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聊天寶,趣頭條淺談“內容-流量”型通證經濟體

買賣虛擬貨幣

坐莊的,身敗名裂;炒幣的,做了韭菜;玩期貨,上了天台

這大地白茫茫真乾淨

在幣圈的世界裡,有odaily這樣,專職作者寫稿,公司獲取流量收入,公司付給專職作者工資的商業模式。

有陀螺財經這樣,開放公共平臺,業餘作者可以入駐,公司獲得流量收入,參與陀螺財經的使用者(包括作者)獲得積分獎勵的商業模式。

有幣乎這樣,公司透過廣告和專案方合作獲得收入,KOL和大量KEY的持有者透過寫文章獲得KEY獎勵的商業模式。

      像幣乎這樣就是典型的“內容-流量”型通證經濟體,以key這一通證串聯起key持有者,KOL作者,使用者,專案方等多方角色。正如幣乎的slogen“好文有好報”一樣,現在的區塊鏈內容平臺的核心立意就是將平臺的流量收入以一定比例賦予作者和使用者。最近兩年,趣頭條,聊天寶等網際網路軟體也借鑑了通證經濟的這一核心思想,也有其自身的特色。白露認為,在實際操作上,兩者需要互相借鑑,白露不會就此展開長篇大論,僅就數個比較有意思的要點進行討論。

1.獎勵代幣單向兌換還是獎勵通證雙向兌換

      毋庸置疑,由於目前共和國法律不允許代幣雙向兌換,比較大的國內網際網路企業,比如趣頭條和聊天寶都是透過“金幣”這一媒介來實現代幣轉換成法幣這一過程,而這一過程是單向而且不可逆的。

      但是,可以想見,這樣的單向兌換隻是單純的增加代幣拋盤罷了。如果平臺代幣有更多的使用場景,那麼就會有使用者購買代幣,以聊天寶試舉一例。

      聊天寶裡有一個搖錢樹的使用場景,買道具就需要金幣,如果有人想快點升級,它就需要買金幣,平衡這樣的供需,如何增加使用場景,如何增加購買盤,是現在的通證經濟體設計中非常值得思考的一部分。

2.收入,還是收入

      其實所有的內容平臺,本質上都是流量平臺,需要廣告之類的來變現。許多區塊鏈專案白皮書中,你可以看到,提的都是去中心化,民主,自治之類的遠大理想,而對於如何賺錢隻字不提。而區塊鏈專案說到底也是商業行為,商業行為就需要賺錢。

聊天寶大量插入的廣告

在廣告收入和“金幣”代幣價格之間,聊天寶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嘗試。

      金幣轉換匯率受平臺廣告收益影響浮動,這是個非常棒的設計,可以想見,也許未來會有區塊鏈內容平臺閱讀專案方廣告獲得收入,收入匯成一個資金池,每天按照一定比例用來回購平臺通證的專案。

3.股權屬性

      無論是趣頭條還是聊天寶的金幣,都只是一種積分。即使將金幣系統賦予了一定的獎勵激勵措施,對於公司來說,也只不過是隨時可以替換的子系統。但是如果將股權的分紅和治理屬性放入積分中,那麼長期持有代幣/通證也就變得更有長期利益。

4.兼顧多個利益方

假設白露要做一個區塊鏈“內容-流量”平臺,白露的首選模式是陀螺財經那樣的垂直媒體和資訊聚合器。

那麼當發行通證以後,核心考慮的就是供需問題,利益相關方會有作者(KOL),使用者(流量來源),專案方(收入來源)這幾種型別。

首先,作者的發文體現的是作者的腦力勞動和知識價值,應該獲得通證的回報。

使用者閱讀文章中的廣告,體現了注意力價值,應該獲得通證的回報,但不應多於作者。

獲得通證回報的兩者是預期的拋盤或者持有盤。

專案方釋出廣告,體現了通證經濟體獲取外部資源,也就是賺錢的能力。收入應該用於回購通證並銷燬,這是買盤。

而從供需加上週期的因素考慮,內容流量型區塊鏈內容平臺的通證發行方式似乎應該採用某種bancor模型,並不制定一個固定數量的通證發行方式或許更為合理。

“梅花香自苦寒來”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