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比特幣的 DeFi 之旅

買賣虛擬貨幣
11 月 9 日,“2019 年世界區塊鏈大會·烏鎮”完美落幕,大會聚集了百餘位全球區塊鏈、數字資產、AI、5G 領域的專家學者、技術大咖、意見領袖、熱門專案創始人,以“應用無界”為主題,圍繞區塊鏈的應用落地、技術前沿、行業趨勢和熱點問題進行探討,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imToken CEO 何斌受邀出席,並發表《一枚比特幣的 DeFi 之旅》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何斌:大家好,剛好上一個圓桌多多少少已經瞭解了 DeFi。我接著剛才的話題,以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方式跟大家介紹,讓大家有更感性的認知,到底什麼是 DeFi。剛好團隊這邊做了一個非常小的實驗,怎樣把一枚比特幣帶到 DeFi,今天是以這樣的形式與大家做一個分享。今天也做了定義,我這裡簡單的和大家概括一下,以我個人的理解方式,介紹 DeFi 到底是什麼:以區塊鏈的技術作為一個安全的保障,然後加密數字貨幣作為價值的載體,透過智慧合約去打造開放式、可程式設計、可組合的金融市場。它的特點剛才也都提到,它是一個全球的無國界、開放式機制。因為區塊鏈技術能夠充分去保障它的開放透明,同時它是沒有門檻,無許可權的方式參與,所以 DeFi 對於我們而言是一個非常美好的新技術帶來的變化。
傳統的金融市場,我們去對比並不是這樣的。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世界上 10 億人口還沒有銀行帳戶,他們是沒有辦法享受現代的金融服務。另外,大家看新聞的話也知道,阿根廷、委內瑞拉這些國家整個貨幣通貨膨脹率非常高,而且最近他們的政府也對每月提現做了非常嚴格的限制,每月最多體現 200 美金。本國貨幣一天就能貶值 30% 的情況下,想象一下當地老百姓是怎樣的狀況。DeFi 帶來的是藉助區塊鏈機制,它是可以允許在一個沒有國際邊界,沒有身份差別,也沒有金額差別的情況下,他們可以零門檻的方式參與到金融市場,享受金融服務。我認為 DeFi 是這些技術極客,以及專案從業者帶給人類非常良好的意願表達,它是為了公共利益在往前驅動,去發展全新的金融市場,我也很榮幸能成為變革力量的一分子。imToken 從一開始就非常重視支援 DeFi 的發展,2017 年我們就在錢包內部實踐實驗去中心化交易所。Tokenlon 的品牌就是基於當時的研發推進,產生全新的幣幣兌換機制,內建在imToken 錢包裡。使用者資產在錢包裡, Tokenlon 可以提供非常好的,類似於中心化交易所的報價,快速兌換交易。這個資產是一直留在錢包裡,不用去充值和提現。

像 MakerDAO 等一系列以太坊裡生態起來,我們也是第一時間和它們合作,在整個錢包和互動上我們充分協作最佳化產品。比如說 Compound 可以做借貸,Cosmos 鏈可以做 Staking。還有一系列 DApp 是和衍生品相關的,一攬子貨幣等等。DeFi 是建立在以太坊平臺上,使用者是需要和智慧合約自發自主的互動。使用者免費的安裝錢包,讓錢包本身個人數字銀行,完成傳統金融最基本的存借貸、交易投資等金融行為,所以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DeFi 生態還是主流的發展階段,這是各個服務板塊,在以太坊生態裡有各專案方在各領域推動服務模組。它們中間大多數可以在區塊鏈智慧合約層面相互呼叫,相互依賴,相互去組合成一個服務的市場,服務的金融產品,這裡應該已經超過上百個應用了。

這個是從市場規模角度來看,可以看到 DeFi Pulse(https://defipulse.com/)鎖定的市值,超過 50% 以上是 MakerDAO 去發行 Dai,使用者質押以太坊,把Dai穩定幣發行出來。目前鎖定資產超過 3.5 億,發行出的 Dai 最近剛剛能觸達,應該是突破了 1 億美金。就是因為有一個超額的抵押率在,所以它的整個發行規模還是受限於單一以太坊資產。後面像比較主流的 Compound,佔了一億左右的規模。DeFi 的發展一年多,兩年不到,處於逐步增長的過程。如果去對比傳統金融市場,DeFi 可能是太陽系裡一個隕石,還非常小,傳統的金融市場數千萬億美元規模。整個加密數字貨幣市值 2500 億美金,比特幣相對佔的比較大,超過 6 成,1700 億,以太坊是 200 億。

在這個機制下,我們希望把比特幣帶到以太坊生態,讓 DeFi 整個資產規模非常小的情況下,體量得到提升。WBTC、tBTC 也是同樣的思路,怎樣把 BTC 作為對映資產帶到 DeFi 裡,不單獨介紹了,每個專案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去兌現這樣的目標。不管是 BTC 的對映也好,還是 DeFi 本身應用發起者也好,會面臨三難的選擇:

