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反目、投資人維權,李國慶站臺的CRYSTO有贏家嗎?

買賣虛擬貨幣

誰來打掃一地雞毛?

文 | 黃雪姣

運營 | 蓋遙

編輯 |Mandy王夢蝶

出品|Odaily星球日報

2018 到 2019,眾多“區塊鏈大佬”跌落神壇。白皮書上“明星雲集”的專案名不副實、醜聞頻發、非正常死亡,數見不鮮。這樣的故事到了 2020年的新年,仍在上演,仍有人深陷其中。

曾因李國慶站臺宣講而備受矚目的水晶鏈(CRYSTO),一路高開低走:成立一年後創始團隊反目,CTO 稱要將 CEO 告上法庭;上所時間一再拖延,曾說登陸三大最終只上了 Biki、玩客家、UPEX,且價格從未高於公募,維權之聲一浪接一浪;私募投資人甚至在上所數月後,連代幣的影子也沒見到。

這看上去簡直是一個參與者人人都是輸家的專案。

那麼,究竟這個曾被位元大陸、策源創投、量子鏈、DFund 等一眾知名投資人押注,成立一週就獲得 1200 萬元融資的專案如何步步落到這般田地?錢都去哪了?

是“大佬”在處心積慮“割韭菜”還是有人偷樑換柱、從中漁利?箇中曲折,真相究竟如何?

Odaily星球日報今天來好好扒扒 CRYSTO。

原高管、私募投資人雙雙起訴

CRYSTO 專案於 2018 年 7 月立項,定位於無形資產垂直公鏈,落地後可支援版權確權、內容分發、權益碎片化交易等。

作為李國慶離開噹噹後深入參與的第一個專案,CRYSTO 頗受資本市場歡迎。

成立之初,CRYSTO 除團隊外別無其他,但“吳忌寒、李笑來、帥初等就因一個電話或者一條微信就出資支援了”。由此,CRYSTO 在一週內即完成了約 1200 萬元的天使融資,被一眾知名投資機構星認可。

該輪的一位投資人向 Odaily星球日報介紹,CRYSTO 當時估值 1.5 億元(約合 2100萬美元),投資人打的是幣,拿的是股權,但當時約定,股權會對映到專案代幣 CSO 的私募投資部分。

至 2018 年 11 月,李國慶多次接受幣圈媒體採訪,表示自己看好區塊鏈技術,併為 CRYSTO 打廣告。

2019 年 2 月,李國慶官宣從噹噹離開,並加入 CRYSTO 生態任旗下 DApp 的 CEO,此後更是親自上手,在 CRYSTO 官方社群進行直播。

至 2019 年 4 月,CRYSTO 估值翻番,達到 4000 萬美元。

但 CRYSTO 的光環並沒有閃亮多久,甚至結局還不如那些作鳥獸散的“普通專案”,而是公然開撕。

Odaily星球日報獲悉,CRYSTO 原 CTO 繆凱近日準備起訴 CRYSTO 的運營公司——文旗天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理由是該公司違反協議、未給繆凱承諾的 607.6 萬枚 CSO。

2019 年 12 月 31 日,繆凱在自己的公眾號上釋出文章覆盤自己在 CRYSTO 的經歷,並表示“CRYSTO 的收尾,交給律師處理,似乎是更好的選擇。”

Odaily星球日報就此採訪了繆凱和若干 CRYSTO 的投資人,以一窺 CRYSTO 目前的處境和走向這一結局的原因。

作為 CRYSTO 的原始發起人之一,繆凱是 CRYSTO 此前的境內主體——海南水晶區塊鏈公司的三大股東之一,持股 15%,另外兩位股東分別為馬銘澤(持股 60%)和李國慶(25%)。值得注意的是,這家公司已於 2019 年 5 月申請簡易登出。

而當前,CRYSTO 的另一公司(也是其微博主體)北京文旗天下仍在運營,繆凱持股 15%,李國慶則不在股東之列。

根據自述文章,繆凱在參與 CRYSTO 期間,負責團隊招聘、白皮書撰寫、公鏈開發、激勵計劃制定等討論和決策。

至 2019 年 5 月,“因創始團隊成員間方向和理念差距太大”,繆凱放棄公司股權及所有職務,離開 CRYSTO,但獲得了 607 萬枚未解鎖的 CSO。據繆凱介紹,雙方約定其中 80% CSO 於 2019 年 7 月 1 日行權(也即給到繆凱),剩餘 20% 至 2020 年 2 月 1 日行權。

