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如何走入主流金融世界?

買賣虛擬貨幣

defi熱浪不僅在區塊鏈圈子湧動,還蔓延到了外部世界。

近日,澎湃新聞以《defi會給金融行業帶來什麼?》為題,探討區塊鏈與傳統金融結合的想象邊界。中國央行和證監會有關區塊鏈技術落地的指導性檔案,再次顯示出這項新興技術與金融的可融合性。

誕生於區塊鏈網路世界的defi能否作為示範性應用突破小圈子的禁錮?

有學者和協議構建者都將defi歸類為僅能處理加密資產的工具。但在okex research首席分析師william看來,defi 完全可以應用在股權質押市場。



defi吸引傳統金融圈關注
def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勢頭髮展壯大。根據dapptotal的資料,今年6月份開始,defi鎖倉價值爆發式增長,兩個月內,從14.4億美元增長至最高39.1億美元,增長171.5%。 

近兩個月defi鎖倉價值大幅增長

defi熱浪蒸騰,一方面在區塊鏈圈內推高了其「主基地」以太坊公鏈的使用率,另一方面,它在開放性金融領域的落地和探索也開始吸引圈外傳統金融行業的目光。

7月中旬,澎湃新聞以《defi會給金融行業帶來什麼?》為題,探討區塊鏈技術與傳統金融結合的想象邊界,誕生於區塊鏈網路上的defi開始被主流媒體關注。

7月31日,在蜂巢財經舉辦的「把脈defi」的媒體沙龍活動中,okex research 首席分析師william透露,事實上,一些傳統金融機構已經開始默默關注defi,而它之所以被主流世界注意到,在於它具有實際的應用價值,是現階段狹義區塊鏈行業「為數不多的希望」。

william所說的「價值」體現在defi與傳統金融的差異性以及創造性的優勢上。以目前defi業發展最快的借貸市場為例,william認為,defi借貸市場的資產託管由智慧合約鎖倉完成,這是與傳統借貸市場的本質區別。 

在傳統借貸市場,借方向銀行或金融機構申請貸款,需要提供信用記錄、財產、收入等資訊,甚至連在哪上學、住在哪裡、以什麼為生都作為評判「你能否被信任」的標準被反覆衡量。但在defi的新金融世界中,這個過程完全是自動化和去中心化的,而且能規避掉處理貸款申請時出現的人為錯誤以及人為偏見。 

這一方面歸功於defi的智慧合約,它會嚴格執行合同,不會受到人為因素干擾;另一方面,defi透過抵押主流加密資產來換取穩定幣等資產,一旦借方違約智慧合約就會自動清算其質押品,所以不會產生「老賴」,也無需評估借方的信用情況。另外,由於區塊鏈的公開透明,挪用款項等惡行將被公開監督,「所以defi很難像p2p一樣暴雷」,william表示。

defi協議aave執行長stani kulechov則認為,defi的最大優勢之一是無需許可就能參與,而且它消除了地域限制,再加上加密貨幣非託管特性,意味著你可以完全控制和使用自己的資產。

對現實金融世界的改良可能性,顯然是defi能夠進入主流視野的關鍵因素。然而,如同william所言,如今的defi呈現出硬幣的兩面,「可能是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駭客破解defi協議將資金池打包帶走的安全事件已經發生多起,還不夠過硬的技術能力讓不少defi專案暴露出合約漏洞。此外,幣市的「3·12」黑天鵝事件已經讓外界見識了defi的流動性風險。

萬向區塊鏈與platon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就表示,compound借貸協議平臺的一大風險在於抵押資產的價格波動可能非常大,如果急劇下跌,可能出現抵押品不足的情況。按照協議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補充抵押品,第二是智慧合約會清算抵押。但無論哪種方式,都會在以太坊的區塊鏈上進行交易,這會導致出現交易擁堵,市場資產風險很難出清。

如果說,傳統金融的保障是大型金融機構的穩定性及其監管機構權威性背書帶來的可信度。那麼,defi的生死存亡則取決於其協議、智慧合約的安全性,以及基礎底層網路的效能。很顯然,現階段defi的仍舊處於發展的早期。



「defi不僅是加密世界的工具」

在《商業區塊鏈》作者、以太坊基金會前顧問william mougayar看來,儘管人們對defi的關注和興趣與日俱增,但defi應用遠不能吸引主流受眾,它們的目標是現有的加密使用者。 

鄒傳偉也指出,defi和傳統金融是兩個不同軌道的東西,無法比較。傳統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是資金融通,過程中伴隨著風險的轉移、資源的配置、價格的發現,處理的是法定貨幣的事。defi和實體經濟無關,也和法定貨幣無關,更多的主要是加密貨幣領域的事。 

defi與傳統金融處於兩個平行世界?

對此,william的看法相對樂觀,他認為隨著技術沉澱積累,市場逐步接納,defi完全可以應用到傳統金融市場上。

william稱,目前股權質押和defi抵押借貸很像。股權質押市場上本身存在質押資產不透明、定價有偏差以及違約等問題,導致了「老賴」的出現,致使貸方利益受損。而defi正好可以透過超額抵押和去中心化的透明性解決這些問題。

市場上,已有人嘗試推動defi與傳統金融結合。有新興的金融技術公司正在為金融市場技術開發者、金融市場機構等角色提供開放式金融基礎設施,利用defi無需准入的優勢拓展服務內容和覆蓋範圍,以較低的信任成本使得服務物件多元化,進而帶來相對安全、信任、效率和一定程度上的商業模式重構。

信用問題正是區塊鏈技術能在金融領域大展拳腳的率先落點。

證監會近日釋出《關於原則同意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深圳等5家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區塊鏈建設工作的函》後,有媒體披露,早在2017年11月,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就聯合深圳證券交易所及其他家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機構,共同推出了區域性股權市場中介機構徵信鏈,目標是建設標準統一、無法篡改的中介機構執業資訊共享徵信區塊鏈,是行業內第一個正式上線的區塊鏈應用專案。

京、滬等區域性股權市場參與區塊鏈建設試點 

對此,william表示,區塊鏈技術在證券(股權交易)市場最大的作用是改造當前該市場的清算結算體系,並推動證券市場的電子化和無紙化程序,其中智慧合約將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證券市場在清算和結算環節面臨流程週期冗長,清算結算集中統一度不高,結算過程中需要人工干預環節、增加風險以及成本高昂等問題,而區塊鏈的共享、可信、可追溯的特點在清算結算領域具備優勢,可以提高整個體系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清算與結算的交易成本,減少手工流程,避免操作風險。

此外,智慧合約可以把許多複雜的金融合約條款寫入計算機程式,當發生了滿足合約條款中的條件行為時,將自動觸發接受、儲存和傳送等後續行動,實現交易的智慧化。 

william也認為,區塊鏈世界中的defi要想實現對傳統金融的改造,更需要銀行、券商等外部力量的關注和推動,「但這需要一點時間。」

實際上,defi被主流金融領域關注,某種程度也反映出區塊鏈、智慧合約等技術能夠在實體經濟廣泛應用。

無論是把defi應用在股權質押市場的構想,還是把更底層的區塊鏈、智慧合約技術應用在證券清算結算等環節的嘗試,都讓區塊鏈有了脫虛向實的動力。 

正如william所言,目前defi是加密貨鏈報裡的金融實驗,一旦其應用在圈外大規模落地,將推動區塊鏈行業走向更高的緯度。


互動時間:

你認為defi能走出幣圈嗎?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