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 IRISnet 經濟模型四大核心模組

買賣虛擬貨幣
提起跨鏈專案,通常大家立馬會想到 Polkadot 和 Cosmos 兩大體系。事實上,即便在Cosmos體系中,還有未被發現的璞玉。Cosmos跨鏈體系中的IRISnet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專案。IRISnet 的主網IRIS Hub是Cosmos生態中第一個上線的Hub,早於Tendermint 團隊自己開發的「Cosmos Hub」。在廣闊的Cosmos生態中,「IRIS Hub」和「Cosmos Hub」平行存在,各有獨到之處。IRISnet 不僅支援資料和複雜計算跨鏈操作,更是對亞洲市場和生態拓展進行了佈局。IRISnet 透過 iService 已經完成了客戶專案的最小可行性驗證,並能開啟對 DeFi 應用的支援。隨著區塊鏈生態的蓬勃發展、資料經濟的爆發以及 IBC 的成熟發展,未來跨鏈帶來的分散式商業將有更多想象空間。2019 年儼然已被視為跨鏈元年,眾多跨鏈專案不約而同在今年上線,希望解決獨立公鏈間不具備互操作性的孤島問題。隨著 Facebook 最近釋出了 Libra 計劃,將攜超過 20 億的使用者,以聯盟鏈的形式進軍區塊鏈領域,更預示著在未來,區塊鏈的互操作問題不僅僅侷限於公鏈之間,還會涉及到公鏈和聯盟鏈之間。要知道,聯盟鏈對傳統商業世界及政府公共部門來講極具現實意義,資訊孤島問題一樣嚴重。因為信任問題,兩家敵對的商業公司不能將資料放在一起,兩個不同的政府部門或公司,按規定資料不一定能互通有無。而區塊鏈,這個被經濟學人雜誌形容為信任機器的技術正在發展,有可能開啟了資料世界的一扇大門。提起跨鏈專案,通常大家立馬會想到 Polkadot 和 Cosmos 兩大體系。事實上,即便在 Cosmos 體系中,還有未被發現的璞玉。Cosmos 跨鏈體系中的 IRISnet 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專案。首先,IRISnet 與 Cosmos 專案一樣,都是依照 Cosmos SDK 建立的「Hub」,即 Cosmos 體系中的跨鏈中心,不僅具備與 Cosmos Hub 一樣的功能,更有許多獨到之處。
這是一個被眾多人誤解的關係。很多人對 IRISnet 的理解是,這是「Cosmos 的兒子」,是「Cosmos專案的下屬專案」。但實際上,IRISnet的主網IRIS Hub是 Cosmos 生態中第一個上線的 Hub,早於 Tendermint 團隊自己開發的「Cosmos Hub」。在廣闊的Cosmos生態中,「IRIS Hub」和「Cosmos Hub」平行存在,各有獨到之處。IRISnet 是安全高效、架構靈活的去中心化基礎鏈,不僅支援資產跨鏈,更創新的支援複雜的計算和服務可以被跨異構網路使用。這種「Cosmos/Tendermint + SOA」面向服務的設計,是更高層次的、面向應用層功能模組的架構體系,可以更好的與應用鏈協作、支援它們專注實現複雜應用場景的運營,節省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本。而從技術開發的角度看,Cosmos生態中各條鏈開發的Cosmos SDK,有很多關鍵部分其實由 Tendermint 團隊和 IRISnet 團隊共同開發。如果仔細翻閱白皮書及相關資料,IRISnet獲得了Cosmos母基金會 Interchain Foundation的投資 , 在Cosmos 官網的自我介紹中,IRISnet 是唯一和 Cosmos Hub、 Tendermint 放在一起介紹的專案。如果仔細閱讀各跨鏈專案的白皮書,就會發現不同的跨鏈專案各有專長。Cosmos 致力於解決資產跨鏈問題,Polkadot 作為後起之秀,致力於建立更大的框架,不只是資產跨鏈,還包含資料及智慧合約跨鏈。而 IRISnet 則不僅具備 Cosmos 資產跨鏈能力,其本身團隊的過往經驗一直聚焦於提供分散式商業服務,其開發出的 iService 涉及資料、複雜計算的跨鏈互操作服務。IRISnet 經濟模型的四個核心模組  優秀的專案不僅僅要具有技術頂尖的團隊,團隊具備高執行力,其通證經濟設計如果能捕獲到更多價值,才能被稱為一個好的商業模型。太多的區塊鏈專案並沒有思考好自己的商業模式是什麼,以及為什麼需要發行通證,導致通證無法捕捉專案的價值。我希望透過該文章,簡單為大家敘述一下 IRISnet 通證經濟的四大模組,依照重要順序及例證,詳細說明一下 IRISnet 在經濟模型中的特點,幫助中國區塊鏈社羣更好理解該專案的特點。
想更好的理解 IRISnet 的經濟模型,不妨從這張圖開始:

