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方釘子敲進圓孔裡?“加密銀行”的DeFi解決之道

買賣虛擬貨幣

加密貨幣的世界越來越多姿多彩了,但還有人記得比特幣曾經的承諾嗎?

比特幣的崇高目標之一,就是讓每個人成為“自己的銀行”——雖然這個理念在 2008 年提出的時候會讓人覺得有些荒謬,而且比特幣在十多年後的今天依然遊離於傳統金融的邊緣,但由它衍生出的各種去中心化金融服務卻開始一點點改變傳統銀行業務。

去中心化金融(DeFi)是銀行嗎?

去中心化金融已經成了幣圈鏈圈裡的流行語。

那麼,到底什麼是去中心化金融?一般來說,人們希望在區塊鏈上提供一個能夠替代傳統銀行服務的加密貨幣,在透過這個加密貨幣連線到全新的去中心化借貸、交易所、儲存和其他 DeFi 平臺。有些人在整個去中心化金融生態系統裡如魚得水,因為這個體系的可替代性很強,資產運作也更加靈活。

但毫無疑問,去中心化金融和銀行業務有著很大區別,因為它只是在模仿銀行功能,卻無法提供銀行所重視的其他東西:安全性。線上支付平臺 Skrill 執行長 Lorenzo Pellegrino 解釋說:

“許多加密貨幣生態系統裡運營的公司都聲稱自己是‘銀行’,但幾乎所有公司都無法邁過監管這一道坎。他們不過是在消費這個術語罷了,因為一旦你自稱是‘加密銀行’,就好像在更廣泛的金融世界裡擁有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性和監管許可,但其實他們的產品可能並不能提供這些東西。”

實際上,所謂的“加密銀行”並不能保證接受存款或提款,這顯然是一個危險的訊號,也意味著智慧合約破產,他們不僅不會承擔法律責任,而且也沒有任何可以涵蓋代幣的投資者保護計劃。因此,如果以現實中的監管標準來看的話,能夠被真正稱為“加密貨幣銀行”的是少之又少。但是,加密銀行確實存在,因為區塊鏈解決方案在金融行業裡的應用正變得越來越成熟,而且監管機構也開始嘗試去更多地瞭解這個革命性的創新技術。

什麼是加密銀行?

加密銀行其實算是一種提供“銀行業務”的機構,並按照貨幣相關標準從事交易活動,比如存款和取款、貸款和借款、以及進行更廣泛的工具和市場投資。雖然傳統銀行業從事相同的業務,而且同樣在金融監管機構的管轄範圍內獲得了合法性,但加密銀行已經將加密貨幣整合到了上述金融業務裡。

不過,去中心化金融面臨的挑戰是雙重的,這意味著它必須處於一個包容的監管環境裡,並且擁有足夠的本地人才來提供成熟、可信賴的解決方案。讓我們以德國為例,德國的政策制定者們較為進步,在那裡,持有法定貨幣和法定貨幣資產的企業和機構都可以透過加密銀行輕鬆參與去中心化經濟。目前,德國當地已經有 Bitwala 和 Spot9 這樣的加密銀行出現,而且他們正在扮演“橋樑”的角色,把看似無關的法定貨幣經濟和加密經濟連線在一起。

以 Bitwala 為例,這家加密銀行受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監管,其存款由德國存款擔保計劃(German Deposit Guarantee Scheme)承保,最高可達10萬歐元(約合 11.3 萬美元)。這種監管要求其實和德國本地銀行是一樣的。Bitwala 還與受歐盟監管的 SolarisBank 達成了合作,確保賬戶持有人能夠像他們使用普通銀行賬戶一樣處理 Bitwala 的業務,包括獲得付款、支付租金和賬單、兌換貨幣、傳送銀行間支付、以及無縫儲存法定貨幣和加密貨幣。

令人信服但又徒勞無功

區塊鏈金融具有一些獨特功能,許多大型中心化加密公司也因此可以提供類似銀行服務的企業級業務,即使相關法規可能尚未成型。舉個例子,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尚未明確加密公司是否可以與銀行系統整合,目前這些提供所謂“加密銀行”服務的公司基本上都是投資基金——Coinbase Custody 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例子,雖然他們提供的都是“銀行”服務,但監管機構其實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批覆。

對於一些嚴謹的投資者和企業來說,他們更願意等到稅務機關和監管機構給出明確指示後才會入場,以便合法地使用法定貨幣投入到 Coinbase Custody 提供的代幣上。Coinbase Custody 目前利用冷儲存為加密市場上投入大量資金的人提供安全託管服務,同時使用者還能享受與 Coinbase Pro 交易所的無縫整合,以及存款保險、可用權益抵押工具、定製報告和第三方審計服務。

全球範圍內迅速發展的“比特幣銀行”

讓我們再來看看 Coinbase 託管解決方案。

對於美國使用者來說,Coinbase 解決方案總是缺少了些什麼,雖然可以在這個平臺上能夠獲得值得信賴的儲存和交易服務,但卻無法從 Coinbase 帳戶支付賬單,也不能獲得工資。如果想買電影票,加密貨幣用作付款手段也非常麻煩。例如,使用者首先需要把比特幣(BTC)兌換成現金,然後將其從 Coinbase 傳送到合作銀行,然後從銀行傳送到使用者自己的銀行賬戶裡。之所以要有這麼一個操作流程,主要是因為在沒有監管部門批准的條件下,雖然可以將法定貨幣兌換成加密貨幣(或是將加密貨幣兌換成法定貨幣),但是如果想要存放在銀行賬戶裡,加密貨幣可能不屬於貨幣的定義。

正如線上支付平臺 Skrill 執行長 Lorenzo Pellegrino 所說:

“雖然加密貨幣肯定會在支付軌道的未來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我們相信加密貨幣應該是對當前貨幣系統的一種補充,而不是與之競爭,而線上支付公司可能會在加密貨幣普及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

然而就目前而言,傳統貨幣體系和加密貨幣的擬合就像是把一個方形釘子敲進圓孔中。即便是像 Coinbase 這樣的加密貨幣平臺,也在努力改變行業內根深蒂固的競爭和監管障礙。不過在嘗試最佳化各種屬性之後,加密貨幣似乎忽略了一個關鍵要素:可轉讓性。

代幣具有稀缺性、耐久性、可分性和可替代性等屬性,這些屬性通常不會讓監管機構感到麻煩,但是在“可轉移性”方面可能會造成僵局。但是這個問題並非沒有解決方案,一些使用與法定貨幣掛鉤的穩定幣已經開始提供免費的跨境交易、支付和投資等活動了。

“銀行”更像是一個標籤

人們總希望可以隨時隨地用“錢”——即使能在 90% 的地方使用,有時也不行。所以對於加密銀行來說,僅僅建立在脆弱的夥伴關係基礎上的衍生工具、或是不穩定的借記卡解決方案是遠遠不夠的。根據麥肯錫最近釋出的一份報告顯示,在沒有監管機構批准的前提下,目前在傳統法定貨幣市場裡處理“加密銀行”業務往往需要三至五天的結算時間——相比之下,如果交易對手要在加密貨幣資產之間兌換的話(即我們俗稱的、不需要中央監管機構的數字貨幣“幣幣交易”),透過區塊鏈只需幾分鐘就能完成。

加密貨幣會越來越多地用於儲存和傳輸,隨著未來幾年在金融領域裡發揮的作用不斷增大,擁有最自由銀行管理機構的綜合經濟體將受益最多。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