但直到現在,繆凱也未收到協議約定的代幣。

另一邊廂,CRYSTO 的早期投資人也向文旗天下發了律師函,訴訟理由同樣是未收到應得代幣,並要求退還投資款。

據接近該投資人的知情人士透露,該投資人在 CRYSTO 天使輪時投入,投資額不超過百萬元,其中半數的資金為代人投資。

此外,Odaily星球日報瞭解到,CRYSTO 多數投資方均未收到應得代幣。Odaily星球日報就此向位元大陸、硬幣資本、量子鏈、DFund 和 Spark Capital 等多家投資方求證,其中三家機構明確表示從未收到代幣。

在這個行業裡,專案方與私募各種反目成仇的故事已經屢見不鮮,但拿了錢,上所數月就是不打幣的,也是少見。

公募投資人發起千人維權群

除了團隊內部矛盾、私募投資人虧損有待解決,CRYSTO現在面臨的,還有數百甚至上千人的公募散戶維權。

如前所述,CSO上所價格僅為公募價的1/2,上所之後幣價又一瀉千里,至今更是跌去了80%。所以,從購買的那一刻起,公募投資者即淪為了永無機會回本的“接盤俠”。

據 CRYSTO 的一位投資者介紹,2019 年 6-7 月份,CRYSTO 開始對接數個社羣和代投人,以平均售價0.1 USDT 的價格開啟公募(ICO),大約 1 個月之內,募集了 100 萬美元(約合 700 萬元)資金。

某CRYSTO 代投提及和官方合作及代幣定價

該投資者給我們發了一張當時的訊息,並表示,這些所謂的戰略投資,幾乎都是社群在聯合 CRYSTO 專案方做公募。

小周是眾多公募投資者之一。他本職工作是某網際網路產品運營,兼職炒幣。2019 年 3 月份之後,行情止跌回升,他被無端拉進各種炒幣群,其中就包括了由 CRYSTO 代投拉起來的群。

談起 CRYSTO,小周直言,最開始是被“水晶”這個名字所吸引,以為它能成為烏合小幣中的”一朵清蓮“,加上專案此前有大佬和機構站臺,在觀望半個月後,他向群主(代投)購入了不少 CSO。

但就在 1 個月後(2019 年 8 月),CSO 以 0.06 USDT 的價格首發 Biki,比公募價0.1 USDT 低了一大截,讓小周等一眾投資者傻眼了。

小周心想,此前 IEO 流行”打折上幣“,CSO 為博熱度如此做倒也情有可原,畢竟市場向下趨勢愈發明顯。但沒想到的是,CSO 開盤即巔峰,此後短時最高價格也僅漲至0.078 USDT,遠不足以回本。

於是,使用者群瞬間變成了維權群。

“光我知道的 500 人維權群就有 3 個”,小周說道,“但幾乎沒用,這邊,自己的代投開始資訊不回電話不接,而 CRYSTO 官方則採取瞭解散使用者群的極端手段。”

如上圖,CRYSTO CMO 白晶晶在解散公告中言及給投資者退幣。但據小周介紹,所謂“退幣”,從給出的回購價(按照 0.06 USDT 的開盤價)上投資人就虧了,而且,這種回購也只是給到部分“鬧得兇”的使用者。而很多經代投參與的投資者,官方根本不認。

表面人人都是輸家的專案,誰是贏家?

從明星專案到各路人馬維權,CRYSTO的墜落似乎在一開始就埋下伏筆。

在繆凱看來,大佬投資、站臺的初衷不是為了這麼割使用者,但在專案發展過程中,負責人馬銘澤的“創業初心和責任心”成疑,導致了後續的系列事件。

“我相信無論領頭的國慶,還是後續李笑來、吳忌寒、帥初、丹華資本等,都是因為支援區塊鏈行業結合落地的實際業務才投資的,專案的初心並不是單純的割韭菜掙錢。可惜,專案後續進行時,無論在資金使用、還是業務方向上,創始團隊之間似乎意見不太統一。“繆凱在文章中覆盤道。

“我第一次覺得,可能找錯了合夥人是在去年(2018 年)底。2018 年下半年,幣圈遇冷和運營業務進展緩慢,原計劃於 12 月上線的指閱 DApp(研發已完成)被莫名叫停,經董事會協商,專案方向轉為公鏈。我開始懷疑,不是因為專案方向調整,而是(合夥人,也即操盤人馬銘澤)缺乏責任感和對創業初心的偏離。”

