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成功做空蔚來瑞幸,“大空頭”十問拼多多直指財務舞弊?

買賣虛擬貨幣

前兩天做空瑞幸的文章發表之後,很多朋友都和我道賀,但我自己覆盤了一下,其實做空瑞幸的操作並不是很成功,收益也不過是勉勉強強。而在此之前,我其實有過幾次更成功的做空記錄,包括趣店、蔚來汽車和蘑菇街等。這也是為什麼在經過這次覆盤過後,我們決定成立VS Group旗下諮詢調研機構VS研究院,我們將把香櫞與渾水作為學習的榜樣,專注區塊鏈與網際網路行業的價值發現和價值重估。

而拼多多,就是VS研究院成立後第一家被我們公開做空的公司。

我們有理由懷疑,這家市值超過400億美元的明星企業,存在著較大的財務舞弊可能。雖然我們知道公開做空一家明星公司不僅會面對財務風險,更要承受較大的法律風險,但我們還是總結了疑點最多的10個問題,希望公司董事會與管理層能夠正面迴應。

我們認為,拼多多是一家優秀的電商企業,但它的合理市值約為200億美元,相比當前市值481億美元,有超過58%的下降空間。

以下正文:

一問拼多多:季報用過去12個月GMV替代季度資料,為什麼不敢公開季度口徑?

拼多多每個季度的財報,最為強調的是兩個數字。一個是過去12個月GMV,一個是過去12個月活躍買家數。

2019年Q3,拼多多的過去12個月GMV是8402億元。但這個數字並非一個季度的情況,而是2018年Q4+2019年前三季度的總和。這是拼多多財報的慣例,每個季度只披露過去四個季度的總GMV,這樣看起來整體增速會更高。想知道拼多多單獨一個季度的GMV,這件事並不容易,但透過拆解拼多多過去每一個季度的財報,以及部分其他作者的分析,我還是得到了這項資料。

參考上圖,以及拼多多在2018Q4,2019Q1,Q2,Q3,Q4的12個月GMV分別為4716億,5574億,7091億,8402億,10066億,我們得出了這五個季度的單季GMV分別為:2042億,1520億,2344億,2496億和3706億。

而單季GMV的同比或環比增幅,其實遠低於財報中顯示的“過去12個月GMV增幅”。例如,如果按照12個月GMV來計算,拼多多在2019Q3的環比增長達到了18.5%,然而如果按照單季GMV來計算,拼多多的環比增長率是多少呢?只有可憐的6.5%。同樣,拼多多2019Q4財報顯示的全年GMV同比增長113%,實際當季GMV同比增長為81%。

請問拼多多,財報以後能否不玩數字遊戲?作為投資者,我們需要了解數字的真相!

二問拼多多:砍價與拼單機制引導使用者註冊小號,MAU增長乏力,活躍買家資料真實度如何保證?

拼多多非常重視“過去12個月活躍買家數”這一資料, 2019年四季度財報顯示,拼多多的年度活躍買家數(AAC)為5.852億,而APP的月活躍使用者(MAU)為4.82億。

由於微信在2019年持續對拼多多連結、小程式等進行限制,主要的新增購買使用者顯然來源於APP的新增月活使用者。但奇怪的是,2019Q4,拼多多的AAC環比增長為9%,與Q2相同。但是相比Q2高達26%的增長,Q4的MAU增長僅為12%,那麼請問拼多多,如何在MAU增長腰斬的情況下,保證AAC增長率不變?MAU對AAC的貢獻率在經歷連續7個季度為負值後,在Q4的季度末突然轉正,這其中又是否有蹊蹺?

此外,拼多多的“拼單”和“砍價”機制,本身就決定了使用者有動力透過多個賬號下單購物,從而提升這一數字。那麼請問拼多多,活躍買家數的判斷標準是什麼?是否對有相同手機號、微信或地址的使用者進行了去重?如果沒有,那麼是否意味著拼多多的AAC資料並不像其同行一樣有含金量?

