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透區塊鏈系列結語篇05-區塊鏈本質上是一種治理模式

買賣虛擬貨幣

今天出現的區塊鏈技術,也會導致新的時代,這個新時代革命的強度可能是網際網路革命的十倍,百倍。— 張首晟網際網路對電商的塑造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將很多線下業務搬移至線上,實現了物質世界向位元世界的對映。極大的再造了原有的商業流程、管理模式、催生新的商業生態。尤為體現在電商行業和金融領域。
中國傳統電商平臺的崛起,以淘寶,京東為代表,平臺聚集海量買家和賣家資訊,服務供給兩端,提供全方位購物流程:選品,下單,結算,物流查詢,退換貨,糾紛處理,整個購物流程一站式完成。將傳統身臨其境的購物行為全部電子化了,完成了對實體店在時間上和地域性上的降維打擊。隨著移動智慧終端的普及,社交關係網路的發展,網路購物逐漸形成基於一定的雙向社交關係(熟人關係)和單項社交關係(粉絲經濟)形成的新形態,以微店、有贊、雲集為代表的社交電商平臺,將情感這一因素嵌入網購行為中。之後隨著直播,短影片等新型傳媒介質的出現,憑藉其豐富的視聽體驗,強互動的本質特點,使其快速崛起成為新型的導流形式。這一階段以抖音,快手為代表。18年被稱為抖商元年,各大微商紛紛入局,大有重振當面微商輝煌之勢,爭搶喝上這波短影片紅利的頭啖湯。


傳統的電商平臺,尤其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的短影片導購服務,它們都不同程度的將購買者或者使用者的反饋作為再生產或再售賣的考量因素,使用者參與到生產中來。區別於工業時代完全在供給端進行大批次、強標準、統一化的生產。管理流程上更加註重使用者的運營,決策的流程也從金字塔的從下至下的單邊決策變成雙邊決策(供給側和使用者側)。網際網路對金融的塑造網際網路的浪潮也會波及到金融領域,很多業務流程都被電子化了,比如支付,在移動支付領域,民營企業佔據中國移動支付份額額90%以上。然而在金融領域所有網際網路化改造的過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網際網路銀行的誕生。
這些銀行的誕生,都是以自己強大的使用者群為基礎。代表為阿里巴巴的網商銀行,騰訊的微眾銀行。這些網際網路銀行與傳統商業銀行的最大不同是沒有任何一個實體的營業網點,所有的業務全部基於線上完成。這樣的一種商業模式,全然不同於實體商業銀行,商業模式吸儲放貸和結算全部線上完成。所以它沒有分行的概念,所有的業務一個總行面對所有的使用者。治理結構扁平化,沒有層層的決策傳遞,業務的執行效率很高,使用者的滿意度很大。網際網路銀行放貸可以做到321,即3分鐘申請,2分鐘稽覈,1分鐘放貸。較現有的傳統銀行,其業務效率要高好幾倍。同時,網際網路銀行依託其大資料分析能力,對使用者和商家的網上行為如購物,社交,瀏覽歷史等分析其信貸風險和還款能力,為其提供合適的信貸額度和理財產品,可以做到千人千面。這點是傳統的銀行機構無法做到的。

