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一場時隔700年的會計革命

買賣虛擬貨幣
全世界都執行在複式記賬法上。把比特幣理解為一場會計革命,是掀開這個世界的引擎蓋,試圖探尋裡面的零件有無升級替換的可能。本文由橙皮書 X NPC 聯合翻譯出品。這也許是我們近期看到的最值得細讀的一篇稿子了。比特幣是一場實現了貨幣革命的會計革命。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是這樣:會計革命 = 技術上的 貨幣革命 = 社會上的
顛覆性的技術將會引發社會運動。如果沒有引發社會運動,那麼(根據定義)這些技術就談不上具有破壞性。Facebook,YouTube 和 Airbnb 都是改變我們如何與朋友互動,如何進行內容創作以及如何旅行的技術。比特幣在這方面並沒有什麼不同,因為它是一種正在改變我們對貨幣的理解與使用的會計技術。本文將詳細討論比特幣,以及比特幣如何在會計領域提供簡單卻具備革命性的進步。為了讓讀者更好的理解這一點,我們需要先探討一些基礎背景資訊。1. 會計+審計簡史會計和審計有著深厚的歷史,值得我們為了今天的話題先探討一番。討論的目的在於:我們需要去理解長時間以來這類領域是如何發展的,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去構建起比特幣的設計框架。現在很多人都把“密碼朋克”這個組織及其“光輝事蹟”作為比特幣這個故事的起源,然而,如果我們從歷史的角度去看,中本聰的這項發明實際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沉澱。下面,我們將回顧這段歷史中的每一個里程碑,並且簡要聊聊這些里程碑的意義。
1.1 會計相比於現在的價值記錄,我們最初需要的是交流數字的能力。而有關數字的交流包括以下三個模組:· 非口頭的數字表達· 口頭的數字表達· 書面的數字表達歷史上,這三種表達方式都起源於同一個物種:人類。早期人類很自然地會利用肢體進行交流,這種習慣也延續到了今天,常用的部位包括手指、腳趾、關節甚至是耳朵。不同的人群建立了數字系統,也發明了使用肢體進行表達的數字語言,而對於肢體部位的選擇決定了數字的佈局。例如,現代計數系統中 “2” 和 “5” 這兩個數字是比較重要的,其實只需要你看一看自己的身體,就會發現答案不言而喻。
1.2  儲存個人記錄隨著人類貿易的不斷髮展,記錄交易的需求出現了。14世紀之前,記錄的方式僅僅是草草寫下一個“票據”,用一些句子或者段落來描述交易的性質,包括交易對手、貨物、金額等。彼時,“賬戶”的概念還不存在,有的僅僅是為了便於消化大量交易而按照交易型別進行的簡單記錄(但收入和支出的分類記錄是存在的)。同時,在交易描述的右邊加入一欄金額的方式也沒有普及,金額只是被記錄在了交易描述中。也就是說,那時候有關票據、賬戶和記賬方法都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這個時代,單式記賬法佔據了主導地位。而對於日益複雜的交易來說,單式記賬變成了財務上的一場災難。簡單地說,單式記賬中,兩方都只會將交易一半的內容記錄在自己賬上。這一缺點嚴重影響了交易記錄的可審計性,並且很難去解決交易間的爭議。缺乏可追溯性和由可靠的會計記錄所編織成的“網路”,人們更加不願意去擴大經營範圍。值得慶幸的是,隨後出現瞭解決方案。1.3  複式記賬會計記錄的質量在個人記錄儲存的時代留下了許多有待提高的地方。因為當時的單式記賬法儲存的記錄只供交易的一方檢視。然而之後在記賬方法的發展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飛躍,也同時產生了對系統性記賬的需要:因為要對外部各方的責任。記錄與外部使用者共同的交易歷史需要一種有效、易於遵循的方法,該方法必須提供可稽覈的證據跟蹤,以在發生爭議時識別是會計錯誤抑或是欺詐。
複式記賬以一種簡單而優雅的方式滿足了這一需求。複式記賬的方式起源於14世紀義大利的熱那亞,然後傳播到義大利其他城市以及鄰近的歐洲國家。Luca Pacioli是佛羅倫薩的一位修道士數學家,他以推廣複式記賬而聞名,他的著作《Summa de Arithmetica》(該書原名為Summa de arithmetica, geometria, proportioni et proportiona lita《算術、幾何、比與比例整合》,是印刷最早的數學著作之一)中包括一章關於新發現的複式記賬的方法。Luca的著作發表後,世界見證了複式記賬的廣泛傳播。但過程中並非沒有反對意見,歐洲各地的會計師多次試圖駁斥複式記賬法,或發明一種“新的、改進的”記賬系統,但收效甚微。最終,複式記賬因為其透過記錄“給予”和“接受”能更好地反應交易的本質,獲得了同行的認可並留了下來。除了早期的成功和基本的會計框架外,複式記賬也需要多年的迭代。舉例說明需要迭代的幾個例項,包括:1. 借方和貸方的總額必須相等2. 期末,將剩餘的利潤轉入資本賬戶(未分配利潤 → 留存收益)那些被培訓成為會計師的人很自然就知道這兩點證明了複式記賬法在過去600年裡的發展。儘管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複式記賬本身以及構建於其之上的GAAP(通用會計準則)和IFRS(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仍在不斷髮展。注:採用複式記賬法也將針對會計記錄的正式審計被更多人所接受。
1.4  三重分錄記賬千禧年的到來也同時帶來了一個會計領域千年一遇的演變:三重分錄。而我們討論的重點是 Ian Grigg 建議實施的三重分錄記賬法。