IRISnet 不僅支援資料和複雜計算跨鏈操作,更是對亞洲市場和生態拓展進行了佈局。

IRISnet 通證經濟的四大模組可以分 3 個層次:共識層的 BPoS 模組、治理層的鏈上引數治理升級模組,以及應用層的 DeFi 支援模組和 iService 服務模組。這些都值得細細研究:

BPoS 共識演算法屬於 PoS 共識的分支,PoS 共識裡通證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透過 Staking 來維護網路安全,越多的通證參與 Staking,則該網路就具備經濟安全性,同時這些進行 Staking 的通證將會被鎖定而不在外流通,達到了一個沉澱通證的效果。

IRISnet 的治理層可以支援多種治理形式:文字提案,自動鏈上引數修改,軟體升級, 網路終止提案,Tax 收入分配提案。這些提案的治理過程都要消耗一定的 IRIS 通證以保證提案不被濫用,同時只有參與抵押的使用者或節點能對提案投票。

應用層的 iService 服務是開發一個個分散式商業應用的構建模組,也是一個「超級介面卡」,可以很好的串聯起鏈上、鏈下的服務供給方與需求方。在經濟模型的設計中,每一個服務供給方在釋出自己服務時都需要質押數倍於服務價值的通證,來提供信用保證。

應用層另外一個模組則是火熱的 DeFi 開放式金融。IRISnet 本身底層架構是經過驗證的 Tendermint 演算法及 BPoS 共識,並加上獨立開發出來的多資產(Multi-asset)模組,具備了支援各種穩定幣、資產通證化及去中心化交易所在 IRIS Hub 上釋出或連結的能力。每一次多資產釋出,都需要質押一定數量的 IRIS 通證,或消耗 IRIS 通證。此外,DeFi 場景只要透過 IRIS Hub 進行跨鏈操作,也會使用到 IRIS 作為消耗通證。

從以上四個模組可以看出, IRIS通證的用途廣泛,隨著未來萬鏈互通,鏈上鍊下資料及計算整合並實現跨鏈 , IRISnet 有可能在未來成為一個相當大市場的媒介平臺,將隨著服務供給方及需求方的數量增多,而加強平臺的網路效應。

與 IRISnet 團隊的溝通中得知,IRISnet 團隊的戰略的主要方向為幫助服務供給方實現應用落地。IRISnet 團隊表示,因為只有率先讓大家看到在分散式商業中,服務供給方是可以落地的,而且需求方能方便的使用 iService 簡易的邏輯呼叫服務,對 IRIS 通證的強需求就會形成,再加上 BPoS 共識中參與 Staking 維護網路安全需要大量的 IRIS,這樣,在未來 IRIS 通證將會越愈發稀缺。

在瞭解了 IRISnet 通證經濟模型中的核心模組之後,我希望透過以下更詳細的分析,讓讀者瞭解這些模組所發揮的作用。

IRISnet 通證經濟場景之一:BPoS,通證沉澱場景

BPoS (Bonded PoS)共識源於矽谷的 Tendermint 團隊。Tendermint提供了一個高效能、一致、安全的 BFT(拜占庭容錯)共識引擎,適合用於擴充套件異構區塊鏈,包括公有鏈,以及注重效能的許可鏈 / 聯盟鏈。而 IRISnet 基於Tendermint 之上建構了跨鏈系統。

在 BPoS 共識中,通證持有人將Token委託給網路中節點質押並參與網路驗證。在「Bonded PoS」中,「Bonded」就是透過質押繫結權益的意思。如果我們套用近期非常火熱的 Staking 經濟來看,將Token 委託給節點質押參與網路的動作就叫做 Staking。

每個節點根據自己的投票權重(即自己加接受持幣人質押的 IRIS 通證總額)排名,可以參與區塊驗證獲得出塊獎勵;一般通證持有人作為委託人,可以按比例分享驗證節點獲得的出塊獎勵,Bonded PoS 帶來的一個創新便是,透過讓每個持幣人質押通證參與網路共識,每一個持幣人需要更謹慎選擇節點,一旦節點作惡或做出不當行為,系統將對其懲罰並沒收質押中的一些通證。需要說明的是,使用者質押 IRIS 後進行解鎖,需要 21 天恢復流動性。

一般情況下,PoS 共識的專案方會希望參與 Staking 的比例至少達到 50%,如果大家仔細看 IRISnet 的 Staking 資料,目前只有 26% 左右,這主要原因來自還有大量基金會及團隊的幣因為鎖定並沒有參與 Staking (目前在外流通量只有3.47 億,總量是 20 億),分開計算散戶進行Staking比例其實相當高(有 1.6 億參與)。

