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處不被割

買賣虛擬貨幣

最近這段時間最震驚國內金融圈的訊息一定是先鋒系創始人張振新去世了。

再然後震驚的新聞是難不成他沒死?最後英國的某家醫院破例出來和官方聯合公告才證實的確是去世了。但是還有很多人仍然很懷疑,畢竟一個人牽扯太大了。有網友好奇地問,為什麼一個人去世有這麼多人關心有這麼多人甚至懷疑這個騙局?有一個人回答的很好:

“如果你欠了幾千億,你也有這個待遇”。

當然,先鋒系影響多大,這時候背後還有沒有蹊蹺,或者張振新到底是個什麼人,都不重要,不然這篇文章光聊這件事都得聊半天了。大家感興趣的話,去搜一下,看一下這個奇妙的金融大事故。而今天要聊的是其中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是這個金融大鐮刀的另外一個身份,是幣圈的韭菜。

而且是個被割了百億的大韭菜。

相關報道說:“在區塊鏈方面,張振新曾大筆收購交易所、礦機、礦場併購買大量比特幣,在2018年下半年比特幣大跌過程中,為了止損而低價甩賣。這些投資總計虧損上百億元。”

其實被比特幣割了的大佬還是挺多的。

據報道:“日本億萬富翁、軟銀集團(SoftBank)創始人孫正義(Masayoshi Son)在2017年數字貨幣牛市時對比特幣進行了大量投資,他在此後的出售中個人虧損超過1.3億美元。(華爾街日報)

孫正義大家都很熟悉,阿里巴巴的早期投資人,目前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亞洲投資之神”,日本首富等等名頭都很容易想起來。但是他還有一個身份,對於網際網路或者說創投圈不太瞭解的朋友可能就不太熟悉了,這個身份就是--創投圈的大鐮刀。

大家很熟悉的創業公司的套路“拿錢,燒錢,拿更多錢,繼續燒錢,拿更多錢,上市”是怎麼來的大家知道嗎?雖然不能說是孫正義開的先河,但是在全球網際網路圈裡都公認,是孫正義把這個模式推成了一個“共識”。不管你做什麼,如果你被孫正義看中了,那麼你就有源源不斷的錢去支撐你的估值不斷上升。如果你做的事情成功了,那麼很好,皆大歡喜,成功上市,成就傳奇,比如阿里巴巴。如果你做的事情最後沒成功,沒關係,要麼在後邊讓其他資本接盤,要麼推進到納斯達克去讓二級市場接盤,總之,軟銀賺錢的。

但是創投圈的大鐮刀孫正義,這段時間也被結結實實地割了一刀大的,那就是Wework。

事情是這樣的,wework大家都知道哈,就是做共享辦公空間的,不知道的那啥一下你就知道。而軟銀是wework的第一大股東,之前孫正義把wework的估值推到了470億刀準備進行IPO,一個“投--投--投--上市”的完整的流程已經接近走完了,準備把鐮刀揮向二級市場的孫正義怎麼也不會想到,他投了一百億美金把估值推到470億美金的wework,市場只給了1/3的估值,讓wework憤而放棄了IPO。而在這之後福布斯補了一刀,給出了一個更加刺激的估值--28億美金。

這個估值出來之後,一時間全球關注網際網路的媒體都在熱議這件事,因為實在是太戲劇化了。軟銀虧錢了,而且一虧就是大幾十億美金,難得一見。

很多在幣圈的投資者們都認為自己被幣圈割了,這沒什麼,我也被割過,各路大佬都被幣圈割過。幣圈割人和它的造福效應一樣聲名遠揚,幣的價格曾經多瘋狂,背後就有多少人成了瘋狂背後的韭菜。

但是,人生何處不被割呢。

前幾天,韋博英語跑路了,這個新聞我相信你有看到。不過你感觸可能沒我深,因為我真上過他們的課。這個課給我留下的印象就是貴且效果一般,所以我不怎麼了解他們是怎麼從1998年發展至今且不斷壯大的。看了下報道說“韋博英語學員的學費多為3萬元至4萬元,甚至有人學費超15萬元。據統計,學員應退學費超過總學費金額過半,且約高達七成學員是以消費貸款分期方式繳納學費,人均分期貸款金額超過2萬元,涉及提供消費信貸的銀行、網際網路公司及消費金融公司,包括浦發銀行、京東數科、招聯消費金融、百度度小滿金融等。根據報道,韋博英語在成都三家門店停業,約有800名學員受到影響,涉及學費逾2000 萬元。”

這件事情和前段時間的“浩沙健身”挺像的,都是做大收錢跑路三部曲。可憐了學英語的都是學生,而且挺多都是窮學生,不然不至於貸款去學英語。

本來他們的勤奮和好學有光明且美好的未來,而現在這份好學只留給了他們一筆數萬元的貸款。

你有錢投資被割,你沒錢投資想先投資自己也被割,是不是根本躲不過呢?

人生何處不被割,坦然一點好了,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既然來了幣圈,那就堅持下去吧,不然為何而來呢?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