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歷史解析:是區塊鏈落地破壞式創新?還是史上最大騙局?

買賣虛擬貨幣

首次代幣發行,簡稱ICO,最初被視為區塊鏈落地的領先應用,但近期卻被看作是史上最大騙局,到底ICO發生了什麼事?

一紙公司發展白皮書、一段只有40行的程式碼、一間成立不到一年的公司,募到1.5億美元要花多少時間?從區塊鏈新創BNT/" target="_blank"">Bancor去年的經驗來看,只需要3小時。讓這間新創在短時間募到這麼多錢的答案,是代幣發行。

代幣發行,更常見的說法是首次代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簡稱ICO),無論是名稱和概念都和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簡稱IPO)很類似。

ICO歷史,要從5年前說起

IPO是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並賣給一般民眾,並讓股票能在交易所公開交易和流通的過程;ICO則是透過區塊鏈技術發行「代幣」(Token),一般民眾想要購買這些代幣,拿的不是人民幣或美元等法幣,而是用比特幣或以太幣等主流的密碼貨幣(Cryptocurrency),團隊可透過虛擬通貨交易所將主流幣換成法幣,作為團隊開發資金,以達到籌資目的。

比特幣

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IPO參與者買的是公司股份,但受限於各國《證券交易法》規範,如今多數ICO的代幣並不具有證券性質,也就是代幣持有人並不擁有公司股份,而是具備功能性,讓持有人可用代幣換取未來的商品或服務,例如換咖啡、換電影票、抵免平臺手續費等等,也因此多數ICO的概念更接近「群眾募資」。不過代幣百百種,也有的是作為貨幣使用,或是對專案開發方向有投票權,端看發行團隊如何設計。

第一件ICO發生在2013年、比特幣問世後5年,當年萬事達幣(Mastercoin,現更名為Omni)以「二代比特幣」的概念募到當時價值1.5億元的比特幣;目前市值第二大的密碼貨幣以太幣,當初也是透過ICO募得5.6億元的發展資金。

然而這些金額相較2017下半年的ICO全盛時期,只能算是開胃菜。去年底一波密碼貨幣價格飆漲,帶動ICO數量和籌資金額。根據虛擬貨幣新聞網站CoinDesk統計,區塊鏈新創透過ICO募資總額,在去年第二季首次超越傳統創投(VC)在早期新創投入的金額,以一整年來看,每件ICO平均募資金額高達1,598萬美元,在當時被視為「革命創投圈」、最快落地的區塊鏈應用。

這股熱潮持續延續到2018年,光是上半年ICO募集的資金就已經超越過去5年ICO募集總額,身價超過10億美元的ICO獨角獸也誕生,智慧合約平臺EOS以41億美元的募資金額寫下最高紀錄,相當於Google和Twitter IPO募資金額總和。

對新創而言,ICO讓他們有機會跳過以往公開發行需要的繁瑣流程和高額成本、不受中介機構管制,還能介接到跨國資金;對創投而言,ICO代幣流通性高,只要等到代幣上交易所就能出場。相較下,CB Insights報告就指出,傳統創投投資的美國科技新創從募得第一筆資金到IPO,平均得花8.9年。

ICO開啟了人人都可當創投的時代,每間懷有理想的新創都有機會募到足夠的創業基金,傳統金融體系中僵化又繁瑣的那套規則早已過時,投資和籌資迎來真正的民主化,美好烏托邦就此來臨,但現實故事總有另一面。

全盛期不到1年,氛圍風雲變色

距離真正開始流行還未滿1年,ICO氛圍就風雲變色。根據波士頓卡羅爾管理學院今年5月的報告,ICO從代幣發行到上架交易所,開盤價平均漲幅高達179%,持有期平均只有16天。

伴隨著ICO的高報酬率,詐騙、炒幣、投機者蜂擁進場,「割韭菜」的故事一個個被揭發,連電影《華爾街之狼》本尊喬登·貝爾福特(Jordan Belfort)都認為ICO是「史上最大騙局」。同樣的,作為ICO最大發幣平臺以太坊、其創辦人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也很早就看衰ICO,認為其炒作的比例遠高於實際應用。

