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價值機遇襲來,未雨綢繆鑄安全

買賣虛擬貨幣

從2020年6月開始,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鎖倉價值開始出現前所未有的攀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實現了從十億級到百億美元的突破。如此熱度,不禁讓人聯想2017年的那段行業“猛漲期”的如火如荼。

截至10月,DeFi的市場熱度總體尚在,但區域性零星迴落顯而易見。雖不知道這首DeFi樂章是否將迎來尾聲,但另一顆新星的破繭而出卻已經吸引了無數關注的目光。沒錯,它就是NFT。

何謂NFT?

NFT(Non-Fungible Token),即非同質化代幣。區別於“千篇一律”的區塊鏈同質化代幣,如BTC、ETH、EOS等,NFT屬於“十人十色”,每個NFT都擁有與眾不同的ID標識。因此,NFT可實現鏈下實體環境中諸多物品的價值對標,如不動產、藝術收藏品,同時,還能體現IP權益、遊戲裝備及認證資訊等抽象物的價值。

隨著區塊鏈技術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寬,在成為數字經濟核心力量的進化過程中,資產數字化程序憑藉區塊鏈技術可實現加速邁步,如文創產品、藝術品等領域。同時,實體經濟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資產及無形資產也可透過NFT進行較為精準的價值對標及流轉追蹤。

其實,從同質化到非同質化的變遷,在很程度上是順應了資產概念“從鏈下到鏈上”的發展趨勢,而資產的價值區分亦是必須明確的剛性需求。

NFT“神奇”有理

為什麼NFT有如此“神奇”的屬性?

究其原因,主要是NFT基於以太坊ERC721協議產生。與引領同質化代幣發行熱潮的ERC20協議不同,ERC721協議的本質是對非同質化代幣的所有權轉移、流通等規則制定標準介面和觸發事件,並與ERC20協議存在部分相容,以避免鏈上資產“孤島效應”的影響,利於資產資料的展示。此外,ERC1155協議也是被廣泛使用的NFT標準。

作為NFT的主要協議標準,ERC721協議是最早,也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標準,其定義了NFT的四項關鍵後設資料,包括ID、NAME、SYMBOL以及URI,這為之後的各種NFT協議後設資料打下了基礎。

而ERC1155來源於適用遊戲場景的NFT資產協議,其設計初衷是滿足協議內NFT資產的多樣性,實現非同類資產的打包交易,以此提高資產傳輸的效率和降低交易的成本。

從NFT代幣的特徵來看,每個代幣都具有獨立且唯一的ID。同時,區別於ERC20代幣的可分割性,NFT不可化整為零,其最小單位為“1”。

相比FT(同質化代幣),NFT具備的可流通、不可分割以及共識價值等屬性,無疑與文玩、郵票等具有市場炒作價值的實物資產以及著作權、專利權、網路資產這些私權更為匹配。

在區塊鏈技術的價值保障特質下,NFT被廣泛認為是未來連通數字與實體經濟,引爆資產流通、增值的創新應用模式。

NFT生態、市場概況

目前,NFT生態已經初具規模,主要涉及基礎設施、去中心化域名、交易市場、虛擬世界、遊戲、DeFi+NFT、收藏品七個類別,主流專案數量超過200個。

2017年6月,在以太坊區塊鏈,首個NFT應用——養成類遊戲加密朋克(CryptoPunks)誕生。該遊戲擁有1萬個獨特且可收集的角色,並配置了所有權證明。

同年11月,“現象級”區塊鏈遊戲——以太坊加密貓(CryptoKitties)上線,市場反響強烈。使用者可在該遊戲中養育、繁殖並交易電子“小貓”,而每隻小貓不僅品相獨一無二且擁有對應的NFT。

在不到半年時間裡,該款遊戲就已聚集使用者150多萬,交易總額超過4000萬美元。有觀點認為,加密貓是當時以太坊最成熟、最成功的去中心化應用。

總體來看,當前全球NFT市場處於發展初期,自2017年誕生,NFT在經歷了2018年的急速成長期後,2019年的NFT的市場規模發展相對緩慢。在2020年,NFT市場規模預計將迎來接近50%的增長。

