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權:眾籌式通證融資,一定會迎來第二輪高潮

買賣虛擬貨幣

記者:海倫

7月4日,由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及巴位元聯合發起的頂級區塊鏈線上峰會———2020中新區塊鏈領袖高峰論壇正式開幕。峰會主題為“四海一心,共贏未來”,來自中國和新加坡的區塊鏈專家,將線上連線,分享區塊鏈最新發展趨勢和最熱門議題。

本屆論壇的發起人、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教授李國權發表了致辭演講,其中包含了很多富有價值的思考,比如:

1.中國DC/EP是法幣流數化領域的里程碑,它雖然沒有直接利用區塊鏈技術,但是引用了比特幣UTXO背後的設計思維,讓原本不在GDP計算範圍之內的經濟活動,可以被納入GDP的範疇之內,資產和經濟活動有了通證化可能性。

2.表面上看,Web3.0和DeFi 的“顛覆式地去中心化”是不切實際的,成功率很低。但是,其創新能力眾所周知其信任分配精神對於區塊鏈專案的最終成功是必要的。

3.新加坡不排斥利用通證或加密貨幣作為支付系統,也不反對在加密貨幣和法定貨幣之間具有完全可兌換性的加密銀行業務的發展。因此我們認為,眾籌式的通證發行作為一種融資方式,一定會迎來第二輪高潮,新加坡在這方面的佈局已相當完善。

以下是演講實錄: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全球。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把這次疫情引發的全球危機命名為“大封鎖 (The Great Lockdown)”。新中兩國政府一方面積極抗擊疫情,另一方面努力保證經濟平穩執行,穩步推進經濟領域的重大政策和舉措,確保國家戰略和重大創新不會受到疫情的影響。兩國政府都毫不例外地把工作重點放在了數字經濟的發展上,特別是在區塊鏈及其相關科技行業。

在這樣的背景下,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攜手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巴位元和新加坡區塊鏈協會,共同線上召開“2020 中新區塊鏈領袖論壇”。

本屆大會,我們將深入討論Web3.0、DeFi、區塊鏈Oracle、央行數字貨幣、數字資產託管、數字銀行和加密銀行等前沿技術和行業發展。這些都是引領創新的領域,技術和思想是最新的,最前沿的。我們有機會從技術、投資、運營、監管和治理等不同的視角,來審視行業的最新動向和評估我們專案的發展潛力。

1

“信數化”與“流數化”

首先,討論數字經濟就繞不開“數字化”的概念。

Digitisation 和 Digitilisation這兩個字中文的翻譯是一樣的,但是用英語來說,意思是完全不同的。Digitisation是把資訊從物理格式轉換為數字格式,資訊的載體和形式發生了變化。當資訊都以數字化形式存在之後,我們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就會發生"質"的改變。因此利用數字化資訊改進業務流程,甚至於改變商業和經營模式,就被稱之為Digitalisation,也就是業務流程和經營模式的數字化,即“流數化”。

“信數化”和“流數化”是有很大的區別。“流數化”將會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中國的DC/EP數字人民幣和電子支付系統,這是法幣流數化領域的一個里程碑。DCEP雖然沒有直接利用區塊鏈技術,但是引用了比特幣UTXO背後的設計思維,原本不在GDP計算範圍之內的經濟活動,現在可以被納入GDP的範疇之內了,資產和經濟活動就有通證化可能性。

因此DCEP的第二層業務“流數化”,就給了我們無限的想象空間,這與僅關注“信數化”的歐美央行明顯不同,通證“流數化”足以解決當前許多經濟失衡問題。

2

“資料安全”與“隱私保護”

其次,討論數字經濟就繞不開資料安全和隱私保護。

區塊鏈技術的主要貢獻在於建立分散式的信任機制,配置信任的整個過程不僅是技術問題還是監管問題,只有採用標準化的信任分佈機制並對之加以有效地監管,全面落實隱私和資料安全保護,才可能在社會大面積推廣,進入工商業和國民生活的各個領域。