Grigg 將其描述為:一個為使用者和使用者的高頻使用提供安全性的會計系統。這個系統融合了例如數字簽名收據這樣的金融加密技術和例如複式記賬這樣的傳統會計機制。此外,該系統會建立三組條目,其中兩組作為傳統複式記賬的分錄,而另外一條則是由“發起人”提供的附加條目。該條目由“發起人”以交易的數字收據形式提供,並由“發起人”進行簽名,用以建立一條“事件的主要內容”記錄,由所有第三方保管。

一份“簽名收據”,同時也是對交易主要內容的記錄
注:Alice和Bob是交易對手方,Ivan是“發起人”
Grigg 提出了一些值得我們關注的觀點,例如系統的透明度對於追溯 “參與者間清晰的關係” 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反過來說也需要匿名來保證個人隱私。他還談到了數字收據在資訊層面的優勢,以及它在處理能力上的劣勢。總的來說,能在 2005 年聖誕節時候就提出這一偉大理論是很難得的。但估計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沒有注意到這篇論文。然而,我猜這篇沒人關注的論文很可能與三年以後一個去中心化電子現金機制的設計擦出了思想的火花。發表於 2008 年萬聖節的一篇非常著名的白皮書,與 Grigg 這篇文章之間的時間相距不遠,這似乎並非巧合。2. 會計+審計的歷史趨勢對會計和審計歷史的簡短回顧,可以讓我們更瞭解人類在綜合和記錄價值方面的進展。在本節中,我們將列出貫穿整個會計和審計歷史的一些趨勢,為會計和審計的發展歷史新增一些額外的背景資料。如此我們會更好地瞭解構建會計系統的核心部分,從而能夠比較各種會計方案的優缺點。歷史上最明顯的趨勢包括:防篡改如果記錄很容易被撤銷或者更改,會計就無法依據時間來追溯價值流動。
舉例:古巴比倫抄寫員早在公元前2600年就開始在粘土板上記錄商業交易。這些粘土板隨後被烘烤並分類,以保持檔案的永久性。冗餘性會計系統的這一特點是防止錯誤和欺詐的支柱。財務控制等冗餘設定有助於保持內部會計質量,獨立第三方的審計為識別問題提供了額外的一層支援。舉例:古埃及人透過指派不同的兩名官員來為每筆交易中獨立的賬戶記賬,從而在他們的金融交易中實現了冗餘。透明度沒有某種程度上的透明,就無法確保問責制。
舉例:在古希臘,當選的財政官員把他們的賬戶刻在石頭上,供公眾審查;在公開交易的股票中可以找到更具時代性的透明度和問責制案例:公開發布經審計的和接受審查的季報,年報。適應性會計作為一種技術,擁有非常好的交易記錄方式來適應時代需求,企業家們也嘗試透過更好的記賬手段來拓展他們的經營範圍,如果會計技術缺乏適應性將會阻礙任何經濟體的增長。舉例:Pacioli用本子來記錄分錄作為“總賬”。這個賬本被看作是某種“轉換記錄”,因為中世紀的貨幣體系幾乎沒有統一性。“總賬”中的記錄被轉換成一個個單一的記賬單位,隨後記錄在日記賬上。今天,通用會計準則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也在不斷變化以解決新發現的複雜問題。推動性