IRISnet 團隊版本的 BPoS 又與 Cosmos 團隊版本不太相同,IRISnet 團隊經過仔細考量後決定簡化通脹的計算邏輯,從依照 Staking Ratio 動態計算通脹邏輯改為依據初始總量的 4% 增發邏輯,隨著後續總量不斷上升,整個系統的通脹率會逐漸下降,IRISnet 版本的好處在固定通脹邏輯對於持幣人可以更直觀瞭解,同時大大提升每個塊的計算效率。(未來如果專案方想擁有更快效率及更直觀瞭解的模型,也可以直接使用 IRISnet 版本的 SDK 進行開發)

Staking 如上述所說本質是提供網路安全,底層的網路越安全才能夠支撐後面兩個應用場景,目前根據 IRIS 瀏覽器的資料顯示,已經有 100 多位節點參與網路共識(但前期只有投票權重前 100 的節點才能代表出塊,以每年多 13% 的比例逐漸開放)。

IRISnet 通證經濟場景之二:iService,未來分散式商業應用場景

如果讓我選一個IRISnet最突出、最具創新的元素,那我會選擇「iService」作為代表。

iService 可以簡單的解釋為一個「超級服務介面卡」。如果更通俗的解釋,可以理解為一個京東商城,在這個平臺上面同時存在著服務提供方及服務的需求方,雙方透過 iService 智慧地進行撮合,並連結彼此。

由於服務提供方和需求方因為所用的底層架構不盡相同,在商業對接上會產生複雜的技術溝通成本以及人力溝通成本,這將是 iService 的解決痛點。

全球知名的顧問公司麥肯錫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講「區塊鏈如何增進公共部門資料管理」,描繪了未來資料服務及分散式商業的場景。我借用了該文章裡的一張圖,並根據 iService 的實際情況做出對應修改,向大家描繪 iService 的現實應用場景。

可以設想這樣一個場景:個人透過 iService 與醫院或是保險機構進行互動。在未來,每個人可以將隱私的資料資料儲存在區塊鏈上,並用屬於個人的公鑰、私鑰對進行加密,個人可以透過 iService 平臺輕鬆選擇不同的服務,並授權醫院或保險機構來讀取、寫入存在區塊鏈上或者鏈下的資料。

iService 作為一個平臺,當個人的請求與服務提供方的服務對接上時,機構就可以取得個人資料資料的使用權,並透過使用者的檢查報告,試算最適當保費,最後返回使用者結果。
此外,iService 還可以撮合機構與機構之間的資料服務呼叫。當然,不僅僅是資料,有了 IRISnet 跨鏈服務,各種應用可以不用自己去實現複雜的儲存和隱私技術,資料可以儲存在專注於分散式儲存的區塊鏈上,比如 IPFS,然後透過跨鏈服務,用提供隱私計算的區塊鏈來完成代理重加密。

這樣的醫療健康資料交換網路就可以專注於自己的業務流程,快速搭建,充分利用其他一些網路的能力,透過 iService 的終端使用者完全不需要了解底層支撐的計算是來自其他的網路。

我們再透過 IRISnet 官方提供的一張介紹圖,更清楚地理解一下「iService」的執行原理。

從這張圖可以看到,IRIS SDK (開發工具包)除了具有 Cosmos SDK 模組外,其 iService 基礎設施中還包括多個介面,讓服務提供商可以更快地透過服務定義(Definition)、服務繫結(Binding)接入,同時服務需求方也能透過查詢(Query)介面瞭解服務的能力和介面,然後可以透過呼叫(invocation)介面來使用服務。

IRIS SDK 打造的 IRISnet 是一個跨鏈樞紐,也可以叫做「 IRIS Hub」, 專注於支援跨鏈服務請求,可以看作是跨鏈服務的開放市場。

透過 iService,服務提供商可以方便的接入鏈上(包括異構的公有區塊鏈和聯盟鏈)資源,還可以接入各種雲服務、企業應用提供的計算能力。

IRIS 通證在 iService 平臺如何消耗?

