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一代與加密貨幣共舞

買賣虛擬貨幣

隨著2019年的到來,千禧一代中最年輕的都已經成年,所謂的千禧一代,特指的是1980年-2000年期間內出生的年輕人。相比於他們的父母,千禧一代更加獨立和自信,尤其是剛好身處中國改革開放的高速發展中成長起來的中國年輕人,趕上了好時代。

最重要的是年輕人伴隨網際網路的形成、發展而成長,思維活躍,熱衷新事物,特別是高科技接受普遍能夠接受,社交,消費和生活方式,當然少不了加密貨幣。

新世界的造物神

喊出“我們是新世界的造物神,舊世界的毀滅者”的V神正是千禧一代,V神1994年出生於莫斯科,後來移民加拿大的V神,很早就顯現出他的天賦異稟,

2010年,年僅17歲的小V神沉迷遊戲,當時最為著名是魔獸世界,突然有一天,暴雪公司決定移除損壞部分,他的虹吸魔法全部被碎化,V神一度非常傷心,不過,他迅速調整過來。從此他對中心化服務的懷疑就種下了一顆種子。

時間來到2011年,他踏進加密貨幣領域,當時只有比特幣,他對加密技術的狂熱,期間發表了大量的比特幣的文章,甚至於還得到了不少比特幣的打賞,他信心大增,於是同年創辦了《比特幣雜誌》成為加密貨幣出版物的佼佼者。

之後幾年,V神不斷鑽研加密技術,2013年末釋出以太坊初版白皮書問世,2014年7月,“以太坊計化”啟動以太幣眾售募資,當時每1枚比特幣可兌換2000枚以太幣。

結果造成大轟動,12小時內熱銷超過700萬枚以太幣,為期42天眾籌,讓以太坊團隊募得1840萬美元。

有趣的是年紀輕輕V神當時還來中國找幣圈大佬尋求投資,大多人數認為V神不靠譜是招搖撞騙,唯一一個例外是沈波,透過瞭解,給了V神少量的投資,V神沒有氣餒,一直推薦以太坊發展,社羣質疑聲還是不斷,即使後來以太坊上線,也沒多少人看好, 受the dao被盜事件,以太坊緊急分叉,從此以太坊變成了原鏈以太經典和以太幣。

當時坊間還流傳著對以太坊的一句斷言:“長期來看,一文不值”。

隨著2017年ICO的熱潮,以太坊也成了香餑餑,市值僅次於比特幣,V神之名深入人心。

而金融大鱷對加密貨幣可沒有如此熱衷,甚至可以用討厭來形容,最著名的莫過於“股神”巴菲特。

舊世界的捍衛者

巴菲特對比特幣的跑轟基本是每年一次的節奏。今年2月份,巴菲特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比特幣根本沒有任何獨特的價值,它基本上就是一種幻想。”

“比特幣吸引了騙子,如果你去街上叫賣某種東西行騙,一般是沒人會買的,但你要是進了華爾街,就會有大筆錢砸進來。”

然而卻看好區塊鏈技術巴菲特,他認為比特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在未來很重要,但又說,這種技術的成功並不是取決於加密數字貨幣。

巴菲特對加密貨幣的厭惡由來已久,2014年,當大多數人還不知比特幣為何物時,巴菲特便已經開始討伐比特幣,在接受CNBC採訪時,他勸所有人遠離比特幣:它基本上只是一種幻影,是轉移資金的一種途徑,關於比特幣具有巨大內在價值的想法在我看來是個笑話。

2015年比特幣在100多美元的時候,巴菲特把比特幣比作老鼠藥。

隨後2017年,比特幣大漲,記者再次問他,比特幣從100多美元漲到9000多美元了,對此有甚麼看法,巴菲特回答說:“可能是老鼠藥的平方了。”

2017年11月,巴菲特在《福布斯》雜誌上刊文稱,比特幣不能創造價值,是個“不折不扣的泡沫”,“它根本就沒有意義,這東西居於監管之外,居於控制之外,無論是美國聯儲還是其他的央行,都無法監測。我對這件事根本就不相信。我認為它遲早要徹底崩盤。”

2018年的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巴菲特股神再次表達其對比特幣的厭惡:“加密貨幣最後的結果是會很糟的,因為他們沒有產生任何跟這個資產相關的價值,這類資產的價值取決於更多的人進場,然後持有者以比買入價更高的價格賣給接盤的人。

“比特幣吸引了騙子,如果你去街上叫賣某種東西行騙,一般是沒人會買的,但你要是進了華爾街,就會有大筆錢砸進來。”

