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一張圖:DeFi、Uniswap和土狗們

買賣虛擬貨幣

「平臺沒問題,選幣要注意。」

說出這句話的投資人是一位行業內的老幣友,自 5 月份以來,他已逐步成為了 Uniswap 的常客。在現在這個時間,他認為目前是「 Uniswap 風頭正猛的時候。」

「國內專案不要玩,很多跑路的土狗」,他稱。

「土狗」經常在最近一些新建立的幣友群中被提及。自從 Uniswap 當紅、DeFi 類幣種暴漲以來,有人以本次 DeFi 帶動的行情為分界線,劃分為「古典幣圈」與「新幣圈」,對於新幣圈來說,Comp、土狗、挖紅薯都是非常熟悉的詞語。

DeFi 大熱,熱門幣種額度不夠搶,很多人轉向了「土狗」。

Fomo 情緒催生土狗

「土 對應 國產,土狗專案就是 Uniswap 上的國產專案幣」。前文所述的投資人向 Blocklike 解釋道。這兩個多月以來,他看到了很多土狗專案的現狀:「Uni 上面國產專案跑路的佔比太高了,我看過圈 1500 個 ETH 跑路的,還有圈 0.04 個 ETH 跑路的。很可能最後就是群內互割。」

在社羣中,受到投資者叫好的「土狗」們畫風大多是這樣的:無白皮書、無創始團隊資訊、多種熱門概念加持。

這類專案往往簡單直接,「土狗」本身就是一種賣點,明晃晃地展示著自己的鐮刀,目的在於吸引大膽的投資者們進來賭一把。

這些群內討論的土狗專案漲幅動輒百倍千倍,完全能夠滿足「一夜暴富」的幻想,群內幣友們分享起了買幣攻略,尋找「上車」方式,試圖從這種行情中分一杯羹,撈一把就走。一些漲幅較高的幣種,還被賦予了「土狗之王」之類的稱呼。投機永遠都不是一個偽需求。

一部分熱衷於土狗專案的投資者們,抱著「願賭服輸」的態度,希望自己能成為群中流傳的暴富故事中的主角。

「AAPL是一土狗盤。」

「ruze 這是仿盤ampl的代幣 是個土狗專案方吧,一直在出貨。」

這種類似的關於土狗的討論非常多。但是,真正從土狗中賺錢的又能有多少人呢?

「虧了錢,也不好意思在群裡說。看到別的土狗專案又飛了,就還想再嘗試一下」,一位來自名為「Uniswap 土狗專案交流群」的投資者私下悄悄告訴我們。

相比之下,也有很多投資者在發出警示。

「現在已經是瘋狂狀態了,我 5 月份玩 Uni 時還沒幾個人知道,6 月中旬開始火了一發不可收拾,現在是瘋狂階段。」之前聯絡的那位投資人再次對 Blocklike 強調,「目前有 20% 的人在玩 Uniswap 和新的概念,另外 60% 還停留在 CEX 喊單這種,還有 30% 在玩盤子。」

他舉了個例子:「你看 NUGS 這個幣其實沒啥亮點,開盤 30 倍一樣有韭菜瘋狂買入,要知道,開盤 10 倍我都不敢碰了。」

作為 2017 年入場的有經驗的投資人,他對於目前土狗橫飛的行情持謹慎態度,隨著熱度越來越火爆,他已經有了一套鑑別「土狗」的方法,儘量不去參與到這種風險過高的專案中。

「我在去看一個專案之前,先去看下(海外社群中)有沒有老外討論,如果沒有一個老外提起,八成就是土狗了。此外,也有很多資料要觀察,查區塊的話和其他幣一樣看看持有人的比例,跟蹤一下大戶錢包地址。再找電報群和推特,有什麼訊息第一時間就能知道了。」

他對於土狗類的專案持謹慎態度,但對於 Uniswap 非常樂觀:「虧錢的,估計多少也知道自己在賭。不要去怪 Uniswap,這大概是幣圈人從 2017 年就一直想要的一個產品了吧。」

夢迴 2017,增量入場?

DeFi 概念引爆了 Dex 市場之後,越來越多的人們發現,透過發現了 Uniswap 發幣成本基本為零,同時其流動性甚至能夠比肩 2017 ICO 時代,一時間,投資人、土狗們大量快速湧入。

據 CoinDesk 報道顯示,8 月 13 日,Uniswap 8 月份交易額已達到 17.6 億美元。在過去24小時內,Uniswap 的交易量為 2.13 億美元,佔所有 DeFi 交易量的 60% 以上。

投資人的 Fomo 情緒顯而易見。

就在昨日,YAM 專案核心開發者 belmore 最終宣佈拯救失敗。YAM 崩盤。這個鎖定價值一度達到 6 億美元,受到眾星捧月待遇的 DeFi 專案的整個生命週期是 36 個小時,Fomo 情緒非常明顯。

