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hmaOS(BOS)一種承載去中心化網路的作業系統

買賣虛擬貨幣
Brahma OS 是一種承載去中心化網路的作業系統,它透過解構已有服務並使用各類去中心化服務和元件得以實現,確保使用者可以安全、無障礙的使用區塊鏈之上的服務和應用。去中心化作業系統的需求有別於當前已經執行的 iOS 和 Android OS,去中心化 OS 需要從設計之初就完全擺脫中心伺服器的設計架構,從基礎服務到上層應用構建皆是如此。在確保 UI/UX 層面儘可能維持使用習慣的同時,更多關注在去中心化服務能在 OS 中發揮的作用和體現的價值。資料隱私當個人在使用 OS 時,無論是使用者有意生成的資料還是無意間操作產生的資料,都是有價值的。這類資料構成人工智慧分析的基礎,被稱為事實資料。同一份事實資料,在資料探勘演算法不斷最佳化之後,可以生成豐富和不同的使用者畫像。而我們如今所已知的所有個性化服務(如網購推薦、好友推薦、語音識別等)均依賴使用者事實資料所生成的使用者畫像,也因為有了成千萬上億使用者的資料構建起了 Facebook, Google 這樣的商業帝國。
但使用者在中心化服務的商業閉環中,除了貢獻行為和事實資料,並沒有得到經濟上的回報,甚至於這類資料會被二次、三次的販賣。從某種意義上講,現如今,系統和 App 廠商的商業模型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無經濟回報的使用使用者隱私資料的基礎之上。在 Brahma OS 中,隱私問題將從根本上解決,竊取和剝削使用者隱私資料的行為將變得難以進行。無障礙網路通訊無論是區塊鏈還是現有的網際網路經濟中,網路通訊連線都是需要先覺解決的內容。而如何無障礙的訪問網路上的給類資料在很多時候成為了關鍵性問題。當我們提到網路通訊時,我們大多時候在說終端如何連線到廣域網路。當前的結構中,終端裝置透過連線到元網路(即自己可直連的區域網絡),而元網路再透過路由器、交換機提供不同元網路或上層網路的互相連通。其中,連通元網路間關係的大多是當前的運營商。這其中,我們可以抽離出兩層:元網路、路由器。元網路內的終端節點是可以構成對等網路的,也就是說,任何一個元網路內的節點下線,不應該引起元網路內通訊的不可達。這並不是我們關注的核心點,因為它的連通性相對而言並不難解決,關鍵的問題出現在路由器的角色中。
在當前的網路通訊中,我們必須信任也只能信任“路由器”角色,但事實上它不僅僅可以完整的攔截和窺探元網路間通訊的資料、協議、走向,甚至它可以對此作出行為,比如篡改、拒絕服務等等。在當前可用的網路通訊中,OS 終端使用者面臨著兩個巨大的問題:隱私暴露、無障礙通訊的不可保障。因此,在 Brahma OS 中,我們預期構建一個可對等連線的 OS 網路,從資料傳輸層面透過協議混淆確保通訊資料的加密和不可識別,另外從路由角色的設定上構建可自治的連通網路。去中心化儲存時至今日,大多的 OS 為使用者提供了“雲端儲存”的功能,使用者在不同裝置只需要登入同一賬號便可以訪問相同的資料。這為個人帶來便攜的同時,也為個人資料安全帶來了隱患。從 Dropbox 漏洞導致使用者個人資料丟失,到 iCloud 賬號大量遭受駭客攻擊洩漏諸多明星裸照的事件,已經反映出一個明顯的問題:當前的中心化雲端儲存架構中,安全只是被攻破時間長短的問題,也就是說,其存在系統性的不可規避的風險。
而去中心化的鏈上儲存恰恰從設計之初就解決了這一問題,以 IPFS為例,沒有可被攻破的單一伺服器或可被追查的一組伺服器,所有的資料被切分多份,隨機儲存於網路的不同節點,整個網路由儲存網路的礦工為其提供儲存和傳輸的安全和高效。Brahma OS 在構建儲存服務時,會直接使用去中心化網路服務,當前我們並不保證一定使用 IPFS,同時還會對比 Sia, Storj, MadSafe等其他可能的去中心化儲存技術方案。密碼學資產的管理資產管理是錢包應用層需要完成的功能,而我們從 OS 的角度深入的考慮這一需求。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密碼學資產很多時候並不再依賴於中心化交易所,中心化交易所從現在的投機性買賣變為對接區塊鏈資產與法幣資產的角色,而密碼學資產的兌換可以使用去中心化服務直接完成。當前,在以太坊的主鏈之上,我們已經可以直接使用0x 協議構建交易 relayer 來提供撮合服務,有趣的是,這一協議可以連通所有其他構建的 replayer,也就是說,它不單單可以提供單一應用內的流動性,它可以直接提供所有使用這一協議的 replayer 間的資產流動性。另一個可行的方案是 Kyber Network,它與 0x 的差別是其本身就是一個去中心化交易所,OS 可以直接接入這一服務,無需自行構建replayer 角色就可以直接幫使用者完成資產兌換。
相對於已經有可選方案的兌換服務而言,構建 OS 層面的支付服務更為關鍵。Brahma OS 將成為諸多 D-App 的載體,比如遊戲、社交、媒體等 D-App 需要一個使用者可以快速使用的土壤,在 D-App內的所有消費也將是在鏈上(鏈下的快速交易最終也需要回歸鏈上,只是延遲發生)完成,整個過程中,從 D-App 發起支付請求,到終端使用者完成交易,與任何中心無關。自治的經濟系統在過去的一年中,以太坊之上出現了層出不窮的具有巨大潛力的技術突破,這些突破正在不斷拉近區塊鏈與現實使用者的距離。Brahma OS 初期透過整合諸如 IPFS ,Kyber Network, 0x 等技術方案,並提供自治無障礙網路通訊和上層應用服務基礎,隨著跨鏈技術及 Brahma OS 主鏈的上線,我們將構建起以 Brahma OS chain 為基礎,連通 ETH,EOS,ADA 等其他主鏈的完整生態。

