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是真實貨幣嗎?爭論主題概論

買賣虛擬貨幣


貨幣的出現替代了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方式,減輕了負擔,加速了交易。之後出現過各種貨幣形式。於是分析貨幣共有特性,總結成為貨幣必須具備的決定因素和判斷標準,價值支撐成為一大重要因素,也是引起人們爭論的熱點。其實,從各項特性對比來看,加密貨幣的表現是超越其他法定貨幣的。

自從加密貨幣出現以來,“加密貨幣是真實貨幣嗎”總是比內部執行、共識機制和技術應用程式的綜合更能激起激烈的爭論和困惑。關於加密貨幣作為現代貨幣真實形式的可行性有支援論點,也有反對論點。認識硬幣的兩面將幫助我們找到問題的答案,“我是否相信加密貨幣是真實貨幣”。從一般公眾到投資機構,再到銀行機構和對沖基金經理,爭論在他們中間激烈進行著。Cointelegraph討論了圍繞爭論的幾大問題
具體到問題前需要了解的資訊在確定加密貨幣是不是真實貨幣之前,我們必須給“貨幣”一個定義。什麼是貨幣貨幣是一個物品或者可驗證的記錄,通常作為商品或服務的支付方式,或者某個國家或社會經濟背景下債務的償還。貨幣的發明大大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淘汰了以物易物的體系,催生了繁榮的跨境交易系統。它對社會整體的深刻影響通常顯示在個別個體中。讓我們承認吧。大多數人把貨幣當作理所當然的,不知道它的來源、目的定性特徵。在無知是福的氛圍中,他們盲目的在日常生活中花費歷史悠久的卻熟悉的貨幣。不知道已經有一些數字貨幣已經成為全球貨幣,那就是加密貨幣。
而且,普通大眾似乎無視加密貨幣最大的吸引力:去中心化。去中心化讓加密貨幣給個人提供更多數字貨幣的掌控權和安全性。削弱了全球銀行系統、證券經紀人、清算所等中間商的影響,降低了每個國家設定的地緣政治要求和限制。貨幣對每個人有不同的個人意義。對一些人來說,它是獲得或體驗所需東西的便捷方式。其他人用貨幣避免做不喜歡的事情,或者僅僅是節省時間。本質上,貨幣是為將來安全的儲存經濟實力的方便的容器,因此採有了“時間就是金錢”的短句。還有一些人把貨幣等同於權利、安全、愛、友誼和關懷,公共環境和私下的特殊待遇或特權,遺產、向朋友、親戚的貸款,等等。貨幣對巨集觀人類群體和個人行為的心理社會影響是很寬泛很吸引人的課題。
不過,我們必須盯住目標:可以對加密貨幣是否是真實貨幣做出明智的個人決斷。與大多數人一樣,我長大後認為貨幣只是那些設計很酷,平整、漂亮的硬幣或者紙幣,可以用來買東西。我第一次花的錢是美元。之後去其他國家,我注意到與信件郵票一樣,大多數其他國家必須使用各自的硬幣和紙幣在當地購買商品。這意味著,除了東帝汶、厄瓜多和密克羅尼西亞等少數仍然接受美元的地方,我不能在其他國家花費我的錢,而是必須去外幣兌換處把我沒用的錢兌換成當地的可以花費的錢。當然兌換不是免費的,你必須支付“兌換費”,使你的本國貨幣價值低於當地工人工資。簡言之,如果你是另一個國家的居民,有工作,你很可能拿到當地貨幣支付的薪水,因此你不需要兌換,也就無需支付相關費用。使成本更高的是,無論你在回家鄉前還是離開所在國家前,把未花費的外國貨幣兌換成家鄉的貨幣都會使原來的貨幣進一步減少。但是暫居國外的你對此毫無辦法。從那時到現在,另一個常規是中間商從中取得一定份額。
越來越多人不再隨身攜帶硬幣和紙幣。他們用借記卡或信用卡支付商品、網上購物、就餐。他們直覺的知道,他們還是在花費銀行存款或者從信用卡公司貸款。另外,他們把花費的錢或者賬戶的存款限制在本國貨幣。電子支付系統的使用已經讓在國外購買商品和服務更加簡單。不需要去外幣兌換處。但是不要誤解。當你在國外使用借記卡或者信用卡,你還是在溢價買入當地貨幣。銀行或信用卡公司收取“外幣費用”或者“國際費用”,還有常規的賬戶餘額每月的利息。貨幣的準則無論是前殖民地島國的大麥、香料、珠寶、禽類、古代泥版、貝類,還是羅馬帝國時代的珍貴金屬,或是現代的紙幣,所有形式的貨幣必須符合貨幣準則。前五個標準是客觀的,所以得到一致認可。後兩個標準是主觀的,所以造成傳統、常規、漸進式金融及經濟思維的持續爭辯。首先,我們將列出客觀標準。然後我們討論真實貨幣特徵中作為爭議核心的主觀標準。