如果某個專案覺得自己的技術服務還不錯,在市場上也有應用價值,希望對外分享資料、服務來變現,可以按 iService 標準將其服務與定價釋出在 IRIS Hub 上。這個過程中,需要質押服務本身費用數倍的 IRIS 通證。這樣,需求方就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檢索並呼叫這套服務,服務成功完成後,費用的結算也就完成,供給與需求實現均衡。

最妙的是,如果一個專案是直接用 IRIS SDK 基於 iService 開發的,其業務服務可以部署在自己的網路上,靈活地設定其服務範圍是「本地」,還是可以「被其他鏈呼叫」。如果是可以跨鏈呼叫的服務,其對應的服務定義和繫結資訊就會透過 IBC 協議,自動同步到 IRIS Hub 上,為其他接入 IRIS Hub 的應用鏈所見。

接入 IRIS Hub 的應用可以方便地查詢自己能見的服務,呼叫時,如果服務不在本鏈,IRIS Hub 會支援該服務請求,可以正確、透明地完成鏈間呼叫。雖然服務提供方可以要求用其他資產支付(比如穩定幣,IRIS Hub 第三季度就會有穩定幣了),但釋出服務需要抵押 IRIS 通證完成。

此外,IRIS 通證還可以使用在服務呼叫發生糾紛的仲裁場景,就像我們在京東商城購物與賣家發生糾紛,平臺方會協助處理,而去中心化世界裡,可能是節點,也有可能是抵押一定 IRIS 通證的專業仲裁者,協助仲裁過程並獲得一定報酬。

想象未來的世界,資料即是黃金,一切皆可計算,資料跨鏈、計算跨鏈,跨鏈服務將加速分散式應用發展的程序。

透過和 IRISnet 團隊的溝通,我們得知 iService 正在進行一些落地場景的探索:

· IRISnet 核心開發團隊正與復星健康雲合作打造原型系統,利用 IRISnet 讓未來各個醫院的部分資料能在鏈上自由、安全,有激勵機制地流動,讓保險公司等機構也能參考醫療資料做出決策,使大資料發揮出更大的商業價值。
· IRISnet 專案在和提供隱私計算的公鏈專案 PlatON 合作,讓隱私計算能方便地透過跨鏈服務為其他應用鏈所用。
· IRISnet 核心開發團隊會在第三季度部署一些 DeFi 應用需要的基礎服務,比如行情資訊資料查詢服務,隨機數產生服務等

IRISnet 通證經濟場景之三:去中心化金融(DeFi)

據 IRISnet 團隊介紹,DeFi (去中心化金融)或 Open Finance (開放式金融)也是 IRISnet 即將支援的場景。

DeFi 領域的嘗試目前被譽為區塊鏈最快、最有價值落地的場景之一,該領域從以太坊興起,許多公鏈都想分食這塊蛋糕,IRISnet 計劃在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據 IRISnet 創始人 Harriet 介紹, IRISnet 具有高效能、去中心化並能透過鏈上治理支援安全的網路升級進化,非常適合支撐 DeFi 應用。在即將到來的7月份網路升級完成後,IRISnet 將支援包括原生資產、閘道器資產和 IBC (跨鏈通訊協議)資產的發行。

Harriet 表示,有了這些基礎以後,許多有趣的 DeFi 應用,包括穩定幣、資產代幣化、借貸、理財就可以落地了。IRISnet 官網上已經列出的生態合作伙伴包括 GDEX、Axonomy 也正在基於 IRISnet 進行相應功能的開發。

一個簡單的例子是,DeFi 應用需要通證之間的匯率來支援理財和借貸這樣的場景,IRISnet 的 iService 可以方便地讓行情資訊(比如像 Coinmarketcap 這樣的中心化的系統) 以資料服務的形式釋出在 IRIS Hub 上 , 這樣,DeFi 應用就可以直接呼叫,而不必每個應用都去自己接這樣的資料資訊。

iService 還可以根據電商的資訊提供有隱私保護的信用查詢介面,讓有 KYC 無抵押貸款的 DeFi 服務變成了可能。

據 IRISnet 團隊介紹,iService 非常靈活,並不依賴 IBC (跨鏈通訊協議)。即便是 IBC 尚未開發完成時,服務也可以直接繫結在 IRIS Hub 上,透過 iService 的服務供應商來適配。鏈和鏈之間的可信互動透過 IRIS Hub來驗證,其具體服務業務的邏輯是跑在服務供應商連線的鏈或中心化系統上的,並不會給 IRIS Hub 帶來太大的計算負擔。

在這些 DeFi 應用中,發行資產時必須抵押或消耗一部分 IRIS 通證 , 中間的資產交換消耗的手續費也可以是 IRIS。未來只要 IRISnet 建立一個穩定安全的底層網路並賦能更多 iService 及 DeFi 案例,就能吸引更多人參與進入 IRISnet 跨鏈網路中。

IRISnet 網路的經濟前景值得期待 

當然,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尚屬早期,眾多公鏈的生態發展尚在探索之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覺得跨鏈尚早。不過相比其他跨鏈生態, IRISnet 透過 iService 已經完成了客戶專案的最小可行性驗證,並能開啟對 DeFi 應用的支援。隨著區塊鏈生態的蓬勃發展、資料經濟的爆發以及 IBC 的成熟發展,未來跨鏈帶來的分散式商業將有更多想象空間。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