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速遞 | 新時期人民幣國際化的新趨勢:數字貨幣建設將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

買賣虛擬貨幣

唐建偉 劉健

自2009年央行啟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以來,人民幣國際化走過了十年程序,這十年也正是中國經濟規模快速增長、全球貿易份額持續提升及金融市場開放持續深化的過程。隨著貨幣國際化的經濟、市場和價值基礎的不斷夯實,這十年以來人民幣的國際化也取得了長足進展,人民幣的支付結算功能不斷增強,投融資功能不斷深化,儲備貨幣功能逐步顯現。但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出現、數字貨幣等新技術的興起,在新時期人民幣國際化也面臨一些新的挑戰。

展望未來,中國經濟有望保持平穩增長,金融開放也將持續深入,而“一帶一路”及自貿區建設不斷推進,這些都將為人民幣國際化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人民幣國際化將顯現出新的趨勢,國際化程序也將更加平穩、更可持續。

人民幣國際化十年成就

隨著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金融領域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以及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也快速發展。具體說來:

一是跨境貿易支付結算快速增長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金額從2010年的5063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51100億元,年均增速為33.5%。其中,服務貿易跨境人民幣結算佔服務貿易進出口比重從2015年1月份的17%增至2019年9月份的37%。人民銀行披露的資料顯示,與我國發生人民幣跨境業務的國家和地區達242個,發生業務的企業超過34.9萬家,銀行超過386家。隨著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快速增長,人民幣國際支付市場份額持續提升。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資料顯示,人民幣國際支付市場份額由2012年的0.3%提升至2019年9月份的1.95%。

二是跨境投融資快速增長,境外主體持續增持人民幣資產

2019年前10個月,人民幣直接投資結算金額共計2.2萬億元,較2012年同期增長了10倍多。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人民幣金融資產規模為5.86萬億元,較2013年底增長104%。其中,持有境內股票1.77萬億元,債券2.18萬億元,貸款0.82萬億元,存款1.09萬億元。

三是人民幣計價功能不斷突破,國際儲備功能逐步凸顯

2016年10月份,人民幣被正式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的貨幣籃,佔比達到10.92%,僅次於美元和歐元。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末,官方外匯儲備幣種構成調查(COFER)報送國持有的人民幣儲備規模為2176.4億美元,在整體已分配外匯儲備中佔比1.97%,創IMF自2016年10月份報告人民幣儲備資產以來最高水平。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央行或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四是跨境人民幣業務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金融市場開放成效顯著

截至目前,人民銀行已在美國、德國、法國、南非、韓國、日本、俄羅斯等2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截至2019年6月底,CIPS(跨境支付系統)已有31家直接參與者,847家間接參與者;實際業務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此外,相關金融改革穩步推進。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管道式開放深入推進,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定價機制不斷完善,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礎上保持基本穩定。資本專案可兌換穩步推進,直接投資外匯管理率先實現基本可兌換,證券投資項下可兌換有序進展。

人民幣國際化將呈現新趨勢

當前及未來一個時期,全球經濟低增長,主要發達經濟體逐步陷入負利率,而中國經濟增長相對穩定,資產收益率相對較高,金融領域改革開放持續深化,人民幣國際化還將穩步前行,但可能會呈現一些新趨勢和新特徵。

一是人民幣有望成為全球關鍵貨幣之一

“特里芬悖論”約束下,美元獨大的國際貨幣體系,一定程度上是全球金融體系不穩定的內在原因之一。美元作為全球貨幣與美聯儲貨幣政策以國內為主,決定了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和金融危機。美元匯率波動加大背景下,各國需要持續增加其他貨幣進行國際貿易結算交易。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中國仍有望保持第一大貨物貿易大國地位,加之人民幣匯率相對主要貨幣,穩定性更強,未來跨境貿易人民幣支付結算需求有望不斷提升,人民幣將逐步發展成為全球關鍵貨幣之一。

二是“一帶一路”將進一步夯實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

首先,“一帶一路”將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新動力,促使中國從貿易大國向投資大國升級,夯實人民幣國際化的經濟基礎。其次,“一帶一路”有助於提升人民幣境內外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夯實人民幣國際化的市場基礎。最後,“一帶一路”有助於提升人民幣在全球投融資和外匯儲備中的使用,夯實人民幣國際化的價值基礎。2019年1-10月份,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9.4%,佔比較2013年提升4.1個百分點至29.1%。截至目前,我國先後與20多個沿線國家建立了雙邊本幣互換安排,與7個國家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

三是離岸市場將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支點

離岸市場在美元、日元等走向國際貨幣過程中均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人民幣跨境使用的不斷擴大,離岸人民幣產品逐步增多,離岸人民幣市場較快發展,目前已形成以中國香港為主,新加坡、倫敦、首爾等多點發展的格局。中國人民銀行先後在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以及新加坡、倫敦、法蘭克福、首爾、巴黎、悉尼、紐約等地建立25家海外清算行。

四是自貿區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將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沿平臺

我國自貿區從沿海到內地多點開花,目前自貿區數量已經達到18個。自貿區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自貿區更加開放、更加便利的跨境金融政策,有助於擴大人民幣的跨境使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穩步推進,並將成為建設全球資產管理、跨境投融資服務、國際保險、全球人民幣資產定價、支付清算中心及金融風險管理與壓力測試的樣板,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將與人民幣國際化相互促進。

五是大宗商品人民幣計價將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新動能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原油、天然氣進口國,大宗商品交易及期貨市場的發展將快速推進,必然將增強中國因素對全球大宗商品交易的定價權。人民幣作為大宗商品的國際計價貨幣既有助於降低中國石油使用者面臨的匯率波動風險,又有助於在海外培育長期持有人民幣的真實需求。同時,全球大宗商品交易計價貨幣一旦形成之後就具備很強的制度慣性與網路特性,有助於使人民幣更快成為國際支付結算及計價貨幣。

六是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及金融改革開放將與人民幣國際化相輔相成

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深入推進,人民幣匯率將呈現雙向波動,有升有貶的走勢,有助於分化市場預期,促進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近期,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公佈了11條最新的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我國全方位的金融業開放再上新臺階,這將為人民幣國際化奠定市場基礎。

七是人民幣國際化將更加註重平衡發展

迄今為止的人民幣國際化更多地是透過貿易結算推動人民幣走出去為主,由於境外居民和機構持有人民幣資產,因而對我國來說是一種“負債型”的人民幣國際化。這種初級階段的人民幣國際化模式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依賴程度較高,長久來看難以持續。在中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需求不斷增加,海外融資也變得更加容易,跨國投融資規模將快速增長。因此,人民幣國際化模式將逐步從“經常項”和“負債型”為主,向“經常和資本項並重”,“負債和資產型並重”轉變,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向更高階段發展,促進人民幣輸入與輸出均衡化。

八是數字貨幣建設將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

目前主流數字貨幣的交易主要以投機為目的,幣值波動過大,還可能使不法分子洗錢、逃稅變得更加容易。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最大的優勢在於政府背書。2019年7月份,國務院正式批准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的研發,目前中國人民銀行針對數字貨幣已經申請了74項專利,中國央行可能成為首個推出主權數字貨幣的機構,這將有助於提高人民幣交易清算效率,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