金融領域是強監管領域,現有的網際網路銀行在開展業務的方面都有諸多的限制,比如,只允許給個人和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幾乎不允許做吸儲業務,這也就限制了它信用貨幣創造能力。吸儲只能以理財產品的形式提供給消費者。(比如支付寶的餘額寶,本質是貨幣基金,並且是中國最大的貨幣基金)。信用創造是銀行區別於其他商業機構最為不同的一點,所以大單吸儲的限制影響了網際網路銀行盈利的規模。如果網際網路對傳統行業的影響止於皮肉,而區塊鏈對其侵入行業的影響則是“抽筋剝骨”,尤其對區塊鏈的原生領域-金融領域。銀行業原有的運營模式,業務模式,監管模式,銀保、銀銀、銀監之間的合作模式也將重構。一個Libra專案白皮書的釋出能夠引起全世界各大國央行的表態,足以說明它對金融領域的顛覆性。上一個網際網路歷史機遇期,社交領域中“國字輩”移動集團的飛信退出,電信集團的易信退出,最後被微信一統。數萬億市場的移動支付領域被阿里騰訊平分。整個網際網路的歷史機遇期,“國字輩”企業中沒有一個現象級產品誕生。如今站在區塊鏈的歷史機遇的風口,這次國家層面的反應相對迅速,因為觸及的是金融系統,切膚之痛。工商銀行2019年11月4日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央行早在2015年開始論證建設DCEP(央行數字貨幣)。這一輪大潮中最為活躍的還是民營企業,香港金融管理局金融科技監管沙盒19年12月18日已經頒發了8張虛擬銀行的牌照。作為網際網路銀行升級版的虛擬銀行將成為區塊鏈時代關鍵金融力量,屆時新一輪的金融格局或許形成。回到文章開頭部分,張院士說,區塊鏈的革命強度會是網際網路的十倍,百倍。緣為幾何呢?因為區塊鏈觸及到了經濟活動的底層:信任構建產權確認。信任構建區塊鏈技術是資訊科技革命中一項偉大的技術革新,它分散式資料儲存,全網共識記賬,資料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的特點使其成為大資料時代誠信建設的基礎設施。

在自由市場經濟中,每個個體都是理性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由於資訊的不對稱性,交易雙方往往很難建立信任,阻礙商業的交換。為了避免風險,往往需要第三方或者中央對手方作為擔保機構,例如銀行、支付寶、為交易的雙方提供擔保服務。擔保機構從中提取一定的服務費用,增加了交易成本,尤其對於支付頻次高,利潤薄的小額支付,更壓縮它們的利潤空間。同時,市場的主體為了交易安全,每次尋找第三方信任機構時,都需要付出時間、精力成本。這種傳統的第三方擔保的商業形式使得業務流、資訊流、資金流流通層次過多,交易週期過長。如果產業鏈條中存在大量中心化的信用中介和資訊中介,就會減緩了系統運轉效率,增加了資金往來成本
區塊鏈作為大資料時代誠信網路的基礎設施,使得市場交易不在需要第三方增信機構,直接端對端交易,業務流、資訊流、資金流理論上秒級完成流轉。使得整個社會交易變得通暢、低摩擦。資料確權私有化產權可以極大的攤低成本,獲得排他性,本質上是將外部性問題內部化,同時確權可以極大的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

物質世界(原子世界)中兩個物體幾乎都是不一樣的,就像很難找到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如果細分到原子的級別總可以找到不同。所以,物質世界的資源是容易做出區分的。網際網路完成了物質世界向位元世界的對映,所有的實體資訊完成了數字化改造,在這個網際網路網路裡面,具體的是基於TCP/IP協議。所有公開的數字資源所有人可以便捷的分享、共享。遮蔽了地域限制,縮短了時間週期。極大的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大幅提高生產力。但是在位元世界裡面,數字化資訊無法進行很好的區分,資訊可以非常容易的進行複製,複製過後的資訊和原有的資料一摸一樣。雖然方便了使用,但是給資訊保護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在區塊鏈中給生成的每一條資訊物件打上時間戳,使得資訊變得異質化。資訊保護變得容易。同時,區塊鏈中的數字簽名技術和公私鑰體系可以將數字資訊確權到人,整個位元世界中的數字資訊得到有效保護,數字資源將迸發出巨大的生產力。網際網路時代,個人是資料的生產者,個人理應擁有資料的處置,使用,分享收益的權利。但是使用者的海量資料往往被網際網路巨頭壟斷其被無嘗佔有。例如,銀行、微信、維薩、滴滴、美團等。區塊鏈對資料的確權,使得未來可以從企業收益中得到自己貢獻的那部分收入。重塑組織內部治理流程無論公共組織部門還是經濟組織,大都採用的是科層制的管理模式,從單純的技術角度講,科層制(官僚模式)是最有效率的一種治理模式,其從上至下指令管理的傳達,其執行效率往往非常高效。然而,在實際的運作中,科層制卻容易異化:冗雜的章程、嚴格的程式管理、條塊分工壁壘等科層制管理成為效率低下的代名詞。現在的公司治理越來越強調靈活排程能力,比如提高對市場變化反應的靈敏度,增強對危機公關事務的應變能力。當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組織內部不同部門間或因利益,或因競爭、或因人情因素往往執行受阻,部門協作效率低下。