會計系統和它們支援的經濟體有一定程度的自反性。會計系統需要適應變化以支援企業家,而適應性的提高也能夠促進經濟的進一步擴張和繁榮。舉例:複式記賬的誕生正好是文藝復興的開始,這個時代標誌著社會向現代性的過渡。有一種觀點認為,建立這樣一個記賬系統為推動這一時期的世界前進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排他性會計歷來是受教育者主導的領域,入行門檻很高。舉例:在複式記賬的早期,一個國家的會計師人數兩隻手就能數的過來。後來,隨著人數的增加,沒有受過足夠的教育或培訓的會計師被禁止執業。今天,想成為註冊會計師不僅要學習透過考試,還需要有足夠的工作經驗,門檻在一步步提高。簡單性
會計和審計中的一個潛在的規則是,用於說明交易的程式只應與交易情況本身要求的那樣複雜。簡單性是預防錯誤(事前)和監督(事後)的關鍵。此外,簡單性增加了會計方案被採用的可能性。舉例:英國會計師 EdwardThomasJones 在 18 世紀後期建立了一個記賬系統,他聲稱這將顛覆複式記賬。他所謂的開創性系統使用了 10 列,而不是 2 列,且據說提供了關於預防分類賬資料錯誤或者欺詐的更強有力的保證。但這個系統過於複雜,即使使用了,該系統也沒有提高分類賬的完整性。3. 深度介紹比特幣與三重分錄記賬在上一節所描述的會計系統特徵中,最重要的 3 個特徵應該說是(1)防篡改,(2)冗餘性,以及(3)透明性。隨著 Grigg 對三重分錄記賬的例項化,實時的透明性成為完善複式記賬的明顯改進。透過建立收據(“事件主導型記錄”),一定程度的額外冗餘表現為 Grigg 所提出的系統中的另一個創新,該收據將由 2 個交易方 + “發行人”(第三方驗證者)儲存。然而——只有 3 方儲存收據,丟失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此外,對收據的刻意處理也暗示著 “可能會出問題”。雖然聽上去老調重彈,但由於 Grigg 的系統在 2005 年所發表的論文中還沒有完全解決抗篡改與冗餘問題,因此仍需要一些工作來完善 Grigg 的系統,使其真正達到“防彈”級別。
這正是中本聰切入的地方。透過對 Grigg 系統的某個小調整,中本聰完全解決了三重分錄記賬中遺留的防篡改和冗餘問題。那他/她是怎麼搞定這個問題的呢?把發起人在收據上提供簽名的過程變成一個博弈遊戲。透過遊戲化,對驗證權和簽名權的競爭明顯受到了利潤的激勵。可從中獲利的機會給了外部各方提供第三方驗證服務的自私訴求,而這種訴求帶來了巨大的冗餘升級。驚人的是,中本聰三重分錄記賬的冗餘使能,又為緩解其遺留的防篡改問題提供了引擎。 用於實現此目的的機制被稱為“工作量證明”(PoW)。一般來說,工作量證明(POW)需要不可偽造的、代價昂貴的大量努力來證明所做的工作是為了得出某個特定結論。在中本聰方案中,比特幣的工作是透過對相關塊的資料子集+一個隨機數(nonce) 進行重複雜湊計算而完成的,目的是找到一個低於所需網路難度目標的雜湊值。該雜湊值本身可以被比特幣網路中的其他第三方驗證者驗證,並最終作為每個已釋出收據(即塊)的“收據簽名”。雜湊的成本是以電力的形式出現的,電力被用來驅動雜湊算力機器(ASICs),而這一成本使得篡改事件的主要記錄 (即區塊鏈) 成為一件成本高昂的事。由網路釋出/接受的每個區塊的鑄幣獎勵(新鑄造的幣)+交易費用作為盈利動機。
下面這兩張圖清晰地總結了這種防篡改和冗餘問題的解決方法:

