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一線 | 人民法院報:打擊“區塊鏈”傳銷 法律和技術缺一不可

買賣虛擬貨幣

面對“區塊鏈”傳銷詐騙已經抬頭且有蔓延的勢頭,在強調對其依法打擊的同時,還應從技術上紮緊“籠子”。

近期,區塊鏈技術大熱。一時間,多種數字貨幣價格上漲,資本應聲狂歡。從幕後走到臺前,區塊鏈技術火熱背後,另一場“盛宴”也在暗流湧動:蹭熱點欺騙投資者、炒作數字貨幣“割韭菜”、發行“空氣幣”、打著區塊鏈旗號傳銷、詐騙……借區塊鏈之名的招搖撞騙行為大有抬頭之勢。

區塊鏈是一種網路資料分佈庫,具有傳統資料庫不可比擬的透明高效、防篡改、去中心化等優勢。作為一種具有顛覆性的核心技術,區塊鏈廣闊的應用場景,在吸引資本進入的同時,也讓不法之徒嗅到了詐騙的“商機”。這其中,尤為惹人注目的莫過於區塊鏈幌子掩蓋下的傳銷詐騙。從此前警方破獲的不少典型案例來看,每起“區塊鏈”傳銷詐騙涉案人數之多和涉案金額之大,都超乎尋常,凸顯了對其依法打擊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作為傳統傳銷詐騙的升級版,“區塊鏈”傳銷詐騙的欺騙性和誘惑性更大,最容易讓人受騙上當。但不論其怎麼精心包裝,在本質上始終與傳統傳銷詐騙一脈相承,為法律所禁止。我國刑法修正案(七)第二百二十四條明確規定,以騙取財物為目的進行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按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罪名定罪量刑。情節嚴重的,可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可見,即使傳銷詐騙穿上了區塊鏈馬甲,也必然會受到刑法的嚴厲處罰。鑑於“區塊鏈”傳銷詐騙的巨大危害性,近年來,司法機關不斷加大打擊力度,收到了良好治理效果,在有效遏制了該類犯罪多發勢頭的同時,也為依法打擊“區塊鏈”傳銷詐騙犯罪積累了寶貴司法經驗。

不過,與司法依法打擊“區塊鏈”傳銷詐騙犯罪的下游治理效果相比,公眾更多關注是否能從技術上對“區塊鏈”傳銷詐騙進行事前防範。所以,面對“區塊鏈”傳銷詐騙已經抬頭且有蔓延的勢頭,在強調對其依法打擊的同時,還應從技術上紮緊“籠子”。換言之,打擊“區塊鏈”傳銷詐騙犯罪,法律和技術手段缺一不可。

客觀而言,“區塊鏈”傳銷詐騙因高技術的運用,給監管增加了難度,但這並不意味著監管只能束手無策。實際上,多數以區塊鏈為名的傳銷專案,都會在網路上頻繁傳播、留痕,監管職能部門只要加強監管,就不難發現線索。監管部門只要上心,即能按圖索驥揪住詐騙者的尾巴。對此,監管部門必須秉承“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治理思維,切實創新監管手段,採取精細化應對措施,從源頭上織密技術防範大網,從而最大限度地讓穿著區塊鏈馬甲的傳銷詐騙犯罪沒有竄出籠子的機會。唯有如此,才能讓對“區塊鏈”傳銷詐騙犯罪的打擊收到上下游同時發力的治理效果,從根本上遏制該類犯罪的多發蔓延勢頭。

當然,在給“區塊鏈”傳銷詐騙套牢法律和技術雙重轡頭的同時,也要教育引導公眾在誘惑面前,必須保持“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的清醒頭腦,從而以理性的認知態度,讓不法之徒利用區塊鏈之名行傳銷詐騙之實的伎倆不能得逞。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