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創始人Steve:跟Token Fund講技術,跟古典VC談商業落地

買賣虛擬貨幣

見證行業崛起,對話新星勢力!繼高階影片訪談欄目《直面大佬》、深度線上互動訪談欄目《牛熊啟示錄》之後,博鏈財經聯合星球日報、金色財經、羊駝區塊鏈和無涯社羣等業界知名媒體打造的《明日星勢力》欄目意在以“創業和投資”的視角挖掘在區塊鏈領域發展潛力巨大的“明日之星”。

本期嘉賓:

TOP Network,創始人兼CEO Steve Wei

TOP Network,聯合創始人兼CMO Noah Wang

主持人:

範媛媛,【博鏈財經】合夥人

以下為本期訪談實錄:

博鏈財經:可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一講, TOP Network在區塊鏈世界裡解決了或者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Steve Wei:TOP Network實際上在做兩件事情,這兩件事情各有不同,但又關聯在一起。

第一件事情,TOP 想用區塊鏈技術或者經濟模型,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通訊網路,建立一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低成本、沒有邊界、安全、效能非常好的公共通訊網路;

第二件事情,TOP提供一個高效能的公鏈平臺,這個平臺可以執行任何分散式通訊的複雜業務,比如記賬、智慧合約等,讓任何複雜業務都能移到鏈上。

博鏈財經:自建立以來,TOP Network都做出了哪些成績和進展?有哪些值得分享出來的milestone?

Steve Wei:TOP Network用實踐證實了理論。

TOP 在2018年10月份釋出了測試網1.0,驗證了我們白皮書提出的技術構思。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為我們在白皮書裡面提出了很多創新的技術思想,這些思想是否能實現當時還是一個未知數。

我們在2019年3月份釋出的Testnet 2.0進一步回答了上述問題,並在上面實現了一個去中心化的聊天App。

博鏈財經:此前,TOP Network團隊已經推出Dingtone、CoverMe以及Proxy,三款產品,共計 5000-6000 萬註冊使用者,這一點其實跟BitTorrent(BTT)有點類似,接下來,這三款產品的使用者將如何與區塊鏈結合?

Steve Wei:很多人說火幣 Prime第一個專案TOP Network(TOP )跟幣安Launchpad第一個專案BitTorrent(BTT)挺像。因為大家發現這兩個專案有很大的共同點——都有使用者,而且這些使用者都能遷移到鏈上來。

關於TOP團隊推出的這幾款產品如何跟區塊鏈結合,我們現在的幾款通訊產品共有6000萬使用者。在去中心化世界裡,這些通訊產品被遷移到區塊鏈上以後,使用者資訊被打散,使用者記錄將隨機分散到各個節點上,而這些節點不是由某一個人或者組織擁有的,這樣就沒有人或者組織能看到完整的使用者資料了,對使用者資訊保安是一個更好的保障。

博鏈財經:2018年,TOP Network完成 了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分散式資本、丹華資本、NEO Global Capital(NGC)等知名投資機構。事實上,當時整個數字貨幣行業已經是一個非常悲觀的時間點,TOP是如何獲得資本方青睞的?

Steve Wei:從我們開始融資的時候,數字貨幣市場已經進入下行通道,特別是到了2018年下半年,從八月中旬開始相當兇險,到十一、十二以及2019年一月,可以用崩盤來形容,幾乎沒有人願意投資。

TOP能拿到投資,第一點,投資人感覺這個專案就算在熊市也絕對死不了,因為TOP開發的產品能產生現金流,而且使用者體量還不小。一個專案如果不能產生現金流,僅僅依賴於投資,那是很危險的。事實上,大部分通證經濟的設計,都涉及去中心化,特別是協議層,根本沒有收入來源。以前牛市的時候,可以把幣賣掉,但是在熊市根本賣不了。

第二點,TOP創始團隊都比較成熟,創始人連續四次創業。投資人對我們這樣的創業者非常有把握,他們覺得我們不太可能會把事情搞砸。

第三點,TOP這個專案的技術架構非常有獨特性,我們很多投資機構都非常懂技術,比如分散式資本、丹華資本,NGC等,我記得當時我去找丹華的張首晟教授,他只跟我聊了十來分鐘,就說“你這個專案我一定投,我現在要去坐飛機,你跟我們另外一個同事談一下細節。”就是那麼簡單,十分鐘做出決策,因為張教授非常懂技術。

博鏈財經:“古典”VC和Token Fund,在看一個早期專案的側重點,各有不同,對於不同的Fund,TOP是如何溝通、以及在講述怎樣不同的故事?