4. 比特幣記賬 vs 複式記賬

比特幣的三重分錄記賬和 Pacioli 的複式記賬的不同之處在於,兩者的差異超出了我們前面討論中所提到的 3 大特徵。在本節中,我們會詳細探討這兩種系統間的差異,比特幣的存在對會計的影響,以及這兩種系統會相互替代還是互為補充。

下面這張表格列出了比特幣與複式記賬的主要區別:

複式記賬 vs 比特幣
從一個更高的層面來看,這些系統之間的差異可以概括為三類: (1) 靈活性、(2) 可擴充套件性,以及 (3) 可提供的保證強度。不過,這些類別並非都是並列建立的。每個系統的靈活性和可擴充套件性特徵最終將導致不同強度的保證。前者反映了將比特幣與傳統會計系統區分開來的具體方式,而後者則更能說明當你將所有的這些因素組合在一起時所展示的 “重大創新”。這一偉大的創新將會是我們在本節的其餘部分的重點…
請牢記:全世界都執行在複式記賬上。這種雙重分錄的優勢是可預期的,因為它是一個高度靈活、可擴充套件且簡潔的記錄/交流價值的系統。此外,當錯誤與欺詐發生時,也存在用於識別錯誤的審計追蹤。某種程度上的財務控制,提供了用以預防這些問題 (事前) 和讓外部審計人員在發現問題後發揮作用 (事後) 的一種手段。綜上所述,複式記賬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將繼續為我們服務。然而,它有一個明顯的缺陷:即對資料完整性的保證。在會計行業,複式記賬法所提供的保證強度被稱為 “合理保證”。儘管 “合理保證” 表明經審計後的賬目可靠性很高,但它並不保證其分類賬完全準確,只是 “足夠” 準確。以現金餘額的會計/審計為例,這是審計業務中風險相對較低的領域(也是任何資產負債表上與比特幣最具可比性的資產)。外部審計透過要求銀行出具確認函(一種紙質/數字報告,需要24小時到幾周的時間才能從持有客戶資金的銀行獲得),增強了人們對現金餘額的信心。像諸如此類來自外部第三方的審計報告被認為是高度可靠的審計證據,因為可以假設支援偽造餘額的唯一方式是串供。由於審計師沒有理由懷疑有舞弊行為,他們無法進入銀行的會計系統,而所提供的報告中可能找不到任何欺詐的跡象,因而串供是很難被發現的行為。這個例子的目的是為了表明,即使在最簡單的情況下,也不可能完全保證在複式記賬法中會計資料的完整性。這就是問題所在,而比特幣將會成為會計史上最大的飛躍之一……比特幣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對分類帳資料提供絕對保證的會計系統。與複式記賬不同的是,比特幣透過其靈活、高冗餘的協議及網路提供方便的第三方驗證來實現這一點。從一個會計的角度來看,來自獨立方的驗證發生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反映了從開銷高且速度慢的驗證機制到對使用者來說是輕量級的,並且在任何時候都只需要“點選一下”的驗證正規化的轉變。簡單地說,它透過將舊的、分離的內部會計和外部審計職能組合為單一的、不可分割的產品,從而將它們分離開來。