具體而言,2017年NFT市場交易規模僅為3千萬美元左右,2018年約為1.8億美元,2019年約為2.1億美元,預計2020年可突破3億美元。

NFT生態專案大多數集中於以太坊區塊鏈,在BTC、COCOS、EOS、IOST等公鏈分佈相對很少。虛擬世界Decentraland和遊戲CryptoKitties分別佔據歷史累計交易總額前兩名,均超過3700萬美元,二者交易量之和超過總量半數。

成立於2018年1月的OpenSea是目前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臺。其2020年10月的訪問量接近6000人次,月度資金流入量約為327萬美元。

NFT全球市場近況

近期,NFT全球主要應用場景和集中發生交易的領域是遊戲、交易市場、虛擬世界和收藏品。其中,遊戲Axie Infinity、Sorare,交易市場OpenSea、Rarible、MakersPlace、SuperRare、WAX,虛擬世界Somnium Space表現突出,交易額總和超過整體70%。

DappRadar資料顯示, 2020年8月-10月,全球NFT市場總體呈現增長趨勢。進入9月後,NFT市場熱度顯著升高,9月14日迎來成交額峰值,高達174萬美元,隨後進入相對平穩階段,大體維持在日40萬美元上下。

此外,交易量上升趨勢明顯,日交易基本保持在1500手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對比8月中旬與11月初,NFT日成交額增長達到了2300%。

從2020年第三季度NFT行業報告來看,NFT活躍應用主要集中在以太坊以及WAX區塊鏈上。不過,活躍度仍然由少數去中心化應用(DApp)推動。具體來說,以太坊和WAX幾乎包攬了NFT錢包日活以及交易量的100%。

其中,以太坊是絕對主力,產生NFT與生態應用的比例分別達96%和92%。該季度,以太坊活躍度和交易量貢獻最高的是遊戲CryptoPunks和交易市場Rarible,而收藏品GoPepe和交易市場AtomicMarket則是WAX區塊鏈上的活躍主力軍。

以太坊方面,與上季度相比,NFT日活躍錢包數增長了350%,NFT交易量增長了57%。同時,NFT生態應用市場交易額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000萬美元,較上季度增長了368%,其中約一半的貢獻來自於交易市場Rarible。

此外,截止第三季度末,NFT錢包應用數量急速增長,最多時日新增多達2000個。如此活躍的背後,主要是來自交易市場Rarible、OpenSea、Axie Marketplace的新增貢獻。

WAX區塊鏈方面,異軍突起的節奏更為明顯。與上季度相比,WAX的NFT日活錢包數量增長24375%,交易量增長10086%,交易額超過9萬美元。截止第三季度末,收藏品GoPepe擁有1300多個日活錢包,交易量超過8萬美元,佔據該類別總量的90%。

同時,WAX生態應用市場的日活量增長1269%,交易量增長226%。其中,交易市場AtomicMarket貢獻最大。三季度末,其日活錢包數量超過600個,交易量超過130萬美元。

NFT生態發展瓶頸

雖然,NFT被廣泛認為是繼DeFi之後引燃區塊鏈領域的突破性產物,但是處於發展初期的NFT在其現階段的生態發展道路上,還是存在一些不可迴避的“瓶頸”問題。

首先,相較於DeFi生態,現階段NFT的生態完善程度還相對較低,且市場賽道區分度明顯,各類專案在投資邏輯、業務邏輯、流通邏輯等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很難形成穩定且持續的業務合力。

其中,NFT主要對標的數字藝術收藏品市場,仍需不斷提高市場認同,豐富產品數量與類別以及完善價值認定體系。

其次,NFT依然屬於區塊鏈虛擬資產的範疇,其中涉及的私鑰、錢包等應用概念及資產的安全保管問題。對投資者、使用者而言,這無疑是新領域認知帶來的門檻。

特別是,在鏈上藝術收藏品的價值認知方面,投資者不僅需要跨越實體、虛擬之間的認知障礙,包括對應關係、收藏方式等,同時,還需要考慮供需關係帶來的鏈上與鏈下的稀缺問題。

此外,NFT專案在其應用場景擴充套件,交易迸發導致網路堵塞等技術建設方面存在諸多亟待改善的實際問題;NFT資產發行、通證交換等方面,因存在技術差異化特徵很可能對業務層面造成掣肘的情況;NFT在與傳統企業、IP形象、實體產品等對標的過程中,在業務規劃、保證產品質量、售後服務等方面依然是可預見的難點。

