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區塊鏈與中心化平臺陷阱

買賣虛擬貨幣
去中心化的作用常常被人誤解。最初讚揚去中心化的人來自於密碼朋克運動——一群不墨守成規的人發起的旨在透過加密技術實現個體自治的運動。有了區塊鏈,他們的理想相對以前更近了。還有的人讚揚去中心化是為了抵制政府審查及監管制。在他們看來,監管本身就是一種官僚主義,監管者的所作所為不僅蠻橫,而且毫無意義。這種觀點很普遍,在各行各業都很有市場。但是,這些理由,並非去中心化價值所在。

關於誤解這口鍋,部分該由中本聰來背。大家都知道,在比特幣的創世區塊裡,中本聰留下一句話“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2009 年 1 月 3 日,財政大臣正處於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救助的邊緣)。

這句話是當天泰晤士報的頭條標題。公認對這句話的解讀是,中本聰此舉意在對銀行系統脆弱的冷嘲;另外,據中本聰的朋友透露,中本聰自己就是一個崇尚自由主義,不信任政府和銀行的人。

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恐懼,來源於未知——洛夫克拉夫特《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

受此影響,在去中心化概念被提出之初,哪怕它還只是一個尚未落地的發展中的技術,由於一些固有的偏見,以及對技術前景的未知,各國監管層便對便其報以戒心,彷彿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對魏延一樣,“刀下之用”,“且用且防”。政府保守謹慎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區塊鏈技術的落地和發展。目前,德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承認比特幣的國家,隨著技術本身的發展和對區塊鏈瞭解的加深,各國未來會採用更寬容的態度來對待區塊鏈技術。

中心化平臺陷阱

區塊鏈以其安全可靠,廣泛共享,可溯源等優點著稱,但空洞的談這些好處意義不大,相比起區塊鏈平臺的優勢,讓我們先來看看中心化平臺的問題。人們經過多年的觀察發現,中心化平臺的生命週期是可以預測的,它呈現出邏輯斯蒂增長曲線(S型曲線)。

“當一個物種遷入到一個新生態系統中後,其數量會發生變化。假設該物種的起始數量小於環境的最大容納量,則數量會增長。

若該物種在此生態系統中有天敵、食物、空間等資源也不充足(非理想環境),則增長函式滿足邏輯斯諦方程。經擬合,圖象形似S形。”


在中心化平臺執行初期,平臺方為了提升自己平臺的價值,會想方設法的招募新使用者和第三方機構入駐,這一點大家都不陌生,比如某團購平臺,在創立初期曾採用雙向大規模補貼的方式來同時招攬使用者和商家,同樣的手段常見於外賣平臺和打車平臺,在他們補貼大戰那段時間,使用者幾塊錢就能買到不錯的午飯,或者花很少的錢就能打到車。

隨著平臺的逐漸發展演進,相對起使用者和第三方機構,中心化平臺的權力穩步增長,為了提升利潤,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使用者處獲取資料,或從第三方機構按比例抽成。規則不透明,資料也不安全,不但第三方機構不願意繼續在中心平臺上投入,普通使用者個人資料被洩露的事情也時有發生。未來,中心平臺這些缺點將會越來越顯著,可以稱之為中心化平臺陷阱。

去中心化的保障

人們時常歌頌區塊鏈,卻忽略一個前提,去中心化一定是有益的嗎?有人認為,去中心化的原因在於某些系統的中心化趨勢趨於嚴重,而且沒有制衡和監管。人們被強迫屈服於中心化的制度設計。

為解決中心化制度帶來的糾紛,去中心化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思路。以國際貿易市場為例,目前國際商品批發市場現在日益突顯出資訊不對稱、效率不高、交易成本高、信用缺乏等問題,這嚴重製約了交易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市場在最佳化整合、標準化和可追溯體系建設等任務層面有著很大的改良餘地。因此,藉助區塊鏈技術來解決問題,就顯得非常迫切。

國際貿易和區塊鏈相結合,關鍵在於能否利用區塊鏈來建立沿線各國家廣泛認可的海產品交易質量安全標準體系,這是首要解決的問題,只有符合質量安全標準的企業和產品才能進入交易所,質量標準低於安全標準的產品不會獲准進入。

目前,各國的安全標準體系不盡相同且資訊孤立,由於區塊鏈不可篡改,廣泛共享的特點,透過這個安全體系,可以有高效的對企業資質進行鏈上稽覈,並對電子票據進行區塊鏈存證,以備需求。


更多區塊鏈資訊:www.qukuaiwang.com.cn/news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