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傳銷」的方法做慈善:聯合曲線(智慧合約)在慈善捐贈中的應用

買賣虛擬貨幣

導讀:「傳銷」一個傳統社會深惡痛絕的一個名詞,看過以前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黑鳯李曾對「傳銷」做過不同緯度的解讀,也引發了外界的一些爭議。本文是“橙皮書”從外網翻譯的經典實際案例,以傳銷為術旨在解決慈善場景中可持續性與源動力積極性等相關問題的系統性解決方案。

同樣是把自己的錢給別人,資金盤和傳銷稍不注意就是燎原之勢,而慈善捐款卻極少在大眾群體中有一點回響。為什麼做壞事的人,手段比做好事的人高明這麼多呢?後者能向前者學到些什麼呢?

肖風博士說“製造業經濟是邊際成本遞增;網際網路經濟是邊際成本遞減;區塊鏈經濟則是邊際成本為0”。聯合曲線對組織機構的高效激勵是對上述的說法的一個很好註解。這種激勵機制是工具,是對人心弱點的利用。但如何使用這種工具將是非常值得深入討論的問題。

本文講述了聯合曲線在慈善捐贈的應用。同時我們可以注意到,近期宣判的“善心匯”等傳銷案在激勵機制上與本文方法類似。

結合生活,我們需要思考兩個問題:

1. 在數字經濟的公地中,我們如何界定病毒式激勵機制的使用範圍?

2. 病毒式增長並不是物種的穩定狀態,組織的生長也不都是指數型增長。例如,有效的廣場舞大媽組織結構往往是三五成小群,小群聚成大群。我們如何設計一種有效的機制(不僅是病毒式的指數型增長)去滿足不同的組織增長形態?

慈善捐款對於我們所支援的事業和組織都有重大影響。據估計,2017年的慈善捐款達到4100億美金。但是,有多少是來自大型機構,又有多少來自個人捐贈呢?對於一項慈善,如果我們不去捐贈,會影響我們對此項事業的關注度嗎?慈善事業如何才能創造一種利益有關的動力機制,增加個人捐贈者的參與度呢?

換言之,對於慈善,是否存在方式建立一種病毒式營銷,並且該營銷模式本身具有網路規模效應,從而最大化捐贈人數和捐贈規模?

例如,如果我捐款給維基百科,捐款後我對維基百科基本上也不會做更多了。如果有人問到我,我可能會說我支援這個專案,但是我會說服身邊的朋友們也去捐款給維基百科嗎?於我個人而言,也許我會去捐款,但是我不會外而化之,去為維基百科的捐贈四處宣傳。個人覺得,這是維基百科錯失的機遇。

如果每個人對自己捐贈專案的成功有一定的“股份”呢?如果我們能夠激勵早期捐贈者,使之成為專案的大使,並且從捐贈專案的成功中給予其獎勵呢?一句話,我們是否可以建立一個全新的,內在病毒式的慈善捐款模型呢?

加密經濟學在慈善捐贈中的應用

我很感興趣的領域之一就是連續通證模型,更確切的說,就是通證型聯合動態曲線。應用這一理論到慈善捐款中,我相信我們可以回答上述所有問題,並且創造一個新穎有趣的動力機制。 概要:一種捐款機制,捐款人越多,你收到的通證越多。你可以在某一時點賣出通證實現退出,也可以持續持有,幫助發展該專案的捐款數,取決於你在意什麼。

聯合曲線簡介:它是一種智慧合約,當你往其中轉入資金時(通常是eth),智慧合約會自動生成通證。當你往其中轉入通證時,智慧合約會自動贖回通證,並減少支援債券發行的總資產。通證的價值透過該合約自動計算,該價值適用於所有人。

通證型聯合動態曲線簡介:它與通證型債券標準價值曲線相似,只是其通證的價值是依據投資個體的某一特徵來動態決定。通常情況下,這一特徵是投資人在全部通證供給量中的佔比。如果某人有很多通證,那麼這個人擁有通證的加總價值就會更高。取決於各人的目的,人們可以選擇繼續持有併購買更多通證,也可以在某一時點選擇退出。這些行為都將動態調整當前其他持有人的通證佔比。

聯合曲線型捐贈

舉個例子,Alice捐款給某慈善專案100元,90元給了慈善機構,10元轉入了支援債券收益曲線的智慧合約。Alice因此獲得10個“慈善”通證。如下圖所示,10元進入了類似彩票的獎金池,90元則直接用於了慈善事業本身。

Alice現在有如下幾個選擇:

1、賣出她剛收到的通證(本質就是Alice收回了他的一部分捐贈)。這不是Alice的最優選擇,因為依據當前DTBC規則,她只能收回1.25%的捐贈。(計算方式請參考文末“實現細節”部分)

2、邀請她的朋友也來為這項慈善事業捐贈。當其朋友也捐贈時,支援該發行債券的資金也會增加,從而增加了每一個DTBC通證的價值。(譯者注:類似於ABS發行,當債券被超額資產覆蓋時,其價值也會增加。)