在堅持去中心化的機制之下,怎樣保障,或者支撐到使用者體驗足夠好,門檻足夠低,帶動流動性,市場規模的增長,這三者非常難以兼得。

從我們的角度來說,希望做網際網路產品思維方式驗證這個市場,從使用者體驗出發,把門檻降得極低,以使用者增長推動流動性規模的增長,進一步能夠去兌現或者堅守去中心化機制,這不失為一個非常好的創新實驗過程。

Tokenlon 團隊以這樣的思考方式去發行了 imBTC 的比特幣對映資產。

顧名思義,imBTC,1:1 的方式在以太坊上發行 imBTC,作為影子 BTC,賦於其可程式設計性,和其它 DeFi 應用的組合性。發行機制很簡單,中間有一個 Relayer,和以太坊和比特幣兩條鏈互動,從使用者來說鑄幣三個步驟,使用者把比特幣打到託管賬戶,Relayer 對這筆轉折做一個確認,以太坊合約上發行等額 BTC 到使用者,鎖幣發行是兩個原子步驟。贖回是一個逆向過程,也是使用者發起,透過和合約一次呼叫,把 imBTC 銷燬,Relayer 把等額 BTC 轉回使用者比特幣錢包,Relayer 目前是一箇中心化的系統,BTC 的託管還是依賴於中心化的託管賬戶,將來我們會把中間的 Relayer 以更加去中心化的方式替代它。

另外,我們把 imBTC 設定了一個新的模式,持幣生息。

很多人都會去 Staking,去借貸,或把幣鎖到合約裡面,或透過合約市場借出去產生利息。imBTC 不一樣,這個幣在錢包裡自動產生利息,這是怎麼實現的呢,它是在合約裡把 imBTC 將來在 Tokenlon 交易平臺產生的手續費,逆向迴流到合約裡做分潤,這個分潤能夠讓所有 imBTC 持幣者按照持幣比例分配利息。imBTC 本身透過這樣的經濟激勵作用,可以讓大家更有慾望持有它。當使用者去購買 imBTC 產生的手續費,反向刺激更多人持有,以此來擴大 imBTC 發行的規模。

鑄幣、贖回、購買、交易到持幣生息,我們透過這幾個核心環節的深刻理解,把它做到極低的門檻,讓大家有更多的經濟激勵,讓 imBTC 廣泛的普及開來,讓大家願意去持有,帶動到整個 DeFi 生態裡。

這裡簡單幾個影片演示,大家可以看一下。鑄幣就是在 imToken 錢包裡,透過這樣一個 DApp 介面認購比特幣,這裡錢包 1 個比特幣去向託管賬戶發起一筆交易,同時寫在了以太坊收款地址。發行了之後,以太坊錢包就收到了 imBTC,中間比特幣有一筆轉賬。有了比特幣,你就可以去 Tokenlon 裡交易,可以看一下怎樣做一筆交易。

假設是用以太坊去買 imBTC,因為 imBTC 是  ERC20 格式的 Token,很容易做原子交換,15 秒時間就可以買到 imBTC,同時給平臺帶來一定手續費,所以我們就可以用這個手續費進行派息。

任何人都可以看到手續費沉澱,向以太坊發起派息的動作。一筆操作被確認之後,這個利息就會等筆分配到所有 imBTC Token 所有者,大家可以右下角獲得的派息。

當錢包裡 ERC20,想變成原生 BTC 也非常簡單,沒有門檻。透過 DApp 操作一個贖回的表單,輸入贖回數量,比特幣的收款地址,發起這樣一筆向鏈上銷燬的動作。我們的 Relayer 監聽到之後會向比特幣錢包,傳送等額的比特幣。整個核心的流程就是這樣,非常簡單順暢。

我們希望漸進的改進產品,不斷的去擴大 imBTC 市場規模,把它帶動到 DeFi 生態,包括借貸、穩定幣發行的質押資產,還有 DEXes,還有其它合成資產等。DeFi 是基於技術非常美好的憧憬,美好的願景。

到底我們怎麼樣讓它發生,推動它的發展,概括為三點:

一是需要做更多的努力,資產屬性需要更豐富的,流動性更好,更大的規模,以此擴大 DeFi 生態的流動性。

二是不斷最佳化提升產品體驗,降低門檻,吸引更廣泛的使用者。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說,參與方越多,市場越來越大,在使用者整個推廣方面能夠觸達更廣泛的使用者規模。

三是堅持區塊鏈開放透明的機制,讓 DeFi 應用之間能非常好的協同,產生網路效應。

剛才提到 DeFi 的定義,其實我這裡想對於普惠金融用 DeFi 重新做定義。前面提到了:

當你下載一個免費的區塊鏈錢包,透過這個錢包就可以接入區塊鏈網路,去完成所有傳統金融市場提供給你的金融服務,這對於一些不發達國家,沒有銀行帳戶的使用者非常具有實際意義。這是對於普惠金融真正的理解,這是 DeFi 帶給我們的願景。

如果 DeFi 和 CeFi 終有一戰,大家選擇站在哪邊。我在這裡還是鼓勵大家能夠親身去體驗,參與到這場運動中來,因為這就是我們的權利。

最後,imToken 使命就是幫助更多人真正保障本該屬於自己的權利,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