三問拼多多:拼單未成功退款計入GMV,真實下單比例究竟幾何?

由於拼多多的“拼單”模式,每天都會有無數消費者的訂單因“未拼成”被退款。以我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2019年12月,我讓助理用我的手機號碼幫我下單購買了一臺iWatch,但助理在拼多多購買後,我發現不是我想要的高配版本,因此轉而去蘋果旗艦店購買,並在拼多多點選了退貨。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我發現居然無法退貨,理由是:

此時,距離下單已經過去了超過24小時,但這一訂單仍然不能自動退款。在跟商家溝通後得知,這一商品必鬚髮貨後拒收才能退款。這也佐證了我們的猜測:拼多多的模式決定了其會存在相當高比例的“未拼成退款”訂單,而這一部分收入是全部計入GMV之中的。

這給了我們一個新的疑問:拼多多每個季度的GMV中,到底有多少是能帶來真實收入的呢?我們發現了一個新的關鍵資料:每季度佣金營收。

由於拼多多的平臺佣金是固定的0.6%,因此我們可以透過每個季度的佣金營收,倒推出來拼多多每個季度扣除退貨或未支付訂單後的真實GMV。從18Q1到19Q2,這一資料分別為:460億,563億,664億,986億,995億,1372億。注意,從Q3開始,我們在所有的中文新聞稿中已經不能發現佣金營收情況,但在財報中發現,19年Q3、Q4的佣金營收為8.02億元和11.06億元,對應真實GMV分別是1336億元和1843億元。其中,2019年Q3是拼多多成立有史以來首次出現佣金營收的環比下降,而Q4的真實GMV佔比已經不足一半,創下年內新低。

請問拼多多,像我一樣被退款的消費者,訂單是否計入了拼多多平臺的GMV乃至收入?將如此高比例因為平臺問題導致的退款計入GMV,是否合理呢?

四問拼多多:充話費、賣黃金、訂火車票都算數,刷單成本忽略不計,GMV到底有多大含金量?

在拼多多平臺上,使用者不僅購買商品,也會利用平臺發放的各種優惠進行消費,例如充話費、訂火車票,但這些銷售額對於拼多多而言,除了增加市場費用外毫無益處,甚至不會帶來任何毛利。

而王興在2019年的一條飯否引起了我的注意。雖然他並沒有指名道姓,但透過主流電商平臺的搜尋對比,淘寶和京東都沒有大額的黃金銷售,很顯然這條飯否指的是拼多多。在拼多多上可以看到,僅“金大生”旗艦店一家,金條的銷量就超過4萬件,按照商品均價8000元,僅兩個商品帶來的GMV就超過3億元。

除了充話費、賣黃金,對於GMV真實性最大的顧慮源於刷單。相比淘寶、京東刷單成本極高,拼多多由於只需要支付0.6%提現手續費,因此刷單成本遠低於同行。事實上,在微信群和朋友圈裡,也可以看到大量的拼多多刷單廣告。

以下是我在2020年4月對拼多多平臺部分熱門商品銷售情況的實時監測,以拼多多白酒銷售榜第一名商品為例,截圖顯示從11:23到11:56之間,長達半個小時的時間內銷量均保持在3867件不變,待拼單使用者也一直沒有成交,可見新增銷量為0。按照這樣的熱度如何做到全網第一,答案不言自明。

想請問拼多多,在淘寶、京東紛紛打擊刷單的今天,拼多多對於刷單幾乎沒有限制,是否是對於財報GMV注水的默許?

五問拼多多:市場費用佔毛利超過100%,是否複製“瑞幸模式”?

拼多多的市場費用高企早已是客觀事實。但更為重要的是,拼多多的市場銷售費用長期以來超過毛利,這才是這家公司真正反常的地方。

可以看出,雖然8個季度中拼多多的銷售費用與毛利有浮動,但銷售費用一直在毛利以上。這一點與最近被做空的瑞幸咖啡相同,也意味著財報上有更大的空間可以運作。請問拼多多,持續透過補貼創造GMV和收入,是否是下一個“瑞幸模式”呢?

