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 2.0 中的 DeFi:城市、郊區、農村

買賣虛擬貨幣

作者 | Haseeb Qureshi

翻譯&校對 | Elisa& 閔敏

來源 |以太坊愛好者封圖 | CSDN 下載自視覺中國

編者注:如 Eth2 研究員在 Reddit 論壇上的有問必答活動所述,在當前的設想中,分片間並不會用程式設計方式來分攤複雜,相反,是讓 Gas 費用市場自然產生負載均衡:較熱鬧的分片上 Gas 費用自然較高,而人們會自然遷移到較不繁忙的分片,云云。Haseeb 本文指出,如此一來,並不會出現各分片都同樣負載的情況,而是會像城市、郊區和農村的分化一樣,產生繁忙度不同層級的分片,而最繁忙那個,就是 DeFi 分片。

如今的以太坊嚴重擁堵,甚至比 ICO 泡沫最高峰的時候還要嚴重。

這是以太坊的驚人成績,但也令人擔憂。距離以太坊 2.0 上線還有一段時日,但是以太坊 1.0 這座小島已經“人滿為患”了。

- 現實世界中的 “以太坊 1.0” —— Migingo 島(來源)-

大家應該都聽說了以太坊 2.0 會實現分片。除了增強底層可擴充套件性,分片也是以太坊 2.0 據以滿足使用者需求的方法。

但很多人會疑惑,分片真的能用於 DeFi 嗎?DeFi 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可以像積木一樣自由組合(比如貨幣樂高等等),而分片不是會破壞這個特性嗎?

我們來整理一下思路。

以太坊 2.0 要造出一堆分片,也就是一堆鬆散連線的區塊鏈。但是,所有 DeFi 元件最後都會構建在同一個分片上,以便進行組合。

所以問題並沒有徹底解決:一個巨大的 DeFi 分片,要多堵有多堵。

- 小島大了那麼一點,但還是那麼擠(來源)-

某種程度上說,這種看法基本沒有問題,只是我們不該表現得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事實上,擁擠是可預見的,而且根本不成問題!

我們來開個腦洞。

城市、郊區和農村

想象一下,以太坊 2.0 釋出之時,上面部署著各種智慧合約。第一天,鏈上很空,就像荒無人煙的新大陸。迫不及待的以太坊 1.0 移民迅速佔領各個分片。

- 以太坊 2.0 上線的第一天(來源)-

但他們會在這片新土地上分散而居嗎?

當然不~第一批移民會聚集在一起,形成城市。

在城市中,人們在一起工作生活,從而享受協作和聚居帶來的好處。作為提高生產力的代價,這些人願意支付更高的房租,忍耐更擁擠的交通(在以太坊中,這點體現在 Gas 價格上)。

但這很值啊!這些早期城市就是商業中心。城市的生活成本也許對大多數人來說都太高了,但這不是問題。那些能透過靠近商業中心獲利的人們總有動力搬往中心去。

DeFi 分片很可能成為以太坊 2.0 上的第一個城市。

- 如同城市一般的 DeFi 分片:鱗次櫛比的建築,熙熙攘攘的人群!(來源)-

主要的 DeFi 協議都會搭建在這個分片上,它們可以享受最快的交易速度,並且利用大型流動資金池來進行清算、閃電貸等等。也許會出現一個主要的金融分片,承擔類似倫敦的職能,或者出現兩個職能不同的城市分片,像紐約和芝加哥。我認為,如果有第二個城市分片,那會是給中心化交易所做清算用的,完全獨立於 DeFi 。

城市分片的成本高昂、吞吐量大,主要用於大額交易(否則 Gas 成本就太高了)。

但這不正是我們極力想要避免的嗎?這樣普通人肯定用不起 DeFi 分片了。

給點耐心聽我說。其他分片不會空空如也,絕大多數人都會居住在城郊。如果你只是偶爾去曼哈頓買點高檔貨,沒必要把家搬到那裡。大多數時候,你可以安心地住在城郊,等有需要的時候再去城市 —— 只需短短几分鐘時間即可與 DeFi 分片進行跨分片交易。

那大多數人都住在哪呢?

