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資產證券化為什麼需要區塊鏈技術?專訪趣鏈科技揭開區塊鏈+ABS迷霧

買賣虛擬貨幣

本文作者:矽谷洞察

當前,隨著數字科技的創新與發展,新興技術正在對證券市場的成長與監管產生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其中,區塊鏈技術在證券登記、交易、清算等環節所表現出來的天然優勢,讓更多人關注到了“區塊鏈+資產證券化”這一極具應用潛力和實際意義的場景。

那麼,資產證券化為什麼需要區塊鏈技術的介入呢?當前“區塊鏈+資產證券化”的結合應用程度如何,未來的發展前景又是怎樣?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專訪了業界領先的區塊鏈技術團隊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趣鏈科技”)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張貝龍 ,與大家共同探析“區塊鏈+資產證券化“的“前世今生”。

什麼是資產證券化?

很多人對“資產證券化”這一概念還雲裡霧裡,更何況結合“區塊鏈”這一科技界的“新生事物”。下面,我們先用一個通俗易懂的例子來解釋“資產證券化”的含義。

假設在國企上班的小張每月固定工資收入為1萬,有天朋友給他介紹了一個開炸雞店的副業機會,但需要一次性投入11萬,但他目前並沒有11萬的存款,再加上他沒房沒車,也無法向銀行和貸款機構貸款,怎麼辦呢?這時候他的朋友小王說,我現在一次性給你11萬,但你未來一年的工資都得打到我的卡上。小張覺得現在開炸雞店太賺錢了,帶給他的收益遠多於給小王的1萬差價,所以就跟小王簽訂了協議。

接著,小王又拿著協議找到了10個朋友,以每人每年11000塊的價格請他們來投資,並承諾未來每個月都會返給他們每月的本金+利息,這些朋友一聽,想著小張在國企上班很穩定每月本金有保障,他們投入又不多還有利息賺也就都投了。

在這個例子中,小張穩定的工資流就是基礎資產,他們簽訂的協議就是資產支援證券。實際上,資產證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es,簡稱ABS)就是在將某個可以產生穩定、持續、有保障現金流的資產,透過各種金融安排重新包裝成證券賣出去。這裡的資產可以是實物資產,比如高速公路收費收入、景區門票收入等,也可以是非實物資產,比如住房抵押貸款、汽車消費貸款、信用卡貸款等。比如大家現在經常用的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等,平臺借給使用者的錢大部分也是透過ABS的手段募集的。

資產證券化為什麼需要區塊鏈?

實際上,我國從2005年就開始進行資產證券化的嘗試,自2014年以來資產證券化產品和規模更是呈井噴態勢。據中央結算公司釋出的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全年發行各類ABS產品2.34萬億元,存量規模突破4萬億元。但是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資產證券化也在業務層面、技術層面、操作層面顯現出一些核心問題亟待解決。

首先在業務層面,ABS的底層資產不透明,其來源於多筆資產的打包、重組所形成的資產池,資產池裡面的資產並不同質,而是良莠不齊、質量不一。“由於缺乏資產穿透的手段,因此對於投資者和相關機構來說,其基礎資產是不透明和難以準確評估的。”張貝龍強調。

其次在技術層面,資料的流轉、共享是最大痛點。資產證券化產品都具有基礎資料規模龐大的特徵,“比如說一個票據性的資產證券化產品,它可能有3000萬條資料,那麼如何對這個龐大的資料抽樣、定價是有難度的。“張貝龍談到。而在沒有標準的資料流轉流程下,各方獲取資料、處理資料都存在著很大的困難。

在操作層面,資產證券化產品呈現出了“結構複雜、參與主體多、操作環節多、資料傳遞鏈條長”的特徵。隨著資產證券化的不斷創新,交易結構複雜化和結構化手段的不斷疊加,將使得信用中介鏈條和利益鏈條也隨之拉長,交易系統間的資金清算和對賬問題往往需要佔據大量人力物力。張貝龍舉例說到,他們此前接洽過一個房產企業想要做ABS,但由於流程太長時間耗費太多,等到各機構協調得差不多了才發現政策上已經不允許做相關產品的ABS了。

而區塊鏈則透過資料的分散式儲存和點對點傳輸,打破了中心化和中介化的資料傳輸模式,能有效解決資產證券化中存在的環節多、流程複雜、底層資產透明度差等問題。具體來看有以下幾點顯著優勢。一是透過資料上鍊,提高底層資產的透明度實現資產穿透。透過將底層交易資訊及資產資訊儲存至區塊鏈平臺,參與方能同步保留經各方認證的底層資產資料,“這個就是經常被提及的區塊鏈助力底層資產的可穿透管理。”張貝龍解釋道。二是透過智慧合約,使資訊流轉和處理效率提升。智慧合約可透過條款設定,將ABS信用增級、資產清結算等各流程節點納入其中,經智慧合約各方達成共識後入鏈,一旦滿足條件,自動執行,同時,資料的實時同步更新,避免了參與主體系統對接問題。三是透過智慧化系統,幫助解決管理及監管問題。透過利用智慧合約實現ABS關鍵業務流程如基礎資產現金流回收、分配等操作的自動執行,減少人工的介入從而大大降低操作失誤、造假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事中風險。

區塊鏈對資產證券化流程的改造,圖片源於《金融科技的實驗田:區塊鏈在資產證券化中的應用》

目前,資產證券化流程可以大致劃分為兩個階段——發證期與存續期,其中發證期主要包括資產的篩選、盡職調查、產品設計、增信評級與產品發行,存續期則包括產品的上市、交易與對賬。對此,張貝龍表示,區塊鏈技術在資產證券化的不同階段可能產生不同的作用。而由於目前區塊鏈技術主要應用於場內資產,二級市場的流動性還顯不足,因此目前區塊鏈在存續期的應用程度還不廣泛,而是主要應用於發證期。在發證期,資產證券化業務涉及到發證機構、證券交易所、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等眾多參與主體,它們根據各自職能來完成一系列繁長的業務。而區塊鏈應用的最重要的意義之一就是能夠透過資料上鍊和智慧合約大大縮短機構之間資料傳送、對賬清算等流程,提高執行、管理、監管效率。

“區塊鏈+資產證券化”的發展現狀如何?