架構

分層設計

Brahma OS 使用分層設計方案,將 Chain、Runtime、Framework等逐一分層。並且為了考慮到Android 原生應用的相容性問題,從Virtual Machine 單獨區分,從而使得 Android App 和 DApp 的執行時環境完全隔離,保證了 Android App 即便存在危險的行為也不能獲取到 DApp 的資訊。

Brahma OS 為 DApp 獨立設計了 Brahma Virtual Machine(BVM),用於執行 DApp 的執行和關聯的 Framework 和 Libraries 的執行。

Brahma 獨立的 Chain 作為 Brahma OS 的主鏈,起著 ChainContext(鏈間上下文)的作用,預期透過 Chain Relayer 作為中間角色,來連通其他的應用鏈(如 Ethereum,EOS 等)。

共識演算法

作為獨立的區塊鏈,Brahma OS Chain 的共識演算法對於安全性至關重要,當前我們主要考慮採用兩種可能的方案:DPoS 和 DAG。

DPoS 由 Bytemaster 最初提出並在 BitShares、Steemit 及 EOS中應用,它主要的特點是較高的 TPS (TX per second) 和較低的共識維護成本,同時相比於 PoW 共識的競爭機制,DPoS 更傾向於Witness node 間合作的方式來達成共識。

DAG 是圖論中的一種圖,IOTA 最初嘗試使用 DAG 來替代已有的blockchain 結構,用於提供一種透過數學證明,而非共識機制保證的價值傳輸網路。在 IOTA 之後,又有 Byteball 等其他專案對DAG 提出了改進和應用。DAG 的主要特點在於可以更高併發的處理交易請求,因為沒有了 block 結構,因此不存在 TPS 的限制。

相容性與安全性考慮

我們相信去中心化 OS 最終會替換掉當前的中心化 OS,但是這不僅僅需要時間和精力,還需要使用者學習的過程,因此我們在設計之初,會堅固相容性並考慮到安全性因素。

因為已有的 Android OS 已經相對完整,因此我們考慮在進行Brahma OS 相關內容研發的同時,如Brahma Virtual Machine、Brahma Chain 等,兼顧已有 Android OS 的執行,在 OS 層面提供Dalvik Virtual Machine 為 Android 已有的 App 提供執行時環境。這樣,既保證了相容性,又從執行時的層面直接隔離了 AndroidApp 與 DApp 之間互動的可能性,從而避免了 Android App 竊取金鑰、偷取 DApp 資訊的可能性。