Steve Wei:我們的專案裡有“古典”VC,也有Token Fund,種子輪投資基本上是“古典”VC投資,其實他們也不古典,挺開放的,後面幾輪的投資機構都是Token Fund。

“古典”VC和Token Fund兩者看事情是完全不一樣,“古典”VC投專案投進去,退出平均需要七年。

他們需要確定這個業務這個團隊能不能做出來、能否往前發展以及技術能否落地,還需要了解業務能否產生現金流、產生盈利以及市場空間是否足夠大,而技術反而不是最看中的。

古典投資人非常現實,更多的是從商業成功的角度去思考,他們也知道(投資)的退出週期很長,所以都抱著長期的態度跟創始團隊在一塊。

Token Fund,大家都知道,前兩年退出很快,週期也就幾個月,非常、非常短。

相對而言,絕大多數Token Fund考慮問題確實是比較短期的,他們考慮的是這個專案是否是當前的所謂的賽道和熱點,哪個更側重於技術,因為大家都知道區塊鏈不是商業而是技術。所以大家看到很多區塊鏈的專案都是由極客組建的,這些人從來沒有創過業,比如像V神。然後Token Fund很喜歡投這樣的人,我們知道很多區塊鏈專案,現在也很有名,是好幾個圖靈獎的教授來做的。

在傳統的世界裡面,“古典”VC是不會給這些人投資的,因為很清楚他們沒法把一個一個創業專案帶到成功的那個階段。

因為我是從傳統網際網路來的,我過去的創業方向主要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企業服務這三塊,所以跟“古典”VC溝通上沒有瓶頸;此外,我們跟Token Fund也沒有溝通上的問題,因為我們這個專案技術性也很強。

總的來說,要跟Token Fund講技術;要跟“古典”VC講商業落地。假如跟Token Fund講未來幾年的發展計劃,人家聽都不愛聽;給“古典”VC講技術,他們不是特別感興趣。

博鏈財經:大部分數字貨幣基金(Token Fund)都是短期的,而作為一個技術類的創業專案,則需要長期的“保駕護航”,TOP有沒有投資人帶來的壓力?如何平衡這裡面涉及的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

Steve Wei: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我們去融資的時候,我一上來就要求鎖倉的時間很長,對我們早期的投資人要求鎖倉九個月。

其實在傳統的世界裡,九個月根本不是什麼事,一般而言,一個公司就算IPO了,持有的股票,小股東一年以內不能賣、大股東兩年以內不能賣,那就相當於鎖倉一年或者兩年。那麼從投資早期到IPO,至少得四五年或者五六年。可以說整個鎖倉平均週期是七年。

但是對於Token Fund而言九個月的鎖倉時間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的事情,所以大家可以理解,這就是這個壓力了。

我相信一般新的專案是沒法跟這些Token Fund博弈的,特別是鐵腕的Token Fund,比如我們自己也碰到個頭疼、非常有名的Token Fund,我們聊的挺好,對方說,我們真的不能接受你這個9個月的鎖倉週期,不是我們不願意,是我們基金的LP給我的時間也只有六個月,所以鎖倉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有些Token Fund就在偷偷賣。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 長期的“保駕護航”,我個人認為,未來來Token Fund應該基本不存在,應該全部改成股權投資基金,以股權的形式投資區塊鏈公司。

事實上,進入深度熊市後,基金也基本上只投股權,不再投token了,這樣以來投資人就變成長期投資人了。

博鏈財經:作為通訊行業的創業老兵,想問問Steve Wei和Noah Wang,在你看來,到底創業者和投資人之間,什麼樣的關係是最長久的?

Steve Wei:我個人認為只有利益上長期繫結的關係才是最長久的。投資人需要創業者長期的、持續的做事情,直到把事情做成功才能“套現”。這樣,投資人就有動力持續地支援這個創業者。

區塊鏈投資的問題在於,Token Fund跟專案方沒有鎖倉的約定,幣一上交易所,他就賣掉Token跑掉了。跑掉以後,他跟專案也就沒關係了,他不會care你現在在做什麼,將來要做什麼。

因此,利益長期繫結,誰也不能單獨跑掉。

博鏈財經:大家都知道,創業者無外乎“三件事”——“找人,找錢,定戰略”,假如只能選擇一個維度,你認為那一維度是最重要的?

Steve Wei:對於一個創業者來講,我們知道一個人是很難辦成大事,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搭建起來一個共同的創業班子,就是所謂的這個創始合夥人,這是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後面有錢也搞不定。

假如“找人,找錢,定戰略”三選一,肯定是叫找人,這裡的找人指得不是說找一般性的員工,而是找有互補的聯合創始人,就像我們TOP團隊,我作為CEO是比較綜合的,我們的CMO Noah的融資、BD能力非常強,我們的CTO技術非常精通,所以我們這個班子形成了一個比較互補的班子。

有了這麼一個比較互補的班子,事情啟動起來就非常容易了,那後面找錢就相對來說更加容易。定戰略其實是後話,創業公司一開始沒有什麼戰略,只有方向,而且方向對不對也不好說,只能快速摸索、快速迭代,一般來說,只有方向比較清晰的時候才能叫戰略,那都是後話。

博鏈財經:對於一個技術類專案來說,登陸交易所以後,專案的發展就會或多或少受到二級市場的影響,TOP如何看待“資本”這個雙刃劍?