以下五個客觀標準很容易理解,幾乎是不言自明的。交易媒介貨幣最重要的用途是作為交易媒介。這成為對比不同物品價值的標準解決方案。在以物易物體系中,交易員因為一隻山羊或一頭牛值幾隻雞而爭論,或者幾片面包換一瓶酒,或者幾千克穀物換鐵匠的鐵砧。貨幣還解決了以物易物系統中另一個重要問題,“雙方需求的匹配”。在貨幣之前,人們要為了找到願意兌換他們東西的人而擔心,給很多以物易物交易帶來困擾。這種互惠互利的交易場景意味著,你和另一個人想要或者需要另一個人的物品,願意與之交易,這很不便利,常常難以捉摸。如果找不到所需與你互惠互利的人進行交易,那就很不幸運了。於是他們不顧一切的走進迷宮,降低獲利,透過中間商進行交易,獲取一開始想要的物品。
便攜性貨幣必須便攜。人們不用攜帶禽類到市場上兌換什麼物品,而是交易輕質量的高便攜性的貨幣,作為交易物品的價值代表。這是不費腦子的事。你可以想象牽著牛到處跑或者把一堆穀物當貨幣嗎?記賬單位“記賬單位”指的是,在貨幣的執行環境中,一個計量單位與相同的單位有同樣的價值,一美元與另一美元有同樣的價值。這種以單位實現價值標準化的方式可以支撐高效的記賬,也是有效交易的重要因素。這就是美國特勤局(Secret Service)花費大量時間和人力打擊全球造假機構的原因。2015年3月,美國特勤局估計全球流通的34億美元~1.36萬億美元中0.25%很可能是假幣。假幣不是新鮮事物。在1700年代的英國,造假幣者被稱作“coiner”。假幣被認為是叛國罪。1798年造假幣者Catherine Murphy被處以絞刑。幸運的是,1790年的叛國罪法案(Treason Act of 1790)取消了火刑。
近奧地利的高山湖(Alpine Lake)發現的英鎊假幣說明二戰期間納粹偽造了英鎊。1930年代末,1950年電影(Mister 880)描繪的一位紐約州人Edward Mueller在這個城市一直使用了十年的假幣,最後被特勤局抓捕。2015年,Itzhak Loz和Ronen Fakiro被特勤局抓獲,偽造了與100美元極其相似的美元共計8600萬。顯然,既然貨幣的記賬單位功能對商業公平很重要,偽造的風險無時不刻不在,打擊假幣的戰爭就是嚴峻的持久戰。耐用性任何形式的貨幣必須耐用,經得住正常交易的強度,從一個人到另一個人的無數次交易,袋裝運輸,隨身攜帶,保險箱存放,時間和各種元素的侵蝕,等等。否則很快被更耐用的版本替代。硬幣的好處之一就是優秀的耐用性。另一方面,非常時期必須採取非常措施。通常忽略了耐用性的要求。
二戰後的德國,政府急於想要增加貨幣供應,所以常規貨幣印刷所用紙張很快耗盡。印刷廠不得不使用一切可用的材料,包括複寫紙、衛生紙、碎木頭。現在,紙幣採用紙張和纖維的混合材料,以增強耐用性。可替代性“fungible”這個詞與“fungus”或者複數形式“fungi”無關,而是來源於拉丁文動詞“fungi”,意思是“代替履行或者服務”。在法律和商品領域,“fungible”常常出現。說某個東西是“fungible”,就是含蓄或直白地說某個同樣特性的物品完全可以與另一個互換。也就是說,美元作為貨幣的情況下,真實的美元可以兌換另一個真實的美元,不會有盈利或者損失。很多人把記賬單位和可替代性混為一談。但是它們不一樣。記賬單位是關於度量單位和價值對等,而可替代性與置換能力有關。當然,美元假幣是不具備真實美元的記賬單位功能的,也不符合可替代性原則。與新印刷的嶄新的美元紙幣相比,一捆法幣或者時間很久的紙幣就具備這些功能,無論在哪裡使用。
可替代性的關鍵是,特定形式的貨幣是否用於其執行系統內。如果貨幣在執行系統之外,也就是這個國家不接受其用於購買,那它就是不可替代的,無論是否符合記賬單位標準。使其可替代的唯一方法是將其兌換成所有參與方可以接受的第三方貨幣,讓第三方貨幣成為記賬單位,讓另外兩種貨幣具備部分可替代性。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美第奇家族就是用貨幣兌換業務發了財。他們找到了避開高利貸法的方法。高利貸是什麼高利貸是收取“基督徒向基督徒”貸款的利息,會招致嚴格的法律懲罰。被天主教看作大罪。事實上,但丁神曲的地獄篇中,地獄的第七層專門為高利貸者保留了位置。唯一可以收取利息的人是猶太人,而且僅限於對基督徒的貸款。為什麼呢?他們利用了聖經中申命記中的“漏洞”。23:20章說,對外人的貸款可以收利息,但是對兄弟不可以收利息(Unto a foregner thou mayest lend upon interest; but unto thy brother thou shalt not lend upon interest...),就是說猶太人可以向非猶太人收貸款利息,但是不能向猶太人貸款收取利息(因為他是兄弟)。