需要指出的是,“絕對保證“並不是所有公共區塊鏈都出廠自帶的天然屬性,只有當網路投入足夠的資源時才能獲得這種特性。這些資源的投入增強了我們前面討論過的防篡改與冗餘性,很少(非比特幣的) 公共區塊鏈是符合這個標準的。這種提供絕對保證的能力,對於任何想要長期執行的加密網路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企業家們只會選擇那些已經被證明是高度可靠的會計方案。更重要的是,經典的複式記賬和比特幣三重分錄記賬在本質上是互補的。快速瀏覽一下本節所提供的表格就會發現,比特幣填補了複式記賬法中的一些空白,而這些空白是目前市場上會計服務中備受歡迎的補充。同樣需要指出的是,比特幣 (記賬單位) 可以同時相容比特幣網路與在本地執行的複式記賬軟體。但美元、歐元或英鎊等法定貨幣卻並非如此,它們只能使用完整會計體系的一部分(複式記賬)。在後面的一節中,我們將進一步探討這種區別的含義。5. 比特幣 + 閃電網路 vs 複式記賬法批評者長期以來一直認為比特幣由於無法擴充套件而永遠都只會是一個剛剛起步的網路。 這些反對者進一步認為第二層解決方案只是一個永遠不會實現的夢想。但幸運的是從 2019 年初開始,閃電網路在使用者量、節點數、通道數量和 BTC 容量方面的快速擴張,已經證明閃電網路並非遙不可及的夢。 從表面上看,閃電網路看起來像是一個額外的支付軌道,有助於擴大比特幣的交易能力。 這種描述是準確的,但真正的問題是 “為什麼它能實現更高的吞吐量?”。 從會計的角度來看,答案是閃電網路代表著傳統複式記賬的迭代,更具體地說,是一種比特幣本地複式記賬的格式。 在進一步討論閃電網路之前,讓我們先在上節基礎上更新下表格:
複式記賬 vs 比特幣 vs 閃電網路
我們從上表中可以發現:從保證性的角度來看,閃電網路代表了複式記賬與比特幣三重分錄記賬所處的中間地帶。建立中間地帶的這種折衷方案,是以犧牲傳統複式記賬所擁有的的簡單性和靈活性為代價的。因此,複式記賬在比特幣 + 閃電網路的會計機制中仍然相關且有用。對於擴充套件的分層方法來說,複式記賬的重要性在於:在任何財務報表審計期間都會遵守會計和審計原則。低於某個重要性閾值的單獨 + 彙總金額將被忽略,因為對小額餘額準確性的保證通常會對相關財務情況提供額外信心。比特幣和閃電網路透過將較小的交易轉移到較少冗餘的會計+審計層,當關閉閃電網路通道時,始終可以透過簡單的點選按鈕,轉回使用比特幣的鏈上,以得到絕對保證。6. 含義+ 結論
6.1 比特幣作為終極會計工具比特幣有可能成為會計領域的中心。為什麼?因為比特幣(記賬單位)與會計套件的所有3個部分之間完全相容,而法定貨幣只能訪問單個部分。從視覺上看,這種差異如下所示:

由於法定貨幣不是基於加密技術的,它們無法獲得加密貨幣所提供的記賬 + 保證強度的全部能力。穩定幣並不具備這樣的資格,因為它們具有巨大的中心化依賴性問題。穩定幣僅代表存在於鏈外(或在某些情況下,“據說” 存在於鏈外)的美元。

這種差異意味著,當比特幣成熟時,它將比法定貨幣更有用,因為比特幣有更多方法可靠地為未來更多的企業計量價值。在不同領域有更多有效的會計模型方法來計算價值,這意味著,將會有以比特幣為中心的新型企業,而法幣只能望塵莫及。