Steve Wei:在區塊鏈世界裡,二級市場對這個專案影響是非常大的,說的通俗一點,就是說,如果二級市場的使用者對這個幣沒有信仰了,那麼對這個專案也沒有信仰了,就要放棄掉了。

因為到目前為止,絕大部分割槽塊鏈專案沒有什麼可落地的東西,它內涵和外延的東西都沒有,它只有一個幣價。

但是以後這種情況會慢慢發生變化,因為現在二級市場的表現跟一個專案的質量和發展沒有關聯起來。將來應該是有聯動的,就跟現在的股市一樣,一個公司去紐交所上市了,業績要反映在股價上。

未來,區塊鏈二級市場的價格需要根據專案落地情況、專案生態執行的業務量等,而不是純粹靠對幣價的信仰,我相信幾年以後,數字貨幣二級市場的波動跟真正的股市不會有什麼區別了。

博鏈財經:作為火幣優選上幣通道(Huobi Prime)的第一個專案,也獲得了海量的曝光,大家也都在看接下來的表現,團隊有沒有壓力?Huobi Prime對於TOP團隊而言,意味著什麼?

Steve Wei:實事求是講,我還真一點壓力都沒有。就是基本上可以說TOP這個專案是火幣能選出來最好的專案了,無論是從技術,專案進度,創始人,團隊,應該都是最佳的組合。

接下來,二級市場表現有利的維度有:

第一,我們的估值很低。主要是因為我們以前融資的估值和定價是跟以太坊繫結的,由於以太坊的價格暴跌,所以TOP這個專案估值就降得很低。

以我們這樣的專案按正常的估值絕對不應該是那麼低的,但因為我們比較有契約精神,原來定的是怎麼樣,就要求所有人遵守同一規則啊。

第二,我們的流通盤非常小。

所以這個專案的表現100%肯定會非常優秀,我們完全沒壓力。

Huobi Prime這個事情對TOP也是非常好的一個選擇,因為我們這個團隊技術性很強,技術深入到DNA裡了。但反過來講,我們不太擅長市場營銷,Huobi Prime其實給了TOP一個非常好曝光的機會,這個也恰恰是我們欠缺的,所以我覺得是一個共贏的局面,非常好的一個組合。

博鏈財經:TOP團隊如何看待當前區塊鏈和數字貨幣行業的“風口”IEO?Huobi Prime是否加速了TOP專案的上幣程序?

Steve Wei:我個人認為IEO不是什麼“風口”,當然Huobi Prime不是什麼IEO,它是比較合規的一種做法,就算IEO是個風口,這個風恐怕停起來也會比較快。

如果說各家交易所堅守一開始的標準,真正能上來的專案不多,如果把標準降下來,那就跟以前的玩法沒什麼區別了,又會把事情搞砸,而要等好的專案多起來,那需要度過目前的熊市才行。

另外,Huobi Prime並沒有加速TOP上交易所的程序。

其實,我們要上幣,隨時可以上,我們跟絕大部分交易所都接觸過,交易所都非常樂意跟我們合作。

選擇在這個時候上幣是因為我們主網即將在6月底上線。

通常來講,主網上線以後,如果用 Native Token跟交易所對接,交易所是比較不太喜歡的,因為他不願意,這工作量太大了。在主網上線之前,用ERC 20 Token與交易所對接是現成的。

我們是有一個非常樸素的想法,先用ERC 20 Token跟交易所對接,然後緊接著等我們主網上線以後變成Native Token,那這個時候交易所也不得不跟我們對接。

博鏈財經:團隊會在乎TOP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嗎?目前數字貨幣市值TOP 100裡面,公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品類,團隊對TOP的幣價和市值有哪些預期?