六問拼多多:CEO內部宣稱季度GMV超過京東,算不算信披違規?

10月10日晚,拼多多四週年慶的動員會上,拼多多創始人兼CEO黃崢表示,拼多多真實支付GMV已經超過京東。

而根據拼多多四季度財報,當季GMV為3706億元,而根據京東財報,2019全年GMV達到20854億元,按照以往規律,四季度GMV應該在6000億元以上,也就是拼多多的接近兩倍。考慮到拼多多的真實GMV只有不足50%,這個差距還會繼續拉大。

我們且不論拼多多超過京東真實與否。作為一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按照SEC相關規定,對於公司GMV等重要財務資料的宣佈應當透過財報、公告和投資者電話會進行傳達。想請問拼多多,你們的真實GMV到底是否超過了京東?在此之前就公開這一重大資訊是否屬於信披違規?是否應當為收到新聞買入拼多多股票產生虧損的投資者承擔損失?

七問拼多多:賭博投訴超過同行23倍,到底多大比例GMV來自非法博彩?

2019年5月,公眾號“差評”發表文章,揭露拼多多淪為博彩網站洗錢平臺。在拼多多發出律師函後,此事不了了之。而直到現在,我們在“聚投訴”“黑貓投訴”等平臺,還能看到大量關於透過博彩網站透過拼多多洗錢的投訴。

以聚投訴平臺為例,搜尋“拼多多賭博”,結果數量高達2119條。相比之下,搜尋“淘寶 賭博”和“京東 賭博”,結果數量分別僅為90和155。換句話說,GMV相對較少的拼多多,賭博投訴是同行的23倍和14倍。

據統計,境外非法網路博彩每年的賭資流水超過6000億元,而據業內人士瞭解,利用拼多多作為支付通道是博彩業洗錢的主要途徑之一,佔比最高可能達到20%。當然,我們相信拼多多作為一家合法經營的中國企業,並沒有故意幫助非法博彩網站從事洗錢行為。但客觀上,這種行為幫助拼多多提升了GMV和收入,也美化了拼多多的財務報表。請問拼多多,GMV中到底有多大比例來自非法博彩?在國家三令五申打擊非法博彩的當下,一旦徹底將博彩流水拒之門外,對於財務報表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八問拼多多:資產負債表裡的275億“受限現金”不明不白,比例為什麼比同行高出這麼多?

在拼多多2019年Q4財報中,資產負債表的一個資料吸引了我的注意:受限制現金。相關新聞稿顯示,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平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及受限資金為人民幣333億元。而在財報中可以看到,其中只有57億餘元是真正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剩下超過275億元都屬於“受限資金”。

而拼多多的總資產為760億元,淨資產為246億元,這筆鉅額的“受限資金”佔到了拼多多總資產的36%,淨資產的118%。那麼這筆“受限資金”究竟是什麼呢?在拼多多的財報中,我們並沒有發現一個合理的解釋。

不過,在拼多多的債務情況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端倪:拼多多負債一欄中的“Payable to Merchants”高達299億元,與上述數字相對吻合。我們猜測,這275億元受限資金很可能是商家存在拼多多平臺上的賬款。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這筆款項是屬於商家的應收賬款,那麼拼多多僅僅作為MarketPlace,是否有權將這筆錢視為財務報表上資產和負債呢?

對比一下同行業企業,京東資產負債表中的“受限資金”僅僅29億元,佔總資產的1.1%,而阿里巴巴的“受限資金”也不過是209億元。考慮到阿里巴巴和京東的GMV都遠高於拼多多,顯然在阿里巴巴和京東使用的會計準則裡,都沒有將商家貨款視為其資產的一部分。

如果我們將這筆275億元的受限資金從資產負債表去除,會發生什麼呢?答案是,拼多多的流動資產比率、財務槓桿係數都會發生巨大變化,甚至直接影響其公司償債能力。請問拼多多,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受限資金”究竟是不是屬於商家的賬款?用這樣一份並不嚴謹的財務報表發行可轉債,是否有美化資產負債表之嫌?

