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最靠譜的投資品類?

買賣虛擬貨幣

【童剛 10:59發文】 本文經 區塊鏈裡飛揚 童飛 授權轉載


公元1434年,美弟奇家族創立,在此後輝煌的時期,分別資助過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菲爾等人,成就了義大利文藝復興。在家族解體後的近300年後的今天,美弟奇家族給這個世界留下了巨大的財富——巨匠的作品。

公元1818年,羅斯柴爾德家族崛起,此後一直遵循家族傳統,從事金融相關的生意,一個世紀之後的1918年,徹底淪落為三流世家,留給後世的不過是100億英鎊的資產。

兩相對比,無論是對於人類的貢獻,還是遺留後世的財富,美弟奇家族都要遠勝羅斯柴爾德家族。如果用百年為尺度來估算財富,怎樣找到一種最靠譜的投資品類呢?這涉及保值和增值的問題,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錢放在銀行裡,不知不覺中在貶值,體現為購買力的下降。手裡有一些閒錢,應該投資什麼品類,能夠實現收益和風險的平衡。理想的投資品類應該具有三個特性:稀缺、簡單、時間。

稀缺

有價值的東西往往是增發的,俗稱通脹或者貶值。

黃金是增發的,這個被世人公認的理想保值品,在過去四百年的購買力是下降的。法幣是增發的,世界上最保值的法幣——美元,在過去100年的時間裡貶值了96%。

這兩樣具有世界上最廣共識的品類都沒有保值的功能,更不要提其它貨幣或者資產了,因此,絕大多數人的財富是在持續縮水的。

2008年,中本聰先生髮明瞭比特幣,它的顛覆之處在於去中心化的發行方式——沒有任何一家機構能夠修改比特幣的發行總量,維持2100萬枚恆定,稀缺效應顯露無疑。2017年,愛西歐在世界媒體上刷足了頭條,比特幣走進千家萬戶的視野。從那個時候開始,比特幣的使用者只增不減,比特幣的人均持有量只減不增。

從需求側來看,世界對於比特幣的需求持續增加,體現在比特幣錢包地址數量不斷上漲;從供應側來看,總額恆定且供應增速在減少,體現在比特幣開源的軟體程式碼。以七年為單位,供求決定了比特幣的價值,助推比特幣價格創新高。

價格與地址數之間的關係不是線性的,而是指數型。因為有價值,所以有需求;因為有限額,所以要爭搶;因為要爭搶,所以會很貴;因為會很貴,所以更要搶,所以會更貴。這樣的套路在人類社會不停地上演,戰爭時期的黃金,饑荒時期的糧食,經濟發展時期的土地,大牛市的股票。長期來看,增發的東西會變便宜,便宜的東西沒人要,稀缺的東西會很貴,貴的東西會更貴。

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稀缺的呢?土地是稀缺的。戰爭爆發的根本動力在於掠奪對方的土地,土地養育一方人,有人的地方就有資源有市場,一邊是生產資料一邊是需求,生產資料生產商品,商品供應需求。古董是稀缺的。年代越久遠的古董越值錢,這是因為損壞率隨著時間在增加,稀缺程度就會更大。

簡單

簡單到極致是成功的營銷。比如:趙麗穎的一個“官宣”,全中國都知道她要結婚了。

數字貨幣有很多成功的營銷案例:

BTC: 數字貨幣

ETH: 公鏈、愛西歐

LTC: BTC是金,我是銀。

QTUM: 連線BTC和ETH的橋樑

營銷的核心在於簡單,而不在於合理。

忙碌的人們大約只有三秒鐘的時間聽廣告,文案請不要超過七個字。

太多的文字不想看,太複雜的道理不想聽。整個世界的傳播成本很高,資訊在流動的過程中處處遇到障礙。長得漂亮是一張高許可權通行證,到哪裡都能放行,極其簡單和高效。

大腦的結構決定了人類習慣於接受那些符合自己認知的東西。腦科學告訴我們,大腦中那些原本“強壯”的迴路最有可能被再次激發,從而變得更加強壯。人類習慣於減少能量消耗,因此習慣於簡單,那些費腦的事情需要啟用太多腦神經,大腦不打算為它們分配相應的能量。

《三字經》朗朗上口,流傳千古;金庸老人家雖已過逝,但即使沒有看過他老人家小說的人,閉著眼睛也會念: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E=MC^2更是膾炙人口,文科生也知道它叫質能方程。

所有這些例子,都顯示出簡單的威力,簡單促成廣泛傳播,進而形成共識。

共識造就產品的需求端的價值潛力。營銷解決了使用者宣傳的問題,通俗來講就是讓使用者知道產品的存在,把產品送到使用者的大腦中,勾起使用者的注意力。一部分使用者基於自身需求會來到產品面前,俗稱引流,至於使用者留存則是產品本身需要解決的問題。

時間

價值是時間的積累。

抖音的價值有兩部分,供給端積累了開發者的時間,需求端積累了使用者的時間,兩部分的時間疊加形成產品。神奇的地方在於,供給端價值與需求端價值是相互吸引的關係。龐大的使用者群意味著巨大的價值窪地,等待產品開發人員來此掘金;繁榮的產品生態意味著多樣性的解決方案,等待使用者來此滿足自己的需求。是啊,這就是公鏈的市場形態。

使用者只願意為消耗時間的東西付錢,遊戲很好玩,充值點卡沒商量,各種裝備和大怪打起來。美食很好吃,願意陪最愛的人一起享用,支付賬單是一種快樂的體驗,證明自己享受過,曬個朋友圈吧。開發者只願意為解決使用者的需求付出時間,從這個角度講,勞動力的本質就是時間。當使用者被產品粘住之後,產品就產生了價值,隨著使用者時間的積累,產品的價值不斷放大。

使用者和開發者之間的關係被一個類似於菜市場的虛擬平臺無限放大,阿里把它做成了網購平臺,蘋果把它做成了APP Store,谷歌把它做成了Google Play。V神還在比特幣社羣時,就提出了智慧合約的概念,在社羣把它踢走之後,他終於有機會施展抱負,做成了以太坊。BM覺得以太坊是偽公鏈,明明說好了的,靠譜的投資品類要能夠積累時間的,以太坊的低TPS和高費用是耽誤使用者和開發者時間的絆腳石,於是EOS橫空出世。

DPOS機制吸引了全世界21個超級節點,賺足了世人的眼球,高TPS和零轉賬費吸引了使用者和開發者。

總結

價格和價值之間沒有直接關係,兩者之間隔著簡單、時間和稀缺。地球上的空氣是極具價值的,但是它太多了,以至於價格約等於零。地球上的水源是極具價值的,隨著環境汙染的加重,純淨水能賣出好價格,從而造就了營銷想象力,所謂的特殊功能飲料能賣出天價來。

總的來說,簡單造就共識,時間積累價值,稀缺推高價格。理解了產品的價值三要素,我們可以用它們來衡量某個產品是否有價值,有多少價值,是否值得投資?

數字貨幣有上千個幣種,從中篩選出真正有價值的幣種,隨著時間的積累,享受數字貨幣市場的早期紅利是每一個投資者的終極目標。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