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穩定幣是個偽命題?

買賣虛擬貨幣

最近幣圈的老人趙東對關於“穩定幣”有許多的看法以及自己的觀點:貨幣有個“不可能三角”理論。1999年由保羅-克魯格曼提出。

USDT的成功,是放棄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命根子交給了銀行),目的是得到高度流動性和錨定美元的“穩定性”。這點,USDT基本做到了。Gusdt學的是USDT,能不能做成不知道。

而其他所謂的“穩定幣”呢?既想獨立自主,又想“穩定”,那麼就必須放棄自由流動了。但是,不能自由流動,沒有流動性的“穩定幣”,你需要嗎?

那麼如果要“獨立”,又想自由流動,就必放棄“穩定幣”了,那麼,“穩定幣”就成了個“偽命題”,不存在了。

不可能三角是什麼?

區塊鏈“不可能三角”又稱為“三元桲論”。是指在各種區塊鏈網路共識機制中都無法同時兼顧“可擴充套件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最多隻能獲得兩個,而不能同時實現三個。

可擴充套件性,說得直白點就是更大的容量,更快的速度;安全性可以指區塊鏈網路的穩定可靠,儲存在網路中的資料不容易被篡改和損壞,不容易被“惡意”或“非惡意”的第三方獲取,去中心化這個概念都被大家說的太多了。

四種共識機制


既然不可能三角是公鏈最基本的共識機制,那麼我們來談一談主流公鏈的四種共識機制POW、POS、DPOS、DBFT的特點。    

POW即工作量證明,比特幣就是建立在POW共識機制上,最大的特點就是演算法簡單,容易實現。節點之間無需交換額外的資訊即可達成共識。缺點就是區塊的確認時間難以縮短。轉賬速度慢,容易產生分叉,需要等待多個確認。

以太坊的共識機制主要是包含POW和POS兩種共識機制,POS即權益證明,將POW中的算力改為系統權益,擁有權益越大則成為下一個記賬人的概率越大。這種共識機制的優點是不像pow那麼費電,但是也有不少缺點:沒有專業化,擁有權益的參與者未必希望參與記賬;沒有最終性,需要檢查點機制來彌補最終性。

DPOS共識機制是在POS的基礎上,將記賬人的角色專業化,先透過權益來選出記賬人,然後記賬人之間再輪流記賬。

小蟻NEO,DBFT共識機制:是由權益來選出記賬人之間透過拜占庭容錯演算法來達成共識,這種方式的優點是:有專業的記賬人,記賬由多人協同完成,每一個區塊都有最終性,不會分叉,演算法的可靠性有嚴格的數學證明。缺點就是當有1/3或以上記賬人停止工作後,系統將無法提供服務。

透過以上四種典型的共識機制,我們從瞭解了區塊鏈的“可拓展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三者的兼顧。



穩定幣是什麼?


接著我們來談談最近幣圈都在談到的穩定幣是什麼?GUSD是一種部署在以太坊ERC-20的穩定幣。這意味著所有以太坊錢包都可以支援收發GUSD,對投資者及其方便。缺點就是GUSD智慧合約中包含分別負責“提供服務介面”,“發幣,銷燬,轉賬”,“資料儲存”,“發行量上限管理”和2個“賬戶許可權管理”。一旦系統被駭客攻擊,就會崩潰。

所以穩定幣就是一種法幣價格相對穩定的數字貨幣,它透過一些模型設計保證穩定幣的價格在其所對標的法幣價格以很小幅度上下波動,從而保證在價格劇烈波動的數字貨幣市場中起到良好的資金避險,資產儲值、支付結算等功能,所以穩定幣被稱為“溝通法幣世界和數字貨幣世界的橋樑”。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