最後,“完整的比特幣會計套件” 藍圖可能會提供一些解決對未來低出塊獎勵擔憂的線索。

如果比特幣成為會計領域的中心,並且成為基於價值的真理的最終來源,那麼比特幣的需求很可能會有力地支援網路的安全性。

那些認為 “高額交易費用會扼殺比特幣被採用” 的人不能理解比特幣所提供的保證強度,也不能理解比特幣做到這一點的容易程度。

簡單地說——與獲得高保證強度的其他替代方案相比,比特幣非常便宜。

比特幣是為月球任務而建造的車輛,但我們卻正在給它摩托車的待遇。

額外的想法:從貨幣角度來看,比特幣可能不被視為“記賬單位”(Unit of Account),但從會計角度來看,它已經是最重要意義上的最終賬戶單位。

6.2 區塊鏈正規化就在此處

這一點並不是很多人花很多時間思考的問題。

然而,仍有一些人正在尋求臆測分散式分類帳技術(DLT)的替代形式。

如果這些其他分散式會計模型旨在顛覆區塊鏈模型,他們需要同等/更強地提供(1)簡化會計價值或(2)區塊鏈模型已經提供的保證強度。

我認為這不太可能實現,因為區塊鏈模型非常簡單(中本聰在比特幣白皮書中只用了 6 句話解釋)並且在正確的實施 + 對網路的資源承諾下,區塊鏈提供的保證性幾乎是絕對的。

6.3 比特幣最基本的價值主張

我們聽到過比特幣可能有價值的各種原因。

其中一些原因包括健全貨幣,對中央銀行的對沖等等。這些都是正確的,但提供的都是網路本身外部的原因。

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到關於比特幣網路和其記賬單位 “BTC” 真正的最基礎層面的價值主張,透過建立基本的價值主張,我們可以進入社會領域更廣泛的討論。

因此在本文結束之前,我們將嘗試在下面進行簡要解釋:

比特幣是有價值的,因為它們是不可替代的,稀缺的激勵憑證,它作為新穎的分散式的三重分錄記賬會計方案的粘合劑,透過將貨幣 + 會計 + 第三方驗證結合到一個基於軟體的產品中得到實現。

而現實存在使用該軟體的需求,因為它為計算價值轉移/儲存提供了絕對的保證,這是一個地球上沒有出現過的、其他會計系統無法提供的價值主張。

比特幣的會計方案也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具有為使用者提供強大的基於效用保證的屬性,例如抗審查和抗資產沒收。

這些特性使得比特幣成為 “激進用途和使用者” 流行的價值儲存工具,由於其數字化+開放式構建,人們還可以更輕鬆地進行訪問。

會計+效用保證+數字/開放式構建的結合,使比特幣成為保護當前貨幣制度的理想工具,並最終成為市場選擇的 “健全貨幣” 的優質候選者。

6.4 最後的想法

複式記賬會計法已經存在了 600-700 年,從工業革命的紡織企業到今天的航天旅行公司,它已經為各種各樣的企業提供了大量的支援。

這種會計方案的存在時間超過了建立在其之上 99% 的業務,並提供了幾乎無法計算的價值。基於這一點,仍然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是:在複式記賬法的第一個 10 年的投資,到了現在到底產生了多少倍的價值?

為什麼需要思考這個問題?因為我們現在可以透過比特幣獲得投資工作量證明 + 三重分錄記賬的機會。從會計角度看,比特幣在提供絕對保證的能力上是歷史獨一無二的,並且完全被市場低估了。

2015 - 2016 期間關於 “區塊鏈,而不是比特幣” 的胡話,把人們從會計角度嚇跑了,但現在,是時候讓我們完全瞭解比特幣這頭會計領域裡的野獸了。

這個強大的會計層,讓我們對比特幣的一切稱讚成為了可能,並將在已經進行的全球貨幣戰中持續推動比特幣前進。因此,所有參與者都必須將比特幣理解為一場貨幣與會計的革命。

原文:
https://medium.com/@permabullnino/bitcoin-an-accounting-revolution-40efcb903d7b

作者:Decentralized Credit (DR/CR)
翻譯:admin@chaindaily橙皮書、admin@chaindaily、admin@chaindaily
校對&編輯:admin@chaindaily橙皮書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