身份

在任何系統中,身份都是不可規避的首要因素,也是人機進行邏輯、功能性互動的前提。Brahma OS 中,身份不再依賴於基於中心化服務的賬號系統,而是直接使用區塊鏈的公鑰作為使用者身份的標識,連線整個去中心化服務體系。

關於“我”

之所以會拋棄中心化服務的賬號體系,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我們對於“我”這一身份在整個網路架構中的認知。

在現在已有的中心化賬號體系中,終端使用者需要在中心化的服務商那裡進行註冊,拿到一個分發的身份,授權使用者登入到系統中,再進行後續操作。這帶來幾個問題(現在已經凸顯):

• 在不同的賬號系統間切換時,“我”的資料並不天然互通
• “我”在不同賬號裡是冗餘且並不互備的
• “我”的行為產生的所有事實資料和使用者畫像被中心化的服務商無成本輕鬆獲取

以上幾個問題總結來說就是,“我”在當前已有的中心化網路中是被授權訪問,且無條件的在被剝奪行為資料。當一個賬號洩漏了密碼或服務商被駭客攻擊,甚至是服務商販賣使用者個人資料時,“我”便變得對這件事情無能為力。


身份的作用與價值體現

基於對於“我”,即身份,的認知我們不難發現,身份作為接入到系統的准入標識,背後關聯著一整套的商業邏輯。

而構建在中心服務商之上的身份,彼此之間是隔離、冗餘、無交叉、不安全的,而使用者身份又恰恰是當前網際網路經濟的重要資源和壁壘。所以,在 Brahma OS 中,如何將身份的價值迴歸給身份所有者本身便顯得至關重要了。

透過上面的闡述,可以知道,身份在一個完備的系統中起著兩種作用:

• 獲取賬戶系統授權
• 訪問和操作賬戶系統的標識

在 Brahma OS 中,身份還具有其他用作:

• 資產的標識
• 使用者畫像的標識
• D-App 匹配使用者畫像的標識

Brahma OS 預期提供給使用者可選擇機會,透過 OS 層面在本地收集使用者的事實資料,並訓練其本地 AI 進行使用者畫像的完善,當 DApp的主體需要使用這些使用者畫像時,其直接支付費用給使用者,確保最終收益歸 OS 所有者本人,而非任何中間角色。

去中心化儲存的意義

相比於直接使用其他中心化的雲端儲存方案,使用者的身份相關資料使用去中心化儲存會帶來更大的價值。

先說下使用中心化雲端儲存方案的幾個弊端:

• 中心化系統存在系統性安全風險
• 雲端儲存服務商之間並不共享身份資訊
• 任何一箇中心化雲端儲存服務商被攻破都會威脅其他服務商

而去中心化的儲存方案,恰好在設計之初就規避這類問題。即便是單一使用者因為個人行為或其他原因導致金鑰被盜竊,帶來個人資料的洩漏,也不會造成整個系統中其他使用者資料的丟失,甚至於都不會產生絲毫的關聯。

同時,使用者身份不再是被商業巨頭榨取的來源。所有因為使用使用者身份及畫像支付的費用,都會回饋給使用者本身。從一開始便規避了使用者資料需要集中儲存和處理的問題。每個人持有著自己的資料,離散的分佈在去中心化儲存的網路中,不再有人(機構)可以監視個人資料的去向、內容,也無法在中間劫持資料。

這將為個人的資料隱私、行為自由、價值迴歸帶來諸多的可能性,是重塑現有商業模式的基礎。

網路

網路的連通最終將是無障礙進行。

網路角色

在 Brahma OS 的網路層,我們透過分離不同的角色,來確保網路的連通性和相應的自治經濟構建。

其中,我們會區分出元網路節點和路由網路節點兩類。

元網路的構建

元網路是一個區域網絡的最小單元。

在元網路內,不同節點之間是彼此對等,彼此間連通不需要額外的流量成本,所以元網路的構建主要發生在小範圍內,甚至是近距離直接透過藍芽等協議完成裝置間互聯。

Brahma OS 之間可以互聯構建元網路,並以此為最小單位向外擴散。在元網路內傳出資料時,應用層協議本身會做諸多的混淆措施,會對資料做分片、加密等處理,從而確保資料在元網路內的傳輸不會洩漏資料內容。

