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謹慎的監管,艱難地前行

買賣虛擬貨幣

新興事物的發展總是充滿曲折和障礙的,很多時候就是以進三步退兩步的方式發展。

數字貨幣的發展就是如此。由於這個新興事物先天就自帶金融屬性,因此它很容易在社會中被居心叵測的人用來行騙甚至欺詐。對此全球所有的國家和地區都表現得小心謹慎,一方面必須對其進行必要的監管,但另一方面又擔心過度的監管會妨礙創新的實驗及探索。

如何拿捏監管的尺度是全球政府共同面臨的一個極大挑戰。

前幾日在海南的高階論壇上,與會者還大膽提出了“數字資產交易”,“STO”等以往看來極其敏感的詞彙,並且OK創始人徐明星也發表了演講,這些都給人以氣氛逐漸緩和的跡象。

然而12月4日,新華社又再度發文《“炒幣”“挖礦”再度火爆,警惕披著區塊鏈“馬甲”的金融詐騙“重出江湖”》,似乎又給稍有寬鬆的氛圍拉了拉繩索。

這篇文章提及了去年席捲幣圈的一件重大詐騙案:河南鏈鑫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新加坡AT交易所,將購買的普通電腦貼標拼裝成所謂的“礦機”,透過挖幣、兌換、交易等方式獲得高額回報,而當客戶購買礦機後,公司又以平臺被黑為由凍結了客戶的兌換。在這起欺詐中,公司共詐騙了將近13億人民幣。

另外文章再次提到了“交易平臺IEO”和“共振幣”等,直接定性為“涉嫌傳銷、資金盤”。

就這篇文章所提及的案件來說在以往的新聞報道中都出現過,也都高調曝光過,我認為重提這些事件的目的是在警示所有的參與者:專案方不要越過紅線,參與者不要輕信“承諾”誤入陷阱。

這兩種“一拉一打”截然不同的口吻實際上反映了監管層小心翼翼的態度,在推進探索的同時,也高姿態提醒全行業不要幻想監管對欺詐等不良現象縱容。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華社的這篇文章中,關於交易的部分沒有再具體點名交易所,關於數字貨幣的部分只是強調“空氣幣”、“傳銷幣”,這和以往全盤否定的態度是有很大不同的。

我相信這樣“一拉一打”的方式會在今後的推進中持續下去,成為監管的常態。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數字貨幣,交易所等比較敏感的議題能夠在可控,有序的情況下前進和發展。

對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要逐漸習慣這種推進的方式,特別是在情緒上要穩定,沒有必要一聽到監管文章出籠就緊張,只要我們手中握住的是監管明確肯定的數字貨幣比如比特幣和以太坊,只要我們參與交易的是主流交易所那都可以放心進行

另外,新華社的文章出籠後,整個行情也沒有作出特別的反應,沒有出現繼續暴跌或恐慌拋售的情況,和之前“負面”訊息一出籠市場就大跌的情況截然不同。

熊市中利空不再打壓行情說明市場即便不是在底部也離底部不遠了。因此我們投資者要珍惜現在這樣的機會,抓緊定投。

在交易所方面,火幣和OK已經高調亮相官方媒體了,明顯在大步朝著“招安”的路上走。因為交易所被納入監管將是註定的趨勢。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