ICO為何從革命應用變成投機者的炒幣工具?連續創業家、天使投資人黃耀文解釋,ICO本質和群眾募資一樣,但過去商品流通性差,大家只會買給自己用,而在將商品代幣化後,很容易在交易所上流通,交易模式變得很像期貨。當大家開始揣測該商品的市場需求多大,其它人願意花多少錢購入時,購買代幣就和任何資本市場一樣具備投資性,同樣也具有投機性。

讓人人可發幣的ICO,在一些人眼裡成為零成本的印鈔機,先是發行無實際用途的「空氣幣」,藉由炒作訊息快速把幣值拉高、吸引人買幣,再快速脫手套現,一批批散戶被套牢。「區塊鏈的價值裡面有個最大的價值叫『共識價值』。啥意思?它不值錢,但是信的人那麼多,到最後就值錢了。」號稱中國比特幣首富的幣圈名人李笑來,外流出的錄音檔替炒幣現象下了最佳註解。

但在幣圈有個「不怕你騙,只怕你不賺」的現象,不少人是被ICO高報酬率吸引進場,而不是真的看好區塊鏈技術或發展前景;大家搶著上車,助長炒幣風氣。

「區塊鏈這個產業的問題是,只有投資者沒有消費者。」曾協助團隊撰寫ICO白皮書募得1千萬美元、現為iDrip財務長的王家浩觀察,當一個生態系裡只有投資人、沒有使用者,就會變成大家都在炒作,產業很難健全。

今年Q2,過半ICO團隊達不到目標金額

「牛市在悲觀中誕生、在懷疑中萌芽、在樂觀中成熟、在狂喜中死去。」投資大師約翰.鄧普頓(John Templeton)說過這麼一句話,如今,ICO成了這句話的最佳演繹者。

去年底比特幣暴漲到超過2萬美元,拉抬整體密碼貨幣市值,與此同時,ICO也被視為區塊鏈革命性應用,帶動ICO熱潮。但時隔不到1年,幣價就懸崖式暴跌,市值較1月曆史高點蒸發8成。

根據ICORating統計,今年第二季,多達55%的ICO團隊未能成功募到目標金額,相較下,去年同期只有5%。布特林也指出,區塊鏈產業爆發式增長的日子很可能已經過去,「這領域之中不會再有任何事物出現另一個成長1千倍的機會了。」

ICO熱潮褪去不乏幾點原因:除了各國政府收緊管制,很多人都曾被「割韭菜」,對良莠不齊的ICO也提高警覺;另一點是,大家可以用來投ICO的資產在熊市中被套牢,沒有多餘的錢投資。

但仍有不少人樂觀看待。倡議ICO資訊透明的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共同創辦人蔡玉玲認為,ICO從過去市場關注度提升、市場和政府開始檢視,到現在進入盤整期,是正面發展,接下來要讓ICO變成真正有效的募資管道。經歷野蠻生長,ICO也開始轉型。

例如,由於全球監管機關對ICO收緊管制,新創只得花大把銀子向律師諮詢、避免踩到監管紅線,也讓公開發行的成本節節攀升。因此,不少團隊轉向純私募,也就是隻向透過認證的投資人籌資,和ICO向一般大眾發售代幣、打破投資門檻的本質有些不同。

在國內,臺灣金融科技協會理事長王可言倡議的「ICO 2.0」,就是希望新創在私募階段可向機構投資人取得開發所需資金,在初期即可專注在代幣應用和產業連結,直到產品開發告一個段落再公開發行,「這個幣是你跟潛在顧客很好的連結,透過這個來吸收你的顧客,這才是代幣經濟的精髓。」

就像歷史上的金融泡沫事件,19世紀的鐵道狂熱泡沫破滅後,替英國留下龐大的交通基礎建設,網路也花了10年,才從泡沫變成產業再變成生活。不可否認,ICO狂熱推動了區塊鏈發展,但當ICO泡沫褪去,當募資完成的那刻從終點變成起點,人們把關注放在技術而非幣價時,才能真的看清區塊鏈可以解決什麼問題。

ICO野蠻生長時期已告一個段落,但可以確定的是,當下個新科技來臨時,狂熱將再度上演。

ICO小辭典白皮書:類似一般創投基金在募資時需要提供的資料,包含市場分析、經營團隊介紹、產品發展藍圖、代幣發行計畫、代幣用途、財務規劃等資訊。割韭菜:中國股市用語,用來比喻股市中被套牢的散戶,虧本離場後,又有新的一批散戶加入,就像韭菜一樣,割完很快又會長出新的。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