Steve Wei:我們不會太在乎幣價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從我們在網際網路行業創業的經歷來看,如果一個團隊、包括老闆盯著股價的話,這個公司恐怕要完蛋,而應該透過最好的業績傳導到股價上面去,未來區塊鏈二級市場也是這樣的。

另外,TOP現在的市值是非常低,只有5000多萬美金,我們跟Telegram做一個比較。它估值有100多億美金,他們融了17億美金。

Telegram跟TOP的區別是什麼,Telegram大概有五、六億使用者,TOP有6000萬,就算差十倍,Telegram估值達100多億美金,我們現在的估值只有5000多萬美金,差200倍啊,如果只看Telegram白皮書的話,TOP的技術、業務構想,其實比Telegram高明很多、可落地性更強。

TOP自身也有足夠的使用者,確保我們鏈上生態還是很繁榮的。沒有道理兩者的估值可以差200倍,反過來講,TOP的成長空間是非常大,就算從5000萬美金成長到五個億美金的市值,我覺得也是非常合理的。

博鏈財經:最近,影片會議軟體開發商Zoom向美國SEC提交了IPO招股書,將登陸納斯達克,預計市值將超過10億美元。我們看到Zoom創始人袁徵(Eric Yuan)也是TOP專案的顧問,袁徵還曾與TOP創始人Steve Wei都在網路會議供應商WebEx(2007年,思科以3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WebEx)同事工作多年,我們的業務跟Zoom有何相似之處,接下來跟Zoom會有更具體的合作嗎?

Steve Wei:我預計Zoom的市值應該是在50億美金到100美金之間,那麼大家可以看到通訊市場的空間有多大,Zoom做的是影片會議,它一年的收入是8億美金,而TOP做的事情是一個通訊的基礎平臺,包含和支援的業務型別非常多。從這點大家可以理解到TOP將來的市場空間是非常大的,20年前,我跟朱敏組建WebEx最早的開發團隊,後來我們把整個team從北京搬到矽谷,再後來,我們在WebEx跟Eric 一直是同事。

成立TOP的時候,因為看到Zoom在通訊行業裡面已經做得非常好了,我們也看到將來的合作機會,所以邀請Eric 擔任TOP的顧問。至於具體哪些合作機會,現在還不太適合披露,因為Zoom正處於上市靜默期,但從我們過往的溝通交流來看,還是有很多切入點可以合作的。

博鏈財經:未來,TOP Network會有那些佈局和發展規劃?

Steve Wei:TOP是從通訊行業入手的,TOP未來的佈局和使命是把各行各業的業務搬到鏈上去,這裡需要跟各行各業的頂級玩家一起來合作在TOP上開發服務(service),然後在上面執行各種各樣的行業應用。

博鏈財經:假如我們來暢談終極願景,想把TOP Network做成一傢什麼樣的公司(組織)?

Steve Wei:TOP所做的事涉及協議層,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將來TOP作為一個公司和組織是不應該存在的,當這一套東西成熟以後,就像現在的比特幣一樣,以太坊也接近這一步,這些東西將來都是由社羣運營,因為他去中心化,他是不存在中間人來控制的。

所以,TOP Network的終極願景,這個“組織”應該消失掉,它做得越成功,就越有可能消失掉。

網友提問:

網友:TOP為什麼沒有中文版的白皮書?

Steve Wei:大家可以看到TOP中文網站都沒有,全是英文的。因為TOP過去所做得事情都是面向海外市場的,包括我們以前運營的三個APP和6000萬使用者,我們的攻略也是面向海外市場的。

網友:TOP的共識機制是什麼?

Steve Wei:TOP的共識機制是PBFT-DPoS機制。

為什麼叫PBFT-DPoS?因為首先我們是一個分片的公鏈,幾千個節點會分成很多個片,分片的過程用的是POS機制。誰的Stake比較多,他被選中進入一個分片的概率就比較大,也不是說完全就絕對,你大就能被選中,只是概率大一點而已。

這個跟中心化色彩嚴重的EOS的DPoS共識機制有巨大的區別,排在前21名,你就作為一個出塊的超級節點被選中了。

我們的DPoS只是用來把節點選擇分片使用,那一個公鏈上有上百個分片,一個片裡面是用PBFT來做交易確認。

整個系統分成多個區,每個區由多個分片組成,每個分片可以並行處理交易,雙層分片網路可以同時處理大量的交易。

根據VRF演算法隨機選擇一定數量的核心節點,它們會驗證各個分片的交易。每個分片都有一定數量的共識節點,比如至少21個共識節點和9個備用節點以上。在分片中的共識節點會執行PBFT的共識演算法。

網友:在官網上沒有看到TOP的GitHub,什麼時候能夠程式碼開源?

Steve Wei:TOP目前主網還沒有上線或者還沒有到上線這一步,所以程式碼改動會非常大,暫時還沒有計劃開源。

另外的話,現在有一個不好的風氣,就是程式碼一開源,會很快被人複製成一條山寨的鏈。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有,所以我們目前這個程式碼是有限開放,只邀請一些“社群大使”進來看程式碼,給我們提出意見。當接近主網上線的時候啊,TOP會把原始碼開放到GitHub上。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