然後曾經是暴徒家族的美第奇家族開始建立我們所知道的外匯市場。利息被佣金或者處置權的名義掩飾,貸款則用外匯兌換來代替。於是美第奇家族因此變的合法,積累了鉅額財富和權力。其中很多人成了貴族和教皇。一些歷史學家相信美第奇家族是文藝復興主要的資金來源。這是另一個合格卻沒有可替代性的記賬單位嗎?想像一下,你是不同貨幣的收藏夾,就像集郵。你決定藏品中唯一的種類是最完好的那種。儘管你也許認為不管是破舊的還是完好的,都是相同的記賬單位,對你來說卻不是可以替代的。在你的藏品中,破舊褶皺的美元紙幣不可以替代閃閃發光的沒有汙點的紙幣。固有價值在金融中,固有價值指的是公司、股票、貨幣或者產品的價值,透過基礎分析獲得,不參考其市場價值。這個標準很主觀,過多的負雜金融公式和經濟理論,永遠不會獲得一致認可,可以以多種方式解讀。
清教徒,尤其是金銀投資者認為金銀之外沒有真的貨幣。他們的論點源自所有貨幣只是有價值物品的“佔位符”的事實,也就是金銀;就像給泊車小弟的認領證不是你的車,而只是證明你擁有這輛車的一張紙。他們還引用了第一條第十款,任何州只能用金銀幣償還債務(No State shall make anything but gold and silver Coin a Tender in Payment of Debts),支援自己的宣告,說憲法只認可金銀幣為貨幣。事實上,路易斯安納州、德州和猶他州已經透過法律,以金銀為貨幣,其他州也在進行類似立法。其他人揭穿這個理論,說憲法沒有對貨幣進行定義,上面的條款只是說不準造幣的個別州。另外,美國1792年鑄幣法案(Coinage Act of 1792)提到法幣鑄造可以採用銅、金銀,明確國會造幣採用了銅,而不是金銀。所以,從美國革命之後到現在,美國貨幣是金銀鑄幣,或者金銀支撐的證書和貨幣。美國人得到貨幣有銀行金銀支撐的保證。不管是,美元對應的黃金數量隨著年份遞減,1944年佈雷頓森林協定(Bretton Woods Agreement of 1944)讓情況更糟,支撐美元的黃金只有原來的一小部分,世界其他貨幣錨定了美元。帶來了新的全球貨幣體系。1971年,在美元價格下跌,黃金價值上漲,越來越多國家想要回黃金,取消美元的時候,尼克松總統直接讓美元脫離金本位制。突然,其他每個國家都這樣做了。
現在美元已經成了法幣,沒有黃金支撐的貨幣,但是得到了政府當局批准和每個主權國家政府的信任。當然這帶來了很多反對法幣的團體,其中包括加密貨幣早期採用者。以下是嚴峻的事實,歷史上沒有法幣存活的記錄。每個法幣都有開端、中間階段和結束。話句話說,人類創造的法幣沒有一個永存了。所有都經歷了採用、流行、滑坡,最終死亡的過程。現在,回到固有價值的問題。如果你相信貨幣必須得到某種價值物支撐,你很可能不認為任何真實貨幣有優勢。如果你相信價值是觀念,那麼理論上說,所有貨幣都是真實貨幣,尤其是國家軍隊和企業力量支撐的貨幣。
最後,實用主義者和普通大眾都以流行度和市場價值為貨幣固有價值的衡量標準。儲值功能這是貨幣的最後一個標準,也是一個主觀問題。儲值功能指的是長期的貨幣價值保留。不可否認,黃金排第一。從古時候開始,黃金保留其價值,成為一種貨幣。沒有哪種法幣可以與之匹敵。將其對比美元儲值功能時期。自從1913年12月23日美聯儲誕生,美元的購買力已經下跌了96%。現在一些人也許會問,“什麼才是‘很長一段時間’”。我的意思是,對於一隻壽命三五年的蜂鳥,六年是很長一段時間,對嗎?對很多人來說,這個問題可能很刁鑽,但是它的確引起一個疑問,“誰決定什麼是很長一段時間呢”。是5,000年裡黃金儲值功能上升期嗎?
還是以二戰結束的德國貨幣儲值功能時期的一二十年,以及戰後德國把幾輛車的貨幣運到市場,買一片面包和一瓶牛奶?這裡要說的是:當各種貨幣和非貨幣因素影響一種貨幣的壽命,衡量儲值功能的意義是什麼?就像金銀有無可爭議的可靠的價值保留記錄。大多數人願意看到未來至少三代內他們的存款可以保值,或者甚至增值。榮譽獎在深入加密貨幣作為真實貨幣的優勢之前,我必須提到很多人認為應該在貨幣標準列表內的另一項:稀有性。簡單來說,任何資源或資產越稀有,越值錢。貴金屬等的稀有性是固有的,而可能通脹的貨幣卻不是。
大多數加密貨幣不會通脹。最終發行量的限制和市場上增量發行的週期性在演算法中規定了。所以,加密貨幣是“真實貨幣”嗎?

現在我們在貨幣標準基礎上,對比討論加密貨幣與法幣。


來源:比特幣之家 http://www.btc798.com/article-12964-1.html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