從流動性來看,相比DeFi熱門專案日交易額高達數十億美元的規模,以NFT目前的交易規模是無法比擬的。據統計,NFT熱門交易市場OpenSea在30天內,其日交易額峰值也僅為33萬美元左右。

因此,NFT要突破侷限,需在其基礎設施、生態應用、資產管理、業務形態、市場模式等多方面加強建設及探索路徑。

NFT安全風險

除了在生態發展方面存在問題,NFT因涉及數字資產投資、交易等活動,其生態系統在安全風險方面也是暗鬼潛伏、危機重重。

01

“去中心化”抗爭

起初,NFT應用現身於遊戲領域,加密貓的“現象級”火爆讓玩家意識到,遊戲中的角色、裝備等皆可成為屬於遊戲參與者的私有資產,從而實現“玩並賺”。

然而,這一切勢必依託於不存在幕後操控的“去中心化”概念來加以實現。然而,真正的產權到底屬於使用者、投資者還是專案開發者、運營者,這無疑觸及到了“去中心化”對戰“中心化”的實質問題。

當然,區塊鏈技術本是代表著“去中心化”思想,可提供完全獨立的價值傳輸體系。因此,對NFT專案而言,圍繞資產的歸屬和安全問題,開發者許可權的設定問題顯然是首當其衝且不能迴避的風險要素。

02

資產價值退化

隨著NFT概念的普及,各類NFT資產不斷湧現,許多紮根細分領域的專案已初具規模。如NFT交易市場中的虛擬資產、藝術收藏品交易,作為新興市場雖體量還有待擴大,但已備受多方關注。透過交易市場OpenSea,遊戲道具、藝術品等均可以出售、拍賣的方式使用NFT進行交易。

不過,假設資產積累到一定程度,專案方突發倒閉或跑路等撤場情況,這必將導致NFT資料元因無法繼續被託管、維護而折損甚至消失。那麼,如果沒有後續交易支撐,其NFT很可能變得一文不值。

與此同時,如果鏈下資產在無規則、無差別、無鑑定的環境中冒然上鍊交易,不僅資產價值難以適得其所,而且大量欺詐風險也可能隱匿其中。

03

安全漏洞

不可否認,區塊鏈技術在各方面還處於早期階段,各類安全事件頻繁發生。一次次的價值損失在不斷提醒,由一行行程式碼堆疊而成的區塊鏈大廈,常會因為一個小小的漏洞導致大廈將傾的嚴重後果。

譬如,在2016年的以太坊“The DAO”事件中,就是由於程式碼漏洞導致了超過6000萬美元的ETH被駭客竊取。

隨著NFT資產價值的積累以及生態專案體量的擴大,又一個眾矢之的或將形成。面對網路駭客唯利是圖、虎視眈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不僅是道德與技術實力之間的抗衡,更是對區塊鏈網路生態安全防範意識的呼喚。

04

政策與監管

作為直接對標價值品的虛擬貨幣,在當前全球監管環境中NFT未被明確約束。同樣地,NFT到底是商品還是貨幣,還有待各國從法律層面進行定義。而在此之前,NFT市場勢必只能處於無監管狀態的“野蠻生長”階段。

根據NFT可對標實物價值的特性,利用NFT進行洗錢犯罪、非法集資,違禁品暗網交易等犯罪行為是否會“應運而生”,目前尚不可知。

毫無疑問,在虛擬資產的特異性、差異化方面,NFT雖具備特別的應用潛力,但是,在沒有法律約束、監管規定的市場環境下,除了要面對交易雙方權利義務無法明確、保障的窘境,更有利用新技術、新應用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的風險不容忽視。

結 語

2020年,在區塊鏈諸多賽道中,唱響全場的主角非DeFi莫屬,但隨著DeFi市場情緒逐漸迴歸理性,NFT以其連通“鏈上與鏈下”資產的新穎特質和應用形態正崛地而起。

伴隨NFT市場規模的逐步擴大,應用場景、生態的不斷豐富,一個新興信任價值體系或將驚豔整個數字經濟領域。

不過,繁榮願景的背後總是遍佈崎嶇的道路與莫測的風險。未來,NFT將如何發展,其市場價值是否能夠實至名歸,除了拭目以待,還是厲兵秣馬、未雨綢繆為要。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