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擴容方案:Plasma的前世今生(2)

買賣虛擬貨幣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提到了plasma誕生的過程,其實plasma的誕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基於另一個技術改良而來,這個技術就是側鏈技術。

所謂的側鏈技術就是依附於另一條區塊鏈的區塊鏈,另一條區塊鏈往往被稱為主鏈。在主鏈和側鏈通訊的過程中,需要一個可信的第三方,這個第三方可以是個體也可以是由多個個體組成的聯盟機構。

側鏈和主鏈的通訊過程大體上是這樣,我們以比特幣為例:

當使用者希望從比特幣主網向它的側鏈轉賬一個比特幣時,使用者會在比特幣網路中向一個受可信第三方監管的地址傳送一個比特幣。這個地址收到了這個比特幣後,可信第三方會通知比特幣的側鏈,在側鏈中釋放在價值上等同於這個比特幣的側鏈的代幣。

當使用者希望把側臉上的代幣轉回到比特幣主鏈使,會把側鏈上的代幣到側臉上受第三方機構監管的一個地址。當這個地址收到側鏈代幣後,第三方會通知比特幣網路,在比特幣網路中釋放曾經轉入的這個比特幣。

這就是比特幣和側鏈代幣如何在比特幣主鏈和它的側鏈之間來回交易的過程。

比特幣有一條比較知名的側鏈叫liquid。在這條側鏈中就有一個聯盟機構作為可信第三方,著名的blockstream公司就是這個聯盟中的一員。

側鏈技術擴充套件了區塊鏈主鏈的效能,但卻在區塊鏈的信任上作出了一定的犧牲。在主鏈和側鏈的通訊過程中,雙方必須要相信這個可信的第三方(無論它是個體還是聯盟)都不會作惡。

然而區塊鏈技術不就是要去信任嗎?能不能有一種側鏈技術不需要這種第三方可信機構存在呢?

有,這就是plasma。plasma的建立就是要解決類似側鏈中這種可信第三方存在的問題。

除了可信第三方的問題以外,側鏈技術中還有另一個問題:如果在側鏈中,可信第三方並不出示詳細的交易資訊而只出具區塊頭的訊息,這樣礦工僅僅根據區塊頭而沒有交易資料,是無法驗證交易有效性的。

這個問題被稱為“資料缺失”(data unavailability)。

而plasma也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讓使用者在可信第三方有意或無意不出示詳細交易資訊的情況下仍然可以讓資金在主鏈和側鏈之間順利轉賬。

plasma所宣稱的目標是如此巨集大,聽起來是如此美好。因此,在2017年那個數字貨幣大牛市中一問世,便得到了圈內外的高度關注。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plasma將一舉解決以太坊的擁堵問題,以太坊的效能將從此一飛沖天。

然而隨著2017年數字貨幣泡沫的破滅,2018年數字貨幣熊市的來臨,當區塊鏈的狂熱漸漸退卻後,人們對於plasma的認識也逐漸變得客觀和理性。

為什麼呢?因為人們在部署和使用plasma的過程中發現它雖然解決了一部分問題卻帶來了更多問題。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