作為一種分紅,系統每給一個新捐贈派送一定數量的通證時,也會創造同等數量的通證,並依據其他投資人當前的持有比例,向他們進行分配。

對Alice來說,作為早期捐贈者,Alice會因為其說服Bob進行捐贈而獲得回報。

Bob也捐贈了。作為對前期捐贈者的分紅,10個通證發行出來,並且按比例分配給當前所有的通證持有者。在此例中,Alice是當前唯一的捐贈者,所以她收到10個通證的分紅。 

當越來越多的人捐贈時,早期參與人收到的分紅也就越多,從而激勵他們更多的去壯大這項慈善事業。

當Charlie捐贈時,10個通證分紅將會由Bob和Alice共享。

隨著時間的推移,Alice的通證份額不斷增加。捐贈越早,份額越高。隨著分紅池中資金餘額的增加,其通證的價值也在相應增加。如下圖:

當Alice是唯一捐贈者的時候,他最多可以收回用於支援DTBC的資金總數的1.25%(也就是說取回10%*1.25%)。當更多人參與捐贈的時候,他透過通證出售能取回的金額在增加(藍色柱形)。參與越早,隨著捐贈活動的發展,能夠取回的金額越大。

如果土豪Eveline進來捐了一大筆錢,Alice(和其他早期捐贈者)會從中獲益。重要的是,大額捐贈者不會一家獨大,早期參與者總能獲取收益。

當發生大額捐贈時,所有早期參與者的獎勵也會增加。大額捐贈者不能一下子就把持了通證的供給。

如果另一個土豪小虎進來了,類似的事情也會發生。前期參與者因為其早期參與而收益,而新加入者會依據規則獲取相應比例的通證。

當另一個大額捐贈發生時,通證數量和DTBC背後的資金池都會相應增加。

此時,Alice可以決定是否出售其通證。他的捐贈資金的90%已經給了慈善組織,剩下的10%放在DTBC的分紅池中。這部分資金已經比原來更多了。結果是,Alice因為其早期參與和對該項慈善事業的幫助,在這10%的資金上產生了收益。同時,因為Alice售出了其所有通證,分紅池規模會降低。但是,其他持有者在分紅池中的份額佔比會提高,從而會推高通證價值。例如,如下圖所示,Bob的資產價值在增長(紅色):

Alice一旦退出,其餘每個人的佔比相應調整。結果是Bob成了最大“股東”(28%),其次是Eveline(25%)。這是公平的,因為Bob捐贈更早,而Eveline捐贈的晚,但是捐贈規模是Bob的10倍。

即使Alice退出了,還有其他很多捐贈者,他們積極參與發展這項慈善事業,同時支援DTBC的分紅池大部分資金依然未動。如果我們假設捐贈持續進行,而Bob決定不賣出他的通證,那麼其份額會不斷增加。即使向Eveline這樣的土豪退出了,Bob依然會擁有大量價值不菲的通證。

如果Eveline完全退出了,因為Bob的通證佔比更高了,其通證會增值,而支援DTBC的資金池規模會持續增長。

在上述捐贈的例子中,慈善機構也許會增加DTBC分紅池中的資金投放比例,從而加大對社羣持續發展捐贈規模的激勵。這是可以帶來更多參與者的一種強有力的方式,尤其對於那些中需要更多的“人員投入”而不是“資金投入”的捐贈專案,例如政治專案。事實上,我們將上述模型看成對某項慈善事業發展的眾籌。

聯合曲線型捐贈的優點

該方案有如下幾項優點:

1、有效激發了捐贈熱情和積極參與度。捐贈完成後,你有更多動力去參與社羣,邀請他人參與捐贈。這種熱情參與的捐贈者越多,專案越有可能成功。同時,專案成功了,你也會獲得獎勵,且不會影響慈善事業本身。

2、降低慈善機構的管理成本。一旦專案啟動了,每個份額持有者會有很強的動力去發展這項事業,不需要直接與慈善機構進行互動。這樣可以確保最小化,甚至完全去除慈善機構的管理層。如果能從捐贈池中發展出一個足夠強大的社羣,慈善專案可以在無人培育的條件下持續運營多年。

3、促使潛在捐贈者更早、更頻繁地進行捐贈。 不同於大部分持續吸引關注的流行專案(例如科尼2012專案),本方案中,那些最早的、最熱情的支持者將有動力去尋找新的專案,助其成長。

4、可以覆蓋常規捐贈場景。如果一個捐贈者不關注通證和捐贈專案的發展,他可以像正常專案一樣捐贈。其捐贈生成的通證可以自動轉到分紅池,進一步激勵其他活躍捐贈者。

技術細節

這種設計尚未投入實驗,但是我們曾經用DTBC的一種設計思路去建立社羣。我們稱之為“Khana Framwork”,我最近一個達到我預期的DTBC模型是:

現在採用的模型如上。

原文連結:https://tokeneconomy.co/on-bonding-curves-and-charitable-giving-9bf74b9343d2

作者:David Troung

譯者:眭程樂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