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催生一場政府治理變革

買賣虛擬貨幣

區塊鏈:催生一場政府治理變革

——在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區塊鏈在社會治理中的應用與對策”公共政策沙龍上的發言整理稿

(2019年11月2日)

(陳廣勝 浙江省政府副秘書長)

今天的沙龍,我是來學習的,因為在技術方面,完全是門外漢。對區塊鏈一直沒有作思考,但因為抓智慧督查平臺建設,本週正好與有關方面作過對接。為此次沙龍,才臨陣作了一些梳理。拖到最後講,主要是想聽聽大家的觀點,再消化一下。總之,我是門外漢說門內事。

區塊鏈是由新技術武裝起來的新型應用模式。說到區塊鏈,人們往往會談到中本聰。我感到有意思的是,這兩個名字正好形成對應:“中”是“區”的中央,“本”是“塊”的本部,“聰”是“鏈”的精髓。不過,像分散式資料儲存、點對點傳輸、多節點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術語,普通人聽起來會比較陌生。說直白一點,就是一個大家可共享的賬本,並且全程留痕、公開透明、不可篡改,於是形成無縫隙的閉環機制。

“可共享”與“無縫隙”,是我從應用側對區塊鏈技術的樸素理解。人人可共享,解決了資訊不對稱問題,這體現了資訊資源配置的極大公平;無縫隙閉環機制,解決了人際間信任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能撬動效率。以技術創新的手段促進公平與效率有機統一,從這個角度講,區塊鏈的整合應用有利於建構新生產關係,有利於破除資料層面的既得利益格局,可謂有幾分符合社會主義的理想特徵。

任何技術都是透過具體的應用場景發揮其影響力。從被冠以1.0的數字貨幣應用階段,到2.0的智慧合約應用階段,直至今天3.0的泛區塊鏈應用階段,區塊鏈技術也從數字資產向票據管理、產品溯源、存證取證、版權保護等諸多領域拓展。我認為,凡一切成鏈的都能用上區塊鏈,比如供應鏈、資金鍊、服務鏈。當然,本人會更多地思考在政務領域的應用。顯而易見,以區塊鏈技術促進公平與效率的統一,合乎公共管理的價值理性。藉此機會,談談若干具體場景。

一是身份認證。無論是作為政務服務物件,還是行政執法中的行政相對人,都有一個身份確認的問題。比如“證明我媽是我媽”,就是群眾辦事過程中經常碰到的堵點。近年來,各部門都在削減證明,但假如沒有相應手段跟進,仍然是治標不治本,以致辦事群眾倒過來請求職能部門開證明。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性,能使相關問題迎刃而解。只要確保上鍊資料的真實性,區塊鏈即可解決資訊“存”與“證”的難題。身份證、結婚證、房產證、駕駛證等資訊都能透過一定規則,在相應的區塊鏈節點間共享,“我媽是我媽”就不言自明。

二是稅收徵管。我國的稅收徵管體制比較龐大,長期以來國稅局、地稅局分設,去年開始合併。徵稅需要花費大量行政成本,尤其是今年實行個人所得稅新政,允許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費用專項扣除。但每個人情況千差萬別,扣除額因人而異。稅收徵管的難點,在於各部門之間的資料壁壘。假如公民、企業的相關資訊被儲存在區塊鏈上,建立分散式賬本資料庫,就極大壓縮了偷稅漏稅空間,從源頭上降低了稅收徵管成本。

三是扶貧救助。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區塊鏈可以服務於脫貧攻堅戰。鑑於層層撥付難免導致資金“跑、冒、滴、漏”,運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將扶貧從物件確定到資金髮放、申領的全流程串成鏈條,將每個環節責任到人。低保救助、教育救助、醫療救助等,也可以透過智慧合約,促使資金在政府部門和銀行的不同賬戶間自動流轉。由於有區塊鏈的支撐,政府可以對扶貧專案、救助資金實行穿透式管理,切實精準到戶、精準到人。

四是效能監督。區塊鏈透過“全網見證”實現所有資訊如實記錄,能使行政審批、行政執法等行為在鏈上完整留痕,並且不可能被篡改。這意味著具體在哪個環節、哪個節點停留多少時間,所作行政行為的法律、政策依據何在,都能在事後追溯,誰也難以抵賴,便壓縮了自由裁量的空間。單就這一點,區塊鏈對深化“放管服”改革尤其是“最多跑一次”改革能起到強大的技術支撐作用,將有力撬動行政效能革命,推動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全面提升。

