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位元獨家丨星展銀行數字化轉型之路:銀行業將掀起加密金融新浪潮

買賣虛擬貨幣

星展銀行於本月10日正式宣佈退出“全方位數字交易平臺”,並稱將服務將覆蓋證券化代幣發行、法幣與加密貨幣雙向兌換、數字資產託管,但僅限合格投資者和機構使用者參與(該銀行曾於10月份在官網發表將成立加密數字資產交易平臺的新聞,後因尚未獲得監管部門批准一度撤除公告)。

作為新加坡最大的商業銀行,星展銀行近幾年聚焦於數字化創新。該銀行雖不是全球第一個提供加密數字貨幣交易服務的持牌機構,但縱眼亞洲,星展銀行在加密數字貨幣領域中走到了前列。星展銀行表示將利用區塊鏈技術,提供包括加密貨幣等數字資產在內的資產代幣化和二級市場交易,形成資金募集的生態系統,包括證券化代幣發行(STO)、數字貨幣交易(新元/美元/港元/日元 與BTC/ETH/BCH/XRP之間兌換)、數字託管服務等服務。

如今,在全球低利率背景下,各大銀行的淨息差不斷壓縮,進軍加密數字貨幣對於星展銀行來說意味著什麼?是否會在傳統銀行數字化程序中掀起新的浪潮?本月15日,香港頒發第一張加密貨幣牌照,意味著亞洲區的加密金融合規化已經啟動。明年,會有更多的傳統銀行提供加密數字貨幣相關服務。

、星展銀行的數字化戰略與加密金融

2008年是比特幣的誕生之年,也是全球銀行業發展的轉折點。

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受實體經濟和監管、科技、人力投入雙重擠壓,銀行業高增長、高收益的日子基本結束。根據《銀行家》雜誌統計,金融危機後的十年,全球1000家大銀行的平均ROA將至0.8%,而此前在1%以上。

金融危機後的銀行業,看到了以富國銀行為標杆的零售型銀行,但自亞馬遜、Facebook等金融科技公司進入金融領域,使得在轉型中的傳統銀行又面臨新的競爭者。

高博德(PIYUSH GUPTA)自2009年以來擔任星展銀行總裁和執行長,在他執掌下,星展銀行於2013年起開始了數字化程序,並且致力於成為“新亞洲首選銀行”,而數字化戰略是其達成目標的必要手段。在2017年接受麥肯錫專訪時,高博德曾提及區塊鏈技術,但當時他認為還要一段時間才能落實一個公認的協議、積累足夠的臨界量和參與者,“輻射式系統很有可能轉型為分散式系統”。

今年6月,高博德在第12屆陸家嘴論壇上又一次提及區塊鏈,指出可以嘗試將新加坡作為中國數字貨幣的樞紐地。而在這番言論不久後,富國銀行交出了最差的二季報,這是富國銀行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出現的首次季度虧損。

與此同時,比特幣成為今年表現最佳的資產。在這種背景下,星展銀行高調宣佈進軍數字貨幣領域。

據此,新加坡管理大學教授李國權據此向巴位元表示,這會是未來所有銀行的潮流,“先行者的表率所產生的效益是很大的,這表示了在傳統銀行裡有人瞭解到這將是未來的趨勢,雖然現在不會影響星展銀行很大的業務,但它可以慢慢吸收通證經濟的專才,走進新的通證經濟範疇。另外,新加坡對通證經濟特別感興趣,並且從銀行業的支付、此前的ICO看,新加坡也都是重要的節點。其他國家已經有加密銀行,新加坡也開始有支付牌照和數字銀行拍照,但目前我們暫時沒有看很多傳統金融機構進入通證經濟的範圍,但是你可以看到瑞士已經有兩家加密銀行SEBA和Sygnum,這兩家加密銀行和新加坡也有密切關係。”

Sygnum和SEBA 去年先後獲得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FINMA)銀行牌照,這倆家加密公司可可以發行、儲存、交易和管理數字資產,並且支援將多個法定貨幣與加密貨幣進行兌換等。Sygnum於去年在新加坡在新加坡獲得資本市場服務許可證,以便為亞洲國家提供資產管理服務;SEBA不僅僅在新加坡地區提供服務,今年還與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Lightnet Pte. Ltd.簽署了諒解備忘錄,以增強後者的匯款結算能力。

“這兩家可以說是全世界首兩家加密銀行,它不但可以做傳統的銀行業,還可以做加密、投行、經紀所有業務。這些銀行在新加坡,也有他們的分行,Sygnum有資產管理的牌照。新加坡一向都在金融創新方面走在前頭,其他國家開始有這方面的銀行的出現,新加坡當然也要跟上去了。既然有支付型通證、應用型通證及資產型通證(STO),自然而然需要有合法的交易所存在。我們也可以看到,星展銀行這次表態中,將自己的交易所和它做託管分成兩個不同的單位。將來,非中心化交易所與DeFi是趨勢。”李國權表示。

二、加密金融合規化之路

星展數字交易所是機構投資者和合格投資者的會員制交易所,目前已經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認可市場營運商”牌照。

這就意味著,投資人或發行人要參與其中,需要遵守新加坡的相關規定。相關界定參照新加坡的《證券與期貨法》,其中,對於自然人合格投資人,要求個人淨資產超過200萬新元或者金融金資產超過100玩心願或者最近12個月收入不少於300萬新元的個人。

根據李國權介紹,具體鑑定須透過新加坡央行,國際投資者來說也可以參與星展銀行數字貨幣交易所,只需要符合新加坡當地的法律,透過KYC和反恐稽覈等。如果是發行人,只要符合證券法就可以做STO。”

儘管開通了加密金融服務,星展銀行並非7*24小時提供服務,這與加密數字貨幣全天無休的交易時間不同,“傳統金融市場實現7*24小時交易的方式與加密貨幣交易所是有很大的差異。比如傳統的金融,早上九點到傍晚五點,在交易所交易,等晚上五點後,就去其他交易所開戶去交易英國、美國等地方的ADR或股票。換句話說,長遠看,應該是去中心化的7*24小時的交易,但這需要更多合規的傳統金融機構介入,並相互合作實現。短期內,傳統金融機構還在摸索與開發中,觀察如何解決區塊鏈上通證的私鑰託管與交易。未來的交易所是錢包,資金池與智慧合約的經營模式。”李國權表示。

緊隨其後,香港於本月中旬日發出第一張加密貨幣牌照,BC科技集團的 OSL是第一家獲得香港證監會頒發的第1類(證券交易)和第7類(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牌照的企業。值得注意的是,星展銀行所成立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有10%的股份歸新加坡交易所持有。

“新加坡交易所看到了未來要做STO,另外就是衍生產品、衍生指數,這兩方面新加坡交易所在亞洲傳統市場領先, 將來在去中化通證業務與DeFi也可能是先行者。新加坡在這方面已經有所佈局,SGX投了iStox、CIC等專案。”李國權說。

目前已有多家金融機構已經或將推出數字資產託管或交易業務,其中,已經與合作伙伴聯合推出託管業務的有野村證券,明確表示明年將推出託管業務的有渣打銀行,據傳正在研究相關業務的還包括大華銀行(新加坡第三大銀行)、摩根大通、大和證券等。

隨著更多傳統金融機構入場,梧桐樹下已經植入加密金融的種子。作者:方沁雨,來源:巴位元資訊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