關於專案從 DApp 變為公鏈的是非,我們已經無從考證,但關於馬銘澤資金使用缺乏透明度、讓專案走上直接割韭菜的道路倒有跡可循。

繆凱在文中繼續道,“我負責技術團隊時,用僅僅不到 50 萬的工資成本研發公鏈,加上 DApp 的研發成本,整體費用也就100多萬,專案見面會和行業酒會(所用資金)都不到 1000 塊,已經儘可能省錢,這些都有當時的審計為證。但對於其餘 1000 多萬的投資款在何處使用,雖然我曾多次在董事會內質疑,但具體資金使用與決策,並不在我的控制範圍內。”

轉型公鏈後,馬銘澤接下來要做的,似乎不是要如何建設生態,而是如何賺一筆快錢。

“當合夥人開始討論郵幣卡、傳銷盤的時候,你會突然發現,你想討論的業務落地、技術細節、運營執行基本上沒人關心。而當交易所上幣私下溝通、老鼠倉配合回扣這類資訊傳到我耳朵裡時,我想是時候拉到檯面上來做選擇了。結果,很遺憾,經過董事會二選一的投票,我黯然退出。”據繆凱自述,這成了他離開 CRYSTO 的直接原因。

一位散戶投資者贊同繆凱的說法,從馬銘澤團隊的發幣、上所的“事蹟”可知,其正如俞渝此前在朋友圈所言,是個實打實的“小騙子”。

該投資者也表示,專案的直接操盤手雖是馬銘澤,但當初投資人認馬銘澤,也是信賴”大佬的眼光”。馬銘澤追隨李國慶數年,據公開資料,馬銘澤原任李國慶秘書、噹噹網無線事業部總經理,負責技術和市場。

有意思的是,按照 CRYPSTO 的進度計劃,先上線水晶Ex 交易平臺,再發行水晶Ex 平臺幣 CSX 和專案代幣 CSO,同時上線“早晚讀書”,CSO 流通的載體水晶商城和公鏈至少要到 2020 年才能上線。

如今,2020已至,但 CRYPSTO 上線的各專案和代幣近乎撲街。CRYSTO 官網已經不能正常下載其 APP,水晶Ex 官網已無法開啟、平臺幣不知所蹤,CSO 暴跌了 80%、與此同時很多投資者還未拿到幣,而早晚讀書,早已和 CRYPSTO 沒有關聯,計劃中的“水晶商城和公鏈”,想怕也不會再有。

CRYPSTO 問世之時,多少從業者也曾認真探討過“區塊鏈 + 內容版權”的機會和挑戰。當時,人們設想這一專案將遇到的挑戰是:影片、音樂、出版等各個應用方向都需要解決海量資源的儲存問題,以及相關的審查機制、激勵機制等產品設計能否做好。

事實時,在離那些實際問題十萬八千里、第一步還沒邁出時,專案就倒下了。

維權能有結果嗎?

對於最近的維權聲浪,仍在運營 CRYPSTO 業務的 CEO 與 CMO 似乎並不在意。

據知情人士透露,當投資者稱要起訴 CRYPSTO 時,CEO 馬銘澤的態度是“那你去起訴啊”,而 CMO 白晶晶,此前曾作在多個社群中宣講。

在應對散戶時,白晶晶一般以“上幣費、回購加起來一共虧了 100 多萬,四五個月沒發工資了”等說辭推脫。

Odaily星球日報也向馬銘澤和白晶晶求證了團隊與投資人皆未收到代幣是否屬實,有無進一步迴應,截止發稿前,兩人均未回覆訊息。

讓團隊主動負責已不現實,那麼可否藉助法律手段?

小周搖搖頭,“我們的維權群拉起,但又多次解散,為何?我們也反思了,在參與投資數字貨幣時,流程的不正當性讓投資者的權益沒一點保障。”

“首先,很多人是透過代投買的幣,現在代投這層中介已經溜之大吉找不到人,微信又不定是實名的,很難告他;其次,哪怕是和馬銘澤團隊直接買的幣(比如私募投資人),你抓著這麼個公司主體想要起訴,但走民事訴訟的話你需要向警方提供對方的姓名、身份證、住址等,絕大部分投資人都不知道這些,怎麼立案?”

說完,小周卸了口氣,以“就當是幣圈給我上了一堂課”,結束這次覆盤。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