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誕生--礦工日記

買賣虛擬貨幣

聽說過比特幣的人很多,但是你知道比特幣是怎麼產生的嗎?

有些比較瞭解的朋友也許聽說過“挖礦”,比特幣的“挖礦”工作並不是我們腦海中常規的與泥土、礦石打交道,而是透過人員+礦機(挖礦工具)來實現比特幣的產出

它的具體操作方式是怎樣的呢?

不用挖土的礦工

比特幣沒有特定的發行機構,是透過“礦工”“挖礦”產生的。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設定比特幣產出規則,每10分鐘,全網礦工共同計算一道難題,競爭記賬權及比特幣獎勵,依靠這一套去中心化的發行機制,逐步將比特幣發行出去。

簡單來說,比特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產生,區塊鏈記錄著大量資料,而記錄資料打包成區塊的過程,就是記賬過程,當完成記賬後,該區塊便會激發比特幣獎勵機制,對參與該記賬工作的人進行獎勵。在這一過程中,比特幣系統相當於一個去中心化大賬本,每個區塊就是這個賬本中的一頁,記錄賬本的工作就叫做“挖礦”,而我們每個人就是“礦工”。中本聰透過以比特幣為獎勵機制的設定,使得參與挖礦的礦工越來越多。

礦工的神奇工具

挖礦實際是礦工之間比拼算力,擁有較多算力的礦工挖到比特幣的概率更大。在早期,挖礦的人數少,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家庭電腦上就可以挖掘比特幣。但隨著參與挖礦的礦工越來越多,家庭電腦所能挖到的比特幣分量變得稀少,比特幣專門礦機出現。

比特幣礦機一般由挖礦晶片、散熱片和風扇組成,只執行單一的計算程式,耗電量很大。礦機最核心的部分是晶片,晶片運算時會產生大量的熱,為了散熱降溫,比特幣礦機一般配有散熱片和風扇。使用者在電腦上下載比特幣挖礦軟體,用該軟體分配好每臺礦機的任務,就可以開始挖礦了。

技術的進步使得挖礦算率增加,為了防止比特幣很快被挖完,中本聰設定調節挖礦難度係數,以保證比特幣不被太快挖完。為了保證比特幣穩定在約10分鐘挖出一個區塊,中本聰設計礦工挖礦獲得比特幣的難度每過2016個區塊(約2周時間)動態調整一次,令調整後的難度使得每生成一個區塊的預期時間為10分鐘。

現在的難度係數約為480PH/s,大約是創世區塊的680億倍,也就是說,以現在的算力,全網礦工需要經過約3000萬億億次雜湊運算才能找到一個符合條件的答案,生成新的區塊。

“礦工聯盟”

在實際挖礦中,單靠個人的算力是很難爆塊獲得獎勵的,所以出現了礦池,集合參與礦池的所有算力參加全網路的算力競爭獲得工作量證明,然後根據你參與礦池的算力平均分配獲得的比特幣。

很多礦工會在水電發達的地方建立礦池,因為水電成本低,比國網便宜很多,能節省很大的電費成本。礦場一般是一個很空曠的空間,裡面跟超市一樣一排排放比特幣機器的貨架,牆的兩邊一邊放滿水簾,一邊放滿負壓風扇,透過水氣的對流帶走礦機產生的大量熱量。

我能挖出多少個比特幣?

中本聰在設計比特幣的時候,規定每個比特幣可以細分到小數點後8位,每個區塊發行 50個比特幣,每21萬個區塊後,每個區塊的比特幣產量減半。每10分鐘產生一個區塊,從2009年至今,比特幣產量已經減半2次,當前每個區塊發行12.5個比特幣。

大約在2045年,99.95%的比特幣將會發行完畢,2140年,比特幣無法繼續細分,至此比特幣完全發行完畢,發行總量約為2100萬枚比特幣。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