的機制,企業投入更多的是滿足監管需求。但是消費者在超市裡買的商品,價格的高低可能並不是取決於商品的溯源性或者安全性。即使體現了,消費者買的時候也並不能直觀看到。

清華大學和永輝超市從生鮮的養殖、加工、倉儲、配送、簽收環節入手,利用區塊鏈技術提升食品安全。系統的參與方包括生產方、加工方、物流、倉儲、零售方、檢驗檢疫、監管機構、消費者。

這些角色都在區塊鏈寫入相應的資訊,比如生產方寫入生產資訊,加工方寫入加工資訊等等。最終使得系統變得比原來的食品溯源系統:①更加可靠、魯棒和可信。②更高效的整合和資料共享。③減少重複工作和成本。

從溯源業務流程圖可以看出,該溯源平臺使用了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前者用於資料存證,後者用於資料的採集。供應鏈上不同的企業的相關資訊可以透過該平臺查詢。

平臺上的第一個案例是多寶魚,之所以選擇多寶魚作為系統接入的第一個案例,楊錚解釋有兩個原因:①商品一定要值錢,因為給商品加上食品溯源的特性是有成本投入的,如果商品自身的成本很低,就不划算了。②最好能做到一物一碼,比如小米,很難對每一粒小米監控。

具體流程是:在多寶魚養殖的時候就打入用鐳射噴塗上二維碼的食品級鋼化鰓標,鋼化標上的二維碼可以做到烹飪不變形,而且鰓標拆卸即毀,保證一物一碼。物聯網採集到養殖場、檢驗檢疫、運輸、供應商、經銷商等參與方的資訊上傳到區塊鏈上,消費者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檢視魚的完整生命週期資訊。

楊錚還分享了區塊鏈溯源的經驗和教訓:①供應鏈核心企業要建立標準和平臺,否則在供應鏈推廣溯源的技術和標準會非常困難。②供應鏈金融支援小微企業,解決小微企業資金投入大的問題。③商品的品質反映到終端消費,消費者願意為更好的商品品質買單,改善做食品安全和溯源更多的是為了應對監管的現狀。④區塊鏈不是唯一的,多種手段保證鏈上和鏈下資訊的真實性。線下資訊用智慧化物聯網裝置自動上傳到鏈上,區塊鏈保證鏈上資訊不可篡改,此外,法律法規的手段也不可或缺。

上述兩個應用場景主要利用了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和去中心的特性,將區塊鏈技術與產業結合,服務實體經濟。兩個應用場景底層使用的都是hyperLedger的聯盟鏈架構或是在其基礎上加以改造。值得注意的是,溯源此前被業界不少人士認為是區塊鏈應用的偽命題,或者用傳統的中心化資料庫也可以解決,本文中的兩個應用場景在當天的會議現場同樣受到了觀眾的質疑。但有一點我們需要形成共識:區塊鏈作為一項還在不斷髮展的技術,目前的呈現形式很有可能不是它最終的形式。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