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成為區塊鏈應用的風向標:一旦成功,剩下的99%就能得到大規模的應用

買賣虛擬貨幣

作者 | 邱祥宇

2000年11月,上海法院在審理一起勞動爭議糾紛案時,將電子郵件作為定案的有效證據,在全國司法審判中尚屬首例。

面對10多年前的這個新聞報道,相信大多數人現在會覺得電子郵件作為證據不是很正常嗎?然而在當時,電子郵件能否被作為證據,經過學界和法律界的廣泛而深刻的討論。

2018年6月,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基於區塊鏈證據做出了全國首例法判例,人們又開始展開新一輪大討論。

正方觀點認,區塊鏈技術公開透明,不可篡改,可以使得交易資料儲存分佈化、證據提取自動化,質證過程同步化,可以大大提高司法效率。

反方觀點認為,不存在不被懷疑的技術,區塊鏈技術如何證明不被懷疑?如果code is law,是否意味著律師就要被淘汰?區塊鏈技術應用於現實商業是否已經足夠成熟?

2019年5月10日,由上海市法學會網際網路司法研究小組主辦、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浙江數秦科技有限公司、同濟大學法學院承辦的“DT時代,智慧法治”2019數字司法研討會,從巨集觀和微觀層面對區塊鏈在司法領域的應用現狀可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極具深度和廣度的大辯論,現場思想火花四濺,金句頻出。

巴位元根據研討會內容,提煉出部分關鍵內容,供業界人士參考。

研討會現場

一些事實

現階段,區塊鏈取證應用的範圍還不廣泛。

區塊鏈存證業務並不賺錢

 區塊鏈技術其實是證據的基因重新再造和提取的過程。

一些疑問

 如果code is law,是否意味著律師就要被淘汰?

 區塊鏈是靠技術公信,公證是靠國家公信力,二者結合是否矛盾? 

技術在懷疑中被接受,區塊鏈能不能創造一種不被懷疑的技術?

一些展望

 區塊鏈技術可以保證“第四方”實現無信任中介。

 區塊鏈發展到一定地步有可能真的到“無訟”。

 司法是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區塊鏈司法應用是風向標。

1.1 區塊鏈取證應用的範圍還不廣泛

2018年至今,我國杭州、廣州、北京3家網際網路法院在“司法+區塊鏈”領域均取得了一定進展。

2018年6月27日,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基於保全網上的區塊鏈證據做出了全國第一例區塊鏈司法判例。2019年3月30日,廣州網際網路法院立足於區塊鏈技術的“網通法鏈”智慧信用生態系統上線。2019年4月11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首個涉區塊鏈“天平鏈”的判決出爐。

不過,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高階合夥人吳衛明律師認為,區塊鏈取證應用的範圍並不是很廣範,只是出現了少量的試點。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在於:現行的中心化體系由於規模和成本的優勢,現階段還是有顯著優勢的。但是未來隨著資訊互動成本的下降,去中心化的證據體系有望能夠迅速進入到司法活動的主要舞臺上。

“現在說區塊鏈很懸乎,但真正用區塊鏈的並不多,所有區塊鏈技術都號稱做存證,但事實上存證技術也不是很成熟,沒有各種專業機構的服務也是做不到的。”數秦科技董事長高航補充道。

1.2 區塊鏈存證業務並不賺錢

在很多新聞報道中我們看到,區塊鏈存證,是很多團隊做區塊鏈應用選擇的一個切入點,那麼這項業務到底賺不賺錢呢?

高航坦言,做區塊鏈存證並不賺錢,就像賣保險,事實上什麼都沒發生但需要花額外的成本做這件事情。

所以,數秦科技也在尋求在新場景中挖掘價值,並聯合公證處、司法鑑定中心等專業化的機構共同構建體系,在增量價值中挖掘出商業價值,從而使得資料像貨幣一樣迴圈流動起來。

1.3 區塊鏈技術其實是證據的基因重新再造和提取的過程

對於證據的真實性,上海市徐江區公證處主任潘浩表示,從來沒有客觀的真實,客觀的真實是很難取得,只能追求法律真實,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一種程式的真實。

“區塊鏈技術其實是證據的基因重新再造和提取的過程。每個人都有基因,人的基因到底是不是最客觀的東西,都很難講。”

從公證的角度看,潘浩認為,區塊鏈技術解決的是存在的問題,需要跟實體的程式以及跟司法鑑定、公證機構、其他機構結合起來,這樣才更加有利於資料儲存的真實。

2.1 如果code is law,是否意味著律師就要被淘汰?