上世紀80年代誕生的組織流程再造運動,就是為了改善科層制的這一弊端。其基本思想是利用資訊科技減少工作流程摩擦,實現跨功能、跨許可權、跨層級的資料庫資訊共享以大幅度提高效率。但是從全球範圍來看,組織流程再造運動並沒有造成很大的影響。原因就在於雖然資訊科技的發展推動了業務流向電子流的發展,但是位元世界中的“資料孤島”問題和資料確權沒有得到解決。區塊鏈技術在位元世界底層協議TCP/IP之上,用技術的方式完成數字世界的信任構建和資料確權,並同時對資料進行隱私保護,位元世界的資料流通可以突破部門間、層級間的隔閡,組織可以從整體層面上協作不同部門層級的資料,從橫向業務流程上,真正實現面向使用者的一站式服務,從縱向層級上,壓縮中間冗餘層級,實現組織扁平化管理。重塑組織間合作模式區塊鏈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方面的改良,更近一步引入新的組織形式。如今,大家熟悉的商業社會很大程度上各個經濟主體是彼此獨立的,儘管經過網際網路數字化的改造,但是整個商業社會仍然是大中心化的、區域封閉式的資訊網路結構。各個組織之間資訊的交換、共享壁壘高豎。

我們每個人的移動終端上都不只是安裝了一個應用,以社交通訊軟體,會有微信、line、telegram、WhatsApp。支付軟體會有支付寶、微信、PayPal,購物軟體會有天貓、京東、網易嚴選。這些大的網際網路巨頭公司海量使用者的資料收集起來放到自己的伺服器上,透過對使用者資料的分析來迭代更新自己的產品和提供更好的服務。資料成為這些大公司的核心資產,他們手握的資料越多,越具有競爭優勢。他們不會將這些資料共享給其他經濟主體。比如微信不會將自己的社交關係共享給淘寶,淘寶不會將使用者的購物記錄共享給微信。網際網路時代“資料孤島”趨勢愈發嚴重。從這個社會層面來講,資料資源的割裂遮蔽,資訊對經濟的促進效用大幅降低。區塊鏈技術信任、資料確權、隱私保護的技術稟賦為數字時代資訊的跨地域、跨主體、跨賬戶的交換共享提供了技術實現。區塊鏈的分散式、端對端、多中心的技術特徵可以一定範圍內重構現有商業社會的組織架構,從而形成以追求多方參與和對等協作的新型合作模式。這種合作模式是一種實現多業務主體資訊共享與協作的組織手段,與多元主體一同構建出一個共建、共享、共治的開源生態圈。重塑價值治理體系網際網路提倡是平等、開放、分享、協作,但是網際網路技術並沒有完成它的價值使命。區塊鏈提倡自治,比如現在公鏈生態中的DAO分散式自治組織,將原來威權、等級、控制價值體系逐漸演化成平等、共享、開方的價值治理體系。實際上,這樣的價值治理體系最早可以從區塊鏈的誕生追溯到。區塊鏈思想的起源本來就是一群強烈無政府主義的技術極客們所奉行的價值觀。另外,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徵,從過去大中心化成本、效率驅動的商業價值觀逐漸向多中心公平、共享的商業價值觀轉變。網際網路的平等、開放、分享、協作的價值使命將在區塊鏈時代得到完成。


至此,讀透區塊鏈系列文章全部寫完了,這部分內容著重從整體層面來思考區塊鏈對現代商業產生的變革作用和時代意義。後續的文章將會聚焦到區塊鏈行業中某個熱點話題,然後給出自己的理解。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