九問拼多多:騰訊作為第二大股東,真金白銀到底掏了多少錢?

最近,拼多多股價上升的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得到了騰訊的增持。“跟莊吃肉”,這是散戶們跟風時最經常說的一句話。不過,定睛一看,騰訊增持的確不假,但增持的金額只有區區5000萬美元,大概相當於騰訊總市值的萬分之一。如果按照比例來算,這個錢就相當於隨份子,甚至可能還沒有你在同事婚禮上隨的份子多。另外,很多新聞稿都說騰訊有拼多多29.2%的股權,實際上都是用了錯誤的口徑。根據SEC的最新檔案顯示,騰訊目前持有拼多多7.93億普通股,佔總股本的大概17%。

不管怎麼樣,騰訊還是增持了對吧。如果這麼想,你又錯了。在IPO之前,騰訊持有拼多多的股權就達到了18.5%,IPO後剩下17%,這次增持只是為了補齊不被稀釋而已。

那麼作為第二大股東,騰訊一共在拼多多上花了多少錢呢,我們一算便知。

拼多多上市招股書顯示,騰訊參與了拼多多的C2,C3和D輪融資,分別以每股0.4美元,0.41美元和2.48美元獲得了拼多多總計7.5億普通股。其中,C2,C3兩輪總共掏了1.3億美元,IPO輪,騰訊號稱要最高認購2.5億美元,實際上大打折扣,經過我們計算最終實際認購了約3157萬普通股,按照普通股與ADS4:1的比例以及發行價19美元,總額僅為1.5億美元。IPO前的D輪其實是騰訊投入最大的一次,招股書上顯示大概10億美元,但這是以現金加上“商業與戰略合作”形式參與,說的直接點就是我們常說的“資源入股”。而這其中究竟有多少是現金,有多少是“資源入股”,招股書通篇都並沒有披露出來。

加上最近增持的5000萬美元,滿打滿算,騰訊在拼多多上投入的真金白銀應該不少於3.3億美元,不高於13.3億美元。而如今持有的這17%股權,當前市值81億美元,意味著短短四年創造的收益率少則600%,多則2400%,可謂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只不過,還是請問拼多多,騰訊作為重要股東,究竟投入了多少真金白銀,這個為什麼就不能披露給投資者呢?

十問拼多多:連續發債定增,有多少老股東已經套現走人?

3月31日,拼多多宣佈,部分長線投資人透過定向增發方式,已約定購買該公司新發行總值11億美元的A類普通股,約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的2.8%。交易預計於2020年4月上旬完成。雖然目前已經4月中旬,這一定向增發仍然沒有後續,但不可不說拼多多在融資能力上令人刮目相看。

事實上,在此之前,拼多多還曾在2019年2月增發10億美元,2019年9月發行了10億美元的可轉債,再加上IPO的16億美元,拼多多已經從華爾街套走了47億美元,全都用於補貼中國人9塊9包郵5斤蘋果的事業上來,割資本主義羊毛的功力絕不輸給拼多多。

不過,在增發背後,已經有很多老股東開始退場。例如,早在2019年2月增發期間,高榕資本和光速資本已經開始減持。想請問拼多多,到目前為止,經歷了數十億美元的增發後,有多少老股東已經套現走人了呢?

最後,附上一個瑞幸咖啡與拼多多的對比表格。雖然在下方的標紅中,有很多業內頂尖的投行、律所、會所和基金,我也並不質疑他們的道德操守和職業水平,但客觀來說,這的確是我見過各方面最接近的兩家公司。保險起見,還是請大家不要聯想太多,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哦!

利益相關:本人持有拼多多正股做空倉位與看空期權總計摺合1.2萬股ADS,按照拼多多最新股價計算,約合50萬美元。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