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下鄉

買賣虛擬貨幣

據《半月談》報道,去年9月,安徽碭山縣政府、中國農業銀行安徽省分行、螞蟻鏈簽署框架合作協議,在碭山縣良梨鎮良梨村打造國內首個“區塊鏈村”。良梨村將酥梨生產、銷售、物流等可信資料搬上區塊鏈平臺,信用良好的農民可以藉此獲得無抵押貸款,上線兩個月,中國農業銀行安徽分行在良梨村實現放款1300萬元,當地電商銷售額同比增長20%以上。

區塊鏈技術深入田間地頭,農民輕鬆獲得銀行的無抵押貸款,優質農產品上行有了更強勁的推手和更廣闊的平臺。國內首個“區塊鏈村”利用區塊鏈技術加快農產品經營數字化,是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語境下,農村基層組織和農民積極參與“區塊鏈+”實踐的一個生動縮影。

近年來我國農村電商發展迅速,為“區塊鏈下鄉”打下了堅實基礎。如碭山縣目前有電商企業1300多家,網店和微商5萬家,10多萬人從事相關產業,2019年碭山縣網路銷售農產品高達46.7億元,連續多年領跑全國。

我國農村電商發展過程中,大量貿易資料在網路中流轉,引入區塊鏈之後,農戶的每一單交易、物流資料都在鏈上留存記錄,成為不可更改的信用憑證和最具挖掘潛力的資料資產。從這個意義上說,正如區塊鏈是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區塊鏈下鄉”也農村電商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電商進農村”的升級版,將為打通農產品產、供、銷協作體系提供全新的格局。這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之一。

推進鄉村振興必須面對的第二個重大課題,是解決經營主體信用量化不足導致的交易成本過高、各類要素難以被有效啟用的矛盾。區塊鏈儲存資料資訊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等特徵,最大的優勢就是以量化和技術體現方式塑造、確認信用,因此“區塊鏈下鄉”有利於打破農民交易信用障礙,以啟用交易加快啟用農村產業。

安徽碭山縣的“區塊鏈+”探索不是孤例。螞蟻集團資料顯示,2020年全國範圍內螞蟻鏈涉農業務量增長超過12倍,其中農產品溯源同比增長近7倍。越來越多農民開始嚐鮮區塊鏈,“上鍊”正在成為農村“觸網”之後的新選擇,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推進器。

推進鄉村振興必須面對的第三個重大課題,是大力加強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加強以網際網路、大資料、區塊鏈、5g大資料為重點的數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區塊鏈又是其中的一個重點。

最近幾年,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明顯提升,全國行政村通光纖、通4g網路比例均超過98%,2020年農村網民規模為3.09億,農村地區網際網路普及率達55.9%。在此基礎上,“區塊鏈下鄉”覆蓋範圍越來越大,可望帶動農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碼提速。

進一步做大做強農村電商、加強農村信用建設和數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條件,是暢通城鄉經濟迴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在這個重大歷史程序中,“區塊鏈+”“區塊鏈下鄉”絕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小插曲,而必將是一個濃墨重彩的精彩篇章。

來源:青瞳視角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