以上僅僅舉幾個例子,但由此可見區塊鏈在政務領域的廣闊前景。十九屆四中全會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頂層設計,強調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區塊鏈的整合應用,對政府治理現代化無疑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一是有利於治理主體多元化。多元治理是善治的基本特徵。也就是說,政府不能包攬一切,應有所為、有所不為。除政府之外,企業、非政府組織都在特定界域發揮應有的治理功能。這也符合中央“大治理”的理念。由於所有參與到區塊鏈系統的節點均遵循同一共識機制,能自由地交換、記載、更新資料,區塊鏈具有自治性的特點。尤其是區塊鏈便於各類主體共享公共部門資料資源,從而提升治理能力,在政府容易失靈的領域加以補位,將形成更加有效的共治局面。

二是有利於治理機制協同化。信任是市場經濟的基石,也是當今社會的稀缺品。假如整個社會信用缺失,必然導致高昴的政府治理成本。區塊鏈能解決資訊不對稱問題,形成有效的共識機制,使“資訊網際網路”轉向“信任網際網路”。這不僅推動政府部門之間的信任增進,還拓展至市場和社會組織之間。特別是透過智慧合約,將降低不同主體之間的溝通成本,進一步提升協作信任,實現政府和社會協同治理。

三是有利於治理結構扁平化。人類社會長期以來按中心化模式執行,政府機構依照職能、等級形成科層制組織。該治理結構一般是集權化、豎直化的,各層級主要從上層逐級接受指令,極易導致官僚主義和權力尋租。區塊鏈系統沒有統一的中心節點,具有去中介化特徵,意味著上級與下級乃至基層末端之間並不存在資料鴻溝,每個節點參與者都可以平等地介入管理;全程可追溯在客觀上使“放而不亂”成為可能,形成“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制衡機制,這為政府扁平化治理提供了技術鋪墊。

四是有利於治理方式智慧化。區塊鏈以網際網路為依託,以分散式資料庫技術為支撐,顛覆了中心化治理模式,從而極大提高達成共識和價值傳遞的效率,進一步實現平臺化賦能。尤其是透過區塊鏈與雲端計算、大資料等技術疊加應用,將使政府運作進一步從線下為主轉向線上線下融合,不斷實現智慧化、精準化治理,形成具有鏈式效應的智慧政務生態。

那麼,區塊鏈對政府治理的核心價值體現在哪裡?從本質上講,區塊鏈是透過創造信任來拓展合作,透過拓展合作來實現價值。從更寬廣的視野來看,人類文明正是基於有效合作。無論市場經濟,還是網際網路,其精髓都在於大規模合作所造就的非凡價值。區塊鏈技術恰恰能夯實人類合作的信任基礎,使政府可以更廣泛尋求協同治理的有效夥伴,也使行政權力更可能被裝進區塊鏈的“籠子”裡——這個“籠子”是“制度+技術”的產物。正因如此,區塊鏈有可能催生一場政府治理變革。

區塊鏈的未來已來,這毫無疑問。但又應看到,區塊鏈的實際應用仍然處於起步階段,所以我在治理變革前加了“有可能”三個字。雖然大方向正確,但絕不可一哄而上,不能為區塊鏈而區塊鏈。區塊鏈的前景無限,技術卻終究是有限的,這是任何事物不可超越的現實。在人面前,區塊鏈永遠是工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說區塊鏈去中心化,區塊鏈的諸多應用能落地,恰恰是由於契合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如何推進區塊鏈在政務領域的應用?一是透過試點探索,爭取形成績效明顯的可複製、可推廣示範案例。示範可以讓更多人跟進,形成滾雪球效應。二是在安全體系、標準規範等方面整體謀劃,為更廣泛、深入推進區塊鏈整合應用奠定基礎。這是軟性的基礎設施,也是硬性的頂層設計。三是建構公共平臺,防止重複建設,不能都各搞一套。比如在節點設定方面,能否體現開放的思維?因為有的應用一開始資料規模有限,封閉起來搞“小而全”,既不經濟,又容易將路走偏。我本週在與相關方面探討時提出平臺化、複合型節點的概念,就是想從業務模式上降低應用門檻我不懂技術,僅僅是從邏輯上推導,覺得應是一條路徑。區塊鏈有著精細、精準、精緻的天然基因,在發展過程中應實現技術理性。可技術永遠是一把雙刃劍,假如應用技術的人缺乏理性,技術就容易走向理性的反面。在當前區塊鏈發展的黃金期,認識這一點尤其重要。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