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想顛覆網際網路巨頭的去中心化雲端計算:誰會領先一步?

買賣虛擬貨幣

談起雲端計算,想必很少有人會從未聽聞過這一名詞,網際網路、大資料、雲端計算,這些名詞早已深入人心,當然如今或許還要加上一個區塊鏈。

2006年可以算得上是雲端計算髮展元年,那年亞馬遜公司利用虛擬化這種經典的系統軟體技術開創了硬體即服務(HaaS的商業模式,使得計算資源可以像水電一樣方便地提供給公眾使用,這也標誌著公眾能夠感知到的雲端計算時代由此開始。

2008年中本聰正式提出了比特幣的概念,2009年比特幣創始區塊產生,這是區塊鏈技術展現美麗的開端,如今這兩項各自發展了十餘年的技術開始越來越多得走到一起,越來越多的專案都試圖打造去中心化的雲端計算,其中也不乏網際網路中心化雲服務從業者的身影。

前不久前美團雲總經理李爽離職進軍區塊鏈創立BonusCloud的訊息一度刷屏,或許有人會對他放棄高薪加入創業行列的舉動有些不解,但其實讓我們回顧網際網路的發展歷史,可能就不難理解他離職創業的原因了。

網際網路是以機器計算為基礎的資訊傳遞工具,網際網路的計算模式其實就有著從集中到分散再集中的演變,早期受限於技術條件和成本,計算能力只被少數企業和科研機構擁有,那時的計算模式便是集中化的。而隨著計算機微型化和價格的大大降低,家庭計算機、筆記本等走進大眾,這也讓計算能力開始走向分散。但不久網路資料的海量增長與計算能力的發展逐漸形成一對矛盾,大資料的使用需求催生了雲端計算的出現,這也讓計算模式再一次由分散走向集中。

但云計算並沒能解決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儲存和價值分配的問題,人們在使用雲端計算服務,特別是雲盤等儲存工具時,對安全性、價值所屬權等問題的擔憂不時成為焦點,同時缺少行業標準、執行環境黑盒化、成本高企等問題也是常遭人詬病。

而區塊鏈技術的出現似乎天然為這些問題的解決給出了答案,區塊鏈在價值轉移和分配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性也解決了人們對雲端計算的種種擔憂與懷疑,除此之外其經濟生態系統所給予的經濟獎勵也讓人趨之若鶩,誰家還沒個一兩臺閒置的手機或電腦呢?這也讓計算模式再一次走向分散成為大勢所趨。

也正是基於此,不少專案都盯上了去中心化雲端計算這一領域,並且都希望成為這一領域的又一巨頭,前有AELF想要成為永不宕機的阿里雲,後有DADI直接對標中心化網際網路的谷歌雲、微軟藍,而李爽的目標看起來頗為“美團”,他希望他創立的BonusCloud連線現有的雲端計算、IDC、企業計算中心和個人CPU / GPU /頻寬等全球計算資源,希望透過吸引成千上萬的資源貢獻者來提供價格更低、範圍更廣、計算能力更強的可信賴雲端計算平臺服務,從而重塑傳統集中式雲端計算的業務模型和資源分配結構。

為此,BonusCloud的硬體層提供了LiteNormalSuper三種不同型別,適配於微控制器與路由器、個人PCGPU和企業IDC等不同運算終端,以期能接入不同級別的計算資源。

而在其下的網路層,BonusCloud構建得也頗為特別,在L2層中採用類Kademlia協議的DHT架構,L3層則使用加密隧道協議;BonusCloud引入了物理距離的概念,在L2層中對鄰居節點進行物理距離收斂,以此實現對BonusNet的劃分和聚合,而加密隧道協議的使用則是為了確保資料傳輸的安全。BonusCloud稱其為“L2 + L3 over Internet模式”。

平臺層也與硬體層相仿, BonusContainerBonusAppEngineBonusServerless三種不同的計算環境組成了BonusNode平臺用於計算,儲存則由Bonus Storage提供的兩種分散式儲存模式負責。

BonusCloud並沒有止步於此,在其技術路線圖中顯示其還計劃開發底層公鏈BonusChain,希望透過將雲端計算領域的虛擬化技術與區塊鏈結合,增強區塊鏈虛擬機器的功能,令其得以支援更豐富的PaaS應用,而BonusChain主鏈與側鏈結合的模式看上去也更有操作性,由主鏈進行交易撮合,側鏈則採用DAG技術補充主鏈時效性的不足。

顯然,BonusCloud最終是想要建立一個從底層公鏈到網路層、平臺層、硬體層完整的去中心化雲服務架構,這也難怪BonusCloud想要成為去中心化雲端計算領域的亞馬遜雲。

但成長到這一步顯然困難重重,此前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前10大網際網路企業中有9家都已涉足了雲端計算服務,2016年雲端計算市場規模已經達到驚人的3168億,前有網際網路巨頭虎視眈眈,後有同類去中心化雲端計算專案步步緊逼,BonusCloud究竟會怎樣殺出重圍?

2008-2016年中國雲端計算市場規模)

答案除了出色的通證生態以外,或許還因為快。李爽帶領的這支團隊大多來自阿里巴巴、思科、百度、美團等世界領先的網際網路和IT企業,從今年第二季度BonusCloud專案啟動以來,不到半年的時間BonusCloud測試網路已經上線,並已招募百人進行小規模雲端計算服務內測,“雙邊市場”的通證生態經濟模型也是吸引這些使用者參與內測的一大重要原因。

BonusCloud通證生態經濟模型)

即便如此,李爽的BonusCloud或許仍有著重重危機,因為早在三年前微軟藍(Microsoft Azure)就已經將區塊鏈引入了雲端計算,併成功推出區塊鏈海事保險數字平臺Insurwave,依靠其實時追蹤、資料上鍊的特性一舉拿下了馬士基公司的海運保險流程。當去中心化雲端計算想著顛覆網際網路巨頭的同時,網際網路巨頭也早已對這些新技術垂涎三尺。

但無論如何我們看到了區塊鏈技術下探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也見證了諸多傳統領域的大佬轉型區塊鏈。在區塊鏈技術與雲端計算的超融合之下,去中心化雲端計算勢必將成為各大雲端計算廠商乃至科技企業的發展方向。而另一方面,去中心化雲端計算平臺的到來,又能進一步提升Dapp快速部署、測試和上線執行的能力,不久的將來,去中心化雲端計算必將點燃下一場技術大潮。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