在 Uniswap 上,充斥著濃厚的 「2017 年 ICO 時期」的香味。

這是一個大膽而創新的去中心化交易平臺,其最大的特點是自動化做市商(Automated Market Maker,簡稱 AMM),用既定演算法代替人工報價。Uniswap 透過「恆定乘積」模型,使使用者可以直接在兌換池進行代幣兌換,降低做市門檻。據官方介紹,這種數學模型為 X*Y=K(X 是 ERC20代幣的數量,Y 是 ETH 數量,K 是常數。X 和 Y 是此消彼長的關係)。有人在該合約中購買 ETH,那 X 的數量就會增加。

這種模式的優勢主要在於:

1、根據交易情況反映價格。

當有人用 Y 代幣兌換 X 代幣(即買入 X)時,X 的價格就會上漲,反過來(賣出 X)則 X 價格下跌,符合一般交易價格規律。

2、流動性保持。

無論流動池的資金規模如何,該演算法均能提供流動性。

3、不適合大額的交易兌換。

池子小的時候,比如這個池子裡 10 ETH,大資金想要進入的時候,要先拆分成很多筆幣,分批進入。在開始分配籌碼時,大資金和小資金相對公平。

而更加刺激發行人的是,在平臺上發幣僅需要短短 10 分鐘以及幾十美元。Uniswap 並沒有專案稽覈機制,在這裡,專案方只需將幣總量進行分配後,向兩個池子注入資產,即可開啟交易。這成為了許多「盤圈」眼前一亮的發行新方式。

要知道,在 2017 年,發幣、上線過程需要很多個 BTC 、梳理多方資源才能做到。換做你是發行人,你會不會開心?

據評級報告顯示,自 2018 年 10 月上線以來,Uniswap 的使用者數量呈現指數級增長,截止目前合計約 14 萬使用者,每月使用者數量的複合增長率約 34%。

而另據數字貨幣分析師 Marco Marchioro 釋出的研究顯示,Gas 價格和吞吐量的增加都是在 UTC 凌晨 2 點左右開始,並且在 UTC 下午 4 點左右結束。以太坊區塊鏈上的大多數交易主要是在亞洲和俄羅斯白天提交的。

DeFi 市場過熱,警惕風險

該如何看待這波 DeFi 熱潮呢?

「從 COMP 開始,隨著市場的逐步攀升,我們看到了 YFI,YFII,以及這兩天充了 4 億美金進去的 YAM,這種現象級流動性挖礦的產品,徹底顛覆了人們對 DEFI 的看法。有 Uniswap,Balancer,Curve 這樣的產品,對中心化交易所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交易量日漸提升。」來自 BlockArk 的船長在接受 Blocklike 採訪時表示。

船長告訴 Blocklike: 「2017 年的市場,毫無疑問,是投機市場,參與數字貨幣市場的人,毫不誇張地說,99% 都是投機者,以太坊的功能,一度被認為只有『發幣』,新專案釋出,募資,發幣,上線交易所,收割,週期不過短短几周,在這樣的氛圍下,很難有好的產品能夠沉澱,市場也不允許有這樣的產品,『太空鏈』這樣的PPT詐騙專案能獲得市場的矚目,可以作為最好的佐證。」

根據他的分析,經過了 3 年的時間,市場的參與者與資金髮生了巨大的變化,交易所合規化,機構入場,金融衍生品的完善,散戶被無情收割出局,讓這個投機市場度過了最初的價值發現階段,來到了價值沉澱的階段;比特幣/以太坊也從早年的投機品得以蛻變,變成了更側重於交易的商品。數字貨幣商品化決定了流動性的需求得以改變,從原來的只需要買賣現貨到對借貸的需求,到有對沖/套利等多方需求,在中心化機構無法滿足資產方希望得到的透明性和流動性保障時,DeFi 產品的誕生剛好補足了這一缺口。

經過 3 年的迭代,現在以太坊上的 DeFi 產品已經和三年前大有不同。三年前名不見經傳,今年靠閃電貸大放異彩的 ETHLend(AAVE),6 月靠流動性挖礦引爆了市場了 Compound,給穩定幣兌換提高極小滑點和極大流動性的 Curve,2018 年就釋出 V1,今年 5 月釋出 V2 後靠著長尾資產的暴富效應,一舉碾壓中心化交易所的 Uniswap,都遠遠超過了 2017 年的 DeFi 產品。這些新產品,足以滿足資產對流動性的需求,真正從白皮書來到了需求端。

同時,他也提示了風險:「目前,一二級市場也相當火熱,一天幾倍的幣不計其數。NEAR 直接讓 Coinlist 連著宕機兩天晚上,1 年鎖倉的幣都搶完了,可以看出市場的瘋狂。希望大家在享受這種瘋狂的時候,也要注意風險。比如 YAM ,很多人還沒搞懂怎麼回事,就崩盤了。」

「這也是嘗試新鮮事物的代價,在大家看到 DeFi 極高的收益和 APY 的時候,一定要知道,收益和風險是正相關的。」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