然而卻看好區塊鏈技術巴菲特,他認為比特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在未來很重要,但又說,這種技術的成功並不是取決於加密數字貨幣。

無獨有偶,量子基金聯合創始人吉姆·羅傑斯也不看好比特幣,卻認為紙幣會被取代。

如今很多華爾街巨頭都宣佈進入數字加密貨幣領域,比如,紐約證券交易所母公司洲際交易所正在開發一個線上交易平臺,允許機構投資者購買和持有比特幣,投資銀行高盛也正式開始啟動比特幣交易業務。不過吉姆·羅傑斯沒有做過相關交易,他說,“人們從過去的幾千年學到,商品市場上總有流行的東西,不論你賣的是甚麼東西,如果你是個好的商人,你就可以掙到錢。但這種現象會永遠持續下去嗎?不會,人們以前會在市場上非常活躍地交易雞蛋、交易黃油。現在數字加密貨幣很活躍,但並不代表它會永遠活躍”。

儘管不看好比特幣,但吉姆·羅傑斯相信,將來紙幣會被替代,錢一定會在網際網路上轉移,一個原因是“政府不喜歡紙幣印刷,運輸和管理紙幣的成本也非常高。隨著技術的發展,加上政府的支援,這種現象在將來一定會出現……金融業有可能因為區塊鏈而改變,但數字加密貨幣會不會存活下來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對於這種趨勢,吉姆·羅傑斯認為,“從事數字加密貨幣行業的人可能會說‘我們要比政府更聰明’,但政府作為監管者,會說‘不管你喜歡與否,這就是答案。’”吉姆·羅傑斯舉例說,一百多年前,人們使用自己想用的“法定貨幣”做交易,比如貝殼、金幣、紙幣、牛,但1930年代時,英國政府表示,如果不使用由英國央行發行的紙幣來交易,就會被處以叛國罪,這讓許多銀行發行的紙幣都消失了。吉姆·羅傑斯說:“操縱數字加密貨幣的人可能確實比我們要聰明,但一旦政府想要對數字加密貨幣進行監管,他們就一定能做到。”

金融大鱷為甚麼都不喜歡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最主要原因是他們沒有任何理由喜歡,無論是巴菲特還是羅傑斯都是全球最富有的一搓人。他們必須牢牢把持現今的金融格局,只要世界還是按照現在的方式執行他們的地位就可以得到保障,並且他們會越來越有錢。

掀桌子的籌碼

加密貨幣和區塊鏈不需要靠權威人士來定義,總有他們會沿著歷史規律演進,不管你看好不看好都不影響發展,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至少未來30年的對世界格局擁有話語權是屬於千禧一代的,他們的好惡決定了流行性和價值性,一旦負隅頑抗就是被世界潮流所摒棄。

風險投資公司區塊鏈資本的一份調查,調查中發現,只有2%的美國人擁有比特幣,但是有4%的千禧一代擁有比特幣,男性比例更高,達到6%。而且,接受調查的千禧一代中,超過50%的人認為比特幣是積極的技術創新,超過25%的人認為比特幣比銀行安全。

《金融時報》的文章認為,至少有兩個原因,讓千禧一代更喜歡比特幣。

首先文化因素: 像比特幣這樣的加密數字貨幣,不受任何監管限制,這種高風險本身就對千禧一代有很大吸引力。而且,千禧一代通常要比他們父母那一代的財務壓力更大。文章引用一位年輕人的話說:“像我這樣的年輕人沒甚麼本錢去投資,所以他們更可能去投資有機會獲得巨大回報的東西。(而且)我們不用養家或還貸,所以能夠承擔這些風險較大的賭博。”

其次是是錯失恐懼症:也就是害怕錯過大機會的心理。當然,每一次泡沫背後都有這個原因。人們因為害怕錯過而買入,而不是因為理性分析後特別看好而買入。

甚至可以說加密貨幣領域就是年輕人狂歡的市場。

V神,吳忌寒,趙長鵬,李林等大佬都屬於千禧一代,為加密貨幣和做出了重要貢獻,未來還會不斷活躍在區塊鏈領域。

在網際網路紅利已經被巨頭瓜分殆盡的情況下,比特幣才是他們以及其他年輕人向桌子上的大佬掀桌子的籌碼,雖然說這話為時過早,不過總有一天會到來。

即使比特幣作為社會實驗失敗,區塊鏈的前景不容小覷,是一場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顛覆性的革命技術。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