路由

路由扮演著連線不同元網路及連通到上層廣域網路的角色。
16 / 29多個路由本身也可以形成一個元網路的結構。它們為不同的元網路之間提供資料交換的服務。這邊可以形成一個無中心的流量市場。

Brahma OS 中,連通不同元網路的節點作為路由節點,它們為不同元網路之間及元網路與廣域網間的互通提供流量交換,因此作為路由節點的裝置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獲得網路連通中的經濟回報。

應用基礎

Brahma OS 整合給類去中心化服務的目的,是為之上的應用提供可以基礎,讓 D-App 開發者可以不必過多的考慮如何接入去中心化服務,只需要關注在如何構建應用邏輯。

執行時環境

Brahma OS 執行時環境作為 Native D-App 的執行沙盒環境。執行時環境需要確保幾點:
• 完全隔離
• 執行效率
• 去中心化元件的呼叫環境

其中,完全的隔離為 D-App 提供安全的執行空間,這裡的安全不單單是指單一 App 本身的資料不會被侵犯,同時也指與其他 App 之間執行是彼此隔離。

作為 Native 執行的 App,執行效率至關重要,這直接關係到使用者體驗的好壞。在系統的執行緒優先順序層面,Brahma OS 會優先處理與使用者互動相關的事務,而網路、IO 相關的執行則並行多執行緒在後臺執行。

應用結構

Brahma OS 之上的 D-App 應該會包含兩個關鍵部分:Brahma OS服務元件、UI 元件。

我們在此更多討論和關注服務元件。

去中心化服務元件

如上文所提到的,以太坊之上的諸多去中心化服務正在不斷推出,而對於開發者而言,如何快速、符合最佳實踐方案的對接這些服務至關重要,它不僅僅影響到 D-App 的開發進度,同時也影響著使用者的資產安全等問題。

因此,Brahma OS 預期為開發者提供:

• 便於快速整合的元件 SDK
• 豐富的文件
• 最佳實踐的接入 Sample
• 積極參與的開發者社羣

比如,當一個 D-App 中使用者需要使用 ETH 購買某個道具時,他不再需要繁瑣的跳轉到錢包發起交易,而是直接在遊戲內呼叫 BrahmaOS 的支付元件,為使用者展示請求支付的具體資訊,使用者的認知也將從過去傳送交易的邏輯中變為使用支付的邏輯,為更廣泛的密碼學資產使用場景帶來了可能性。

D-App Store 的可能性

Brahma OS 除了在技術上帶來諸多的突破,還在為未來可能的新生態帶來另一個巨大的可能性,D-App Store。

D-App Store 不同於當前當前我們已知的給類 App Store 或 GooglePlay,我們預期它不是一箇中心化的運營主體,而是一個由使用者直接參與運營和篩選的去中心化集市。

其上可以構建和嘗試很多新的商業模式,比如 D-App 的收益可能可以直接與評分使用者或推薦使用者直接關聯,不再存在中間的角色剝奪D-App 主體的收入。

而且,因為使用者身份的資料不再是分裂在不同的中心繫統中,所以不同的 D-App 之間可以基於同一個使用者身份作出更為人性化的定製,甚至於從 D-App Store 時這些資料就已經起到作用,而開發者可以透過付費給 D-App Store 的推薦系統,來尋找到符合其目標群體的使用者,這些使用者不但會直接收到收益(事實上使用者會認為他們什麼都沒做就收到了代幣),而且還會促進 D-App 的高轉化率。

總結

Brahma OS 踏入了一個全新的、密碼學貨幣至今從未被觸及過的領域。它將作為連通終端使用者和區塊鏈網路的核心角色,它不僅僅整合了已有的諸多去中心化服務,還為其上的開發者提供了便於快速構建應用的底層架構和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它代表了區塊鏈技術從探索到蓬勃發展的重要進步。


關於更多BrahmaOS資訊:

更多區塊鏈專案:http://www.qukuaiwang.com.cn/news/xiangmu
風險提示:區塊鏈投資具有極大的風險,專案披露可能不完整或有欺騙。請在嘗試投資前確定自己承受以上風險的能力。區塊網只做專案介紹,專案真假和價值並未做任何稽覈。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