“code is law”是前些年區塊鏈圈子裡經常討論的話題,在理想主義者眼中,程式碼即法律。更有好事者煽風點火,認為隨著區塊鏈智慧合約的運用,律師這一角色面臨失業的風險。

高航持反對態度,他認為,在新工具、新生產要素、新社會關係裡同樣需要更加專業的法律服務。換句話說,在涉及區塊鏈或者數字貨幣的司法場景時,需要懂這些新技術的具備法律素質的專業律師。

2.2 區塊鏈是靠技術公信,公證是靠國家公信力,二者結合是否矛盾?

正方觀點認為,區塊鏈的一大特色是去中心化,而目前司法流程中的證據、舉證還是圍繞在中心的概念上。

“比如我們共同認識一個人他就是證人,或者這個人看到了同時發生的事他成為了證人。我們共同有物證的連線點他成為了物證,我們共同簽署了一份文字,變成了書證。這就是產生圍繞著中心化連線點的思路。”吳衛明說。

反方觀點認為區塊鏈只是工具,數秦科技董事長高航以與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基於保全網上的區塊鏈證據做出的全國第一例區塊鏈司法判例為例,實踐中聯合了鑑定中心、公證處、仲裁以及其他司法機構,本質上是把電子公證處的公信力、專業的公信力和區塊鏈技術公信力三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價值網際網路共識根基”。

2.3 技術在懷疑中被接受,區塊鏈能不能創造一種不被懷疑的技術?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所有的網際網路審判基本沒有涉及到刑事?因為刑事的認證標準是排除合理懷疑,這意味著沒有一種技術是可以不被懷疑的,所以在刑事領域非常困難。”

上海市法學會網際網路司法研究小組成員章曉琴表示,在民商事領域中是優勢證據,只要審判者認為目前這種情況下為真的可能性大於為假的可能性就可以採納。沒有不受懷疑的技術,也沒有不被突破的技術,也許若干年後看當時認為是真的東西其實是假的。

吳衛明對於“沒有不受懷疑的技術”持部分同意態度。他指出,區塊鏈技術之所以可靠,是因為有一套密碼學的原理,同時分佈了無數個節點。

“技術被懷疑是說沒有達到司法認證標準術,如果達到了司法認證標準,在法律上是被認可的,就可以認為在當前技術條件下是基本安全的,在民事案件的認證機制上就可以成立。”

3.1 區塊鏈技術可以保證“第四方”實現無信任中介

在現實中,有很多第三方證據保管平臺、存證平臺往往是利益的相關方,第三方不是那麼純粹,這時候就出現了“第四方”的概念。

高航解釋稱,“第四方”是與各方完全沒有相關的關聯方,實現這一手段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藉助了區塊鏈的概念。

3.2 區塊鏈發展到一定地步有可能真的到“無訟”

杭州網際網路公證處負責人徐小蔚認為,如果能夠建立一種普遍的信任機制和共識機制,區塊鏈發展到一定地步有可能真的實現“無訟”。

上海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高階合夥人嶽巍以某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為例,如果將財務流、資訊流、業務流都經過區塊鏈存證,上市公司造假成本會非常高、難度非常大,同樣也帶來了非常高的公信力。

“律師也有責任、有義務把區塊鏈存證推廣到交易的每一個環節,讓交易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真實、可驗證、不可逆的,在這種其他下商業的秩序以及真實財務情況才會更可信。”

3.3 司法是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區塊鏈司法應用是風向標

上海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高階合夥人代政表示,區塊鏈司法應用是風向標,因為司法是社會對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紅線。

“區塊鏈在司法中使用並不是以引領為目的,應用量是很小的,但是具有風向標的意義。如果區塊鏈都能在司法裡廣泛使用了,司法聯盟鏈都能廣泛建立起來了,那我想這能大多地促動區塊鏈在一般商業行為中的使用。”

徐小蔚進一步指出,如果區塊鏈在司法領域存在的疑問都能解決的話,接下來在更多的交易、版權創作等領域是肯定能夠得到答案,“司法也許就是1%,剩下的99%就能得到大規模的應用。”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