近年來國內外金融機構也都在積極探索“區塊鏈+資產證券化”的落地,同時監管機構也陸續出臺針對區塊鏈在證券行業應用的標準與要求。張貝龍表示,從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意願來說,目前券商和第三方機構可能是最主要的發起主體,商業銀行通常扮演參與方角色。

比如美國納斯達克在2015年宣佈推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私募股權交易平臺 Nasdaq Linq,主要服務於非上市公司的股權轉讓以及私人股權的交易結算,並且在平臺上成功發行首單私募證券。世界銀行與2018年發行了全球首個使用區塊鏈建立和管理的債券“Bondi”,期限為兩年,標普 3A 評級,收益率為 2.251%, 最終實現融資 1.1 億澳元,所發行的債券所涉及的建立、分配、交易、管理均基於區塊鏈技術。

在我國,近年來市場化金融機構和國有銀行也在積極加強落地實踐。京東於2017年啟動了區塊鏈ABS雲平臺,從資產的風控,放款審批,資產回款,到最後的打包銷售實現了全流程上鍊,完成了資產的全生命週期的管理,提高了投資者和監管機構對資產管理的識別能和風險定價能力。交通銀行於2018年6月上線了“聚財鏈”資產證券化平臺,透過智慧合約建立分散式工作流引擎,實現聯盟鏈內的業務跨機構流轉,建立了一套高效的跨機構協同方式。

2019年初,趣鏈科技為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構建ABS專案管理平臺,運用區塊鏈技術來有效地解決證券化過程中資訊不透明、操作效率低、風控能力弱、難以定價等問題。張貝龍表示,“當下主要的資產證券化平臺更關注解決發行期階段的問題,透過基於區塊鏈跨機構流程,實現基於智慧合約的鏈上跨機構盡職調查等,但是目前國內在存續期內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案例依然稀缺。”

他補充道,從技術層面來講,針對資產證券化的痛點問題,現有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已經相對成熟,比如趣鏈科技推出的解決方案已經能夠很好地解決資產證券化中存在的問題。但是,資產證券化本身是一個金融業務,在產品設計、流程結構上需要金融機構來進行主導設計,因此“區塊鏈+資產證券化”的應用深度與廣度,一定程度上還是要取決金融機構的應用意願與產品開發情況。

發展前景和制約因素

雖然區塊鏈技術對提高資產證券化的風險防範和效率提升有重要意義,但由於金融行業和網際網路行業的高風險屬性疊加,當前,“區塊鏈+資產證券化”仍然存在網路和系統風險、 法律風險和金融穩定風險等制約,給現有監管框架帶來了新的挑戰。

當談到“區塊鏈+資產證券化”的發展階段問題時,張貝龍表示,由於缺乏更多的場景來驗證區塊鏈技術應用的有效性與解決方案的成熟度,當下“區塊鏈+資產證券化”的場景應用還處在早期階段。“

總體來看,當前制約“區塊鏈+資產證券化”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系統可能存在安全隱患。數字化技術的大量應用,擴大了網路駭客可以襲擊的範圍和切入點,當眾多機構之間的資料連線甚至共享時,那麼一旦遭受網路攻擊,網路風險將會帶來高速且大規模的傳染效應。

第二,資料執行標準和監管制度亟待完善。由於區塊鏈是一個新興技術,其基本構成要素存在法律認定還處於空白期。“央行今年年初發布了《金融分散式賬本技術安全規範》,其中安全標準中明確提出需要有監管節點。其實下一步的重點需要有規則來規範資料的流轉。”

最後,張貝龍談到,他認為目前區塊鏈+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最大的問題還是要解決 “囚徒困境”。因為在資產證券化的業務中,涉及了眾多參與方,大家都處於一個聯盟鏈上,但各個參與方的需求和重點關注的各不相同。“比如在前段時間我參與談的一個專案上“囚徒困境”問題就很明顯。會議上同時有存續部門和發行部門的負責人,存續部門的人非常願意引入區塊鏈技術幫助資料穿透,但發行部門的人卻表示暫時不願意將資料透明化,因為一旦資料洩露那麼他們作為商業銀行將面臨極大的不可控風險,其聲譽風險甚至大於經濟損失。“張貝龍舉例說。

實際上,資產證券化中引入區塊鏈技術,大家都明白可以達到全域性最優,但卻並不是單點最優,而在這個博弈過程中,就需要有人統籌或者找到一些各方都認同的方案,比如開發一些短期可控或擁有優質資產的產品來規避風險。張貝龍最後說到,“如何平衡各參與方的利益訴求,以及在各個機構中找到安全和效率的最優解是下一步區塊鏈技術廣泛應用需要解決的問題,而這需要在場景中去不斷實踐,未來區塊鏈廣泛的應用在資產證券化中,我認為還需要3-5年的時間。”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