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半效應”失效,比特幣離初心越來越遠

買賣虛擬貨幣

文丨互鏈脈搏·梁山花榮

歷史並沒有重演,被寄予厚望的比特幣第三次減半,價格不漲反跌。

投資者總喜歡用過往減產的走勢和歷史資料來判斷比特幣未來的價格,但實際上,這種方式並不總是湊效。正如德國社會學和歷史學博士雷納·齊特爾曼在《富人的邏輯》一書中指出,如用後視鏡視角進行投資,以過去的資料作為未來投資的依據,必然會走進慣性認知誤區。

事實上,發展至今,比特幣的價格走勢已並非簡單依賴於供需變化,更多是取決於它背後所承載的價值。

從最初中本聰提出的電子支付系統,到底層公鏈,到如今的“數字黃金”,似乎每一次減半之前,比特幣的發展路徑都會面臨調整,而它所承載的價值也在不斷髮生變化。

三次減半,比特幣離它的理想越來越遠

在中本聰的白皮書中,比特幣最初的理想是成為一種基於加密證明而非基於信任的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用於取代網際網路商業中完全依賴金融機構作為可信第三方的電子支付方式。

基於這種共識和理想,比特幣吸引了一批信仰者,並且還催生了挖礦行業。

為了防止出現惡性通貨膨脹,白皮書不僅將比特幣的總量限定為2100萬枚,還設定了比特幣獎勵每210,000個區塊減半一次。

在第一次減半時,比特幣仍被主流社會斥之為“世紀大騙局”。當年比特幣雖已被挖出了約1050萬枚,但流通市值不足10億美元,持幣者大多是原生信仰者和礦工。

但當時,信仰者的共識是比特幣將會成為一種不必依賴信任的電子交易系統,用於取代全球金融機構作為可信第三方的支付手段,其未來的價值潛力充滿想象空間。

2012年11月,比特幣第一次減半,價格不斷暴漲,截至2013年4月9日,比特幣價格由減半前的7美元,漲至195美元,暴漲近27倍。

到了第二次減半2016年時,比特幣的競爭對手以太坊已經誕生了,它允許任何人能夠在平臺上建立和使用透過區塊鏈技術執行的去中心化應用。

而此時,比特幣社羣也出現了分歧,但與此同時,比特幣也開始步入2.0階段。比特幣開發者們希望它能突破區塊限制,成為更為先進的底層技術公鏈,而不僅僅是一種支付系統。

此時,比特幣承載的核心價值也發生了變化,儘管其TPS效能遠不及以太坊,但由於此前的“造富效應”,加上以太坊將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概念快速帶入大眾視野,比特幣作為底層技術公鏈的前景依然被看好。

2016年比特幣第二次減半時,其價格由400美元一直攀升至2894美元,價格又暴漲了7倍多。

在前兩次減半後,史無前例的投資回報率吸引了大量的礦工、金融從業者甚至機構投資者的入局。再加之世界經濟環境的複雜多元化,比特幣承載的價值和主要功能再次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將比特幣定義為具有避險功能和收藏價值的“數字黃金”。

此時,比特幣的核心價值不再是簡單基於供需的變化,承載其價值的是“數字黃金”的故事是否完美,是否有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並且影響比特幣價格波動的因素更加複雜多元化。

從這次情況來看,比特幣的減半效應顯然是失效的。根據加密貨幣資料網站非小號顯示,截止13點,過去24小時,比特幣價格僅上漲0.24%。而且就在此次減半前兩天,還曾發生半小時暴跌1000美元事件。

從電子支付、到底層技術公鏈,再到“數字黃金”,比特幣的核心價值與主要功能也發生了三次變化,比特幣離它最初的理想也越來越遠。

第三次減半影響:挖礦業洗牌、投資者離場

經歷了前兩次減半暴漲後,“比特幣減半”早已形成了炒作週期。但這一輪減半初戰失利,不僅會讓原來的挖礦產業加劇洗牌,還會傳導至二級市場,引發大量的投資者離場。

互鏈脈搏注意到,比特幣第三次減半後,多個礦機已經觸及關機價位,其中包括最經典的螞蟻S9系列礦機或將永遠退出歷史舞臺。另外,剛推出不久的新礦機螞蟻S17系列,神馬M31s系列等每日淨收益已不足10元。螞蟻礦機T17、神馬M21s、芯動T3、阿瓦隆A1045等多個礦機已達到關機幣價。

(來源:挖幣網)

比特幣減半後,隨著全網算力不斷提升,挖礦難度將進一步增加。據BTC.com資料,當前比特幣全網挖礦難度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6.10萬億(T),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Bitcoinist分析,比特幣減半後,只有其價格區間在12,000美元至15,000美元之間,比特幣礦工才能繼續盈利。

(來源:BTC.com)

“減半後的前1008個區塊比減半前的困難大很多,所以實力較弱的礦工(約30%)可能在減半後被迫關閉大部分礦機。” 大型加密礦池Poolin副總裁Torre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挖礦難度每隔2016個區塊調整一次,或大約每兩週調整一次,這意味著效率較低的礦工可能會在減半後一週內“退出遊戲”。

除了礦工,“減半效應”失效引發的過山車式的行情,或將引發大量二級市場投資者離場。

根據AICoin統計,受幣價波動影響,比特幣減半前後近24小時爆倉達到17.85億人民幣。另外,在減半之前,截至5月10日晚上十點半,24小時內共有4.2萬人爆倉,爆倉的金額達到8.34億美元,摺合人民幣將近60億。

在兩次減半“暴漲效應”刺激下,許多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對本次減半推動幣價上漲抱有充分的預期,部分投資者甚至以合約方式加大了槓桿,但伴隨減半而來的暴跌讓很多人都猝不及防。

業界人士分析,減半結束後,多數投資者會看到利好出盡,形成獲利盤出逃的現象,多空雙方的爭奪變得更加的激烈,也讓行情有了更大的不確定性,減半後的利好出盡後的下跌,而這或將引發大量二級市場投資者離場。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