根據我的預期,會出現另外兩類分片:城郊和農村。

城郊的生活成本相對較低,而且可以獲得一些良好的服務 —— 雖然不是很多,但是足夠滿足大部分需求了。如果你想做點複雜的交易,比如,透過閃電貸借入一筆價值數百萬美元的 ETH,將這筆 ETH 作為擔保品建立 Maker 金庫生成 DAI ,用生成的 DAI 在 Compound 上借出 ETH,然後迴圈往復增加槓桿,那你可能就要 “坐火車” 去 DeFi 分片跑一趟了。

但是,如果你只想做點簡單交易,比如用 ETH 兌換 DAI 或者買點 WBTC 什麼的,那就再好辦不過了。幾乎所有 ERC-20 代幣都跨分片相容,可以在城郊使用。如果是那些高人氣代幣,城郊分片也會有本地做市商和簡單用例。大多數城郊分片看起來可能就跟現實中的城郊一模一樣。

城郊分片的吞吐量處於中等水平,適合中等規模的交易。出於經濟考慮,多數人會將自己的資產放在城郊,在區塊鏈上過起了歲月靜好的中產階級生活。

- 我們這些普通人住的城郊分片(來源)-

最後還有農村分片。農村分片就是那些人跡罕至的偏遠分片。如果你想要構建一個無需與其他資產即時互動的獨立型區塊鏈遊戲,可以將所有遊戲操作直接構建在農村分片上。

或者說,如果你想構建一個需要持續將大量資料上鍊的天氣預報應用,那你還是在偏遠山區幹吧,反正也沒人在用這些資源。

- 把我的同態加密供應鏈資料丟在這兒在適合不過了!(來源)-

如果城市或城郊有經濟效益不高的高汙染行業,都可以搬到鄉下去,反正那裡也沒有其它 DeFi 服務或代幣,大家也沒那麼緊張兮兮的。農村分片可以實現高吞吐量的小額交易,是你的理想之選。

區塊鏈的城市規劃

如果真如我願,以太坊 2.0 上可以實現 DeFi,以下兩點則值得注意。

第一,以太坊 2.0 中肯定會有一些分片較為擁堵。其中,最擁堵不堪的將是 DeFi 的高價值部分,因為它們需要聚集在一起,才能從可組合性中受益。不過,DeFi 也會跨分片為城郊分片提供一些輔助服務,類似全國性銀行的地方網點。

但是,分片並不意味著所有活動會均勻分佈在各個分片上。這是不可能的,而且很不划算。我們得將高價值企業搬到市中心,普通家庭搬到城郊,讓農村偏安一隅。

- 異質區分 = 經濟效率(來源) -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為什麼以程式設計的方式實現跨分片負載均衡其實並不科學!我們應該假設,協議和合約的部署者會理性選擇在何處部署。如果說僅僅為了實現負載均衡就把市中心的企業遷移到農村,將會帶來災難性後果。)

與 Cosmos 和 Polkadot 一樣,分片同樣是為了實現互操作性,透過一條高速區塊鏈將多條經濟平衡的區塊鏈連線起來。區別在於,以太坊 2.0 的所有分片都使用相同的程式語言和工具,而且背後有一個強大的以太坊社羣提供支援。

以太坊 2.0 的願景遠大而具有挑戰性,有很高的執行風險。但是,我認為以太坊不可能因此失去在 DeFi 的地位。以太坊已經成了密碼學貨幣行業的華爾街,而且似乎也沒有別的競爭者可以挑戰其統治地位了。

與此同時,我們是否要將對可擴充套件性的希望寄託在 Layer 2 上?在我看來,Layer 2 是構建在以太坊上的 “購物中心” 。

Layer 2 將提升以太坊的可擴充套件性,但是可能遠遠不夠。急不可耐的以太坊構建者們可能會利用其它區塊鏈,在以太坊 1.0 周圍建立臨時的郊區或農村。換句話說,如果以太坊 2.0 遲遲沒有上線,人們可能利用 Serum 之類的區塊鏈構建小型城市,或者等待 Cosmos/Polkadot 實現互操作性。

DeFi 會等待以太坊 2.0 嗎?還是會迫不及待地四處擴充套件呢?

現在,我們能確定的是:以太坊 1.0 已經逐漸承載不起 DeFi 的需求了。

以後要怎麼發展,只有時間才知道了。

(完)

原文連結:

https://bankless.substack.com/p/defi-in-eth2-cities-suburbs-farms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