亞洲國家的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度遠高於西方國家,而且政府維護秩序和穩定的能力越強,民眾就越是放心的把資料交給政府。近年來,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機前後,政府失效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因此並不是每個國家的民眾都對政府有這樣的信任。同時,在虛擬世界,這樣的單點信任一旦被別有用心的入侵和非法控制,造成的損失將無法估量。

因此,從長遠來看,我們倡導“非中心化”順序地、逐步地推動建立分散式信任機制。從表面上看,Web3.0和DeFi 的“顛覆式地去中心化”是不切實際的,成功率很低。但是,其創新能力眾所周知其信任分配精神對於區塊鏈專案的最終成功是必要的,信任的逐步適當分配是實現可持續性維穩最重要的基礎。在這一點上,中新兩國的進度有區別,但認知是非常相近,或者說是高度趨同的。非中心化和資料隱私對於數字經濟至關重要。像流數化一樣,這兩個也以英文字母D開頭,用英語來說,它們是Decentralisation和Data Privacy Protection。

3

“跨鏈相容”與“互操作性”

第三,分散式信任建立的過程也將幫助突破目前區塊鏈發展中的一個瓶頸問題,就是跨鏈相容和互操作性的問題,區塊鏈不是“萬靈藥”,解決不了所有的問題。公有鏈、私有鏈和聯盟鏈應該綜合利用,實現跨鏈相容和相互可操作。我們鼓勵跨鏈融合,公有鏈充分利用最佳的通證經濟學與技術來實現社會可擴充套件性 (Social Scalability),同時兼顧私有鏈的速度與效率實現資料安全、隱私保護和全球共建,而且和其他諸如大資料、雲端計算、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相結合,實現更高程度的智慧化。

在這個過程中,設計思維的作用尤其重要,不管是應用場景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使用者體驗創新,技術“硬”創新和應用“軟”創新,軟體和硬體“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跨鏈相容和互操作性成功與否,除了技術,必須放棄以我為中心的思維。在英語,它也以D字開頭,那是Diminishing Oneself,這些技術都具有高度的普惠性質。這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可以切實改善很多民眾的生活質量和提升他們的經濟能力。

4

“資料質量”與“通證激勵”

那麼為什麼本屆論壇,我們不像往屆那樣使用“普惠區塊鏈”作為標題了呢?因為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普惠”已經從技術的外在特性轉變為內在本質了,普惠這兩個字已經深入人心,毋庸贅述了。資料質量是分散式信任的關鍵,但是目前在資料分散式溝通領域,我們還沒有看到重大成果的出現。

另外,在分散式信任系統中要保障網路資料安全和持續平穩執行,就要依靠通證激勵機制。新加坡不排斥利用通證或加密貨幣作為支付系統,也不反對在加密貨幣和法定貨幣之間具有完全可兌換性的加密銀行業務的發展。

因此我們認為,眾籌式的通證發行作為一種融資方式,一定會迎來第二輪高潮,新加坡在這方面的佈局已相當完善。

我今天分享了4個D,但是對於區塊鏈,它必須經過全面的6個D的過程,才能被大規模採用。新中兩國對於區塊鏈的組織形式,治理架構,對於某些產品和通證的認知存在著不同的見解,這並不妨礙我們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取得領先。

有效溝通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對方對於一些問題的看法。兩國在區塊鏈領域的發展又是相輔相成的,由於區塊鏈行業高度全球化,目前是外國企業進入中國的最好時機。同樣,中國企業也可利用新加坡作為基地,向東盟和全球擴充套件業務,在這個最佳的時間點應當更廣泛更深入地進行交流和合作。

我希望大家可以有“無我”的中本聰精神,每一個國家和我們行業裡面的每一個人抱著最大的真誠,為行業發展盡一份力,“功成不必在我”,借用習近平主席的一句講話,“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區塊鏈是普惠的,區塊鏈是“為人民服務”的。讓我們一起來推動新中兩國的區塊鏈社羣向前發展,四海一心, 共贏將來。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